1、1专题 10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复习绪论,要把握一个含义哲学的含义,一个作用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一个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复习唯物论,除了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还要运用比较法掌握四大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复习认识论,要围绕“实践”与“认识”这两个知识点展开,重点应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的过程等知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2常见的考法是:以当年度的中国或者世界的重大科技发现和研究成果
2、为载体,或者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类热点为载体,设置认识论依据类、原因作用类、措施类、体现类等主观题型,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等核心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哲学与时代精神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
3、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作用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行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 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不同点 局限性或科学性局限性: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存在着直观
4、性、猜测性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局限性: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同;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以近代实验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成果为基础,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相同点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
5、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相同点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6、、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 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二、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 其方法论应用关系 内容阐述 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 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4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
7、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2.运动与规律(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 质 运 动 备注区别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联系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世
8、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区别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事物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联 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不可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两种错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9、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规律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10、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原理依据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规律的客观性原理。(3)如何做到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指导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6实践 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都是有条
12、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特点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发展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发展的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题型 示例】题型一 哲学是什么例 1(2018全国)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
13、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A B C D【答案】B【解析】对: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 界的科学理论,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预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无产阶级推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4、,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错:很7多理论都能够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构想和设计,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正确地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错:马克思主义没有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变式探究】 (2017 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 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15、【答案】D【变式探究】(2016江苏单科,25,2 分)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34,4 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B【变式探究】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
16、,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8“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答案】A【解析】该题为反映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材料中的事实反映了什么哲理。题肢判断:B 本身错误,不选,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 本身错误,不选,世界观影响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 本身错误,不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本身正确。从干肢关系看,一些人接受了“慢生活”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等行列,说明 A 符合题意。 【画龙点睛】对古代朴素
17、唯物主义的判断,要注意它的时代是“古代” ,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哲学观点、西方近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思想家的哲学观点,均属于古代的范畴,它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要注意它的时代是“近代” ,即近代工业革命产生以后,它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 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反映、能动反作用),不是被动的反映,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题型三 物质和运动例 4(2017全国)2016 年 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18、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 B C D【答案】B【变式探究】(2016全国甲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9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把对战
19、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答案】B【解析】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遵循利用规律用兵的体现,符合题意,答案为 B。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 而不是认识,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重要但并非起决定性作用,错误。【变式探究】(2015江苏单科,24,2 分)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
20、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C D【答案】A【变式探究】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b) 2a 22abb 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C D【答案】B【解析】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的是物质运动的客观性,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不选。10(ab) 2a 22abb 2,体现了矛盾同一性,不选。符合题意。【变式探究】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 ,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
21、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答案】D【解析】老工艺的新诠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切题,故选 D。对老工艺进行新诠释,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故不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故不选。题型四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例 4 (2017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25)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
22、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 2016 年 8 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变式探究】(2016课标全国,23,4 分)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 ,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11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
23、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 C D【答案】C 【解析】老马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错误;精准把握事物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人们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利用了老马识途的特点找到了返回的路,正确;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之“智”属于动物的本能,观点错误。【举一反三】(2016课标全国,23,4 分)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 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
24、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答案】C 【变式探究】(2015福建文综,34,4 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滴水穿石 根系沃土 敬德保民 犬吠非主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是:意识是自然界(生命、非
25、生命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据此应该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犬吠非主、敬德保民,即,选A。12【变式探究】(2015重庆文综,3,4 分)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以及认识的相关知识。对机器人超越人类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机器人是人们设计的,是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开
26、展工作的,它没有主观能动性,据此可排除 B;之所以担心机器人会超越人类,人为机器人也有智能,是因为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材料未体现认识的无限性、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舍去 C、D 两项;故答案选 A。 【变式探究】(2018全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
27、具体条件的限制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 B C D【答案】A【解析】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对: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题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了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错: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的限制。错:认识的发展应该是不断用新认识超越和发展已有认识的过程,而不能表述为“否定、代替” 。【变式探究】(2017全国)2016 年 9 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
28、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 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13【答案】B【变式探究】(2017全国)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局
29、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 B C D【答案】B【解析】 “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 ,这是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当选;“每一个问题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这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当选,答案为 B;认为人不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属于不可知论,错误;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错误。【变式探究】(2016全国乙卷)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
30、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2015全国)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14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答案】D【解
31、析】认识工具影响认识发展,故 A 错误;认识经验可能阻碍认识的发展,也可能促进认识的发展,所以 B 片面;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客观性,认识评价也有客观标准,故 C 错误;材料中画家、相机拍照等说明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对画家的画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人的主观思想影响了认识,故 D 符合题意。题型七 真理和认识过程例 7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着眼器官移植需要深化、改
32、变原有认识 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答案】D【解析】说法正确但材料未 体现;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推翻原有真理性认识的过程,说法错误。【变式探究】 (2017 年全国高考全国 1 卷 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 。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
33、展得益于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 B. C. D.【答案】B15【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9,4 分)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认识等相关知识。漫画塑造反映的是不同的画师为同一个人画像,因此 A 与漫画含义不符;不同画师对同一个人画像,画出的作品各不相同,体现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B 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34、的能动反映,并非简单机械的“移入”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据此可判断 C、D 观点错误;故答案选 B。【变式探究】(2015安徽文综,10,4 分)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16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答案】A【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42(2),9 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
35、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作用以及如何完善该体系。解答本问,首先要了解“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包含的理论: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然后解读材料“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永无止境” “落实、切实推进” ,把材料和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36、,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画龙点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