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十 科学发展 振兴中华一、选择题1.2017 年 5 月,在中国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之所以坚定不移地实现对外开放,是因为 (C)通过开放,可以依靠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当前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A. B. C. D.2.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划定“耕地红线”(见右图)的做法 ( C )A.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B.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C.反映了我国耕
2、地资源形势严峻D.不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2017 年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量企业开始发力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一个“全球企业”不断涌现的新时代正在到来。这表明 (A)我国大力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国综合国力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A. B. C. D .4.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C)1982 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A. B. C. D.5.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 A )
3、20082012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数及老 龄化比例注 1:当某一国家的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注 2: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 GDP:中国为 3 870 美元,美国为 10 645 美元。A.老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我国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B.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C.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D.我国进入老 龄 化社会的人均 GDP 低于美国,表明现代化进程加快6.我国高铁国产化率已超过 90%,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回望过去,从“衬衫换飞机”到“高铁换大米”,“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高速前进
4、,这说明 ( D )A.创新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B.创新是我国的政治基石C.创新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D.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7.右边对漫画“转移”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 C )A.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企业转移,大势所趋C.违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D.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38.据国家电力部门消息,今后普通用户不但能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种新举措 ( A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会改变国有经济地位A. B . C. D.9.“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
5、价越高。目前我国多地已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其目的是 ( B )A.增加水的供应量 B.促使居民节约用水C.大幅提高水的价格 D.让水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千疮百孔的地球10.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 )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应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A. B.C. D.11.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单位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26 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 20 摄氏度。这
6、一规定有利于 ( B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人们的 消费水平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A. B. C. D.12.海宁皮革是嘉兴的拳头产品。皮革产品远销海外,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 污染。某皮革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引进先进设备、加快科技创新,治理污染。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污染治理 ( C )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反映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体现了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说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A. B. C. D.13.2017 年入冬以来,全国多地遭遇雾霾袭击,北方一些城市出现重度污染。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也引发了人们的“空气焦虑”。治霾是一场持久
7、战。这需要 (B)政府及时预警,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企业自觉接受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勿当污染排放的“坏孩子” 公众积极参与雾霾治理 我们面对雾霾天气,要做到“习以为常”A. B. C. D.14.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 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体现我国 ( C )4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D.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15.“互联网+”就是把互
8、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并且产生“1+12”的效果,从而发生神奇的变化。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通信=微信。“互联网+”带来的神奇变化告诉我们 ( C )A.互联网时代不再需要“工匠” 精神 B.科技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C.科技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依靠技术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16.2017 年 2 月起,浙江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 V 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 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
9、中的重要作用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剿灭劣 V 类水17.下表是我国与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的比较: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中国 1.4% 50% 40%创新型国家2.0% 30% 70%上述材料启示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 ( C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A. B. C. D.18.读下表,武汉在全国排名的变化反映了武汉 ( B )项目武汉全国排名 综合增量指数国内GDP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201
10、2 年 第 10位 第 9位 第 13 位 第 13位 第 17 位2016 年 第 9 位 第 8位 第 12 位 第 12位 第 3 位坚持协调发展,实现了整体发展水平提高 坚持创新发展,依赖技术引进,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消除了社会矛盾,增进 了民生福祉A. B. C. D.519.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上,运用自主创新技术进行的首次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可燃冰”能量巨大,高效清洁,1 立方米“可燃冰”就可以分解释放出 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这一领先世界的成就说明
11、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整体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寻找新型能源资源是解决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 科技创新赶超一流,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A. B.C. D.僧多粥少20. 右边漫画僧多粥少主要说明了 ( A )人口过多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过多会给社会保障带来沉重压力 人口过多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A. B. C. D. 21. 左下面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 B )A. 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B.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C. 必须集中一切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D. 只要经济搞上去,多消耗些
12、能源没关系22. 阅读右上方漫画一字之差。该漫画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 ( A )A.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 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C. 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D.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23. 从一纸蓝图到翱翔蓝天,国产大飞机梦圆今朝。2017 年 5 月 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 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我国再添“大 国重器”,中国航空事业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经济实力提
13、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 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A. B. C. D.624.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就是来自美国的红遍世界的“Apple”。“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呢?用其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说,就是“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告诉我们 ( B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要创新企业就能走向成功 创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二、简答题25.下表是国家人才发展主要目标:指标 单位 2008年 2015年 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万人11 38515 62518
14、 025摘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1)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应继续坚持什么战略?(2)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国家把教育摆在什么地位?请你说说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3)为什么国家要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3)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
15、在人才。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三、辨析题26.小明的爸爸在离我市虹山湖不远处开了一家小型水泥厂,小明邀请同学们到爸爸的工厂参观。他们发现,工厂废水直接排入了虹山湖,就给小明爸爸讲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小明的爸爸说:“虹山湖那么大,我的工厂排放的这点废水算得了什么!”请你对小明爸爸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小明爸爸观点错误。这是因为:工业废水直排会污染水资源,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小明爸爸的企业没有履行好环保法定义务,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关心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大事,更
16、要落实与我们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环境小事;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所以,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落实环保、节能行动。四、分析说明题27.近年来,某市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康庄大道。该市提出全面转型,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坚持转型中“绿色”为先,增长中“民生”为本动力中“创新”为主,发展中“协调”为基,再也不要带血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污染的 GDP。该市还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7(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2)请你解读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3
17、)该市的做法对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启示?【答案】(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该市“致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这一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该市坚持“在经济增长中民生为本”“不要带血的 GDP”体现了这一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市“剔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坚持转变中绿色为先”“再也不要污染的 GDP”等做法符合这一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该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做到了统筹兼顾。(3)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18、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该市 的自主创新能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做到可持续发展。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兼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五、综合探究题28.我们身处一个流行符号“+”的黄金时代。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政府工作报告从 2015 年首次提出“互联网+”到2017 年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家政”等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人类昂首迈向人工智能时代。(
19、1)材料一反映出现代科技怎样的发展特点?材料二 利用文化 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战略。如“红色文化+旅游”“地方特色文化+商业”等,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了产业内涵,带来了 1+12 的效应。(2)结合材料,说说实施“文化+”战略的意义。材料三 有人认为,在“+”符号流行的时代,最关键的还是“人+”。只有实现“人+科技”“人+文化”等,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答案】(1)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等。(2)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丰富人民生活等。(3)我国人口数量大,但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依靠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