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0 讲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 配套问题班级_ 姓名_ 座号_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配套的两类物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配套问题。难点:准确理解配套问题中两类物体的数量关系。一、自我检测1、解下列方程:(1) (2) )12()(3xx 5)21()32(yy2、已知一套茶具由 1 个茶壶和 3 个茶杯组成。(1) 、现有 a 个茶壶,则需要有 个茶杯才能配套。(2) 、现有 b 个茶杯,则需要有 个茶壶才能配套二、合作探究例 1:某车间 22 名工人生产螺钉
2、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 1200 个或螺母 2000 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1)如果设分配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有 名工人生产螺母,这个车间每天生产螺钉 个,每天生产螺母 个.(2)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这个车间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数量恰好是螺钉数量的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得.解:设分配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有 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关系,列方程得.解方程得 .生产螺母的人数 .答:应分配 名工人生产螺钉, 名工人生产螺母.归纳:这类题型主要根据“一个量
3、另一个量的 或几分之几.”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三、随堂练习1、某车间有 28 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 12 个或螺母 18 个,应如何分配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2、机械厂加工车间有 85 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 16 个或小齿轮 10 个,已知 2 个大齿轮与 3 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3、课本 P101 练习 1;4、课本 P106 习题 3.4 第 2 题;四、课后练习:南方新课堂P71 课时达标第 3 题;能力展示第 3 题。5、作业:课本 P106 习题 3.4 第 3 题;6、收获与反思:七、预习课本 P100 例题 2,在课本或南方新课堂中找出相应的题目,试着归纳这类题型的数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