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Z-B3-02-05-01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导学案编写人:秦建刚 审核:郭哲刚 杜智慧 编号时间:2013-03-11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意识的本质。 理解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运用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两者之间辩证
2、关系的能力。情感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点,坚定唯物主义信仰。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学法指导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知识链接1920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的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 岁,小的约两岁。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气使她们恢复人性,小女孩在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直立行走,但快跑时还是四肢并用,七年才学会了 45 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的三年中,终
3、于学会了晚上睡觉,但死去时她的智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思考,动物有意识吗?狼孩为什么不能和正常人类一样产生意识?基础梳理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 的产物。人的意识是从 的心理发展来的,但纯粹的动物的心理活动 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 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人脑结构的 和组织的 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 ,
4、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 的机能。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实现的。意识就是在 和 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应。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 。意识是 的主观映像。离开了 ,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2、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 和 的环节,进入 并加以改造的结果。四、总结提升: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 ,意识是 , 决定 。互动探究探究一:阅读课本第 35 页
5、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生物学知识,简单概括出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意识产生的过程。2、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探究二:众所周知,黑猩猩很聪明。据说,在英国有位名叫泰勒的医生,在归国途中,参观法国马赛的一个动物园。他所住的旅馆门前停着一辆摩托车,驾驶员是一只叫亨利的黑猩猩,它负责把泰勒送到动物园参观。从旅馆到动物园约有 1.5 公里的路程,当泰勒坐上摩托车后,只见亨利用毛茸茸的黑手熟练地驾驶摩托车,以大约 25 公里的时速前进。遇到红灯时,亨利放慢了速度,信号一变,亨利手腕一转,又操控自如地拐弯下坡,最后安全到达了动
6、物园。 根据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聪明的亨利有意识吗?2、为什么动物的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探究三: 1、有人认为人脑会思考,所以只要有人脑,就能产生意识。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知道龙的形象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吗?结合本框知识谈谈,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探究四:请根据本框内容,概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巩固练习(B 级)1“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B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C脱离了社会也能形成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 级)2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
7、三十多个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它们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它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它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C 级)3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以下关于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的直接产物 C、人脑的特有机能 D、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 级)4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雄
8、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负责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谁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还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 (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证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A 级)5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 )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机器
9、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A B C D(B 级)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说明 ( )A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的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A 级)7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
10、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B 级)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A 级)9依据任务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语言来说 (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
11、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B 级)1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C 级)11关于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正确的反映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 级)12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
12、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为。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造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许多国家和城市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注: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影、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广播等行业。)有人说,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请运用哲学道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知识框架与课后反思第五课第一框参考答案目标检测 15. BDCBB 611. ACBAAD 11、答: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因此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创意这种意识的生理基础。但是,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因此,题中观点认为“创意来源于如有创造力的头脑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