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轻轨交通属中等运量的快速轨道运输系统,且造价低廉,适用于市内、市郊、机场联络等中长距离运输。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轻轨交通,由有轨电车发展而来,经过了几十年的改进与提高,其技术及装备水平已与地铁相差无几;轻轨交通属中等运量的快速轨道运输系统,且造价低廉,适用于市内、市郊、机场联络等中长距离运输。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轻轨交通在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1.1 轻轨交通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技术轻轨交通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法国、比利时和中、北欧的一些城市。40年来,轻轨交通的功能、使用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展,技术装备也有了极
2、大的提高。其线路结构、车辆、通信信号、运营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现代化程度都与现代地铁相似,技术成熟。随着大型轻轨车辆的运用,运量范围也随着扩大,其技术水平与适用空间完全能适应我国 35 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及 44 座 5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的运输需要。1.2 现有轨道交通可以改造利用1.2.1 现有有轨电车线路可以改造我国的大连、鞍山、长春尚有为数不多的电车线路,由于车辆陈旧、车速过低,定员太少,极不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亟待改造。上述城市都有改造现有有轨电车的规划。1.2.2 利用既有铁路枢纽线路我国有 29 座大中型铁路枢纽。随着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许多城市铁路枢纽线路稍加改造便可以用来发展
3、轻轨交通。如北京枢纽中的望京和平里支线,稍加改造便成为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的一部分。1.2.3 利用废弃的铁路枢纽线路走廊由于城市的发展,一些原穿越城区的铁路线路已成为严重分割城市和干扰城市交通的障碍,将其废弃拆除改作他用是早晚的事。如上海的淞沪支线及沪杭内环线,拆除后建设了轨道交通明珠线;武汉的原汉口旧城区 9.2km 的京广铁路拆除后,原位建设了京汉大道和正在建设的轻轨 1 号线。1.3 有可以接受的低廉造价由我国现行轨道交通的比价可见,造价较高的地铁为每公里 68 亿人民币。随着屏蔽门的使用,以及自动列车控制系统 ATC 应用,甚至变频调压系统的更新(在 VVVF 交流传动中,由 IGB
4、T 或 IPM 模块元件取代 GTO 电力电子器件)和不锈钢车体的使用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其造价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已建、在建、拟建的轻轨铁路每公里造价在 1.53.5 亿元人民币,仅为地铁造价 1/41/2。如北京轨道交通 13 号线的单位造价约为北京地铁复八线的 1/4。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因此轻轨交通相对较低的造价为我国城市交通大发展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约有 20 多座城市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意向,但许多城市苦于财力不足,往往制约了轨道交通的建设的速度,资金保证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根本。据测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各大城市需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建
5、轻轨约 4500km。若按可建轻轨 2000km 计,轻轨比地铁每公里可节省 4 亿元,2000km 则可少投资 8000 亿元。节省大量建设资金,这就是 “资金运用管理战略”需要的体现。1.4 轻轨铁路用途广泛轻轨铁路不仅建设类型多样,而且用途广泛。它在市中心可以入地,在市区周边附近可以上高架,在城乡结合部及市郊范围可以在地面。它不仅可以用作繁华地段的交通主力,也可以用在市区周边当城市铁路使用(如北京的 13 号轨道交通线) 。也可以和在近郊或卫星城间当市郊铁路用(如上海的莘闵线) ;也可当作机场联络铁路用(如北京的望京-首都机场,广州的规划线路有广州东站-新国际机场) ;也适合海滨旅游城市
6、使用(如大连的轻轨试验线等) ;等等。1.5 大中城市现代化改造为发展轻轨创造了良机我国大中城市众多,人口的增加对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大,车路矛盾突出,造成了交通问题日趋严重。目前,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产配置有了很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在重新审定城市总体规划,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已成趋势,典型城市有北京、上海、重庆等。为此,不仅需要解决中心城的交通问题,还要解决中心城与边缘集团及卫星城间、卫星城与卫星城间的交通,这就为轻轨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保证。如上海就规划建设 7 条轻轨线路;天津用作市郊轻轨铁路的1 条线就长达 46km。我国发展轻轨
7、交通的战略目标一个国家,其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越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交通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轨道交通由于其技术特征、科技水平、网络效应以及专用轨道等特征,决定着它能为乘客提供安全、准时、舒适、方便、快捷的乘车环境,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要求。轻轨交通能够做到这一点。2.1 建设规模 我国 50100 万人口的城市,按建造 13 条轻轨线路,总长 1545km;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按建造 48 条轻轨线路,总长约 60120km。2.2 建设数量现有规划及可能建设轻轨交通的城市约有 20 座,线路约 50 条,长度约750km。根据城市的发展,我国应有轻轨交
8、通线路的 300 条,线路总长约4500km。2.3 建设进度预计到 2010 年,我国将建设轻轨线路约 450km;到 2020 年,我国将建设轻轨线路约 900km;到 2050 年或建国 100 年时,将全部建成约 4500km 的轻轨线路。2.4 建设资金若按 2000 年不变价格,每公里造价为 2.0 亿人民币计算,上述三个阶段共需资金约 9000 亿元人民币。2.5 建设要求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城市轻轨铁路应与地下铁道、市郊(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一起,构成一个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在枢纽站上,将建成不同规模的综合换乘枢纽,像建设中的北京西直门地区的综合交通
9、枢纽,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届时将由地铁、城市铁路(有媒体称轻轨) 、干线铁路、地面公交、停车场等组成。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范围内,居民步行达到轨道交通站时间控制在 10min以内,使乘客感到乘坐轨道交通极其方便。居民出行时间,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控制在 40min 以内,中等城市控制在30min 以内。轻轨铁路与其他轨道交通一起,完成的客运量占全部公交客运量比重达到50%80%.2.6 预计社会经济效益轻轨交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它将直接带动总额相当于轻轨交通建设投资额一倍以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来相当于轻轨交通投资额 2 倍以上的经济效益。发展轻轨交
10、通的战略举措3.1 编制轻轨发展规划对于具备轻轨交通建设条件的城市,应做好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把轻轨纳入城市的年度发展计划,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做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建设、细水长流、持续稳定,逐步实施。3.2 制订行业技术标准,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建设轻轨交通的城市有大有小,客流基础不同,财力大小不一,不可能按统一技术标准来要求各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灵活采用不同规模的但是经过标准化、系列化的技术或装备水平。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早制定轻轨交通不同档次的技术装备标准和相应的装备水平,以供建设城市选择,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3 必须重点解决管理体制、资金筹措、优惠政策等问题轻轨交通的运营管理体制,究竟是成立
11、股份制公司,还是以地方国有为主的有民营参股的公营企业,需酌情而定。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承揽出资建设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建立社会化集资方式、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已成定势,问题是如何使出资者受益。动员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成为资金筹措的核心。对轨道交通建设实行优惠政策予以扶持,这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轻轨交通从建设到运营,涉及土地、税收、贷款、担保、补贴、物业、多种经营等各方面,对此,需要地方政府统一考虑。3.4 组建“轻轨产业集团”组建“轻轨产业集团” ,其目的是把轻轨交通当作一个产业对待,从事与轻轨交通有关的技术装备生产与供应,以及多种经营、物业开发,以支持和促进轻轨交通的发展。3.5 加强轻轨交通的基础技术理论研究必须改变国内以往在轻轨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诸如重引进轻国产、重新建轻改造、重先进适用、重建设轻规划、重实施轻研究等倾向,应加强轻轨交通基础理论研究,以加速轻轨交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