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清照的言情词姓名:李萌 专业:药学 学号:10071054摘要:“诗言志,词写情”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善于揭示未被人揭示过的事物本质,并注入自己强烈的感情,使作品充满浓烈的感情色彩。她的后期词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并超越了个人私情流泄的樊篱。本文将李清照的言情词细分为少女、少妇和老妇三个阶段,并结合其的身世经历 ,指出这三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言情特点。纵观李清照的词,其“善于言情” 的显著特色显而易见。李清照强烈、真实地把感情完全倾注在自己的词内。她的词,首首句句皆是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抒写离愁别绪、悼亡怀乡之作,皆在“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6,珍品。她以娴熟优美的
2、音律 ,自然平淡的语言 ,清新深邃的意境 ,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吸引着历代读者,并抒发其真挚、深厚、婉曲之情,读来让人感到弦外之响、言外有味、新颖脱俗、超凡绝伦。1 明快隽永的少女情愫 如 梦 令 点绛唇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在历城,大明湖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然“心有灵犀 ”,词活泼向上,又如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了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其家庭状况可以说是相当优越,父亲在京做官,且官至礼部员外郎,而外祖父又是状元,家庭背景可谓风光。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相对优越的
3、自身条件,使她的心理、情感能够较少受阻碍地健全发展。这种相对健全和谐的状态,在其早期词作中有着充分展现。 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鸳。1随意而出的聊聊数语,惜墨如金,句句含深意,动真情。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李清照童年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她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像一颗自由的种子,健康地成长着。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封建闺范、礼教枷锁的影子,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有名的景物却在她的身上
4、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词中所表现的她早年的这种生活,虽然多少带有贵族少女的闲情逸致,但是,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这首词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明快之美。 点绛唇蹴 罢 秋 千 , 起 来 慵 整 纤 纤 手 。 露 浓 花 瘦 , 薄 汗 轻 衣 透 。见 客 入 来 , 袜 刬 金 钗 溜 , 和 羞 走 。 倚 门
5、回 首 , 却 把 青 梅 嗅 。 2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当她“蹴 罢 秋 千 ”, 慵 整 纤 手 , 方 觉 兴 奋 , 轻 衣 透 着 薄 汗 , “见 客 入 来 ”, 原 本 不 羁 的 她 赶紧 “和 羞 走 ”, 却 发 现 不 知 何 时 “袜 刬 金 钗 溜 ”。 她 有 着 那 么 一 丝 惊 慌 ,也 有 那 么 一 点 娇 羞 。 出 于 女 儿 家 的 好 奇 心 , 她 “倚 门 回 首 ”, 想 瞧 瞧 那 来的 客 是 何 人 。 寥寥数句,一幅少女初长成时特有的活泼与娇羞便跃然于纸上。最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词中虽未
6、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猜到,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而她嗅青梅,只是掩饰,并不是真的嗅,是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所以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以掩盖内心的紧张,只为偷偷地看他几眼。这是青春女孩初涉爱情的特有表现,既慌张又好奇,既期待又忐忑的微妙心理被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真实与感动。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8。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是一首写封
7、建社会的少女、或者说词人自我写照的好作品。 2 浅俗清新的少妇心语 减 字 木 兰 花 一 剪 梅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曲。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实乃天赐良缘。然而李 清 照 新 婚 不 久 , 丈夫 赵 明 诚 负 笈 远 游 , 旋 又 出 任 。 为 了 前 途 , 感
8、 情 甚 浓 的 二 人 不 得 不 忍 受 分 离之 苦 。 在 丈 夫 离 开 自 己 的 漫 长 日 子 里 , 李 清 照 对 于 丈 夫 思 念 和 离 愁 别 绪 也是 溢 于 言 表 , 她 把 浓 浓 的 思 念 之 情 灌 注 在 了 她 的 词 作 之 中 。 此 时 期 李 清 照的 词 达 到了“ 乐而不淫”“愁而不创”的艺术境界,清新自然地表达婚后和谐美满的细腻情感和丈夫远游的相思之情。 减 字 木 兰 花 卖 花 担 上 , 买 得 一 枝 春 欲 放 。 泪 染 轻 匀 , 犹 带 彤 霞 晓 露 痕 。怕 郎 猜 道 , 奴 面 不 如 花 面 好 。 云 鬓
9、斜 簪 , 徒 要 教 郎 比 并 看 。 3处于花好月圆、清松浪漫、和谐无忧状态下的李清照,沉浸于一种洋溢着快乐与幸福的生活之中。清晨,她买得一朵娇艳无比的鲜花,甚为喜爱,但却又“怕 郎 猜 道 , 奴 面 不 如 花 面 好 ”, 活 生 生 地 刻 画 出 一 位 新 嫁 娘 自 矜 、 好 胜 ,甚 至 带 有 几 分 嫉 妒 的 心 理 。 于 是 , 她 将 花 戴 于 头 上 , “徒 要 教 郎 比 并 看 ”。这 是 他 们 婚 后 的 甜 蜜 , 是 对 丈 夫 的 撒 娇 , 也 是 对 自 己 美 丽 的 自 信 。 我 们 也 从这 首 减 字 木 兰 花 中 看 到
10、 了 她 天 真 的 态 度 , 爱 美 的 心 情 和 好 胜 的 脾 性 , 更是 将 其 初 为 人 妇 的 形 象 刻 画 得 入 木 三 分 。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 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一 剪 梅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轻 解 罗 裳 , 独 上 兰 舟 。 云 中 谁 寄 锦 书 来 ? 雁 字 回 时 , 月 满 西 楼 。花 自 飘 零 水 自 流 。 一 种 相 思 , 两 处 闲 愁 。 此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 才 下 眉
11、头 , 却 上 心 头 。 4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 ,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感,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夫妻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女主人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 ,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
12、 ”上消失,却又不自禁地钻入“心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 红藕香残玉簟秋 ”,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7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善良、细腻的感情特点,也由于多愁善感的一面。通观全篇,词人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抒写自己对丈夫的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用平常无奇的文字表现新奇的意境。正是由于有了那种夫妻间缠绵悱恻的感情以及离别时“欲语泪先流”的离情依依,才使得李清照创作出如此感人肺腑的作品。3 含蓄悲凉的中晚年哀歌声声慢宋徽宗大观元年,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政治失意,郁郁而死,蔡京党徒旋即下令兴狱,拘捕赵挺之亲属,赵明诚在京师任鸿胪
13、少卿仅二年,自然在劫难逃,祸从天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来,赵明诚病死,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李清照在浙东亲历变乱,从此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晚年。在经历了种种苦难后,处于中晚年时期的李清照陷于愁苦之中,终日沉醉于酒,以缓解心灵的苦痛,打发苦闷的岁月,她孤身一人四处飘零,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有着可怕的孤独感。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是她此时最好的内心独白。 声声慢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凄 惨 惨 戚 戚 。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 最 难 将 息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怎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14、 雁 过 也 , 正 伤 心 ,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满 地 黄 花 堆 积 。 憔 悴 损 ,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 守 著 窗 儿 , 独 自 怎 生 得 黑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 这 次 第 , 怎 一 个 , 愁 字 了 得 ! 5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词人将现实经历及情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有着深刻
15、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该词用的借景抒情的手法是含蓄的,但词人又兼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开篇七组叠字是直言孤独凄清之悲, “正伤心” 、 “憔悴损”直说身心交加之痛,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直表日子难熬之苦,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述心中浓重之愁。词人这些手法结合运用,就使词中所抒之情具有半含半露,欲说欲休的妙处。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词人以情起,以情结,把贯穿始终的情感活动与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起来铺叙,刻划入微,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自己孤苦无依的生活及内心深处一种绝望的哀愁,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9,以上足见李清照词在言情方
16、面所达到的高度。李清照的词是宋代婉约词史上的一座高峰,她的言情词以抒写个人离情为主,却又不萎靡颓丧;蕴藉含蓄,却又不晦涩艰深;细腻温婉,却又不纤弱造作;清新自然,却绝无绮靡雕琢,形成以“情切婉丽为宗” 的独特“易安体”。李清照的“情”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因此得以抒发其最真挚的感情,才使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国才拥有这份文化史上的瑰宝。注释:1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2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3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4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6蓼园词选 黄了翁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207白 雨 斋 词 话 陈廷焯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8云韶集 9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