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集知识地图.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3394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集知识地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上集知识地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上集知识地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上集知识地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上集知识地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集知识地图,任务分析,一、活动任务:(1)课堂活动:P2:活动1,P5:头脑风暴、活动4、(2)课后活动:P6:活动5 (3)课后活动:登陆IET,实名注册一个有效用户。将活动5成果上传至系统。 二、反思任务:(1)IET系统登陆后,在学习完第一讲内容后反思、记录自己对教育技术课程或者专业的理解,200字。 (2)至少对一位同学的反思或者作品予以共享评价。三、资源利用:老师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讲稿等信息。 ,收集问题,本门课程将陆续请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到课堂中来,与各位进行现场交流。时间一般都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长短不一,看师兄师姐的时间安排。 第一位莅临我们课堂的是各位的01级师兄朱建成。

2、时间定在10月13号的课程。目前就业于文成地税局。在校期间课程优秀,表现突出,考研、考公务员都成绩都非常好。 这种机会很难得,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多多向师兄学习,请大家把想知道的问题在这个系统的“学习反思”模块提出,每人至少一个,老师将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设计课堂教学的形式。以更好地实施教学。,展示活动,请下列同学继续展示自己的作业:(要求:表达流利、知识点清晰、态度大方、有良好的受众效应、观点无误)1.黄国庆2.梅嘉3.陈凯丽 4.陈春阳5.番薯,第4讲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

3、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教育技术学是以促进和改善学习质量为基本目标的。而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人机关系和人通过机器学习的特点,更多地要依靠学习理论的指导。从传播知识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和受播者的传播技巧、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等都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必须要依据传播理论,设计、制作传播媒体、优化信息源,注重教育信息的产生、选择、处理和储存。,教育信息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核心展开的。在教育技术领域,必须要遵循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基本规律。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系统科学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教育技术发展初期的视听教育

4、改进的主要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教学媒体;后来的视听传播虽然把信息、媒体、人、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的,但仍然是在脱离教育系统整体的情况下进行传播设计的;系统科学理论则指导教育技术学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考察教育过程与现象,把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思想教学系统设计。,本讲知识地图,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它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理论

5、很重要,“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的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康德(Kant),理论的价值,群体动力学、组织变革理论的鼻祖寇特卢文(Kurt Lewin)教授曾说:天下没有比好理论更实用的东西。 Nothing more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勒温还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

6、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一、教育技术的信息传播理论,对比两个案例,电视广告传播Blog传播,请在纸上画出两个案例的传播模式图,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它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它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传播模式是抽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并且描述其关系的一种示意图,可以清晰地分析整个传播流程。是科学研究中采用图形和程式的方式阐述对象事物的

7、一种方法。,经典传播模式解读1,经典传播模式图2,拉斯韦尔的5W模式 5W模式由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 D.)1948年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模式,Blog网站传播模式,从传播到教学,有何异同?,简单的教学传播模式,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传播学的引入对教育技术的价值,奠定了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基础说明了教学过程的7W要素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四大规律,1奠定了教育传播

8、学的理论基础,魏奇教授,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流动。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无论是基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都可以在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内找到合理的解释。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2说明了教学过程的7W要素,3指

9、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播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4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南国农 李运林,5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四大规律,(1)共识律:所谓共识,一方面指尊重学生已有的知

10、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环境,传授知识,以便使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要求。(2)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输方面产生共鸣。(3)选择律:所谓选择,是指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代价与效果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4)匹配律: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剖析学生、

11、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运转状态之中。,二、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MM01 认识思维导图,5分钟微型课程:发展思维、改善学习,活动,准备一张纸和笔观察图一,在30秒内,看你能记住多少个词语,图一,青菜、牛奶、洗衣粉、水壶、镜子、 围巾、牙刷、电池、豆芽、微波炉、 饼干、沙发、鞋垫、茶叶、吸尘器、 牛肉、洗发水、蚊帐、麦片、哑铃,请同学们默写出自己记忆的单词,并数一数你记住了多少?,观察图二,在30秒内,看你能记住多少个词语,图二,请同学们默写出自己记忆的单词,并数一数你记住了多少?,比较两次记忆单词的数量,

12、讨论原因。,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由来,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它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表示思维的广度;一个分支的长度表示思维的深度,思维导图优势,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涉及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基础。学习理论不仅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还是一种基础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中,学习理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技术学必须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

13、的学习。纵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桑代克,1行为主义,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研究主题以简单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使用狗、猴子、老鼠、鸽子或人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相同;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无关紧要;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主要事例:斯金纳教会了鸽子在玩具钢琴上用嘴啄出简单的曲子和模仿打乒乓球。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和

14、我所选择的特殊环境,那么我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就培养成什么人医生、艺术家、教师,甚至可以培养成乞丐和盗贼,不管它有什么样的才能和爱好、禀赋。”,对教学的影响:斯金纳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他发展出程序教学理论。他将教材分割成小框架、小步子,每个框架都有其独立的行为目标。学习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才能达成目标。强化连续出现可以导致行为重复发生。“连续性”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行为主义对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影响:任务分析:即研究如何将一个功能或任务细分为子任务的技术。行为目标:程序教学和工作分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的。目标参照式评价:即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作为评价时

15、的依据,以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熟练程度及起点行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程序运动因其以固定的、机械的模式取代生动复杂的人类学习,日渐衰败,但目前在一些教学软件的制作中仍可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流派: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2认知主义,主要观点:认知主义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研究主题:有意义的学习探索式学习记忆方

16、法 更关注人的心理活动,认知教学理论的模型,输入变量 过程变量,输出变量,A客观主义,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全“迁移”到人的“大脑内部”后,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时,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而客观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灌输”。,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美国学者开始认识到认知心理学的不足,认为只谈学习的心理过程,忽略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是与学习发生的实际情境不一致的,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

17、式获得的。基本理念: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境的学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其主动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B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影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依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应以传统的集体传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使用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进行社会互动的方式,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在教学应用上的特色: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设计多维度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从各种角度去了解各种概念原则,进而发展问题解决、决策以及创新能力。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以激发学习时所必须的心理状态和先前知识。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情境认知将目的、过程及方法视为一体,因此,即使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概念,对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也有正面的贡献。,总结:各种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影响,(Jonassen,1992 ),本讲知识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