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333610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解释介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位置度公差注法的原理 在几何精度设计中,确定中心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坐标尺寸注法 存在着以下缺点: 1.加工时产生累积误差; 2.用两点法测量各个中心距不能保证坐标方向。 位置度公差注法 建立在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几何图框给出的理想位置上。 见图 6-1到 6-5。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单个要素 在零件上的定位要求,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理想位置标注位置度公差来实现。 要素组 在零件上的定位,要考虑该要素组的两种位置关系和两种设计要求。 1.孔组位置度公差标注应包含的两项主要内容 孔组的两种位置关系 ( 1) 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关系 。 是指几何图框上各孔理想位置之间的关系,各

2、孔之间保持定的坐标位置关系和几何关系。( 各孔位置度公差 ) ( 2) 孔组对零件上其他要素的位置关系 。 是指孔组或孔组内各孔在零件上的定位要求。( 孔组位置度公差 )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孔组的两种设计要求 ( 1) 第一种设计要求 。 装配时不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且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应分别对准。(对孔组和各孔的位置变动量都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 ( 2) 第二种设计要求 。 装配时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不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分别对准。(对各孔的位置变动量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而对孔

3、组位置度公差或定位尺寸公差则应规定的较松。) 孔组位置度公差与各孔位置度公差的关系: 前者一定要不小于后者 。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 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 ( 1)矩形布置孔组。 图 6-6。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2)圆周布置孔组。 图 6-5。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 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 ( 1)矩形布置孔组。 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指将孔组的两种位置度公差分别用两个公差框格注出。 图 6-7。 孔组位置度公差 各孔位置度公差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公差组合注法:图 6-4

4、和 6-8。 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必须位于 t1位置度公差带内,且 I、 II、 III孔的实际轴线还必须位于相应的定位尺寸公差带内,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孔组应平行于一个侧面的注法,见图 6-9。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2)圆周布置孔组。 基准孔尺寸公差与被测孔位置度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图 6-10。 不规定孔组在零件上的确定位置:图 6-11、 6-12。 图 6-11所示的爪形扳手上的四销组内四个销只要求能够分别插入螺纹堵盖上的四孔组内四个孔中,可以施力,但不要求它们的端面贴合。因此,不要求四个销的轴线垂直于扳手端面,也不要求四个销的几何图框的轴线与扳手外圆柱

5、面或内孔的轴线同轴线。 图 6-12所示的滤油网盖上四孔组内四个孔的轴线应垂直于基准端面 A,因为装配时该端面与箱体上相应的端面贴合。但不要求四个孔的几何图框的轴线与滤油网盖外圆柱面或内孔的轴线重合。 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图 6-13。 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应同时位于孔组位置度公差带和各孔位置度公差带内,即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应位于两个公差带的重叠部分,但各孔位置度公差带中心不必位于孔组位置度公差带内,则满足设计要求。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1. 孔组内各孔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计算公式由紧固件与被连接零件的连接方式决定。 通孔连接方式 :用螺栓、销钉等紧固件穿过两个或几个被连接零

6、件上的通孔; 螺孔连接方式 :把双头螺柱、螺钉等紧固件拧入一个被连接零件的螺孔中,且穿过其余的被连接零件上的通孔。 ( 1) 通孔连接方式的位置度公差计算(图 6-14) t=DM-dM=Xmin 上式中,紧固件采用包容要求 一般情况,各零件上通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都相同,其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值也相同,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通孔的形状误差由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控制。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2) 螺孔连接方式的位置度公差计算(图 6-15) 一般情况下,螺孔(包括过盈配合销钉孔)和通孔的位置度公差值相同,而通孔的位置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螺孔的位置度公差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而采用独立原则。

7、t=( DM-dM) /2=0.5Xmin 上式中,紧固件采用包容要求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2. 孔组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1) 矩形零件(基准要素为平面要素) 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只需计算各孔位置度公差值 t1,不必计算孔组位置度公差值 t2,因为它们相等。(图 6-6) 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 :(图 6-7和图 6-4) t2=l-T l为孔的轴线至零件有关侧面的距离的允许变动量, T为通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 定位尺寸公差值: T 1=T2=l ( 2) 圆盘形零件(基准要素为轴线) 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图 6-5) 孔组位置度公差带与各孔位置度公差带重合,几何图框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

8、量 l等于各孔位置度公差值 t1 与该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 T之和。 l=t1+T 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 :(图 6-10) 图 6-10( a),各被测孔的轴线对 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 l=t1+T+T1 t1和 T 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尺寸公差值; T1 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 图 6-10( b),各被测孔的轴线对 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 l=t1+T+T1+t3 t1和 T 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尺寸公差值; T1和 t3 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和垂直度公差值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装配时,如果设计要求各个被连接零件上孔组内各孔分别对准,但不要求这些零件的外圆柱面或内孔的基准轴线彼此重合,则可采用图 6-11、图 6-12或 6-13所示注法。 l=t1+T+tp Tp销组或孔组几何图框轴线对外圆柱面或内孔轴线的一般同轴度公差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