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773 更新时间:2009-4-12导 论所 谓 生 死 观 , 顾 名 思 义 , 主 要 指 对 于 生 与 死 的 基 本 看 法 , 其 中 包 括 : 如 何 看 待 生 命 、 人 到 底 为 什么 活 着 、 生 命 的 意 义 何 在 以 及 如 何 看 待 生 命 进 程 中 必 定 会 降 临 的 死 亡 等 一 系 列 问 题 。 人 生 在 世 , 无 论贫 富 贵 贱 , 不 管 职 位 高 低 , 也 不 论 年 龄 大 小 , 生 死 问 题 是 谁 都 无 法 逃 避 的 。在 科 技 高 速 发 展
2、 的 今 天 , 高 新 技 术 日 益 更 新 换 代 。 近 年 来 , 尤 其 进 入 二 十 世 纪 以 来 , 世 界 的 历 史在 发 展 上 出 现 了 飞 跃 , 科 技 越 来 越 发 达 , 物 质 文 明 越 来 越 进 步 , 近 一 个 世 纪 以 来 , 人 类 所 创 造 的 物 质文 明 远 远 超 过 了 所 有 这 之 前 人 类 史 上 所 创 造 的 物 质 价 值 。 过 去 人 的 梦 想 甚 至 是 幻 想 , 在 科 学 发 展 的 今天 , 被 一 个 个 实 现 了 , 古 代 神 话 中 的 “千 里 眼 ”、 “顺 风 耳 ”, 甚 至
3、传 说 中 的 “常 娥 奔 月 ”在 现 在 看 来都 早 已 不 足 为 奇 。 宇 宙 之 迷 被 一 个 一 个 地 破 解 掉 了 , 理 性 与 科 学 似 乎 成 了 万 能 。科 技 使 人 类 获 得 了 自 己 所 想 要 得 到 的 , 人 类 俨 然 就 成 了 世 上 的 神 , 然 而 , 人 类 事 实 上 还 并 非 是 神 ,而 万 能 也 不 等 于 是 全 能 , 当 人 面 对 自 身 的 问 题 人 类 的 生 与 死 的 问 题 时 , 科 学 却 丧 失 了 自 身 强 大的 威 力 , 一 向 以 “理 性 动 物 ”自 命 的 人 类 , 终
4、究 摆 脱 不 了 “动 物 性 ”的 局 限 , 生 来 便 陷 入 了 智 慧 与 愚 昧的 矛 盾 的 困 扰 之 中 。生 死 问 题 关 系 到 每 一 个 人 最 切 身 、 最 根 本 的 利 益 , 对 它 的 解 答 是 人 们 决 定 人 生 态 度 、 人 生 目 标 ,建 立 人 生 观 、 价 值 观 的 基 石 。 因 此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生 死 之 迷 的 破 解 较 之 衣 食 住 行 条 件 的 改 善 等 现实 问 题 , 显 得 更 为 现 实 , 更 为 重 要 。其 实 , 早 在 人 类 文 明 发 韧 的 初 始 , 人 类 就
5、 受 到 了 生 与 死 的 问 题 的 侵 扰 , 按 圣 经 上 的 记 载 ,人 类 史 上 第 一 个 死 去 的 人 亚 伯 尔 , 成 了 第 一 代 人 类 的 困 惑 , 人 类 自 古 就 在 不 断 追 问 人 的 生 来 死去 : 人 的 生 命 究 竟 渊 源 于 何 处 ? 人 是 一 死 永 灭 还 是 有 来 生 后 世 ? 任 何 人 , 从 原 始 人 到 现 代 人 , 不 论帝 王 将 相 抑 或 平 民 百 姓 , 也 不 论 英 雄 领 袖 还 是 江 洋 大 盗 , 只 要 他 理 智 健 全 , 无 不 有 各 自 对 生 死 问 题 的答 案 ,
6、 即 使 有 人 并 不 承 认 思 考 过 这 个 问 题 , 但 生 与 死 的 问 题 必 定 在 他 的 潜 意 识 中 萦 绕 盘 桓 过 。 人 类 的老 祖 先 们 打 起 初 就 开 始 了 对 生 死 之 迷 的 破 解 , 也 提 出 了 广 为 当 时 社 会 所 接 受 的 答 案 。 然 而 , 问 题 并 没有 因 此 而 解 决 , 毕 竟 没 有 人 带 着 记 忆 从 生 前 来 到 这 个 世 界 , 也 没 有 在 死 亡 后 又 重 返 世 界 。 总 之 , 人 类拿 不 出 直 接 自 明 的 证 据 证 明 人 生 前 死 后 的 状 况 。 因
7、此 , 生 死 之 迷 便 成 了 人 类 文 明 征 途 中 一 道 无 法 逾 越的 洪 沟 , 而 现 代 人 所 崇 尚 的 、 冠 以 “万 能 ”的 科 学 , 在 研 究 科 学 的 研 究 者 时 , 显 得 是 如 此 的 软 弱 无 力 。关 于 生 与 死 , 中 国 古 代 的 先 辈 们 也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看 法 , 虽 然 这 些 观 点 并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人 的 生死 问 题 , 但 在 中 国 历 代 以 来 , 却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甚 至 于 时 至 今 日 , 中 国 人 仍 在 骨 子 里 接 受 着 这 些
8、观 念 。 在 这 个 科 学 巨 人 与 道 德 侏 儒 比 例 严 重 失 调 的 社 会 , 人 类 生 命 的 价 值 与 意 义 也 在 逐 步 滑 坡 , 或 许 ,只 有 生 与 死 的 警 示 才 能 重 新 唤 醒 人 类 内 在 的 道 德 意 识 。 本 文 立 足 于 中 国 古 代 儒 释 道 三 家 的 生 死 观 ,试 图 通 过 对 中 国 古 人 关 于 生 死 之 认 识 的 剖 析 , 来 探 寻 生 命 的 意 义 , 以 期 唤 醒 人 们 对 生 死 的 意 识 。一 、 敬 始 、 慎 终 、 追 远 , 追 求 道 德 超 越 , 提 倡 “生
9、死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的 儒 家 生 死 观数 千 年 来 , 儒 家 思 想 在 中 国 思 想 史 上 一 直 占 据 着 统 治 地 位 , 成 了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文 化 的 主 导 。 虽 然从 先 秦 至 今 , 历 朝 统 治 者 对 待 儒 家 所 采 取 的 态 度 各 不 相 同 , 但 儒 家 文 化 却 无 疑 深 深 地 渗 透 于 每 一 个 朝代 , 贯 穿 了 整 个 中 国 的 思 想 、 文 化 史 , 指 导 着 甚 至 制 约 着 历 代 统 治 阶 级 与 被 统 治 的 思 、 言 、 行 、 为 。众 所 周 知 , 秦 始 皇
10、 的 “焚 书 坑 儒 ”在 历 史 上 产 生 了 很 深 的 影 响 , 这 一 事 件 为 儒 家 来 说 无 疑 于 一 次毁 灭 性 的 灾 难 , 表 面 看 来 , 儒 家 学 派 和 儒 家 思 想 在 秦 朝 似 乎 没 有 了 活 动 的 市 场 。 然 而 , 事 实 上 情 况 并非 如 此 , “焚 书 坑 儒 ”只 是 秦 始 皇 执 行 法 家 中 央 集 权 政 治 的 一 种 必 然 结 果 , 秦 朝 的 “焚 书 ”与 “坑 儒 ”,其 直 接 目 的 是 在 限 制 儒 生 , 使 其 就 范 , 而 并 非 要 消 灭 儒 家 , 相 反 , 作 为
11、新 的 空 前 统 一 的 封 建 帝 国 的 统治 者 , 秦 始 皇 没 有 前 人 的 经 验 可 以 借 鉴 , 这 就 需 要 他 必 须 利 用 各 学 派 中 他 视 为 合 理 的 因 素 为 其 统 治 思想 服 务 , 而 孔 子 的 忠 、 孝 、 节 、 义 思 想 为 当 时 的 统 治 是 再 适 宜 不 过 的 了 。 因 此 , 儒 家 思 想 在 秦 代 始终 占 据 着 统 治 地 位 。 到 了 汉 代 , 一 向 自 认 “以 马 上 得 天 下 ”而 鄙 视 一 切 儒 生 的 汉 高 祖 刘 邦 , 到 后来 也 不 得 不 改 用 儒 家 的 礼
12、仪 建 立 汉 朝 的 统 治 秩 序 , 而 至 汉 武 帝 时 , 大 儒 董 仲 舒 的 “罢 黜 百 家 , 独尊 儒 术 ”更 进 一 步 奠 定 了 儒 家 思 想 在 中 国 封 建 史 上 的 统 治 地 位 。与 其 它 各 家 各 宗 派 相 比 , 儒 家 的 得 势 显 然 得 益 于 其 思 想 中 鲜 明 的 入 世 思 想 。 儒 家 即 孔 子 创 始 之 时 ,就 主 要 关 注 于 社 会 和 人 伦 问 题 , 强 调 政 治 与 伦 理 的 教 化 。 同 时 , 由 于 对 原 儒 思 想 的 继 承 , 儒 家 思想 也 包 含 着 浓 厚 的 宗
13、教 性 氛 围 , 礼 教 性 与 宗 教 性 在 孔 子 的 思 想 中 互 相 交 连 在 一 起 。孔 子 思 想 的 核 心 是 “仁 ”与 “礼 ”的 统 一 。 这 里 的 “仁 ”指 的 是 合 同 , 亦 即 使 各 种 身 份 地 位 不 同 的 人相 亲 相 爱 ; 而 孔 子 所 谓 的 “礼 ”则 指 的 是 别 异 , 亦 即 依 血 缘 关 系 亲 疏 厚 薄 以 区 分 上 下 等 级 的 观 念 。 “忠 恕 之 道 ”与 “克 己 复 礼 ”是 儒 家 提 倡 的 人 的 一 生 的 人 格 追 求 。 忠 指 “己 欲 立 而 立 人 , 己 欲 达而 达
14、人 ”, 是 “仁 ”的 内 涵 中 积 极 的 一 面 , 恕 指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 是 “仁 ”的 内 涵 中 消 极 的 一 面 。“仁 ”与 “礼 ”是 人 一 生 的 最 高 道 德 理 想 , 是 人 一 生 的 追 求 。 延 伸 之 , 对 待 人 的 死 也 同 样 要 施 之 以“仁 ”和 “礼 ”。 孔 子 说 : “生 , 事 之 以 礼 ; 死 , 葬 之 以 礼 , 祭 之 以 礼 。 ”孔 子 认 为 死 与 生 没 有 区 别 。 在儒 家 的 生 死 观 念 中 , 尤 其 在 对 待 人 的 “身 后 ”的 葬 礼 和 祭 礼 中
15、, “仁 ”与 “礼 ”的 观 念 体 现 的 淋 漓 尽 致 。以 孔 子 为 代 表 的 儒 家 在 生 死 的 问 题 上 明 显 表 达 了 重 生 、 乐 生 而 讳 死 的 倾 向 , 当 孔 子 的 弟 子 季路 向 孔 子 请 教 有 关 “事 鬼 神 ”的 问 题 的 见 解 时 , 孔 子 答 说 : “未 能 事 人 , 焉 能 事 鬼 ”, 季 路 又 进 一 步请 教 有 关 “死 ”的 道 理 , 孔 子 答 说 : “未 知 生 , 焉 知 死 ? ” 表 面 看 来 , 孔 子 对 于 “事 鬼 ”和 “生 死 ”问 题 采 取 了 一 种 避 而 不 谈 的
16、回 避 态 度 , 但 事 实 上 , 孔 子 的 话 语 中 明 显 透 露 着 一 种 重 视 人 生 的 生 死观 念 。 说 文 解 字 上 说 : “人 所 归 为 鬼 ”, 也 就 是 说 , 所 谓 鬼 , 也 就 是 人 死 后 , 灵 魂 的 一 种 存 在 状态 。 那 么 , 孔 子 的 “未 能 事 人 , 焉 能 事 鬼 ”和 “未 知 生 , 焉 知 死 ”事 实 上 讨 论 的 只 是 一 个 问 题 , 即 人 的生 与 死 的 问 题 。 从 孔 子 的 这 两 句 话 中 可 以 看 出 , 孔 子 始 终 把 “人 ”的 “生 ”放 在 首 位 , 孔 子
17、 认 为 , 从本 质 上 来 说 , 生 与 死 同 为 生 命 的 一 个 整 体 , 死 不 过 是 生 命 的 一 部 份 生 命 的 终 结 部 份 。 因 此 ,了 解 了 生 必 定 就 可 以 了 解 死 , 同 样 , 要 透 彻 死 , 则 必 须 先 知 道 生 。 朱 熹 曾 引 用 程 颐 的 话 说 : “昼夜 者 , 死 生 之 道 也 , 知 生 之 道 , 则 知 死 之 道 , 尽 事 人 之 道 , 则 尽 事 鬼 之 道 , 死 生 人 鬼 , 一 而 二 ,二 而 一 也 。 ” 由 此 来 看 , 在 儒 家 史 上 , 不 论 是 孔 子 的 “仁
18、 者 爱 人 ”思 想 , 还 是 孟 子 的 “仁 民 爱 物 ”思 想 , 抑 或 是 荀 子 的 “内 圣 外 王 ”观 点 , 都 无 不 透 着 对 生 的 重 视 。但 生 命 终 究 是 短 暂 的 , 孔 子 就 曾 站 在 滔 滔 东 去 的 大 江 边 感 叹 生 命 , 光 阴 似 箭 , 时 不 再 来 ,“子 在 川 上 曰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人 的 生 命 也 就 如 同 滔 滔 江 流 一 般 , 一 去 不 再 复 返 。 如 何看 待 这 转 瞬 即 逝 的 “一 生 ”和 转 眼 即 至 的 “死 亡 ”呢 ? 宋 朝 张 横
19、 渠 在 他 的 西 铭 的 最 后 两 句 说 :“存 , 吾 顺 也 ; 没 吾 宁 也 。 ”人 在 活 着 的 时 候 能 努 力 尽 好 自 己 的 社 会 责 任 , 那 么 , 当 他 离 开 人 世 的 时 候 ,也 是 安 宁 的 , 问 心 无 愧 的 。 “死 生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 既 然 生 不 由 己 , 死 亦 是 命 , 那 么 , 人 只 能 善用 自 己 所 能 把 握 的 生 , 活 出 自 己 的 价 值 , 因 此 , 乐 天 知 命 便 成 了 儒 家 的 信 条 。 在 这 一 点 上 , 儒 家 是 明智 的 。然 而 , 毕 竟
20、“死 生 亦 大 矣 ”。 死 亡 , 对 于 禽 兽 来 说 都 是 一 种 痛 苦 , 天 地 之 际 , 那 哀 鸣 的 孤 雁 、 独 立的 野 鹤 , 不 能 说 它 们 体 会 不 到 死 亡 所 带 来 的 痛 苦 , 何 况 是 人 呢 ? 面 对 生 命 的 短 促 与 人 追 求 永 恒 价 值 的矛 盾 , 儒 家 也 表 现 出 了 自 己 的 抗 拒 。儒 家 对 于 死 亡 的 抗 拒 的 方 式 , 首 先 是 在 现 实 人 生 的 积 极 进 取 中 去 创 造 “不 朽 ”。 左 传 上 说 :“太 上 有 立 德 , 其 次 立 功 , 其 次 立 言 ,
21、 虽 久 不 废 , 此 之 谓 不 朽 。 ”所 谓 立 德 , 指 由 “内 圣 外 王 ”之 道修 养 实 现 道 德 圆 成 , 以 一 种 高 尚 的 精 神 超 越 死 亡 , 留 给 后 世 一 个 永 恒 的 人 格 楷 模 。 儒 家 崇 尚生 命 , 热 爱 生 活 , 但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他 们 便 对 死 惟 恐 避 之 而 不 及 , 相 反 , 当 面 临 生 死 与 仁 义 、 生 死 与 名节 之 间 的 重 大 抉 择 时 , 儒 家 会 毫 不 犹 豫 地 慷 慨 赴 死 。 孔 子 说 : “志 士 仁 人 , 无 求 生 以 害 仁 , 有 杀
22、身以 成 仁 。 ” 孟 子 也 说 : “生 亦 我 所 欲 也 , 义 亦 我 所 欲 也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 。 ”其 后 的 荀 子 则 更 进 一 步 发 挥 说 : “人 之 所 欲 , 生 甚 矣 ; 人 之 所 恶 , 死 甚 矣 。 然 而 人 有 从 生 成 死 者 , 非不 欲 生 而 欲 死 者 也 , 不 可 以 生 而 可 以 死 也 。 ” 为 什 么 “不 可 以 生 而 可 以 死 ”呢 ? 这 正 是 儒 家 思 想核 心 所 不 遗 余 力 地 坚 持 的 思 想 及 其 政 治 原 则 “仁 义 ”的 要 求 。
23、立 德 被 儒 家 视 为 人 生 的 最 高 价 值 ,其 重 要 性 远 在 生 命 之 上 , 当 道 德 的 圆 成 与 生 命 发 生 矛 盾 时 , 就 应 该 “杀 身 成 仁 , 舍 生 取 义 ”。 儒 家的 这 种 “成 仁 ”、 “取 义 ”的 思 想 , 在 中 国 历 史 上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它 造 就 了 历 代 一 批 批 为 了 维 护 民 族和 国 家 利 益 而 甘 愿 舍 弃 自 己 的 生 命 , 赴 汤 蹈 火 所 在 不 惜 的 仁 人 志 士 , 为 铸 就 中 华 民 族 的 浩 然 正 气 与 爱国 主 义 的 灵 魂 起
24、了 积 极 作 用 11。 文 天 祥 一 句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正 是 儒 家 这 种“立 德 ”精 神 的 典 型 写 照 。 次 之 , 所 谓 “立 功 ”指 做 出 辉 煌 业 绩 , 功 垂 天 地 , 惠 及 后 世 。 孟 子 离 娄上 说 : “为 法 于 天 下 , 可 传 于 后 世 。 ”所 谓 “立 言 ”指 著 书 立 说 , 即 留 下 自 己 的 思 想 给 后 人 作 为 精 神财 富 , 这 样 也 是 有 功 , 堪 称 不 朽 了 12。其 次 , 子 孙 家 族 的 嗣 续 也 是 儒 家 创 造 不 朽
25、的 另 一 重 要 方 法 , 这 一 点 在 中 国 传 统 的 封 建 宗 法 社 会 伦理 规 范 的 基 石 “孝 ”中 表 现 得 最 为 贴 切 。 “不 孝 有 三 , 无 后 为 大 ”, 在 中 国 的 封 建 时 代 , 没 有 能 力或 自 己 不 尽 结 婚 生 子 职 务 的 , 便 是 对 父 母 祖 上 最 大 的 不 孝 。 因 而 , 若 一 个 妇 女 不 能 生 育 或 没 有 生 出 男孩 来 , 便 会 受 到 家 族 和 社 会 的 卑 视 。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妻 妾 ”制 , 正 是 出 于 对 家 族 传 续 的 需 要 ,“母 以
26、 子 贵 ”也 基 于 此 。 而 相 反 地 , “断 子 绝 孙 ”便 成 了 中 国 人 最 恶 毒 的 咒 语 13。儒 家 抵 抗 死 亡 的 第 三 种 方 式 是 “重 生 ”而 “安 死 ”。 荀 子 说 : “生 , 人 之 始 也 , 死 , 人 之 终 也 , 始终 俱 善 , 人 道 毕 矣 , 故 君 子 敬 始 而 慎 终 , 终 始 如 一 。 ”14人 的 生 与 死 是 生 命 的 两 个 端 点 , 都 是 生命 的 部 分 , 二 者 合 为 完 整 的 生 命 。 “善 始 ”, 要 人 看 重 现 实 的 生 活 , 珍 重 生 命 , 善 待 生 命
27、 , 谨 慎 处 世 ,不 轻 易 论 死 。 但 死 毕 竟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生 与 死 是 一 个 不 可 逆 转 的 自 然 规 律 , 是 不 可 违 抗 的 天 命 , 因 而 ,对 待 死 亡 又 要 “善 终 ”。 荀 子 在 礼 记 上 上 说 : “夫 厚 其 生 而 薄 其 死 , 是 敬 其 有 知 而 慢 其 无 知 也 , 是奸 人 之 道 , 而 背 叛 之 心 也 。 ”因 此 , 儒 家 要 求 要 “慎 终 追 远 ”。 所 谓 慎 终 , 指 举 丧 要 尽 其 礼 , 而 所 谓追 远 ; 则 指 祭 祀 父 母 要 尽 其 诚 。 孔 子 说
28、 : “生 , 事 之 以 礼 ; 死 , 葬 之 以 礼 , 祭 之 以 礼 。 ”15这 是作 为 子 女 应 有 的 基 本 孝 道 16。 面 对 死 亡 , 中 国 人 有 着 一 整 套 复 杂 的 丧 葬 和 祭 祀 礼 仪 , 而 这 些 繁 琐 的礼 节 仪 式 所 要 表 达 的 绝 不 仅 仅 是 人 的 一 种 悲 恸 情 怀 ,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为 人 的 “身 后 ”作 好 妥 当 安 排 ,也 要 为 人 的 灵 魂 的 归 宿 和 以 后 的 生 活 作 好 充 分 准 备 。丧 葬 礼 即 儒 家 所 谓 的 “慎 终 ”, 是 指 安 葬 、 哀 悼
29、 死 者 的 一 系 列 活 动 。 人 们 采 取 丧 葬 礼 仪 的 最 终 目的 是 即 要 使 死 者 满 意 , 也 要 让 活 人 安 宁 17。 整 个 丧 葬 礼 仪 , 从 人 刚 死 之 时 的 初 丧 礼 仪 到 礼 仪 的高 峰 墓 葬 礼 仪 , 从 证 实 人 确 已 离 去 的 “属 纩 礼 ”到 使 人 “入 土 为 安 ”的 “下 葬 礼 ”, 事 实 上 都 是 一个 活 生 生 的 人 与 亡 者 之 间 的 交 流 过 程 , 尤 其 在 丧 葬 礼 仪 中 , 从 上 古 的 陪 葬 到 后 的 人 殉 , 再 到 后来 的 饭 含 、 覆 面 、 摔
30、 盆 等 礼 节 直 至 延 续 至 今 的 扎 纸 马 、 纸 人 , 甚 至 纸 汽 车 、 纸 电 脑 等 和 撒 纸 钱 等一 系 列 活 动 , 无 不 饱 含 着 希 望 人 死 后 灵 魂 依 然 平 安 富 贵 的 深 切 含 义 , 同 时 也 证 明 了 生 者 对 已 亡 者 的 一片 孝 心 。对 于 亡 者 、 祖 上 的 祭 祀 礼 , 即 儒 家 所 谓 的 “追 远 ”。 丧 葬 活 动 并 不 随 着 死 者 的 埋 葬 而 结 束 , 人 类自 古 以 来 就 有 虔 诚 地 祭 祀 死 者 亡 灵 的 活 动 , 它 是 人 世 社 会 在 鬼 域 社 会
31、 的 一 种 折 射 。 太 平 广 记 上 说 , 鬼 魂 是 不 会 忘 记 人 间 的 , 他 们 与 活 着 的 亲 眷 之 间 有 着 割 舍 不 断 的 联 系 , 死 者 的 魂 灵 需 要 后 辈 的香 火 与 供 品 的 奉 养 ; 同 时 , 生 者 又 受 到 死 者 的 监 视 与 保 护 , 一 切 的 葬 后 祭 祀 礼 仪 正 是 肇 因 于 此 。敬 始 、 慎 终 、 追 远 。 儒 家 对 于 生 死 的 观 念 有 着 一 整 套 符 合 “仁 ”与 “礼 ”的 完 整 体 系 , 重 生 而 不贪 生 , 讳 死 而 不 惧 死 。二 、 “方 生 方
32、死 , 方 死 方 生 ”的 道 家 自 然 生 死 观道 家 文 化 是 中 国 文 化 主 流 之 一 , 作 为 中 国 土 生 土 长 的 本 土 宗 派 , 道 家 和 道 教 思 想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迎 合 了 中 国 人 心 理 的 需 要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在 此 , “道 家 ”和 “道 教 ”的 区 分 是 有 必 要 的 : 道 家 是 一 个哲 学 性 的 学 派 ; 而 从 道 家 衍 生 出 来 的 道 教 则 是 一 个 宗 教 性 的 教 派 。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 老 庄 的 道 家 是 哲 学性 的 , 它 与 道 教 追 求
33、 肉 体 长 生 不 老 这 一 核 心 目 标 有 着 本 质 的 区 别 18。 不 过 , 二 者 毕 竟 同 出 一 源 ,在 观 念 和 目 标 上 又 有 着 很 多 的 相 同 之 处 , 因 此 , 为 了 便 宜 起 见 , 我 们 不 防 将 二 者 的 思 想 合 称 为“道 学 ”。传 统 上 来 说 , 老 子 理 所 当 然 地 是 道 学 的 始 祖 。 他 是 道 家 的 始 祖 , 道 教 的 教 主 。 据 传 , 当 老 子 做 周朝 宫 廷 守 藏 室 的 史 官 时 , 深 为 王 室 的 衰 微 而 沮 丧 , 于 是 辞 官 西 行 , 路 经 函
34、 谷 关 时 , 关 令 尹 喜 恳 请 他 将自 己 的 学 说 写 下 来 , 于 是 老 子 留 下 了 洋 洋 五 千 言 的 道 德 经 。 道 德 经 又 称 老 子 , 是 我国 道 家 学 派 和 道 教 最 著 名 的 一 部 经 典 , 道 家 即 因 此 而 得 名 。与 儒 家 注 重 政 治 教 化 与 个 人 品 格 修 养 的 “入 世 之 学 ”相 比 , 道 家 是 “出 世 之 学 ”, 主 要 内 容 是 宇宙 人 生 , 其 作 用 偏 重 于 个 人 , 而 且 偏 重 于 个 人 的 精 神 层 面 。 “道 ”是 老 子 思 想 中 的 最 高 范
35、 畴 , 用 以观 察 和 认 识 客 观 世 界 , 是 先 于 天 地 万 物 而 存 在 的 宇 宙 本 原 , 是 有 与 无 的 统 一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19。在 老 子 看 来 , “道 ”包 含 着 世 界 万 物 的 道 理 , 它 没 有 形 状 , 没 有 声 音 , 没 有 实 体 , 并 且 永 恒 不 变 。道 学 的 另 一 代 表 人 物 是 庄 周 , 他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老 子 的 思 想 , 也 同 样 认 为 世 界 的 本 源 是 “道 ”,但 庄 子 又 进 一 步 认 为 , “道 ”是 无 名 无 形 、 非 无 质 的 东 西
36、 , 它 超 越 了 认 识 的 范 围 , 是 不 可 知 的 。老 庄 的 道 学 思 想 主 要 表 现 为 清 静 无 为 、 全 性 保 身 、 达 生 知 命 、 物 我 同 一 , 乃 至 消 极 避 世 。 在 生 死问 题 上 , 相 对 来 说 , 儒 家 的 重 视 生 命 并 不 是 首 要 的 , 因 为 在 其 上 还 有 一 个 仁 义 、 道 德 的 价 值 取 向 及 符合 理 想 道 德 的 名 节 , 而 道 家 则 不 同 , 道 家 始 终 把 人 的 生 命 放 在 首 位 , 且 视 功 名 礼 仪 是 非 如 粪 土 。老 子 就 认 为 , 所
37、 谓 仁 、 义 、 礼 , 都 是 道 被 破 坏 之 后 的 产 物 , 他 说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泊 也 , 而 乱 之 首 也 。 ”20老 子 重 道 轻 礼 , 反 对 儒 家 的仁 义 礼 智 , 认 为 其 有 损 道 的 完 整 性 。 道 家 把 求 得 生 存 与 保 存 生 命 视 为 第 一 要 义 , 因 为 以 老 庄 为 代 表 的道 家 , 身 处 社 会 动 荡 、 战 争 频 发 的 先 秦 时 期 , 天 灾 、 人 祸 使 人 们 大 量
38、夭 亡 或 被 杀 戮 。 因 此 , 如 何 全 身保 命 便 成 了 他 们 最 关 切 的 话 题 21。老 子 认 为 , 人 生 在 世 , 处 处 都 充 满 着 危 险 , 生 命 的 存 在 随 时 都 受 到 威 胁 , 稍 不 注 意 便 会 堕 入死 地 。 他 说 :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途 十 有 三 , 死 之 途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死 地 亦 十 有 三 。 ”22也就 是 说 , 只 有 极 少 数 人 有 可 能 达 到 长 寿 , 而 大 多 数 人 , 无 论 是 自 然 的 或 是 人 为 的 , 都 会 由 于 种 种
39、原 因提 前 夭 亡 。 因 而 , 相 对 于 其 它 一 切 来 说 , 生 命 便 显 得 尤 为 贵 重 。 老 子 说 : “名 与 亲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 ”一 连 串 的 提 问 , 老 子 肯 定 了 人 的 身 心 健 康 与 生 命 存 在 的 重 要 , 与 之 相 比 , 无 用 的虚 名 与 虚 假 的 物 质 财 富 便 算 不 得 什 么 了 。 名 誉 地 位 , 物 质 享 受 更 显 得 微 不 足 道 。 庄 子 更 进 一 步 发 挥 说 :“至 乐 活 身 ”, “自 三 代 以 下 者 , 天 下 莫 不 以 物
40、 易 其 性 矣 , 小 人 则 以 身 殉 利 , 士 则 以 身 殉 家 , 圣 人则 以 身 殉 天 下 , 故 此 数 事 者 , 事 业 不 同 , 名 声 异 号 , 其 于 伤 性 以 身 为 殉 , 一 也 。 ”23因 此 , 庄 子认 为 , 为 了 追 求 外 在 的 事 物 , 无 论 是 名 还 是 利 , 都 是 不 值 得 的 。 当 楚 王 派 使 者 带 着 重 礼 来 找 正 在 钓 于濮 水 边 的 庄 子 , 欲 聘 他 为 相 时 , 庄 子 毅 然 回 绝 说 : “吾 将 曳 尾 于 涂 中 。 ”是 啊 , 相 对 于 生 命 来 说 ,眼 前
41、的 利 与 身 后 的 名 又 有 什 么 意 义 呢 ?道 家 的 “重 生 ”观 念 首 先 表 现 为 老 庄 的 “全 身 保 真 ”思 想 。 在 老 子 中 有 多 处 讲 到 “贵 生 轻 利 ”,如 老 子 说 :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24,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货 孰 多 ? ”25都 有 轻 物 重 生 的 意 思 。 庄 子 进 一 步 说 : “夫 支 离 其 形 者 , 犹 足 以 养 其 天 年 , 又 况 支离 其 德 者 乎 ? ”26庄 子 认 为 , 木 材 之
42、所 以 被 砍 伐 , 正 是 由 于 它 的 有 用 , “故 不 终 其 天 年 , 而 中 道夭 。 ”而 那 些 自 身 “无 所 可 用 ”的 木 材 , 倒 可 以 免 去 被 伐 。 由 此 来 看 , 对 别 人 的 无 用 倒 正 是 对 自 己 的 大用 。 因 此 庄 子 总 结 说 : “山 木 自 寇 也 , 膏 火 自 煎 也 , 枝 可 食 故 伐 之 , 漆 可 用 故 割 之 , 人 皆 知 有 用 之 用 ,而 莫 知 无 用 之 用 也 。 ”一 个 人 的 首 要 任 务 就 是 保 护 自 己 啊 27! 庄 子 最 后 将 各 种 保 全 自 己 的
43、 方 法 归结 为 一 个 总 的 原 则 : 为 善 无 近 名 , 为 恶 无 近 刑 , 缘 督 以 为 经 , 可 以 保 身 , 可 以 全 生 , 可 以 养 亲 , 可以 尽 年 28。但 这 样 还 远 远 不 够 , 这 一 切 只 是 外 在 的 因 素 , 而 若 要 做 到 延 年 益 寿 , 自 身 的 修 养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因 此 , 老 子 又 提 出 了 一 套 以 养 神 为 主 的 养 生 原 则 , 老 子 十 分 强 调 : 法 天 则 地 , 天 人 合 一 , 形 神 一 体 。人 必 须 以 天 地 及 自 然 法 则 为 准 绳 ,
44、而 天 地 的 根 本 法 则 是 清 静 , 所 以 养 生 的 关 键 是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即 养 神 。 老 子 认 为 , 养 神 的 原 则 有 三 个 , 第 一 个 是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 即 以 清 静 为 本 ; 其 次 要“少 私 寡 欲 ”、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第 三 要 力 争 做 到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 在 尘 世 中 保 持 内 心平 静 超 脱 。 庄 子 则 进 一 步 要 人 把 一 切 的 烦 恼 都 加 以 模 糊 、 淡 化 , 甚 至 忘 却 , 对 于 得 失 、 毁 誉 ,
45、 都 “两 相忘 而 化 其 道 ”29, 并 要 努 力 使 自 己 的 精 神 舒 畅 自 由 , “独 与 天 地 精 神 往 来 ”30, “逍 遥 于 天 地 之 间 ,而 心 意 自 得 ”31。 这 样 , 人 的 心 态 必 会 获 得 安 宁 、 充 实 与 永 恒 地 愉 悦 。 庄 子 又 把 养 形 与 养 神 结 合 起 来 ,提 出 “无 劳 女 形 , 无 摇 女 精 , 乃 可 以 长 生 。 ”32庄 子 相 信 , 通 过 形 神 、 内 外 的 修 养 , 必 定 可 以 使 人长 寿 。到 了 后 来 , 老 庄 道 家 的 全 身 养 生 思 想 被
46、后 期 道 家 , 尤 其 是 东 汉 发 展 起 来 的 道 教 推 向 了 极 端 。 虽 然道 教 在 形 成 之 初 派 别 众 多 , 但 追 求 长 生 几 乎 是 道 教 诸 派 的 共 同 理 想 , 并 逐 渐 从 开 始 对 老 庄 道 家 养 生 、长 生 思 想 的 继 承 一 直 发 展 到 了 后 来 的 成 仙 、 升 天 说 。长 生 , 首 先 必 须 以 身 体 的 健 康 为 基 础 , 只 有 有 了 健 康 的 身 体 才 有 足 够 的 资 本 去 修 养 和 修 炼 , 否 则便 一 切 免 谈 。 因 此 , 祛 病 除 灾 , 一 开 始 就
47、成 了 道 教 修 炼 的 主 要 内 容 。 而 要 祛 病 除 灾 , 最 主 要 、 最 直 接的 办 法 便 是 行 医 , 所 以 有 不 少 道 士 本 身 就 是 著 名 的 医 生 或 医 药 学 家 , 对 我 国 古 代 医 学 的 发 展 做 出 了 很大 的 贡 献 。 如 , 葛 洪 的 抱 朴 子 一 书 , 收 录 了 很 多 对 药 物 性 质 功 能 的 记 载 , 时 后 备 急 方 便是 中 国 医 学 史 上 一 部 极 有 价 值 的 医 药 学 著 作 , 尤 其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葛 洪 是 中 国 第 一 个 记 录 天 花 病 和 提
48、出 可 用 免 疫 方 法 治 疗 狂 犬 病 的 人 ; 陶 景 弘 是 南 北 朝 时 一 位 著 名 的 炼 丹 家 和 医 学 家 , 他 所 著 的 本草 经 集 注 对 我 国 的 医 药 学 发 展 起 了 重 要 作 用 ; 孙 思 邈 更 是 我 国 著 名 的 医 学 家 和 炼 丹 家 , 他 的 千 金 方 是 中 医 药 史 上 的 经 典 著 作 , 后 人 称 他 为 “药 王 ”33。此 外 , 为 了 保 持 健 康 , 延 年 益 寿 , 运 动 锻 炼 也 是 必 要 的 方 法 之 一 。 庄 子 刻 意 上 就 曾 说 :“吹 呴 呼 吸 , 吐 故
49、纳 新 , 熊 经 鸟 伸 , 为 寿 而 已 矣 。 ”“熊 经 鸟 伸 ”就 是 学 着 熊 、 鸟 的 样 子 来 锻 炼 身 体 ,这 似 乎 类 似 于 后 来 华 佗 的 “五 禽 戏 ”, 想 来 应 该 是 当 时 的 一 种 “健 身 操 ”吧 ! 吕 氏 春 秋 上 认 为 ,有 病 之 后 才 吃 药 , 这 只 是 扬 汤 止 沸 , 而 只 有 加 强 锻 炼 , 使 精 气 流 通 , 才 是 釜 底 抽 薪 、 治 本 的 办 法 , 养生 必 须 治 本 , 这 样 病 才 不 会 发 生 。然 而 , 以 上 这 些 正 如 庄 子 所 说 的 , “为 寿 而 已 矣 ”, 不 过 使 人 达 到 正 常 的 寿 限 而 已 , 而 这 为 道 家来 说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自 古 王 侯 悲 短 寿 ”, 生 命 是 太 短 暂 了 , 几 十 年 的 时 间 转 眼 即 逝 。 因 而 , 道 家 所要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