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中国生死观的渊源,儒家-未知死,焉知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佛教-三界众生,六道轮回,了苦无期。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道家-生,寄也;死,归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西方生死观的渊源,古希腊哲学-灵魂不朽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投入肉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灵魂转世后潜在地保持着前世的记忆。基督教教义-信耶稣者得永生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生死观比较,西方-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快乐的民族在生命中(现存中)追求自己的个性实现,价值在于此生此世。无论是生还是
2、死,都是为了个性的实现,乐观开朗。例如,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越狱逃脱死亡的,但是他拒绝越狱,他说:“趁我现在还没有被任何人辩败的时候死去,不好么?等到以后老了,脑子和嘴巴都不灵活了,和别人辩论时辩输了,那时再死就太失败了。”,西方-罗马时期,罗马:幸福的标准降低了,追求的幸福即“不痛苦”,也即“不动心”。三大哲学流派: 施罗哲派(理性派):要过清心寡欲的生活,用逻辑和理性(这里的理性是指“世界就是这样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道德本身就是幸福的。(相比而言,古希腊则更讲感观、感性) 该派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伊壁鸠鲁派(感性派):幸
3、福是感观上的享乐,也是精神上的。(属于享乐主义者,但不是纵欲主义者)“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更多地满足欲望。” 怀疑派:保持真理就是不作任何判断。代表人物:皮拉(他什么都不信,实质是因求知而怀疑一切),西方-中世纪时期,认为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是现实的世界基督:重视彼岸世界,是正义的世界。基督徒对人生的苦难很有忍耐力,这种忍耐力来自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外。而中国人(以余华小说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为例)也有很强的忍耐力,这种忍耐力则是因为单纯地为了活而活。,近代西方哲学,生死有别,但生和死有一种联系通过上帝的信仰,使人有一种做好人的信心,有盼望。,现代西方哲学,将死亡放在根本的意义上,通过
4、思考死亡来思考生的意义。波伏娃人总是会死的表达的观点:看上去,死亡是人的缺陷,但是也是人的权利。因为有死亡,人才会珍惜生命,发挥创造性,活得有精神,古代中国:责任的民族,认为生下来就有责任,要还债、报恩,还要养育后代。 有中国特色的三大自杀理由:A表明自己的清白B羞于见人C惩罚别人(古代有“逼死人命”之刑) 中国追求的三大幸福:福、禄、寿 中国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区别-对待生命,中国: 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其他目的,如天下、历史(留取丹心照汗青)、家庭、种族等。将生命看作是义务,尤其儒家思想更是如此。(佛家和道家是淡化生死),西方: 将生命本身作为目的,其价值就是生能带来
5、快乐。将生命看作是权利,区别-对待死亡,中国 将个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自己死后,还有子子孙孙),希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追求历史不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西方 将生死看作个体的生命,并会以另外的形式延续,如灵魂、天堂等。不考虑留什么,如果有考虑,则只考虑灵魂归处,上帝如何审判等。追求灵魂不朽Man proposes, God dispose,讨论死亡时的心态不同,西方文化下讨论死与讨论生的心态一样,不会引起明显的心理冲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谈论死总会或多或少引起心理冲突、带有恐惧感,给人一种不吉祥的感觉。这种差异就造成我们开展生死教育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容易,西方国家进行生死教育可以直
6、接面对死亡,探讨死亡,死亡教育可以直接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而在我国,还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的禁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多地从生的方面去揭示生的意义、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的方面去理解生死的自然过程。,生命价值的核心不同,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的核心是责任,因此生的意义在于尽责,牺牲的意义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安乐死就是失去责任能力和生命的尊严后采取的对死的坦然态度。中国文化中生命价值的核心在于忠效,包括对皇权的忠效和对信念的忠效,为忠效而死是一种忘我的死。,生死观的共同点,都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对于死,则因为它的必然性,回避或是坦然面对,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都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比如为真理而不惜牺牲的精神、宁愿有尊严地赴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精神、为人类普遍价值而死的精神等。,都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人生各异,人死各异,希望贫穷者死后富有,希望罪恶者死后得到宽恕,希望辛劳者死后得到安歇,希望领袖者依然成为天国中的统领者。这种对死者的尊敬也许还潜藏着一种对自身生后的那种茫然和渴望,对于人生的彼岸都是怀着许多困惑和寄予厚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