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药理学常考问答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319475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常考问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理学常考问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理学常考问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理学常考问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糖皮质激素有哪些基本的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生理作用: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抑制分解;蛋白质代谢:抑制合成、促进分解;脂肪代谢:抑制合成、促进分解;水盐代谢: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低血钾、低血钙等。药理作用:抗炎;免疫抑制与抗过敏;抗内毒;抗休克;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加;其他: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糖皮质激素有哪些禁忌症: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或骨质疏松,重症高血压,角膜溃疡,精神病,糖尿病,妊娠期妇女,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简述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

2、抑制分解,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蛋白质代谢:抑制合成、促进分解,可引起皮肤变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儿童的生长发育障碍,伤口的愈合迟缓; 脂肪代谢:抑制合成、促进分解,促进脂肪重新分布,高胆固醇,向心性肥胖; 水盐代谢: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低血钾、低血钙等。简述糖皮质激素抗炎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特点:对各种炎症的各个期间均有效;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降低机体抵抗力,可使炎症扩散。注意: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时应慎重使用;细菌感染必须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先上抗菌药后上激素,停药先停激素;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病毒)及诊断未明感染禁用或慎用。简述糖皮质激

3、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抗炎;免疫抑制与抗过敏;抗内毒;抗休克;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加;其他: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临床应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休克;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如眼科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血液病;皮肤病;不良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或加重感染;消化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延缓生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偶可引起畸胎;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反跳现象;神经精神异常,诱发精神病或癫痫,儿童可致惊厥;白内障、青光眼;试述利尿药在高血压治疗

4、中的机制和应用:利尿药早期降压的机理是使血容量下降,而长期应用持续降压的机理为:动脉壁细胞内钠减少,从而是细胞内钙减少;血管对 NA 敏感性降低; 诱导动脉壁产生激肽和 PG,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简述普洛萘尔降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降压机制:减少心输出量:阻滞心脏 受体;抑制肾素分泌:阻滞肾小球旁器部位的 受体,减少肾素分泌;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滞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 受体,消除正反馈作用,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中枢性降压;促进前列环素生成。试述肼屈嗪+氢氯噻嗪+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机理:三种抗高血压药配伍,即对血药形成的三要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血容量均有影响,可协

5、同降压。肼屈嗪属于直接扩张血管药,降压时可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增高血浆肾素活性及产生水钠潴留,单用易出现耐受性;普萘洛尔为 受体阻滞药,可阻滞肾小球旁器 受体从而抑制肾素分泌;氢氯噻嗪为利尿降压药,降压同时能增高血浆肾素活性;三药合用,普萘洛尔能对抗肼屈嗪和氢氯噻嗪引起的血浆肾素活性增高,而氢氯噻嗪可防止肼屈嗪引起的水钠潴留,故合用可增强疗效,相互纠正不良反应,产生协同作用。一线降压药有哪几类?各举例代表药:利尿药:氢氯噻嗪;ACEI:卡多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氯沙坦;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洛萘尔。ACEI 和 Ang受体拮抗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何异同

6、点:相同点:两类药物均是通过 RAS 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不同点:作用环节不同:ACEI 通过抑制 ACE 而使 Ang生成减少,但不能抑制 Ang 生成的非 ACE 途径,对 Ang 的拮抗作用不完全;Ang 受体拮抗药则直接阻滞 AT1 受体,对 Ang的拮抗作用完全。 对缓激肽的影响不同:ACEI 可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而 Ang受体拮抗药对缓激肽降解无影响;ACEI 常引起咳嗽,而 Ang 受体拮抗药则无此不良反应。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是什么?写出至少三个代表药: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是抑制细胞外 Ca2+的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足够的Ca2+,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

7、下降。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和维拉帕米等。例举四种通过受体机制降压的抗高血压药,简述其降压机制:1)氯沙坦:选择性阻断 AT1 受体,拮抗 Ang的缩血管效应而降压; 2)哌唑嗪: 阻断血管平滑肌 1 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3)普洛萘尔:阻断心肌、肾小球旁器、突触前膜和中枢 肾上腺素受体,使血压降低。4)可乐定:主要激动中枢咪唑啉受体和 2 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而降压。N2 受体阻断剂可分为哪两大类,何类药物中毒时不可用新斯的明抢救,为什么?N2 受体阻断剂可分为去极化型,其代表药为琥珀胆碱,另一类为非去极化型,其代表药为筒箭毒碱。琥珀胆碱中毒不

8、可用新斯的明抢救,因为琥珀胆碱在体内被假性 AchE 水解灭活,而新斯的明可抑制此酶的活性,从而使中毒加重。东莨胆碱和山莨胆碱临床用途有何不同:东莨胆碱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晕动病,妊娠或放射病所致呕吐,帕金森病等;山莨胆碱主要用于胃肠绞痛和感染性休克。试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基础:抑制腺体分泌,抑制呼吸道腺体及唾液腺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而发生吸入肺炎,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流涎症。解除平滑肌痉挛,可用于各种内脏绞痛,松弛膀胱逼尿肌用于小儿遗尿。扩瞳和调节麻痹作用,与缩瞳药交替应用,用于虹膜睫状体炎,可松弛虹膜环状肌及睫状肌,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可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的粘连,扩瞳利于

9、检查眼底,利用其调节麻痹的作用用于验光配眼镜。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可用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可用于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简述阿托平的药理作用:抑制腺体分泌眼: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解除平滑肌痉挛;对心血管系统:一般治疗量影响不大,大剂量可使心率加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中枢作用:较大剂量可兴奋延脑和大脑,中毒剂量可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和呼吸麻痹。简述普萘洛尔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受体阻滞强,对 1、2 无选择性、可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及心肌耗氧量降低,支

10、气管阻力增加;无内在拟交感活性。有膜稳定作用;用途:心绞痛、高血压、过速性心律失常、甲亢。用酚妥拉明后,再用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对其血压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答:使用酚妥拉明后再使用肾上腺素,使其升压作用变为降压作用(升压作用反转) 。因为酚妥拉明阻断了肾上腺素的 受体激动作用,而保留其 2 受体扩血管作用,故血压下降。使用了酚妥拉明后再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屈家的升压作用被减弱或抵消,因为去甲是 受体激动剂,和肾上腺素相比,没有 2 受体效应,没有降压现象。酚妥拉明对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没有影响,因为异丙肾上腺素是 受体激动剂。何谓“内在拟交感活性”?实验动物预先给予利血平,再

11、用具有 ISA 的 受体阻断剂,有何现象出现?为什么?答?有的 受体阻滞剂与 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止受体外,对 受体还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实验动物预先给予利血平,可致体内儿茶酚胺耗竭,使药物的 受体阻断作用无从发挥,此时用具有 ISA 的药物,可体现出 受体激动效应: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 受体阻断剂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普洛萘尔长期应用后突然停药,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主要不良反应有:心脏功能抑制;诱发和加重哮喘;反跳现象;掩盖低血糖症状等。长期使用普萘洛尔后突然停药,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绞痛症状加重(反跳)现象,原因是长期使用阻断剂,可致受体数量增加,当突然停药,

12、可增加机体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内源性 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故出现上述反跳现象。试述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其机制:直接扩张血管,阻滞 受体而舒张血管。对抗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外漏,避免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机制:扩血管。肾上腺嗜络细胞瘤的诊断和此病骤发高血压危象以及手术前的准备。机制: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滞 受体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抗休克。机制:舒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改善休克状态时的内脏血液灌注,解除微循环障碍,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肺循环阻力。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及充血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机制: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脏前后负荷明显降低

13、,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心力衰竭得以减轻。说明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的区别:激动药之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受体兴奋的效应。拮抗药指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作用。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弱,单独应用时产生较弱的激动效应;若与低浓度激动药合用时发挥激动效应,与高浓度激动剂合用时表现为拮抗作用,但增加激动剂浓度仍然可达到最大效应。试述副作用与毒性反应的区别:答:副作用是在治疗量下发生的,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所致,难以避免,对病人损害程度较轻;毒性反应是由于剂量过大或

14、疗程过长所致,可以避免,对病人损害重。药物所处溶液的 PH 对药物的简单扩散有何影响?常用药物多属弱酸性或弱碱性化物,它们的简单扩散受药物离解的影响很大。解离度小的药物脂溶性高,容易透过生物膜。药物的解离度又取决于药物所在溶液的 PH 和药物自身的 pKa:在膜两侧 pKa 不等时,弱酸性药物易由较酸性一侧向较碱性一侧扩散,在转运达平衡时在较碱侧的分布浓度高。药酶诱导剂有何临床意义? 药酶诱导剂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又可使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这也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还可加速自身代谢,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 利用

15、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的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试述药物的半衰期的定义及意义:定义:半衰期(t 1/2)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意义:确定给药间隔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需要5 个半衰期;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需要 5 个半衰期;反映病人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如半衰期延长改变说明病人可能存在肝肾损害;药物分类,超短效 t1/21 小时、短效为 14 小时、中效 48 小时、长效 824 小时。比较一级和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按恒比方式进行(等比消除) ;半衰期固定不变;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有关,血药浓度越高药物消除量越大;药物剂量小于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情况下发生。零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按恒量方式进行,即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相等(等差或等量消除) ;半衰期不恒定,与给药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半衰期越长;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无关;一般是给药剂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发生;当体内药量下降至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可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