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体心理辅导记录(一) 王艳丽来源: 作者:wangyanli 浏览:3613 添加时间:08-06-29 17:18:45威海市实验小学学生个体心理辅导记录生 : ( 沉 默 不 语 ) 师 : 咱 们 聊 聊 好 吗 ? 我 很 喜 欢 你 , 但 不 太 喜 欢 你 哭 。 这 样 大 家 都 会 认 为 你 是 个 爱 哭 的 孩 子 , 就 不会 和 你 交 朋 友 了 。 你 愿 意 这 样 吗 ? 生 : 不 愿 意 。 但 我 总 完 成 不 了 任 务 , 没 有 很 多 时 间 玩 , 大 家 也 不 愿 意 和 我 玩 了 。 师 : 你 是 不 是 觉 得 写 字 的
2、任 务 多 了 ? 生 : 妈 妈 说 别 的 小 朋 友 能 写 完 我 就 应 该 能 写 完 。 师 : 妈 妈 这 样 说 是 对 的 , 你 既 然 和 小 朋 友 一 起 上 学 , 也 就 能 和 大 家 一 起 完 成 任 务 的 呀 。 生 : 我 一 看 到 小 朋 友 们 都 交 作 业 了 , 我 就 更 着 急 , 光 看 他 们 了 , 就 完 成 不 了 任 务 了 。 师 : 其 实 不 是 你 不 能 完 成 任 务 , 而 是 更 多 的 时 间 看 别 人 了 , 耽 误 了 自 己 的 时 间 才 成 为 了 最 后 是 吗 ? 生 : ( 又 一 次
3、沉 默 不 语 ) 师 : 我 们 既 然 找 到 了 问 题 的 的 所 在 , 我 们 就 应 该 改 是 吗 ? 集 中 精 力 完 成 任 务 , 你 才 会 有 更 多 玩 的时 间 , 才 会 有 更 多 的 小 朋 友 陪 你 一 起 玩 。 你 愿 意 这 样 是 吗 ? 生 : 嗯 , 是 的 。 师 : 我 相 信 你 能 做 到 。 我 们 都 不 急 , 一 起 慢 慢 改 掉 坏 习 惯 , 做 什 么 事 都 集 中 精 力 , 好 不 好 ? 生 : 好 ! 师 : 我 们 握 握 手 , 一 起 加 油 吧 ! 辅导时间 2006 年 4 月 12 日自 12
4、时 30 分始, 12 时 50 分 结束。 学生姓名 王天怡 班级 1.5 性别 女 年龄 6 岁 辅导次数 第 1 次 备注 年龄小 辅导缘由 : 年龄小,处处又想成为最棒的!但没有好习惯,完成任务时常常成为最末的一个。为此她常常哭鼻子,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大家学习。 学生自述: 在幼儿园里,她是大家的焦点,英语学得好,又常常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学后,她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总是觉得跟不上大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了。于是只好用哭来发泄,也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还是想成为大家的焦点。妈妈又天天看着她学习,她觉得上学没意思,不如幼儿园好。 初步分析 :
5、天怡的年龄比班上最大的孩子能差一年半呢。她妈妈也觉得女儿能行,才找关系让孩子上学了。上学后才发现能行的女儿不行了,学习跟不上,还常常哭,英语也不好好学习了。年龄小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手的控笔能力也不强,写起字来自然慢吞吞的。这样造成了不良循环,不能继续成为大家的焦点,她很有失落感。 辅导过程 : 师 : 天 怡 , 上 学 好 吗 ? 辅导效果 : 看着她信心实足的样子,我只能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因为我知道,对于一个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想做到集中精力做事是不容易的,并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过来的。这需要我的耐心和细心,随时给她鼓励和提醒,让她在三两个月的时间里远离“小磨蹭” 。 辅导感悟 :
6、后来我找她的妈妈谈过了,希望不要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年龄小本身就是压力,更何况天怡的上进心很强,不会服输的,我们需要的是时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相信孩子会给我们足够的惊喜的。这次谈心之后,孩子虽不能时刻坚持,但在我和小朋友们的鼓励和督促下能及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看着她快乐的样子,我真的希望我和孩子能一起坚持下去。 一名心理障碍儿童的个案辅导 一、乐乐(化名)小朋友及其家庭简要情况乐乐 女 五岁( 2007 年 2 月 20 日 )乐乐父母文化程度皆为大学本科毕业,身体健康。怀孕期间有先兆流产现象,分娩时足月、剖腹产。乐乐于 2012 年 4 月来宜童心理行为训练中心接受一对一的个案训练。二、
7、乐乐来中心后的观察印象(一)外观:体形一般,健康,较喜欢笑,但有哭闹情绪问题出现后会满头大汗。(二)行为:听到刺激或突发性的声音会表现出惊慌,大声哭闹,不停的说怕声音,手心及浑身会出汗,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攻击性行为,会在 家长或 老师不注意下抓老师的眼镜。(三)注意力涣散、目光对视时间较短,在游戏的时候注意力是放在提问题上,而且提问时不与人目光对视,只有在提示下才有短时间目光对视。(四)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由于嗓音的原因发音不太清晰。主动语言较少。(五)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着急时会大声喊叫并哭闹。(六)动作方面:大运动较好,精细动作较差,不会正确握笔的姿势,剪刀随意剪较差,手
8、指灵活度差。(七)认知方面 : 认知水平较高,可以完成 20 以内加减法,可认字并读简单的书。(八)社会性:不与小朋友交流,不听老师指令。三、分析与诊断个人原因: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导致孩子情绪行为问题较严重,安全感缺失,存在交流、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家庭原因:乐乐自出生由奶奶带大,从小自己独立睡在小床上,缺少抚触及安全感,有溺爱的现象。父母对孩子较高。社会因素:由于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有过攻击小朋友的现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所以不能够正常的上幼儿园。四、训练措施(一)稳定情绪乐乐总是在听到滑板的声音时发生情绪问题,开始时紧张,继而就会出现大声
9、哭闹,开始时我会采用抱着她、安慰她的方式,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她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故事上,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围声音上,并通过故事里的一些内容,让她增加勇气,以及一些调解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然后给她做系统脱敏,她怕滑板的声音,我先让她知道是别的小朋友在做滑板,并告诉她滑板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然后带她去看别的小朋友做,开始的时候她会转头向楼上跑,经过我对她的鼓励,没有两天她就完全可以看着别的小朋友玩滑板了。她较喜欢手偶,于是我让她给她喜欢的手偶做滑板,她完全可以做到,并没有出现紧张的症状,于是我鼓励她让她尝试着去做滑板,开始时我只给她做一个,她是有些
10、紧张,但起来后没有什么大的反应,还比较不错,于是我就对她进行强化,表扬她勇敢,她也比较开心。之后我每天给她加一个,也没出现紧张的现象及害怕滑板声音的现象。(二)肢体动作训练1、手指灵活性训练乐乐比较喜欢唱歌,也喜欢儿歌,于是我每天教她唱“手指谣” ,边做手部动作,边说歌谣。经过两三天的练习,她可以将一首歌谣独立做动作,并唱出来。2、感觉统和训练(1)每天做滑板 15 分钟,刺激其前庭。开始时不敢做,每天只能做 5 个,于是我每天给她加 1 个,最后能坚持做满 15 分钟。(2)吊缆每天前后荡并推球 100 个。开始时她根本不敢做吊缆,先是我拉着她的手每天做 100 下,并和她不停的对话以转移她
11、的注意力,减少她的恐惧感。这样训练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逐渐将手松开,然后让她趴在吊缆上并推球。最后她可以完全坚持做完这个项目。(3)平衡木每天 20 圈,她的平衡力差,开始时总是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而且眼睛不盯着平衡木走,于是我就单手夫着她走,逐渐将手松开,后来可独立往返 20 圈并不掉下来。(三)发展主动语言,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乐乐经常出现哭闹的行为和她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于是我通过给她讲情绪故事书 ,来让她理解在高兴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悲伤的时候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在生气的时候如何表达等等。经过反复地讲故事,以及用故事里的人物,让她理解怎样做是对
12、的,怎样做是错的。并教她如何跟人表达。后来,家长反映孩子比以前的话多了,而且主动地问问题,还和父母表达一些心里的想法,和父母讲故事的内容,而且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社会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主动找小朋友说话,并且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征询小朋友的同意。(四)专注力及耐性训练乐乐耐性极差,不会等待,只要做不好的时候,或者在等不及的时候会有较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我通过绘画、按规定串珠等一些精细的手部动作来对她进行训练。开始时不要求她做过多或时间过长,这样她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然后逐渐给她加长时间及难度,在她做不好,快要起情绪时及时给她鼓励,增强其信心。小 结通过以上两个月左右的训练,乐乐取得
13、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一、身体协调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情绪方面,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哭闹的现象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减少,而且哭闹的时间较以前缩短了,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平缓情绪。怕声音的现象几乎也没有了。三、语言方面,来的时候主动语言较少,主要以询问语言为主,而且大多是重复提问。现在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主动和父母讲一些在中心的训练内容以及一些同伴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身心需求,还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四、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乐乐刚来中心时,不太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现在可以在集体课中与小朋友合作,并且遵守游戏的规则,知道与小朋友协商合作。上课可以遵守课堂秩序,并举手积
14、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写字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耐性也提高了很多。作为乐乐的辅导老师,我为乐乐能有今天的进步而感到高兴,祝福乐乐健康成长,祝福乐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案例描述:熙熙(化名) 性别:女,年龄: 8 岁。开学的第一天,熙熙的表现就有明显的异常:当所有孩子兴奋地进教室找座位的时候,她几乎是挣扎着被母亲推进教室。见到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眼里没有其他孩子那样的幸福和好奇,她拒绝 向 老师、同学问好,拒绝自我介绍,坐在位子上皱紧眉头,抓紧双手,全身一动不动,含着眼泪、四处乱晃的眼睛里充满了胆怯、不安。本以为这是孩子刚进入新环境的应激反应,但一个星期过去了,
15、熙熙的表现让人担忧。通过观察和在学生中的调查,老师发现熙熙一进入校门就闭紧嘴巴、一言不发,充满了警惕和不安,走路老是蹭着墙;不和任何人来往,拒绝用口头、肢体语言和任何人进行交流,每当老师试图亲近她,她总会反射性地往后退,眼神里有恐惧感;群体活动时,她一动不动、不知所措:排队时不和别的孩子牵手、做操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甚至敬礼时也不张口、弯腰这一个星期中,谁也没有听到过她说一句话。事情引起了家长及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班主任老师建议家长和我们宜童心理行为诊疗中心取得联系,以找寻原因,帮助解决问题。在和家长的咨询交谈中,当熙熙妈妈得知女儿在学校的异常感应后,总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只是淡淡地称:熙熙从小
16、就很胆小,适应环境能力不强,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当询问熙熙在家的情况时,熙熙妈妈均称除了有时候见生人会胆小一点,其余一切正常。半个多月后,熙熙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只是默默地熟悉着小学生活。由于她的沉默,班里没有孩子主动与其做朋友。熙熙的问题属于较典型的缄默症问题,如果不及时了解并妥善处理熙熙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终身。于是,我和熙熙妈妈再次进行了面谈。在我分析熙熙现状并列举儿童社交功能异常,会引起的严重后果,并说明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会放弃孩子,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帮助孩子后,熙熙妈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熙熙妈妈讲述了熙熙的具体情况:熙熙从小性格开朗
17、,爱说爱笑,特别喜欢讲故事。上幼儿园后,熙熙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常常争吵,并由于夫妻关系不和,熙熙爸爸移居外地,长期不回家,熙熙随母亲生活。懂事的熙熙经常安慰妈妈、提醒妈妈吃药、加衣服,只是性格比以前稍稍暴躁,心情不好时会不大愿意讲话。快 6 岁时,熙熙进入了某学前班学习,由于性格开朗,经常在课堂上讲话,并经常不接受老师的提醒和批评,学前班老师为此很头疼。一次,熙熙又在课堂上讲话,授课老师一怒之下,撕了熙熙的课本,罚熙熙站到教室后面,并阻止全班小朋友与她交往,不许熙熙在教室说一句话。之后,熙熙在学前班的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爱讲话变得很少讲话,到后来,不和任何人交流,且全班学生称其为“哑巴”
18、,学前班老师对于这一现象也未曾加以干涉。从那时起,熙熙只是在家讲话,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出了门,都变得少言寡语,情绪不安;就是在家,只要一遇到批评,就低着头一言不发。更严重的是,每次快走到学前班所在学校的大门时,就会哭闹、挣扎,不愿进去,甚至全身战栗。这让熙熙妈妈很是无奈,但因为工作忙,没有过多对孩子进行引导,也没有与学前班老师进行具体交流。熙熙就在一直被别人叫做“哑巴”的学前班学习生活了大半年,直到小学。当熙熙得知上小学就不用去学前班了,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熙熙妈妈本以为进入小学,换了环境,一切都会好了。但没想到女儿问题并未改善,甚至对母亲说:“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另外,
19、熙熙善于画画,但画的内容往往都是单个的动物和人物,姿势也大多是手放在胸前。还有几次,当妈妈和熙熙交流不说话的问题,熙熙竟然一边哭一边敲打自己的脑袋说:“妈妈,我怎么那么笨啊!为什么到了学校我就说不出话来啊”这些情况,是前几次交流中熙熙妈妈有所隐瞒的,原因就是担心如果学校老师知道了孩子的“不正常” ,会不会反感、放弃。通过这次交流,熙熙妈妈完全放下了顾虑。我知道,我们的合作真正开始了。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进一步地对熙熙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熙熙完全具备正常孩子的学习能力;当必要的时候,她也能用点头、摇头的方式表达意见;开心时,她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但常常会有打人、扔人书包、撕人本子等攻击行为。案例
20、分析:我们治疗小组查阅了很多资料,把熙熙的情况也一起进行了个案分析和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熙熙异常的表现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不爱说话、内向,她可能患有一种被称为“选择性缄默症”的心理疾病。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在某些特定场合因为焦虑或极度害羞,即使能够说话也不敢开口说话。而儿童选择性缄默指是以患儿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儿在家中往往能正常主动说话,但在学校“拒绝”同老师或同学说话,是一种“以拒绝说话作为巧妙应对外界环境的惯常反应。这类患儿主要有以下表现:在某些场合和人多的地方不爱讲话,
21、特别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和陌生人面前几乎是不开口说话,仅有手势动作来交流,如摇手、点头等简单的反应。但他们并非生理性损伤或智力低下所致因为他们在家里和熟悉的人面前仍然说说笑笑,言语自如。再则是性格方面大多比较孤僻、敏感、害羞、胆怯、感情脆弱,受哭闹、易动怒;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参加也是被动的;由于在家中被溺爱、娇养,帮平时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常用消极的攻击性行为来控制他人。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把选择性缄默症描述为儿童的罕见心理失调。有此症的儿童说话和理解语言能力完全正常,但在某些需要说话的社交场合却说不出话来。他们其他行为和学习能力都正常,尽管他们会显得非常退缩,不愿意进行团体活动。譬
22、如一个小孩在学校里完全静默,在家中却自由说话,不过如有陌生人在场可能又令小孩静默。一般选择性缄默症的主要是由某些刺激因素如受惊、恐惧、忧郁、压抑、孤独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究其发生原因,主要来自心理与家庭环境因素:许多心理专家发现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母亲非常焦虑,在家庭处于支配地位,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与其他人特别是与成年人建立关系的努力受到阻碍,以后则以选择性缄默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许多儿童有早年感情创伤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教育简单粗暴、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等,有的孩子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熙熙具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基本特点,病因主要是:1、幼年时父母不和引起家庭的
23、矛盾,家庭结构不稳定,母亲又因工作忙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状况,这使孩子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焦虑状态。2、学前班老师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同伴的孤立,让孩子内心受到严重的感情创伤,长期处于惊吓、恐惧和压抑、孤独的环境中,从被剥夺说话的权利,发展到选择缄默以带来安全感;并对学校、老师、同学产生了应激性的排斥和阻抗。3、孩子在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到引起重视时,已延误近一年,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故即使孩子有改变自己的愿望和条件,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辅导方法: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讨论,对熙熙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法和行为治疗。其中,以正、负强化方式的行为矫治方
24、法效果较好。此外,应尽量消除不良精神刺激。对患儿的缄默表现不要过分注意,不要逼迫他们讲话,以免使其精神更加紧张。改善生活环境,给患儿一种耳濡目染的家庭温馨感;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针对熙熙的具体情况,我们围绕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辅导措施,试图改善她的状况:1、家庭治疗。熙熙常常怀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像这样的情况,特别需要个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我们首先建议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为其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尽量让一家三口一起生活。但熙熙妈妈称夫妻分居的家庭状况一时间很难得到改善,于是我们与熙熙妈妈达成口头协议: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1)母亲花更多的时间关
25、爱和陪伴着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关心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2)尽量避免夫妻间的争吵继续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精神刺激,让孩子在快乐、和谐的家中感受到安全、美满。(3)针对熙熙保持缄默的地点学校:由于母亲是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妈妈尽量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女儿一起讨论当天的校园趣事和所学的知识,让她在轻松的氛围里,改善对学校环境的印象,减低阻抗。(4)在母亲的陪伴和引导下,尽量多的和班里的同学接触、玩耍,邀请孩子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如孩子主动与别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
26、孩子说话;不鼓励孩子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焦虑。这样,玩伴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使孩子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熙熙妈妈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让孩子的舅舅住到家里,以便不在家的时,仍有亲人陪伴;让熙熙与父亲定期通过电话相互交流、诉说心事;妈妈减少了工作量,抽出时间每天接送孩子,在上学途中和孩子一起预想今天会学习的知识、发生的事情,放学后回到家里和孩子交流一天的学习情况,和孩子谈心、交流;并且,可行的话周六或周日邀请同学来家陪她一起玩耍。2、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参与和支持:(1)让学校老师了解患儿情况及治疗特点,努力合作,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
27、习环境,多鼓励她讲话,不取笑其言语障碍,不恐吓捉弄等。尽量减少批评和指责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2)由于所在班级处于小学低年级,让其他孩子对熙熙的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和宽容的态度尤为重要。在熙熙不在场时,对班里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熙熙其实和大家没有区别,只是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组 成以 老师和部分同学为主的“爱心行动”帮助小组,专门负责收集熙熙的情况、开展一系列在校的帮助行动(如:主动与其玩耍、交谈等) 。(3)多与孩子交流,但不强求言语应答,鼓励各种形式的回应。课堂上:最初鼓励孩子参与集体回答,回答人数逐渐减少(如孩子所在的小组参加回答) ;鼓励孩子 单独和 老师交流(大到常
28、常与孩子个别谈心,聊聊最近的进 步和 老师的期望;小到发小红花的时候让孩子自己 从 老师手里选取;老师主动与孩子打招呼等等)(4)尽量多的增加孩子与它人接触的机会。选举孩子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抱本子,盖奖章,使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任务,并 常常和 老师呆在一起;鼓励孩子接触、交流,并设置条件(让孩子当小组长,请其收自己小组的作业等等) 。(5)社会支持。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和理解熙熙的情况,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与其玩耍,并参与熙熙的家庭治疗(以做客为主) 。辅导效果:第一周的辅导帮助,以老师和母亲为主。熙熙会偶尔给妈妈讲讲学校的趣事和所学的知识。但当我告诉她:“我们大家都喜欢她,愿意和她交
29、朋友”后,熙熙回家对妈妈说:“老师说喜欢我,我也喜欢 张 老师。 ”第二周开始,引入一系列的家庭和学校支持,在我的咨询室专门为她开辟一块“画廊”后,她很高兴,每次辅导结束时主动向我挥手再见,但依然没有任何话语。半个月后,经过不间断地努力,熙熙会间歇地与其他孩子一齐参与课堂游戏(如:做反动作等) ,但拒绝小组活动;可以在个别孩子的带领下参加游戏,但依然拒绝交谈。两个月后,熙熙能与一部分孩子做简单游戏,但不开心时仍会打人;读书时,虽然不动口,但会用手指书和划拼音的声调;遇到表扬时,会冲我笑。熙熙妈妈称,一次在我拥抱她之后,她回家对妈妈说:“我喜欢张老师” 。半年后,熙熙在与其他孩子游戏时,会不时发
30、表意见,并有关心他人的行为(如提醒好朋友饭后不能跑步等) ,能参与大组回答问题;每天中午和其他孩子一起到办公室主动要求当老师小助手,但 和所有 老师依然没有语言沟通;遇到挫折时,常常哭泣。熙熙妈妈称:在家越来越开朗,除了与家人能正常沟通,心情好时与客人,甚至陌生人也能交谈,有一次熙熙还主动拨打了我的电话(拨通电话后不讲话) 。虽然帮助熙熙的过程很漫长,也很辛苦,但现在,每当听到熙熙的声音,看到她的笑容,心中都会涌起莫名的感动和莫大的安慰音乐治疗促进孤独症儿童情绪稳定 一、引言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终身的全面发展的障碍。早期诊断和教育的早期介入对于减轻患儿症状,充分发挥其潜能,争取较好地康复是
31、至关重要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语言、社会交往、动作行为表现异常。这些缺陷困扰着儿童的成长,影响着父母的生活情绪,干扰着家庭的幸福与欢乐。选择最适应他们的教育训练方法是促进其发展,为国分忧、为家庭造福的重要措施。稳定的情绪是开展孤独症儿童一切教育、训练的起点与基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的关键。孤独症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社会适应能力极差,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他们极度的焦躁不安,以至出现一些正常社会无法接纳的行为表现:无目的地跑跳不停、没理由的笑个不停、没理由的哭个不停、啃咬手指、尖叫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还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我认为,首先,
32、要尊重孤独症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体现人性化教育的原则。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孤独症儿童是认识世界并获得各种能力的个体。在教育训练中作为教师只能起辅助、训导、帮助的作用,而绝不可能去代替孤独症儿童或强加于他,我们要仔细观察孤独症儿童,并努力去适应他们,而不是让孤独症儿童先适应我们,一切儿童的教育都应注意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使他们不觉得训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折磨。其次,是尊重孤独症儿童还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儿童兴趣与需要。对他进行投其所好的方法与策略。二、依据1、音乐是孤独症儿童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这足以使音乐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可以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奖励也来得自
33、然。2、安全而多元的感官刺激 Temple Grandin 博士研究后,指出音乐是自闭症儿童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激外,音乐多重感官的特性,可以协助他们加强专注力和记忆力。音乐内蕴藏着重复的结构,歌词及旋律、节奏都是经常重复的段落。可提高重复学习的兴趣。三、案例分析(一)个案基本情况 :翔翔,性别:男;出生: 2006 年 4 月。父亲:曹某,学历:初中;母亲;王某:学历:初中;职业:个体户。1、临床表现:孩子出生后有保姆带领, 2 周岁后,发现幼儿没有言语行为,不合群多动不安,脾气暴躁。翔翔是个个性暴躁的孩子,一不顺他的意,他就大发雷霆,又哭又闹的,有时乱扔积木、拍打自己的头,甚至用手抓老
34、师、用牙咬老师、用脚来踢老师,以此来宣泄内心的紧张、焦虑与愤怒等消极情绪。2、相关资料: 2009 年 5 月被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诊断为孤独症,中度缺陷。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家长曾请家庭教师进行个别训练,收效甚微。于 2010 年 10 月来到本中心接受训练治疗。3、初次评估结果:(1)听到音乐表现:情绪会相对稳定;不愿做模仿动作;引导幼儿做模仿动作,幼儿经常拒绝。(2)语言系统发育不全,词汇贫乏,语法结构不完整。不能用语言表达所做的事情。只会讲单字句、单字重复的音。(3)情感不稳定,体验不深刻,情感控制差。(4)不能听从老师的简单指令,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差。(5)不能与同伴交往。(6)大运
35、动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走路不稳,右脚功能差、脚掌不能站稳、膝关节不能直立。运动协调能力差。四、训练策略孤独症儿童中有部分儿童情绪波动大,难控制,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只与其大脑调控功能差,不善于理解和适应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训练中有以下策略:运用情感交融原则(了解孩子的喜好、当孩子的最好玩伴、一起接触他喜欢的)变换情境法(投其所好运用音乐疗法)经常给幼儿以积极的评价采取直接评价的方法讲授法、及时肯定,捕捉时机(采取直接评价的方法利用他爱吃的食品、爱玩的玩具作为强化物、点头、微笑、亲切注视、抚摸、搂抱等方式作为奖励) 。示范法(师示、家长示)模仿法、外力协助调控法适当发泄法五、训练计划实施针
36、对幼儿的现状,经与家长协商,制定以稳定情绪为主的训练内容。(1)长期目标1、能听从简单指令。2、能注视物体 3 5 秒钟。3、能用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的言行。(二)短期目标1、能在老师家长的重复指导下,做逐个简单的命令执行。2、能在他人的协助下,较长时间地注释自己喜欢的某项活动。3、在自己想进行某项活动前,经提示,能用动作来表示,基本听从指令。4、能在督促下进行重复性的动手操作。(三)主要训练内容(1)引导幼儿有倾听音乐的习惯,与幼儿建立师生依恋,稳定幼儿情绪。(2)能听从简单的指令,会模仿一些简单动作,提高运动协调能力。(3)能模仿有节奏的语言。(4)听音乐做模仿动作。(5)选择一些能帮助幼儿
37、认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活动的作品,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外部特征和外部活动。如:我有小手 , 头胸肩膀腰膝盖脚 、 拍拍踏踏 、在哪里?认识自己的五官等。(四)训练方法(1)该幼儿在进入训练时情绪非常不稳定,稍有不快就会大哭大闹,经过观察、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听音乐,我就通过设置情景,用直接评价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幼儿情绪不好的时候,带他一同去听音乐并和他说话,让他慢慢淡化刚才的不快,然后,再参与训练。(2)幼儿倾听音乐的能力:每一次幼儿能安静的听音乐,我就用直接评价的方法给予奖励。每一次奖励后,继续引导幼儿听音乐,幼儿的情绪比较稳定,听音乐的坚持时间也比以前有所增加。(3)模仿动作:经常与幼
38、儿接近,抱抱他,跟他说说话,帮助他建立起师生依恋,在此基础上,幼儿就比较 容易听从 老师的指令,先在协助下做模仿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开始能在协助下模仿动作了。如:拍拍手、踏踏脚、找找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等活动内容。(4)模仿有节奏的语言:如:开火车中咔嚓咔嚓 我们 开 火车,这些模仿动作,经有节奏的语言反复朗诵,在配上肢体动作,幼儿非常有兴趣。(5)做操、音乐活动: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模仿动作,如: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部运动、下蹲运动等。(6)其他方面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洗手擦脸 、 喝水等活动,同时,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六、训练效果该幼儿通过近一年的训练,在
39、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孩子有了很大地进步,表现在:(1)幼儿情绪稳定,能参与集体活动了。(2)倾听音乐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能在引导下倾听音乐;能在引导下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能模仿有节奏的语言。 (2 字句) ;能模仿简单的动作。(3)专注力有了明显提高。(4)学会了交流,如打招呼、叫人等,有了眼神注视,表情也丰富了。七、效果分析(1)作为教师首先要与幼儿建立师生间的依恋,取得幼儿的信任,充分地了解他们的喜好,掌握他们的个性,因势利导。(2)在训练中应把握好“低起点,高标准” ,认真作好每一个动作要求即高标准,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即:被动运动、助动运动、主动运动的模式。(3)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帮助幼儿完成训练内容。(4)利用训练帮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利用律动游戏、静态游戏、角色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体验交往的快乐。(6)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取得家长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