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仪表的停止、拆卸和启动1.1 仪表的停止、拆卸和启动第二章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2.1 数字式温度表维护、检修规程2.2 ER 系列表维护、检修规程2.3 ZOY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2.4 动圈仪表(温度压力流量)2.5 数字转速仪表2.6 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2.7 RD-104 型热导式氢气分析仪2.8 热电阻2.9 热电偶2.10 冷端补偿器2.11 切换开关2.12 机械式转速表2.13 电子皮带秤2.14 1151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2.15 DDZ( )型压力变送器2.16 XGDY 系列多路风压检测装置2.17 安全门保护2.18 压力表(电接点、远传式)2.19 风压切
2、换开关2.20 1151 电容式差压流量变送器2.21 DDZ型流量、差压变送器2.22 电接点水位表2.23 CW280、610 型记录指示仪表2.24 ITE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5351-2 型2.25 膜盒式压力表2.26 1151 型变送器的 HART 通讯器的快健指令序列2.27 智能温度巡测仪(XMD-105D-100 型)2.28 XMDA 系列智能温度巡测仪2.29 EN880 无纸记录仪2.30 热工自动检定(热电偶、热电阻)2.31 流量水位计检修规程2.32 FOXBORO 智能型变送器附录一 热工设备保险容量一览表附录二 保护、联锁、报警定值一览表附录三 热工主要仪表红
3、线值第三章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和保护装置运行规程3.1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3.2 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喷水式)3.3 主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3.4 送风自动调节系统3.5 炉膛负压自动调节系统3.6 #7 机主蒸汽减温自动调节系统3.7 #8 机高、低压加热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3.8 #8 机轴封压力自动调节系统(DDZ型)3.9 给水泵压力自动调节系统3.10 DDZ型高加水位自动调节系统3.11 生水加热器自动调节系统(DDZ型)3.12 锅炉炉膛安全监视保护系统第四章 热工自动、保护设备检修规程4.1 仪表总电源检修规程4.2 SOE 检修规程4.3 电动操作器4.4 MIB-10D 操作
4、器4.5 DKJ 执行机构4.6 给煤控制器(DK1A 型)4.7 SFC-25011A(B)型操作器4.8 DFQ-9201A 操作器4.9 ZPE-201QC 伺服放大器4.10 远方调节系统设备4.11 油水继电器4.12 继电器4.13 热工工艺信号4.14 XZS10B 单回路闪光报警器4.15 KMM 可编程调节器4.16 DZL2000 型电流转换器4.17 TC2B 型同操器4.18 DK2 型控制器4.19 IDCB-5A 分布式智能调节器4.20 TSI 检修规程4.21 汽轮机真空保护装置4.22 #5、#6、#7、#8 机汽轮机保护装置4.23 汽轮机汽缸热膨胀测量装置
5、4.24 压力控制器(YWK 50C)4.25 一厂工业电视检修规程4.26 DEH 系统检修规程4.27 #5、6 炉 FSSS 规程4.28 #7、8、9 炉 FSSS 规程4.29 #10 炉 FSSS 规程4.30 #5、6 炉火检4.31 #7 炉火检4.32 #10 炉火检第五章 热工程控系统维护、检修规程5.1 汽轮发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5.2 #6#10 炉除灰系统5.3 #5、#6、#8、#9 炉蒸汽吹灰系统5.4 #7 10 锅炉吹灰程控装置使用说明5.5 #6#9 炉 DAS 监控管理系统5.6 #10 炉 DAS 监控管理系统第二章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2.1 数字温度指示调
6、节仪检修规程2.1.1 概述仪表配热电偶或热电阻用以测量温度,辅以相应的执行机构组成温度控制系统。接受标准化模拟直流电信号或其他产生电阻变化的传感器的信号就可以测量和控制其他物理量。仪表按工作原理分为:不带微处理器和带微处理器的。其原理框图如图 1 所示。传感器信号输出图 1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原理框图不带微处理器的仪表,通常用运算放大器和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带微处理器的仪表,是借助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原理框图中的有关功能。2.1.2 技术要求(一)仪表指示部分1外观1.1 仪表的外形结构应完好。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分度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均应有明确的标记。
7、1.2 仪表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不应松动、破损;数字指示面板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1.3 仪表倾斜时内部不应有零件松动的响声。1.4 各开关、旋钮在规定的状态时,应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1.5 仪表显示值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应均匀,不应有不亮、缺笔画等现象;小数点和极性、过载的状态显示应正确。2 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为 1535,相对湿度 45%75%的条件下,仪表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地端子(或外壳)相互之间(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间不隔离的除外)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0M。3 绝缘强度在环境温度为 1535,相对湿度 45%75%的条件下,仪表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地端子(或
8、外壳)相互之间(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间不隔离的除外)施加表 1 所规定的试验电压,保持 1min 应不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表 1仪表端子电压公称值(V) 试验电压(V)0U60 50060U130 100130U250 15004基本无误差仪表的允许基本误差可有三种绝对误差的表示方法。4.1 用含有准确度等级的表示方法=a%FS (1)测量电路电平放大设定机构比较环节控制模式非线形校正及 A/D 转换译码、驱动、显示控 制 逻 辑式中:允许基本误差() (应化整到末位数与分辨力相一致) ;a准确度等级。选取数为 0.1,0.2, (0.3) ,0.5,1.0;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限之
9、差( ) 。4.2 用与仪表量程及分辨力有关的表示方法=(a%FS+b) (2)式中: b仪表显示的分辩力() ;a除量化误差以外的最大综合误差系数。选取数与 a 相同。只有当 b 不大于 0.1a%FS 时,a才可以作为准确度等级。 4.3 用允许的温度误差值表示方式=N (3)式中:N允许的温度误差值( ) 。5分辨力仪表读数在末位上变化一个计数顺序所对应的输入变化值(换算成相应的温度值)应符合下列要求:5.1 当 b0.2a%FS 时,应不超过10.3b;下限值小于 0的仪表,则 0点上应不超过20.6b。5.2 当 0.1a%FSb0.2a%FS 时,应不超过10.5b;下限值小于 0
10、的仪表,则 0点上应不超过21.0b。5.3 当 b0.1a%FS 的仪表,可不进行该项目的检定。6 稳定度误差6.1 显示值的波动6.1.1 仪表不允许作间隔计数顺序的跳动。6.1.2 显示值的波动量一般不能大于其分辨力,而对于分辨力很高的仪表(b0.1a%FS),波动量也不能大于两个分辨力。波动量以波动偏离波动中值的大小来衡量。6.2 短时间示值漂移,1h 内示值漂移不能大于允许基本误差的 1/4。7连续运行仪表在 24h 连续工作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第 4 条的要求。(二)仪表位式控制部分8设定点误差8.1 模拟方式设定的仪表,其设定点误差应不超过式(4)的要求。=a 1%FS (4)
11、8.2 数字方式设定的仪表,其设定点误差应不超过式(5)的要求。=(a 1%FS+b) (5)8.3 数字方式设定的仪表,其设定值能够测量的,则可以用设定点偏差来表征仪表控制点的偏离程度,其允许值的表示方法同式(5) 。8.4 设定点的最大综合误差系数 a1 通常与 a、a 相等。9切换差9.1 切换差一般应不大于 a1%FS;量程大于 1000的仪表,应不大于 0.5 a1%FS。9.2 切换差可调的仪表,应满足切换差调整范围的要求;有切换差设定标度值的仪表,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其设定值的允差一般不超过切换差设定值的25%。2.1.3 检定条件1检定设备检定仪表时所需的标准仪器及设备见表 2
12、 。选用的标准器,包括整个检定设备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仪表允许误差的 0.2,对于 0.1 级的被检仪表应小于起允许误差的 1/3。表 2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技 术 要 求 用 途 备 注1标准直流电压源或直流低电势电位差计2 直流标准电流源3 数字电压表1.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 0.2,分辨力小于被检仪表分别力的 0.1。2.直流低电势电位计作信号源使用时,其输出阻抗不能大于 100配热电偶的仪表及电压、电流输入型仪表检定用标准器4 直流毫伏发生器1.能连续输出 080mV2.稳定度和交流纹波应尽可能小,不足以使分辩力高于一个数量级的标准仪表末位数产生波动1.检定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
13、仪表时,标准设备的误差应包括补偿导线的冰槽的误差(约0.25)2.直流低电势电位计不推荐作信号源使用5 直流电阻箱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 0.2 分辨力小于被检仪表分辨力的 0.1配热电阻仪表及电阻输入型仪表检定用标准器6 补偿导线及 0恒温器 补偿导线应有 20的修正值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仪表检定用连接导线7 三根连接导线阻值按说明书中确定,三根连接导线阻值之差不能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0.1(其大小按量程中R/t 最小的进行换算)配三线制热电阻仪表检定用连接导线阻值无明确规定时每根连接导线应在 05 之间选配8 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00VDC,100VDC准确度:10 级检定绝缘电阻9 耐
14、电压试验仪输出电压:(01500V)频率:(4555)Hz输出功率:不低于0.25kW检定绝缘强度10 交流稳压源输出电压:220V输出功率:不低于 1kW电压稳定度:1%仪表供电电源2环境条件与动力条件2.1 环境温度:(202)0.5 级、1.0 级的仪表环境温度为(205)。 2.2 相对湿度:45%75% 。2.3 仪表的供电电源: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频率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 。2.4 除地磁场外,无影响仪表正常检定的外磁场。2.1.4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检定项目仪表的检定项目见表 3。表 3仪表种类 仪表指示部分 位式控制部分项 次 1 2 3 4 5 6 7 8 9检定
15、项目外观基本误差分辨力稳定度误差连续运行绝缘电阻绝缘强度设定点误差切换差新制造 修理后 检定类别 使用中 注:表中“”表示应检定, “”表示可不检定。(一) 仪表指示部分的检定2外观检查按第 1 条中的要求用目力观察;14 及 1款可在基本误差和设定误差的检定过程中观察。3绝缘电阻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于供电电源为(50500)V 范围内的仪表,必须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 500V 的绝缘电阻表(供电电源小于 50V 的仪表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 100V 的绝缘电阻表)按第 3 条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稳定 5s,读取绝缘电阻值。4绝缘强度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
16、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按第 3 条规定的部位,在耐电压试验仪上进行测量。测量时试验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在(510)s 内平滑均匀地升至试验电压规定值(误差不大于 10%) ,保持 1min 后,平滑均匀地降低电压至零,切断试验电源。注:为保护仪表在试验时不被击穿损坏,可使用具有报警电流设定的耐电压试验仪。设定值一般为10mA。使用仪器时,以是否报警作为判断绝缘强度合格与否的依据。5基本误差的检定5.1 按规定接线5.1.1 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 3 所示。补偿导线 冰槽 铜导线( a )补偿导线 冰槽 铜导线被检 仪表 标准直流电压源
17、(或直流电位计)被检 仪表 直流毫伏 发生器 标准数字电压表或直流电位差计( b )图 35.1.2 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的仪表) ,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 4 所示。铜导线( a ) 铜导线( b )图 45.1.3 输入为直流电流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 5 所示。铜导线( a )标准电阻被检 仪表 标准直流电压源 (或直流电位计)被检 仪表 直流毫伏 发生器 标准直流电压源或直流电位差计被检 仪表 标准直流电压源 (或直流电位计)被检 仪表 直流电流源 数字电压表或直流电位差计 ( b )图 55.1.4 与热电阻配合使用的仪表,包
18、括与电阻传感器配合使用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6 所示。R 为连接导线的阻值。铜导线RRR图 65.2 通电预热和调整接通电源后,按生产厂规定的时间预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预热 15min。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可预热 30min,然后进行基本误差的检定。对具有外部“调零”及“调满度”的仪表,允许在预热后进行预调。但在检定过程中不允许再调。5.3 检定点的选择检定点不应少于 5 点,一般应选择包括上、下限在内的,原则上均匀的整十或整百摄氏度点。5.4 检定方法5.4.1 寻找转换点法(示值基准法)从下限开始增大输入信号(上行程时) ,找出各被检点附近转换点的值,直至上限;
19、然后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时) ,找出各被检点附近转换点的值,直至下限。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测量一次。取二次测量中误差最大的作为该仪表的最大基本误差。转换点的寻找方法:如图 7 所示,上行程时,增大输入信号,当指示值接近被检点时应缓慢改变输入量,依次找到A1、A 2;下行程时,减小输入信号,当指示值接近被检点时应缓慢改变输入量,依次找到A1、A 2。A1 为上行程时,指示值刚能稳定在被检点温度值的输入信号值;A 1为下行程时,指示值刚能稳定在被检点温度值的输入信号值;A 2 为上行程时,离开被检点,转换到下一值时(包括两值间的波动)的输入信号值;A 2为下行程时,离开被检点,转换到下一值时(包括两值
20、间的波动)的输入信号值。被检仪表指示值401400399A1 A2101A2 A110099输入信号值被检仪表 直流电阻箱99.1 100.4 399.3 400.399.7 100.8 399.7 400.8图 7 两个被检点(100和 400)的检定情况图 7 中被检点为 100时的基本误差:10099.1=0.9(取最大值)被检点为 400时的基本误差:400400.8=0.8(取最大值)检定时,下限值只进行 A2 和 A1的寻找;下限值只进行 A1 和 A2的寻找。若仪表的滞后误差很小,对判断不产生疑义时(即 A1 与 A2之差及 A1与 A2 之差很小,小于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 0.1
21、 时) ,可以在上、下行程中寻找 A1,A 1两点来计算被检点的基本误差。5.4.2 输入被检点标称电量值法(输入基准法)若仪表的分辨力小于其允许基本误差的 0.2 时(见附录 1) ,允许采用此方法;使用中的仪表也可采用此方法。但对检定结果产生疑义时及在仲裁检定时,仍应采用寻找转换点进行检定。方法:从下限开始增大输入信号(上行程时) ,分别给仪表输入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指示值,直至上限;然后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时) ,分别给仪表输入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指示值,直至下限。下限值只进行下行程的检定,上限值只进行上行程的检定。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测量
22、一次。取二次测量中误差最大的作为该仪表的最大基本误差。采用此方法进行检定的仪表可不进行分辨力的检定。5.5 基本误差的计算5.5.1 寻找转换点法检定时,按式(6) 、式(7)计算: A=Ad( Ase) (6) t A ti (7)( /式中: A用电量值表示的基本误差(mV,) ; t换算成温度值的基本误差() ;Ad被检点温度对应的标准电量值( mV,) ;As检定时标准仪器的示值(mV,) ;ti 被检点 ti 的电量值温度变化率(mV/,/) ;)( e对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e 表示补偿导线 20时的修正值(mV) ;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 e 为 0。5.5.2
23、输入被检点标称电量值法检定时,按式(8)计算: t=tdt se/ tib (8)( A式中:t d仪表显示的温度值( ) ;ts标准仪器输入的电量值所对应的被检温度值() ;bb 的定义同式(2) 。、符号应与前 2 项的计算结果的符号相一致。6分辨力的检定仪表分辨力的检定与基本误差的检定同时进行。按 2项的检定方法,求出上行程时的转换点 A2 与 A1 点对应的输入电量值之差及下行程时转换点 A1与 A2点对应的输入电量值之差。按式(9) 、式(10)换算成相应的温度值。该值为仪表显示改变一个分辨力值所对应的实际值,应符合第 5条的要求。 tA 1A 2/ ti (9)( tA 1A 2/
24、 ti (10)( 式中: t上行程时,仪表显示改变一个分辨力值所对应的实际值() ; t下行程时,仪表显示改变一个分辨力值所对应的实际值() ;A1、A 2、A 1、A 2分别表示转换点 A1、A 2、A 1、A 2各点在标准器上读得的各点电量值(mV,) 。7温度度的检定7.1 显示值的波动仪表经预热后,输入信号使仪表显示值温度在量程的 80%处,在 10min 内,显示值不允许有间隔计数顺序的跳动。7.2 短时间示值漂移仪表预热后输入 50%量程所对应的电量值,读取此值 t0,以后每隔 10min 测量一次(测量值 ti 为1min 之内 5 次仪表读数的平均值) ,历时 1h,取 ti
25、 与 t0 之差绝对值最大值,作为该仪表短时间示值漂移量。8连续运行给仪表输入一个量程 80%的信号,连续运行 24h 后按 24 款的方法在仪表量程的 20%和 80%附近测量基本误差。(二)仪表位式控制部分的检定9设定点误差的检定9.1 检定点在仪表量程的 10%、50%、90%附近的设定点上进行。切换差可调的仪表将切换差设在中间位置。9.2 增大输入信号,使显示值缓慢接近设定值,当输出状态改变时,读取仪表示值,或输入电量值。一般只进行一个上下循环的检定。如果有疑义或仲裁时,必须进行上述 3 个循环的鉴定。数字方式设定的仪表,其设定值能够测量的,当检定结果产生疑义或需仲裁时,应将设定的输入
26、信号调整在设定值的转换点上进行。9.3 多位控制作用的仪表,应对每位的检定点按上述两位控制作用的检定方法分别进行检定。9.4 位式控制作报警作用的仪表,上限报警点只要测得上切换值,下限报警点只要测得下切换值。9.5 设定点误差按式(11)计算: SW eA SP/ ti (11) 21SW)( 式中: SW位式控制的设定点误差() ;分别为上、下行程输出状态改变时读得的输入电量值的平均值(mV、) ;21SWA、ASP设定点温度对应的标称电量值(mV、) 。9.6 可以用设定点偏差表示的仪表,设定点的偏差按式(12)计算: SW t SP (12)21dt式中: SW位式控制的设定点偏差()
27、;分别为上、下行程输出状态改变时读得仪表表示值的平均值() ;21dt、tSP设定点温度值() 。9.7 报警设定点误差(偏差)的计算只要将式(11)和式(12)中切换中值换成上(或下)切换时的输入电量值(或仪表显示值)即可。10切换差的设定10.1 切换差的设定可与设定点误差检定同时进行。10.2 切换差可调的仪表应在仪表量程 50%的设定点上进行最大、最小切换差的检定。计算切换差可调范围或切换差设定值的误差。同时按式(15)或式(16)计算不同切换差时的设定点误差或设定点偏差。10.3 切换差按式(13) 、式(14)计算: sd= / ti (13)21SWA)( 或 sd= (14)d
28、t(三)具有巡测功能数字仪表11数字巡测仪的检定11.1 多分度输入温度巡测仪检定时,应对每种分度分别进行检定。11.2 每种分度检定时,应选取一路通道按单点数字温度显示仪表进行检定,然后根据所选检定点分别进行巡检,各通道基本误差应附合要求。11.3 巡检周期的检定巡测仪的巡检周期可在测量范围的任意温度下进行。巡测仪在正常的巡回检测状态下,当显示第一通道号及相应的温度值时,同时起动秒表,直到显示最后一通道号及相应的温度值停止计时。重复测量3 次,取 3 次测量结果平均值作为巡测仪的巡检周期。2.1.5 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1换算和数据的化整由电量值换算成温度值, t 的最后结果应按数据修约
29、规则化整到末位数与仪表的分辨力相一致; t, t应化整到比仪表分辨力精确一位;设定点误差、切换差、静差的最后结果也应化整到与仪表的分辨力相一致。在读取电量值及相应的误差计算中,小数点后应保留的位数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1/20 为限。判断仪表是否合格应以化整后的数据为准。2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仪表,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仪表,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标明不合格项目。3仪表的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条件和使用时间来确定,但一般不超过 1 年。2.1.6 检修、维护项目1大修项目1.1 表计的大修随主机炉的大修进行。1.2 现场的二次线必须整理,排列整齐,线方头齐全,标志清楚,端子牌无破损
30、,终端端子齐全,表计及电源名牌齐全,保险座及电源开关完好,开关把手齐全,线路绝缘良好,配热电阻的表计二次线电阻及电缆电阻三根阻值相等,误差不得超过 0.05,穿线管路排序整齐,管路固定卡子齐全,管路接头固定牢固,一次元件名牌及盖子齐全。1.3 表计大修前应进行修前校验,修前校验按输入基准法进行,然后进行表内清扫和缺陷处理,XSD型表计需要进行线路电阻抵消试验和报警延时试验。修理后按表 3 修理后检定项目进行。然后表计密封,填写校验报告及工序工艺卡,更换合格标签。1.3.1 XSD-4B 型数字表线路抵消试验。按图 8 接线,把电阻箱 2 调右零,用电阻箱 1 把被校表调到中间刻度指示值。然后将
31、电阻箱 1 和电阻箱 2 同 A B C时增加 10,看被校表指示值有否变动,如果其变动数不超过0.2为合格,否则用 W1(见 XSD 型表原理图)配合 W2 和 W3 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先变动一下 W1 阻值,在作线路电阻抵消试验,每变动一次 W1 阻值后都要重新调整一次表计的始点和终点示值,直至实验合格为止。被校表电阻箱 1 电阻箱 21.3.2 XSD-4B 型表的报警延时试验,具体方法是先把表计的报警值调整好,在用电阻箱使表计显示报警的值,等待表计报警灯闪光在调整电阻箱使表计显示不报警的值,再看报警灯的闪光时候到巡测一个周期后再熄灭。如果现时不是一个巡测周期则不合格,必须加大延时电容
32、的容量。2小修项目2.1 数字温度表的小修随主机炉的小修进行。2.2 误差较大的表计有缺陷需要消除觉得表要拆回实验室检修。2.3 一次元件、二次线路及辅助设备根据现场缺陷记录本的记录进行消除缺陷。2.4 表计检定项目参照表 3 使用中检定项目进行,表计校验方法按 542 进行。3定期校验3.1 主设备数字温度表的定期校验每月进行一次。3.2 表计校验按 5.4.2 输入基准发进行。2.1.7 缺陷处理现象 表计型号 问题可能原因数字表显示发现溢出XSD-4BWT-2B-40模拟开关 4067 坏,接插件接触不良XSD-4BWT-2B-40表计 5V,12V 电源不准表计显示不准XMD-20 表
33、计 5V,12V 电源不准,设定内容出错表计死机 WT-2B-40XMD-20重按一下复位键附表 13 位 3 位214 位 4 位21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标 称测 量范 围()实 际测 量范 围()分辨力1.0 0.5 0.3 0.2 0.1分辨力1.0 0.5 0.3 0.2 0.1分辨力1.0 0.5 0.3 0.2 0.1分辨力1.0 0.5 0.3 0.2 0.1050 01800 0.1 / / / 0.01 0100 099.9 0.1 / / / 0.01 -5050 -49.949.9 0.1 / / / 0.01 0150 0149.9 0.1 /
34、 0.1 0200 0199.9 0.1 / 0.1 0300 0300 1 / / / 0.1 0400 0400 1 / / / 0.1 0500 0500 1 / / / 0.1 0600 0600 1 / / / 0.1 0800 0800 1 / / / 0.1 01000 01000 1 / / / 0.1 01300 01300 1 / / 0.1 01600 01600 1 / / 0.1 01800 01800 1 / 0.1 200400 200400 1 / / / 0.1 /300600 300600 1 / / / 0.1 400800 400800 1 / / /
35、0.1 6001600 6001600 1 / / / 0.1 -100100 -99.999.9 0.1 / 0.01 -200200 -199.9199.9 0.1 备 注 :为允许采用输入法被检点标称电量值法进行检定的仪表。 :为只能采用寻找转换点发进行检定的仪表。/ :为不推荐制造的仪表附表 2不同分度号热电偶、热电阻的 E, 及 R, 值ttE, (V,V/)tR, (,/)项目 值分度温度 号t-90/ S E K Pt100 Cu100 Cu50-250 -9718 9.5 -6404 5.0-200 -8825 25.5 -5891 15.5 18.520.430-150 -7
36、279 36.0 -4913 23.5 39.720.415-100 -5237 45.5 -3554 30.5 60.260.405-50 -236 4.6 2787 52.5 -1889 36.0 80.310.395 78.490.430 39.240.220-40 -194 4.5 80.270.395 82.800.430 41.400.215-30 -150 5.0 88.220.395 87.100.430 43.550.215-20 -103 5.0 92.160.395 91.400.430 45.700.215-10 -53 5.0 96.090.395 95.700.43
37、0 47.850.2150 0 5.0 0 59.0 0 39.5 100.000.390 100.000.430 50.000.21510 103.900.390 104.280.430 52.140.21520 113 6.0 1192 60.5 798 40.0 107.790.390 108.560.430 54.2180.21530 111.67 0.390 112.84 0.430 56.42 0.21540 115.54 0.390 117.12 0.430 58.56 0.21550 299 6.5 3048 63.5 2023 41.0 119.40 0.385 121.40
38、 0.430 60.70 0.21560 365 6.5 123.24 0.380 125.68 0.430 62.84 0.21580 502 7.0 130.90 0.380 134.23 0.430 67.12 0.215100 646 7.5 6319 67.5 4096 41.5 138.51 0.380 142.80 0.430 71.40 0.215150 9789 71.0 6138 40.0 157.33 0.375 164.27 0.430 82.13 0.210200 1441 8.5 13421 74.0 8138 40.0 175.86 0.370250 17181
39、76.0 10153 40.5 194.10 0.360300 2323 9.0 2103678.0 12209 41.5 212.05 0.355350 24964 79.0 14293 42.0 229.72 0.350400 3259 9.5 28946 80.0 16397 42.5 247.09 0.345500 4233 10.0 37005 81.0 20644 42.5 280.98 0.335600 5239 10.0 45093 80.5 24905 42.5 313.71 0.320700 6275 10.5 531123 79.5 29129 42.0 345.28 0
40、.310800 7345 11.0 61017 78.5 33275 41.0 375.70 0.300900 8449 11.5 68787 77.0 37326 40.01000 9587 11.5 76373 75.0 41276 39.01100 10757 12.0 45119 38.01200 11951 12.0 48838 36.51300 13159 12.0 52410 35.01400 14373 12.01500 15582 12.01600 16777 12.01700 17947 11.52.2 ER 系列表维护、检修规程适用于 ER180 系列所有表计2.2.1
41、工作原理ER 系列表有三种输入信号,第一种是支流毫伏输入,这种表是配热电偶的表计,第二种是用一个恒流源,使流过热电阻的电流恒定,因此热电阻上的电压降与其阻值成正比,这种表使配热电偶的表计,第三种是用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使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上的电压降成正比,这种表示使配各种变送器用 010mA 或 420mA 信号的表计,最后三种输入信号都变成了毫伏信号输入表内,用来抵消输入信号,当二个信号完全抵消相平衡时,可变的已知信号就代替了被测的输入信号。2.2.2 大修项目1、表计的大修随主机炉的大修进行。2、现场的二次线必须整理,排列整齐,线方头齐全,标志清楚,端子排无破损,终端端子齐全,表计及
42、铭牌齐全,保险座子及电源开关完好,开关把手完好,线路绝缘良好,配热电阻的表计二次线电阻值相等,误差不得超过 0.05,穿线管路排列整齐,管路固定卡子齐全,管路接头固定牢固,一次原件铭牌及盖子齐全。3、表计大修必须做外观检查、检修校验、表计清洗、零件修理、缺陷消除、线路电阻抵消试验、修后调校、表计密封、填写校验报表及工艺卡。2.2.3 使用仪器和设备1、精度等级在 0.1 级以上的电位差计。2、精度等级在 0.1 级以上的电阻箱。3、精度等级在 0.1 级以上的毫安发生器。4、精度等级在 0.05 级以上的标准电阻和普通的毫安发生器。5、分度小于 0.5的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 020。6、能保持
43、0.5之内的冰瓶。2.2.4 检修前的检查1、把表计外部打扫干净。2、做表计外观检查,检查表计密封是否严密,表玻璃是否完好,端子排接线螺丝是否齐全,表卡子是否齐全,表计刻度板是否清洗,刻度线是否清楚,尼龙绳有否磨损,表计电源开关是否良好,指示灯是否完好。2.2.5 检修内容、方法、接线、质量标准1、修前校验 按下图 2-42-7 校表接线图根据被校表的输入信号种类取其中之一图照图接线,按照图 25 校表时,A 线和 C 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0.05。按图 4 线校表时,标准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端子不得搞错。接线完后必须复查,确认接线无误后方可送电,送电后用电阻箱,电位差计或毫伏发生器检查表计全形成走
44、动情况,有否卡、停灯,走速不均匀情况,指针是否能到达始、终端之外。检查笔尖或打点机构记录情况,笔尖下水,打点的颜色是否正常,价差记录纸走纸时的情况,切换开关每点的切换情况,转轴和轴承是否有间隙过大的地方,齿轮是否有磨损严重的地方,表计灵敏度是否正常,并把不正常的现象都记录下来,作为修理时的根据,等送电十分钟后方可进行检修前校验。 多点带切换开关的表计,让表计停止在第一点上校验。 多种分度,多笔的表计,每种分度,每笔都要校验。 带冷点补偿的表计,校验点值按 E=E 标 -E0计算,式中 E 为校验点应加值,E 标 为校验点标准值,E 0为水银温度计所示温度相对应的电势值。 修前校验的校验点不得少
45、于五个点,校验点必须均匀地覆盖表计的全行程,校验时必须认真做好上升和下降记录,在作上升记录时,必须使所加信号慢慢地增加到校验点值,不得超过后再减下来,同样再作下降时,必须使所加信号慢慢地减少到校验点值,不得减过头后再返回去,否则表计的变差校验不准确,修前记录要认真,填写再报表内。2、表计清洗,零件修配,缺陷消除 表计拆卸的顺序是先拆刻录板,保管好,以免弄脏,再拆触头,然后拆笔架或色轮及打点机构,再拆可逆马达固定板,再拆切换开关固定板,拆切换开关传动齿轮及打点走纸传动机构齿轮,再拆同步马达固定板,最后拆表计例画的转轴传动轴,注意封闭的切换开关不准打开。 对表计的转轴、轴承、轴眼、滑轮、齿轮、绳轮、棘轮、尼龙绳、触头、杠杠等零件检查其传动情况及磨损情况,休息清理后的表计轴承,轴眼和转轴之间的间隙应再 0.05-0.0mm 之间,各齿轮的咬合深度再 2/3-4/5 个齿高之间,不合格的零件,磨损严重的零件要修补或更换。 修后的零部件按拆卸的倒序装上,并向个轴承、轴眼注上钟油,打点机构及触头注表油。相笔尖及色轮带加墨水,繁色不得加错。 调整切换开关位置,使其每次停在固定接点的正中间,不能停在亮点之间,更不能停在 BL 点上。 调整打点机构使其每次停止再即将打点之前 5-10即传动轴再转 5-10便会打点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