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5662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4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吉林化工仪表车间检修操作规程第三版二 O 一二年二月十八日2批准: 审定:审核:工艺:设备:安全: 编制: 3目 录第一章 自动化技术简介71.中控 DCS控制系统72.主要仪表 12第二章 DCS 投运操作方案 132.1 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132.2 DCS系统上电 142.3 DCS 系统断电 15第三章 DCS 开工规程163.1 开工准备 163.2 DCS控制系统受电前检查163.3 DCS控制系统受电步骤173.4控制系统的静态试验与动态调试183.5开关量控制系统组态软件检查和功能测试183.6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试运和动态调试193.7 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9第四章 仪表维修岗位

2、安全操作规程204第五章 仪表检修规程 225.1 压力(差压)变送器检修规程 225.2 压力表检修规程 285.3 热电偶检修规程 315.4 热电阻检修规程 345.5 双金属温度计检修规程 365.6 双法兰液位计检修规程 395.7 浮筒液位计计检修规程 445.8 雷达液(物)位计检修规程 485.9 气动调节阀调校规程 545.10 气体分析仪检修规程 605.11 皮带秤检修规程 715.12 流量计检修规程 755.13 KNA-5D型制氮装置检修规程975.14 气体检测仪检修规程1125.15 电动执行器检修规程1245.16 激光柜位计检修规程1285第六章 事故处理预

3、案 1316.1 事故处理原则 1316.2 紧急停工 1316.3 事故处理预案 132第七章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1377.1安全知识1377.2安全规定140第八章 设备维护保养1428.1 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1428.2 维护工具1438.3 系统上电前检查1438.4 系统上电后检查1438.5 中控室维护管理1448.6 控制站维护管理1448.7 操作站维护管理1458.8 操作站软件管理14668.9 通信网络管理1478.10控制站检查1478.11操作站检查1488.12 系统供电检查1498.13 系统网络检查149第九章 规章制度1509.1 交接班管理制度1509.2

4、巡回检查管理制度1539.3岗位练兵制度1567第一章 自动化技术简介1 中控 DCS控制系统WebField JX-300XP DCS控制系统简介DCS是英文 Dstv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缩写,意为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也称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量控制技术,通信网络和人机接口技术等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 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LED)和控制

5、(Control)等 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DCS 具有以下特点: (1)高可靠性 由于 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8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它功能的丧失。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2)开放性 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系统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系统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

6、几乎不影响系统其他计算机的工作。(3)灵活性 通过组态软件根据不同的流程应用对象进行软硬件组态,即确定测量与控制信号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从控制算法库选择适用的控制规律以及从图形库调用基本图形组成所需的各种监控和报警画面,从而方便地构成所需的控制系统。(4)易于维护 9功能单一的小型或微型专用计算机,具有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当某一局部或某个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在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换,迅速排除故障。(5)协调性 各工作站之间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各种数据,整个系统信息共享,协调工作,以完成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和优化处理。(6)控制功能齐全 控制算法丰富,集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批处理控制于一

7、体,可实现串级、前馈、解耦、自适应和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并可方便地加入所需的特殊控制算法。 DCS的构成方式十分灵活,可由专用的管理计算机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记录站、现场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等组成,也可由通用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 10处于底层的过程控制级一般由分散的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等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到生产监控级计算机。生产监控级对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数据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如各种优化计算、统计报表、故障诊断、显示报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DCS 可以按照需要与更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更高级的集中管理功能,如计划调度、仓储

8、管理、能源管理等。DCS由集中显示管理部分,分散控制监测部分,通信部分组成: 1)集中显示管理部分:工程师站、操作站、管理计算机。 2)分散控制监部分:控制站、监测站或现场控制站用于实时的控制和监测。 3)通信部分由连 DCS的各个分布部分、完成数据、指令及其它信息传递。 11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通常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直接过程控制级,它直接面向生产过程;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视级,进行监视过程管理;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用来综合处理、优化组合。各级之间通信网络相连,级内各站或单元由本级的通信网络进行联系。由于安全方面和传输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建到第二级,上位机尚未建成。控制管理层

9、的作用于是实现集中操作和统一管理,通过监控系统和生产过程实现控制方案,生成系统数据库,用户画面和报表等。从而在用户和系统功能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使操作员能够观察过程回路参数状态,实时趋势和报警情况,实现设备起停过程回路操作和参数调整。DCS 的现场控制单元直接与现场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继电器等到相连接,完成过程输入输出的控制。各现场控制单元通过网络接口连接起来,独立自主的完成系统分配的任务,控制功能分散,危险也分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12靠性。2 主要仪表温度检测仪表: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压力检测仪表: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液位检测仪表:浮筒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单法兰液位计、雷达

10、液位计。物位检测仪表:雷达物位计、重锤物位计、物位开关、光纤柜位计。流量检测仪表:电磁流量计、涡街流量计、RV 锥流量计、弯管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差压流量变送器。质量计量仪表:质量流量计。氧含量检测仪表:氧分析仪。有毒、可燃气体监测仪表: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调节阀:气动调节阀 、 电动调节阀。13第二章 DCS 投运操作方案所谓控制系统的投运,是指当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就绪,或者经过停车检修之后,使控制系统投入使用的过程。要使控制系统顺利地投入运行,首先必须保证整个系统的每一个组成环节都处于完好的待命状态。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包括仪表人员)在系统投运之前,对控制系统的各种装置、连接管线、供气、

11、供电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控制方案,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控制目的与指标,懂得主要设备的功能,以及所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等。2.1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1.系统联调完成,测点显示正常,各阀门、电机等动作正常;2.最终控制方案经过模拟运行,确保正常运行;3.厂方确认工艺条件成熟,可以进行投运;4.工程人员确认系统正常,可以进行投运;5.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经过现场操作及维护培训。14注:对于控制回路的投运,应遵循“先手动,后自动”的原则,在手动调节稳定的前提下,进行自动运行。2.2 DCS系统上电系统上电前必须确认接地良好,包括接地端子接触是否良好、接地端对地电阻是否

12、符合要求。确认完成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系统上电。1.合上配电箱的总断路器,分别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符合 220V10%,符合要求时,进行下一步;2.合上配电箱各支路的断路器,分别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符合 220V10%,符合要求时,进行下一步;3.若配有 UPS或稳压电源,检查 UPS或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符合 220V10%,符合要求时,进行下一步;4.操作站上电:操作的显示器、工控机等设备上电;5.控制站上电:电源箱一次上电,检查输出电压,检查机笼配电;152.3 DCS系统断电顺序与上电时的顺序相反,也即系统断电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逐个关控制站电源箱电源;2.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

13、系统后,关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3.关闭各个支路电源开关;4.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5.关闭总电源开关。注意事项:系统有冗余供电时,须先分别单路上电测试,再两路供电测试,最后进行单路电源掉电测试;上电中发现损坏设备时,应及时处理;计算机上电后,必须注意防病毒的工作。第三章 DCS 开工规程163.1 开工准备开工前的准备主要是指调试资料的收集,开工前对图纸的检查,以及编写开工方案。调试人员在开工前,应充分熟悉 DCS控制系统,掌握 DCS控制系统的硬件维护和软件软件组态的基本技能,最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具有该 DCS系统的调试经验。3.2 DCS控制系统受电前检查1) DCS 机

14、柜正确安装就位2) DCS系统设备及模件安装结束,设备外观检查无破损。3)网络通讯电缆、模件间预制电缆安装结束。4)各设备的电源接线正确,DCS 供电系统准备好。5)各 I/O柜端子未与就地设备连接。6)DCS 机柜接地良好。7)主控制室、工程师站的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工作正常,符合 DCS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室内环境整洁,照明充足。3.3 DCS控制系统受电步骤171)电源开关检查:确认所有电源开关在 OFF位置;2)从 DCS机柜插槽中拔出所有模件,并将所有终端单元与模件连接电缆脱开;3)DCS 系统交流供电回路绝缘检查;4)网络通讯电缆检查:通讯电缆完整无破损,端口连接正确;5)模件间预制电

15、缆检查:预制电缆完整无破损,连接正确;6)模件的地址、功能设置检查:核对模件地址及功能设置开关,确认与组态一致;7)检查电源模块,确认其已正确插入;8)检查供电电源的品质和 UBS至配电柜的进线,应符合品质要求,合上配电柜电源开关;9)DCS 过程控制机柜受电:检查电源模块工作情况;合上机柜电源,检查风扇工作情况;检查电源模块工作情况;依次插入过程控制模件,检查模件工作情况;将终端单元与模件进行连接;检查 I/O电源电压;1810)DCS 操作站及工程师站受电;11)利用工程师工作站对过程模件进行软件恢复;12)操作站软件恢复。3.4控制系统的静态试验与动态调试控制系统投运前的检查和模拟试验称

16、为静态试验;1) 控制系统组态软件检查和功能测试;2) 操作控制界面的检查及模拟试验;3) 控制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接口检查和联动试验;4) 连锁保护动作试验;控制系统投运后的整定试验称为动态调试;1) 模拟量输入检测参数的投运和检查;2) 模拟量控制系统的投运及参数整定;3) 顺序控制系统启停试验;3.5开关量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检查和功能测试一般是在单体试运期间分别按系统分阶段进行,调试依据主要是逻辑图。如见检查的主要内容:1) 核对检查 I/O清单;2) 核对检查控制接线图;193) 核对检查组态图;4) 对各系统操作控制界面进行相应的核对检查和完善;3.6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试运和动态调试1)调

17、节机构特性试验,必要时还有进行控制对象动态特性试验;2)控制系统定植阶跃扰动试验及动态参数整定试验;3)控制系统对内、外扰动的动态响应调节品质测试试验;3.7 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要注意加强日常巡检,注意内部控制器、各个卡件运行正常。2)在进行操作过程当中,注意仪表是否确认完、是否因此造成联锁条件的触发等等。3)在仪表调校过程当中注意带控制的一定要打手动,带联锁的,在能够处理的情况下,解除联锁处理等。204)注意对联锁停车仪表点的监控,对其参数进行定时记录。5)在日常问题处理过程当中一定要开具相关作业票据,明确责任与义务6)作业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详细记录。第四章 仪表维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上

18、班时间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止中毒烫伤事故的发生。2.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并主动向岗位操作工了解仪表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若处理不了时,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3.严禁拆卸检修带压设备、管道上的压力表及一次测温元件,仪表阀门及变送器、流量计、液位计等。特殊情况,要经工艺、生产调度同意,采取安全措施,并使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在安全的参数指标内,方可进行拆卸检修。4.检修仪表时,若遇有毒、有害物质,需两人以上21方可检修,且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5.检修带联锁的仪表时,必须履行解除联锁手续后方可进行,修复后将联锁投入使用。6.不准任意开停仪表电源,以免仪表元件及仪表电机因开、停过频引起故

19、障,或造成操作人员误判,而影响生产。7.不准随意改动数字过程控制器、调节器内部的所有参数,若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控制不稳时,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方能进行修改。8.动火作业,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质,办理动火证,方能作业。9.登高作业,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办理登高作业证,方能作业。要有人监护。10.气瓶内气不能用完,应留有 0.05MPa余压,且使用中乙炔与氧瓶要分开摆放距离7 米,工作点与上两者之间10 米。11.雨天或潮湿场地进行电焊作业,要采取防触电措施。2212.多人作业或进入交叉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13.检修运转设备时,必须切断该设备电源,并挂禁止合闸标示牌。14.更换空压

20、机阀门时,要先切断相关联的阀门,并确认压力卸尽后,才能拆螺栓,更换过程要防止物体打击。第五章 仪表检修规程5.1压力(差压)变送器检修规程1. 概述压力变送器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的仪表。其原理是:被测压力作用到测量元件上,随着被测压力的变化,产生与被测压力成比例的微小位移,这个位移通过相应的转换机构,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压力变送器可用于测量表压、绝压、真空度。2. 技术标准变送器零部件完整无缺,表体整洁,输出电流指示清晰,各插件固定牢固。233 . 技术指标输出:420ma,无负载时,变送器可在 12VDC工作,最高 45VDC。3.1防爆等级:隔爆型、本安型。3.2 正、负迁移:不

21、管输出如何,正负迁移后,其量程上下限均不得超过量程的极限,最大正迁移为最小调校量程的 500。3.3 阻尼时间: 时间常数在 0.21.67S 连续可调。3.4 量程:01.2441370kpa 可选。3.5 精度:0.1 级,包括线性、变差和重复性在内的综和误差。3.6 稳定性:最大量程范围的0.13.7 线性: 调校量程的0.13.8 变差: 调校量程的0.053.9 重复性: 调校量程的0.053.10 温度影响: 最大量程时,灵位误差为量程的0.5/55最小量程时,灵位误差为量程的241.0/55。3.11 负载电阻:0600 欧姆/24V。3.12 允许过载压力:最大测量范围的 1.

22、5倍。4 . 检查与校验4.1 外观检查:外壳有无脱漆、破损、裂痕以及被撞击痕迹和紧固件缺损等情况,消除缺陷,使之完整。4.2 变送器内部检查:检查元器件、零配件、连接件有无缺损、断裂、变形、腐蚀密封不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更换失效的零部件,恢复变送器性能。4.3 变送器与工艺介质连接面检查:检查变送器压力引入接口情况接线盒内接线板、接线螺丝、螺孔、接线盒盖密封件以及变送器密封件等有无破裂、缺损、滑牙、烂牙、老化失效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4 绝缘检查: 在停电情况下,拆下接线用 500V兆欧表检查接线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该电阻25应大于 20兆欧。5. 校验5.1 调校准备a

23、.准备压力变送器校验设备:标准压力信号发生器;标准电流表;标准电阻箱;24VDC 电源以及必须的连接件、导线等。b.将变送器按下图所示连接信号和导线,确认接线正确。上图为压力变送器校验连接示意图1-压了发生装置;2-精密压力表;3 被校压力262-变送器;4-精密电流表; 5-250 欧姆电阻;6-直流稳压电源。5.2 校验前确认a. 稳压电源是否有 24VDC。b. 确认电源线及信号线极性是否正确。c.确认压力管各接口有无泄漏。d.预热 10min。e.将阻尼置 0位,压力连接口开放通大气。f.校验时使用的标准仪表量程尽量接近被校表的实际量程。5.3 校验步骤a.将被校表压力连接口开放通大气

24、,调整零点,即在无压力信号情况下调整零点螺钉或用手操器置零,使变送器输出 4ma。b.给变送器输入压力量程信号,使变送器输出20ma,若有偏差调整 R量程螺钉,将输入压力信号稳定一段时间,27观察表头输出是否稳定。c.按照上行及下行进行五点校验,使仪表的刻度与压力信号相对应,即:仪表刻度(mA):4 8 12 16 20压力刻度() 0 25 50 75 100经反复调整至变送器的误差、变差符合仪表的使用精度。d.在校验过程中严格按上、下行程实际示值填写,并计算出误差及变差。若超出仪表精度,必须重新调校直到符合要求。e.校验单填写要真实,不得涂改,小数点两位为有效数;填写好后,校验者及技术人员

25、应签名存档校验记录表装置名称 位 号 型号规格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出厂编号 准 确 度 量 程 环境温度 供电电源 制造厂家 校验用主要标准器具 6 绝缘电阻20M,实测 M。287外观: 8校验结论: 检定员 审核员日期 年 月 日5.2 压力表检修规程 外观检查1.1 压力表零部件装配应牢固、无松动现象。1.2 新制造的压力表应均匀光滑、无明显剥脱现象。1.3 压力表应有安全孔,安全孔上须有防尘装置。(不准被测介质溢出表外的压力表除外)。1.4 压力表分度盘上应有如下标志,制造单位或商标;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和数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真空表应有“-”或“负”字,准确度等级,出厂编

26、号。291.5 读数部分,表玻璃应无色透明,不应有妨碍读数的缺陷。分度盘应平整光洁、各标志清晰可辨。1.6 指针指示端应覆盖最短分度线长度的1/32/3,指针指示端的宽度应不大于分度线的宽度。1.7 准确度等级为 1,1.6,2.5,4。1.8零位,带有止销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或真空时,指针应靠近止销,“缩格”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误差值,无止销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或真空时,指针应于零位标志内,零位标志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误差绝对值 2倍。2 计量器具2.1 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检压力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 1/4。2.2 标准器具可用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活塞式压力计、活塞式真空压力计。

27、2.3辅助设备有:压力校验计、真空校验计。302.4环境条件为,温度在 1525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 85%。环境压力为大气压,压力表应在上述环境至少静置 2h方可检定。25 工作介质要求为,测量上限不大于 0.25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空气或无毒、无害和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测量下限不大于(0.25250)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无腐蚀性的液体。3 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和轻敲位移的检定3.1示值误差检定的方法,压力表的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时逐渐平稳地升压(或降压),当示值达到检测上限后,切断压力源,耐压 3min,然后按原检定点平稳地降压(或升压)倒序回检。3.2 示值误差: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轻巧表壳前、后示值与标准器示值之差应符合要求。3.3 回程误差,对同一点检定时,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应符合规定的允许误差绝对值。3.4 轻敲位移,对每一点检定时,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轻巧表壳后引起的示值变动量不大于规定允许误差绝对值的 1/2。3.5压力表检定纪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