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285986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心理学作业 研究方向:教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系内容之我见摘要: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和内容应适应现时代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并吸纳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并就此阐述了对于教育心理学内容和体系的看法。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内容 体系 “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事业;教育理论指引出方向与目的,教育需求决定其施教内容。惟在目的与教育之间,必须经由人(教师)与人(学生)交感互动的教学历程,始能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达成预定的教育目的,现代的教育心理学,正是以研究此一历程为中心课题的一门学科” 1。张春兴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这一论述很好的阐明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价值。教育心理学一

2、直以来就被列为师资培育领域内一门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一门学科既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要在为社会实践服务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心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教育心理研究也出现和积累了不少有关的新成果,也应反映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中去。所以,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和内容也应适应这一要求和变化。我认为教育心理学应主要是这样一个体系和内容:总论(含教育与心理发展) 、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其中介绍几种新型的学习分类) 、教学心理、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虽然表面上看和传统上的差

3、不多,但在具体内容上作了调整,详细论述如下:第一编,总论,包括: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以使人们对教育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全面性的认识。本章又分四节。每节的标题分别采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而不是通常令人感觉生硬、枯燥的什么“产生” 、“对象” 、 “任务” 、 “意义”等,力求从一开始就能使本学科对学习者产生吸引力。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我非常赞同张春兴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所提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化”取向 2,不仅充满新意,

4、而且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所以就“拿来主义” 。同时,这样标题下的每一节的详细论述也可以把本学科的各方面的性质阐述清楚。 (二)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所产生的交叉学科;所以心理学多年来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就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人类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有必要阐述的内容。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个体的发展既包含生理的发展,也包含心理的发展。教育不仅需以个体身心的发展为基础,教育还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和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本章第一节论述个体身体发展的规律与教育的问题,第二节论述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与

5、教育,勿庸质疑,身心的发展是教育不断深化和扩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三节和第四节论述心理学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认知发展理论及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艾里克森、柯尔伯格等心理发展理论等对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所以要进行充分的阐述。第二编,学习理论。学习作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一直倍受关注。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与西方的古希腊时代,许多教育家、哲学家都对学习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但是人们真正将学习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试图从理论上对其加以阐述,却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立就是伴随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的提出而产生的。学习理论的研究就是试图解释学习如

6、何发生?有何规律?它又有什么样的过程?及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使教育教学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增进教学效果。所以,对学习理论要作一个从前到后的比较完整的介绍。传统的理论虽然有不完善之处,但它们为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许多思想现在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本编具体又为三章。第一章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第二章为“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章为“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专列一章来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以显示现时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及学

7、习的社会互动性和情境合作性。上述的这些理论取向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但可以说均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所以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是接下来的两大板块。 第三编,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是探讨人类学习的实质、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学习的条件、学习进行的过程、学习的各种类型、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迁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揭示其间的一般心理学规律,这些无疑是教育者必需要了解和掌握并指导其教育实践的内容。本编第一章论述“学习的实质” 。具体编排了“学习的含义” 、 “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 “学习的机制” 、 “

8、学习与迁移” 、 “学习分类”等内容。学习的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促进迁移的发生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 “为迁移而教” ,所以此节需作充分阐述。另外, “学习分类”一节也作为重点阐述。我是按照王小新老师的分类体系进行编排的。即首先介绍历史上几种比较有名的学习分类,如:加涅的学习分类、索里和特尔福特的学习分类、布鲁姆的学习分类、林格伦的学习分类、桑代克的学习分类等;然后介绍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几种学习类型,及它们的特点、目标、价值、过程、条件等属性。这几种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等。因为我在学习中深切体会到这样的分类不仅条理清晰,易于学习者

9、的领会;而且也有利于学习者的分辩和掌握;同时也和我国当前的教改密切联系起来。本编第二章为“学生的学习” ;专列一章突出学生学习的在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的章第一节是“学生学习概述” ,论述学生学习的特殊之处。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此节中还要专门阐述“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如:知识的领会和理解、知识的保持和巩固、知识的应用等,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接着第二、三、四、五节论述学生的学习中所要面对的“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技能的学习” 、 “社会规范的学习”等,探讨每一种学习的特征、作用、过程和提高策略,为指导和改进各种学生学习提供心理学的依据

10、。因为每一种学习都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成长所必需的。本章预计把第三节和第五节作为重点阐述,以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的教改导向。第四编,教学心理。教育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其规律;而教师的教学心理也有规律,亦需加以研究和遵循。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本编第一章从教师心理方面入手,因为从社会和新一代的发展来看,教师角色不仅较以前更为重要,而教师之职也越发难为。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教育失去了传统的功能,成人的物欲追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新一代的成长,学生个别差异加大,教师又渐失传统教导学生的权威所以,就试图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

11、人际关系入手来论述,希望能对教师的心理成长给以指导。本编第二章涉及教学的实践应用,以数十年来的教学心理研究的成果来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模式、课堂管理方面的内容。本编第三章是学习策略的教学。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心理学也应适应这种现实的变化,并积极吸取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扩充和调整自己。近年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等的研究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热门课题,它们均涉及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专列一章来论述这一课题。因为学习策略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和系统,它本身就包含有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谈学习策略时会一一加以涉及,所以就不专门列

12、出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给予讨论。本编第四章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学。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的问题历来就是教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对差异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予以论述;接下来引入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优差生对比分析和因材施教。这样安排就是为了把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以指导实践。第五编,心理健康与教育。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及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及农村和城市留守子女现象的增多,我国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所涉及的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有别于医学上的心理治疗

13、,学校教育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我认为目标在于指导教师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进行初步的预防和培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预防的作用。这一部分分为两章:一是非智力因素与教育,二是心理健康的教育。把非智力因素(态度、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列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原因有二: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于认识过程,但又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非智力因素虽然受遗传素质影响较大,但后天也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而改变的。在此,我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列为第一节。因为“态度是一种能够影响人对某一类物、某一类事或某一类人作出个人选择的内部状态” 4(加涅)

14、,可以说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定作用。态度既可以因一次体验的结果突然的获得或改变,也可能要经历多年的体验才能逐渐改变。不难理解,若能使学生持有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将会有非常利于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一节中,还会“特别重视如何运用有关的成就动机理论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如根据行为强化理论有效实施奖惩和科学提供反馈,根据期望价值理论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成败归因理论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根据成就目标理论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提升个体的自我形象等” 5。另外,还会从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改变。心理健康教育一章首先要对心理健康作一概述: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

15、及教育意义、心理健康标准、中小学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接下来是介绍心理评估,然后是在心理评估和测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向知识教育那样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来完成,而需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如: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渗透、学校文化宣传、心理咨询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尤其注意学生的心理挫折教育。第六编,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这一部分我赞同冯忠良教授的观点,选择的是对“教学”的测量和评价,而非许多书中所用的对“学习”的测量与评价。因为选用“教学”这一概念范畴不仅显示测量与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含有督促教师对测量和评价结果的反思的含义。测量与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16、其目的在于运用测量的手段来评价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部分仅列一章,然后分三节进行论述。第一节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述,介绍测量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第二节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介绍有效测验的几个重要指标: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等;第三节测验的类型与应用,介绍测验的类型与测验结果的评分与分析。最后,除了上述所阐述的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外,我觉得有必要采用整体的丰富的内容形式。目的在于使“教育心理学课本不仅是教师的教材 ,也应该成为学生的学本 ,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等” 。以 实际的灵活多

17、样性来实践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参考文献1张春兴(台湾).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3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39 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4,5:40-42 6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 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心理科学 2004,27(3);753-754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邵瑞珍主编. 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

18、出版社,19889索里, 特尔福德(美). 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0李伯黍,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陈琦,刘儒德主编 .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张承芬主编. 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附录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的教育化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 身体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心理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19、 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第二编 学习理论第三章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第一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 第二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桑代克的联结说 第四节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第五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四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节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第三节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第五章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三编 学习心理第六章 学习的实质 第一节 学习的含义 第二节 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第四节 学习的机制 第五节 学习与迁移 第七章 学生的学习 第一节 学生学习概述第二节 概念和原理的

20、学习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四节 技能的学习 第五节 社会规范的学习 第四编 教学心理 第八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 第二节 教师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人际关系第九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第二节 设置教学环境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 第四节 教学模式的选择 第五节 课堂管理心理 第十章 学习策略的教学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第十一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学 第一节 心理差异与教育 第二节 优差生对比分析 第三节 面对差异的因材施教第五编 心理健康与教育第十二章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三节 兴趣的形成与改变 第四节 情感的形成与改变 第五节 意志的培养 第六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的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心理评估第四节 心理辅导第六编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第十四章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的第一节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的概述第二节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教学测验的类型及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