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管理思维模式,第一节 管理思维概述 第二节 实证思维模式 第三节 科学思维模式 第四节 系统思维模式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模式,第一节 管理思维概述,一、管理思维模式 二、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与组织认知 三、管理思维与战略,一、管理思维模式,所谓管理思维模式,就是指管理者反映事物时所具有的某种相对稳定的样式、方法或途径,是管理者反映管理对象时所运用的所有逻辑形式、结构、方法的总和; 管理思维模式决定管理思维,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指导管理行动,管理行动决定管理效率和效果;,二、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与组织认知,三、管理思维与战略,明茨伯格指出 “战略是一种视角,它不仅包括
2、选择了的定位,还包括根深蒂固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战略思维是把管理者的行为以及组织的“意义”放到了更为开阔的关系网络(环境)之中,并且在时间轴上作了纵深考虑;,第二节 实证思维模式,一、实证思维的主要模式 二、实证思维模式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一、实证思维的主要模式,模式1类比思维模式 模式2证实思维模式模式3证伪思维模式,模式1类比思维模式,类比(analogy)这个词来自希腊语, 原意为比例的意思。其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使用,具有相似,类似,具有同样的关系、形式或结构等意义;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类比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由其前提并不能必然性地得出结论。但是,类比的重要作用在于它的启发性
3、,它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知,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 类比的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它的致命缺陷在于结论的或然性,这种或然性是由其思维的形式结构所造成的;,模式2证实思维模式,证实模式是实证思维模式的主要模式之一,证实模式的方法主要是在管理实践中应用实证经验的方法搜集基本的经验事实来进行管理学理论的研究; 证实模式的实质就是一切管理知识都必须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这正是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和实证科学的最根本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然科学方法向管理学的渗透,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更进一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模式3证伪思维模式,证伪的模式
4、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逐步引入管理学的领域中来。 关于证伪的思想来自英国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一个哲学论断:“证实”不能解决问题而必须以“证伪”代替。 具体说来,证伪的思想来自归纳逻辑中的不完全归纳论证。 证伪模式和证实模式并不矛盾,而这只是思维的角度不同而已,从其哲学本质上来说都属于实证主义,都是为理论假说提供实证材料,进行检验,从而推动管理理论的进展和创新。,二、实证思维模式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实证思维模式并非没有缺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科学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对在实证思维模式下产生的自发的经验主义管理思想的超越。这些理论克服了实证思维模式的缺陷,将管理学的发展纳入
5、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管理中实证思维模式尽管后来受到科学管理思维模式的冲击,但始终是现代管理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与之进行了不断地思想碰撞,形成了管理中重要的思想学派;,第三节 科学思维模式,一、科学思维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二、科学思维的主要模式,一、科学思维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管理思维的科学思维模式大约在在19世纪末20年代初形成,它直接导致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引起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变革; 科学思维模式自管理学诞生以后一直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主流,影响十分深远。科学管理认为要建立管理的科学秩序,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变无序管理为有序管理,从而构建管理的基础与起点;
6、,二、科学思维的主要模式,模式1科学理性思维模式 模式2逻辑分析思维模式模式3数学分析模式,模式1科学理性思维模式,科学理性模式是科学思维模式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科学理性模式强调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研究管理; 第二,科学理性模式强调对人的理性化研究; 第三,科学理性模式受到了挑战,但仍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流;,模式2逻辑分析思维模式,在管理学中,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也往往凭借其强大的分析传统和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模式构成了不同的管理流派,形成不同的管理领域和门类; 管理学中的逻辑分析门类众多,这里只简单介绍其中最主要的一些分析: (1)作业分析; (2)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
7、; (3)决策分析; (4)组织行为分析; (5)经验(案例)分析;,模式3数学分析模式,数学分析模式是许多学科重要的思维工具,它用于把握一定质的量以及质和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数学分析模式在管理科学中应用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初级应用层次,数学只是作为辅助语言符号; 第二个层次为中级应用层次,常常对管理问题进行数值计算; 第三个层次为高级应用层次,需要使用复杂数学工具建立数学模型;,第四节 系统思维模式,一、系统思维的基本出发点 二、系统思维的主要模式,一、系统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 第一,将事物看成整体; 第二,不同系统之间存在
8、共同的原理;,二、系统思维的主要模式,模式1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 模式2系统结构性思维模式模式3系统动态控制思维模式,模式1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是系统构成一个整体后,从系统整体上而不是从系统各个部分元素上进行思维; “整体性”可以说是系统最一般的表征,它表明了系统中某一元素的变化和所有其余元素与系统整体的变化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元素之间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整体性的核心在于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之总和。整体性并非对于构成系统的部分或元素之间的关系不感兴趣,而是把将兴趣集中在他们如何产生并维持整体
9、;,模式2系统结构性思维模式,系统结构性思维模式是从系统内部各部分元素的相互关系上进行思维。一个事物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事物,常常是由于它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形态。 系统结构思维不一定要求我们对每一个问题的细节和全部的资料都要进行掌握,相反,只要把握了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结构,内在的特征和主要的接点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对确认事物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把握。 系统结构性思维中,系统的同构性思维占有重要的地位。系统的同构性是指不同领域中的各种系统间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我们之所以能够应用同构性思维,就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存在的相似性,这是此思维方式得以广泛应用的客观基础。,模式3系统动态控制思维模式,系统
10、动态控制思维模式就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对管理系统进行动态控制的思维; 动态控制的目的是要使系统始终保持理想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要在动态中寻求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如果管理者要实现最优的调控,有效的信息反馈是关键。通过信息反馈,可以把动态运行系统的“现实状态”不断与“理想状态”进行比较,并经过不断调控来修正或缩小二者的偏差,借以实现系统控制的最优化;,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模式,一、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含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三、创造性思维模式 四、创造性思维方法,一、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含义,所谓创造性思维模式就是指管理思维主体以非逻辑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把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模式;它包括灵感思维、直觉思维、顿悟思维、形象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一系列思维方法;当我们肯定创造性思维模式在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时,并不意味着就否定以逻辑思维模式为主要代表的其它的思维模式的创造作用;,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 2、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 3、创造性思维的创新性 4、创新型思维的综合性,三、创造性思维模式,四、创造性思维方法,直觉思维 灵感思维 顿悟思维 形象思维 横向思维 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