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对外汉语专业简介(一)学科:文学 (二)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三)专业名称:对外汉语 (四)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五)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
2、究的基本能力。 (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2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与教学。 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4、外语达到较高水平,有较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英汉对译,特别是汉译英的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
3、外事活动能力。 (七)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八)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 8 周左右。 (十)修业年限:四年,可延长至六年。 (十一)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十二)毕业最低学分:165 分第二部分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课程类别 课(1)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一14二17三
4、18四18五18六18七18八18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48 6 E 3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2 4 E 2 思政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108 7236 E 4 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48 6 E 3 思政部政治与形势 2 E (1)(1)(1)(1)(1)(1)(1)(1)思政部大学英语 16 280 E 4 4 4 4 外语系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3 64 32 32 E 4 计算机计算机程序设计 4 72 48 24 E 4 计算机体育 4 140 E 2 2 2 2 体育系军事理论 2 32 32
5、E 2 学生处学生应在以下 4 个系列的通识选修课程中,每个系列各选 2 学分以上的课程。自然科学系列 2艺术修养系列 2身心健康系列 2通识限选课程实践技能系列 2心理学 3 36 36 E 2 艺术教育系教育学 3 36 36 E 2 艺术教育系现代教育技术 2 36 36 E 2 教育技术中心英语听力(一二) 3 64 E 2 2 外语系英语口语(一二) 3 64 E 2 2 外语系英语写作(一二) 4 72 E 2 2 外语系英汉互译 3 54 E 3 外语系现代汉语(一二) 8 136 136 E 4 4 中文系古代汉语(一二) 8 144 144 E 4 4 中文系中国文学(一二三
6、) 6 108 108 E 2 2 3 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 2 36 36 E 2 中文系外国文学 2 36 36 E 3 中文系中国文化通论 2 36 36 E 2 中文系语言学概论 4 72 72 E 4 中文系基础写作 2 36 36 E 2 中文系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2 36 36 E 2 中文系学生应在下列教师教学限选课程中修满 4 学分学校管理学 2 36 E 3 艺术教育系普通话 2 36 E 2 中文系“三笔字” 2 36 E 2 中文系多媒体教育技术 2 36 E 2 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应在下列限选课程中修满 12 学分西方文化与礼仪 3 54 36 E 3 中
7、文系国外汉学研究 3 54 36 E 3 中文系比较文学 2 36 36 E 3 中文系形式逻辑 3 54 54 E 3 中文系学术论文写作 2 36 36 E 2 中文系美学概论 2 36 36 E 2 中文系VISUALFOXPRO 数据库 2 36 36 E 3 计算机中国汉字学 2 36 36 E 2 中文系中外语言学史 2 36 36 E 2 中文系汉语史 2 36 36 E 2 中文系学科专业限选课程文学概论 2 36 36 E 2 中文系跨文化传播 2 36 36 E 2 中文系学生学校开设的本科课程中任意选修 14 学分,本专业提供的可选课程如下:汉语音韵学 2 36 36 T
8、 2 中文系现代汉语词汇学 2 36 36 T 2 中文系汉语语法分析方法 2 36 36 T 3 中文系语义学 2 36 36 T 2 中文系训诂学 2 36 36 T 2 中文系汉语修辞学 2 36 36 T 3 中文系语言应用理论与实践 2 36 36 T 2 中文系古代汉语系列专题 2 36 36 T 2 中文系现代汉语系列专题 2 36 36 T 3 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 2 36 36 T 2 中文系速记法 2 36 36 T 3 中文系海外华文学 2 36 36 T 2 中文系谈判学 2 36 36 T 2 中文系近代汉语 2 36 36 T 2 中文系汉语方言学 2 36
9、 36 T 3 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论著导读 2 36 36T 2 中文系涉外法规 2 36 36 T 2 政法系中外文化交流史 2 36 36 T 2 中文系宗教与文化 2 36 36 T 2 中文系英美文学上下 2 36 36 T 3 中文系西方文明史上下 2 36 36 T 2 中文系商务英语 2 36 36 T 2 外语系任意选修课程日语 2 36 36 T 3 外语系文献检索 2 36 36 T 3 中文系总 计 其中:必修课合计( 25 门)选修课合计 37 门注:课程考核方式:E 表示考试,T 表示考查。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开 课 学 期 及 周 数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10、称周数学分实验上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开课单位入学教育 - -军事训练 2 2 2 学生处基础写作训练(30 篇文章) 2 1 1 中文系英语写作训练(30 篇文章) 2 1 1 外语系微格教学 2 2 中文系社会调查 8 2 2 中文系教育实习 6 6 中文系劳动教育 1 - 学生处毕业论文 8 8 8 中文系实践教学合 计( 9 门) 25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学年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理论教学周数学期总周数一 14 19一二 18 21三 18 20二四 18 20五 18 21三六 1
11、8 21七 12 20四八 10 18符号说明: :理论教学 :考试 :军训 :实习 :教育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计划的说明(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说明1、 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是为了适应 21 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法规,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在需求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的部们工作。2、专业培养规格与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对外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其教育
12、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及其发展前景,能适应对外汉语及其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科研的基本能力。(二) 、本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本专业学制四年,总共开设 71 门课程,毕业最低学分应达到165 学分,课程设置如下:1、公共基础选课 10 门,课时 840 学时, 45 学分,占总课时约32.9%,占总学分 26.2%。2、通识课选课 4 门,课时 144 学时, 8 学分,占总课时约 5.6 %,占总学分 4.7 %。3、学科专业必修课 16 门,课时 1026 学时, 57 学分,占总课时约 40.1%,占总学分 33.1 %。4、学科专业限选课约 8 门,课
13、时 288 学时 , 16 学分,占总课时约 11.3 %,占总学分约 9.3 %。5、学科专业任选课 7 门,课时 288 学时, 14 学分,占总课时约 11.3%,占总学分约 9.3 %。6、实践教学 9 门, 25 学分,占总学分约 14.5 %。(三) 、本培养计划制订过程的说明1、本专业教学计划已将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开出。2、本专业教学计划的结构合理。(1)拓宽专业口径,以对外汉语教育为主线,增加了教育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内容。(2)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自然科学、艺术类、实践创新的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3)
14、增加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并开设了微格教学实践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3、专业特色鲜明,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适应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和模式多样化的要求,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四) 、本培养计划的实施说明本培养计划由对外汉语教研室负责拟订,经系主任初步审订,然后提交学院审议通过,于 2007 年 9 月开始实施。第四部分 对外汉语专业课外拓展活动计划本专业课外拓展活动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1、 理论知识的拓展(1)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根据课程教学计划,配合课堂讨论、学年论文写作,开列本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100 种左右,要求学生
15、写出读书笔记或课堂讨论提纲、学术小论文,由教师批改或讲评。(2)举办学术讲座活动。根据课程教学计划或社会实际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活动,特别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介绍学科专业前沿发展状况及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思维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3)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讨活动,师生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社会实践能力的拓展(1)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学校了解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吃
16、苦耐劳的精神。(2)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社会活动的筹划、运作,如以办学特色项目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惠州市组织的文化活动、理论讲座报告会、历史人文资源调查等,借此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技能,活跃思维观念,强化动手能力。(3)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参与语文课教育教学,尤其培养学生组织中小学班集体活动的能力。( 4)开展其他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拓展学分依据惠州学院课外拓展学分实施细则 (试行) 。第五部分 对外汉语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内容简介现代汉语(一、二)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通过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并结合对外汉
17、语教学的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技能和方法。教材及参考书: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自学辅导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使用说明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语序资料 (上、中、下) (胡裕树主编)语言学概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语言的基本性质,二是阐明语言学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教材: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一、二)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内容包括古汉语通论、文选和常用词三部分。通论部分主要介绍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文言标点、翻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文选部分主要讲解先秦、汉、魏、南北朝、唐、宋等时代的经典作品,以先秦文献为主。教材及参考书:古代汉语1-4 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古汉语纲要 (周秉钧)古代汉语释疑解难三百题 (唐启运、周日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考试方式:闭卷方式主要内容:零起点语音课堂教学、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教学(语法) 、中高级阶段综合课课堂教学(词汇)等综合课课堂教学技能;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技能课的课堂教学;备课和教案编写。 教材及参考书:任课教师自编讲义并指定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