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 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 “爱如茉莉”的内涵。教学流程: 一、激情复习导入: 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一篇流淌着爱的文章-(生:爱如茉莉),通过学习,你知道茉莉有什么特点吗? 相机板书: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这就是茉莉花。它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充满诗意。上节课,咱们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还记得吗?(为什么说爱如茉莉?)对呀,真爱和茉莉有哪些相似的地
2、方呢?这节课,咱们就继续走进课文,走进映子爸爸妈妈的生活,去感受他们之间的爱!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1、描述:读书要关注细节。还记得什么是细节吗?【板书】细节 细节就是-(生: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它可以是-(生: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 )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那一个个充满爱的生活细节,从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 617 小节,用“”画出能反映爸爸妈妈爱的细节,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做一做批注。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巡视:真爱无痕,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但是,如果我们用心灵去品味,你会觉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带着
3、情,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流淌着爱。2、师生合作,交流深化师:.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读得很投入,很用心,这是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了吗? 你发现的第一处语句是什么?班级交流(预设) 出示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引导 1:你读得很流畅。(你读得很投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 学生谈感受。(感受到妈妈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通过一个善良的谎言让爸爸吃好;爱是一种约定,妈妈信守与爸爸之间的约定。)师:你能透
4、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内心,真会读书! 学生再说体会。师:妈妈身体不好,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虚弱的)追问:那此时,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饺子哪个重要?饺子中包含着什么? 师:病中的妈妈最挂念的是爸爸。这就是爱呀!【相机板书】病中的挂念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段话吗?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过渡:面对作者买回的饺子,爸爸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出示 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1) 引导 1:由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你能从哪些词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从“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从“每天”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
5、对妈妈的爱。师:是啊,爱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直奔)“奔”这个多音字你读得真准,(齐读“直奔”)什么时候读“bn”?什么时候读 “bn”呢?(bn 是无目的的,bn 是有目的的)透过“直奔”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引导从神态、动作、心情展开想象)是呀,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引导 2:谁说词语没有感情,透过一幅幅画面,我们感受到爸爸此时的心情是-焦急的。你能读出这种焦急吗?生读。师:十分焦急。你再读。生读。【小结】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爸爸急走如飞的样子,急切的脚步流露出爸爸对妈妈的一片真情。这就是爱呀!【板书】:急切的脚步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测出来吗
6、?师:是啊,爱是心有灵犀的。从饺子这件平常的小事中,我们读出了映儿父母之间的爱。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出示 3: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预设 1:生谈体会:我感受到妈妈现在很幸福。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妈妈很幸福呢?(恬静的微笑)师:你关注到了妈妈的表情,【板书】恬静的微笑谁还想补充?由这一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爸爸很关心妈妈。)师:爸爸对妈妈的关心你又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呢?(“紧握”)师:你注意到了爸爸的动作 【板书】紧握的双手你们还能从“紧握”中体会到什么?爸爸睡着
7、了,为什么还会“紧”握呢? 指名回答。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师:读一读,由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爸爸打哈欠,说明他没睡好)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能从哪些细节看出爸爸没睡好?(睡眼蒙眬、布满血丝)师: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师:爸爸睡得不踏实,那妈妈呢?从哪儿看出来?生:“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师:多么朴实的话语啊!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睡如果把爸爸的话和妈妈的话放在一起对照着读,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出示 4:“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
8、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引导:读了这两段朴实的话语,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学生谈感受。(爸爸妈妈都不顾自己的身体,真心为对方着想。)相机评价:是啊,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爸爸妈妈互相照顾,彼此关爱,关注这些细节,我们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受到真爱!让我们再回到病房前重温这感人的一幕。出示 3: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充满温情的画面表现出来?(指名读)相机指导: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谁再试一试。生再读句子。师:这执
9、手而眠的一幕多么幸福啊!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插图,想想爸爸妈妈之间真挚的爱,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相机评价。小结:因为有爱,睡梦中爸爸依然紧握着妈妈的手,因为有爱,病痛中妈妈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因为有爱,阳光也动情【出示下句】出示 5: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精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引导 1:认真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阳光很温柔。)师: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悄悄、探、轻轻柔柔)师:平时,咱们都说阳光洒进来,或是-(照进来、射进来)师:跟“探”比一比,觉得哪个好?小结:是的,景物是内心感受的写照。阳光也有感情,也不愿打扰爸
10、爸妈妈,不愿破坏眼前温馨的画面。引导 2:谁能通过朗读表现阳光的温情?指名读。师:听了你动情的朗读,我们似乎闻到了真情的芬芳。让我们把温柔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学生齐读。 过渡:作者为什么会写阳光呢?是的,这儿就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如果在平时的作文中你也能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板书】景物 衬托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你能找到吗?出示 6: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师: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
11、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你看,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你也体会到了,咱们平时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借鉴这种写作方法。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相机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似乎闻到了茉莉的清香。)多么洁白的茉莉花,多么纯净的爱呀!老师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配乐师:你的朗读让我们整个教室都沉浸在茉莉的幽香中了!真爱无痕,挚爱无声,爸爸妈妈的爱轻轻拨动了映子的心弦,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分角色朗读 917 小节,把这一幕幕静谧、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分角色朗读 9-17 小节)见证了父母真爱的行动,聆听了父母真爱的话
12、语,映儿的耳边仿佛又回响起了妈妈曾说过的话,此刻,她深深地明白了:(引读:哦,爱如-,爱如-)出示 6: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1) 师:从“哦”中,你读懂了什么?爱和茉莉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呢? 师:是啊,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平常常,简简单单,读:真爱就像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芬芳怡人,令人回味绵长,读:真爱无痕,至爱无声,这平淡无奇的茉莉却凝聚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读:(2) (2)其实文章就是按照“茉莉”为线索来写的,作者对茉莉情感发生的变化,是随着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而改变的,茉莉蕴涵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真情,让我们一起读“哦,”(3)读到这里,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爱如茉莉了吗?(茉莉虽然平淡无奇却芬芳
13、无比,就像父母之间的爱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三、归纳提炼,积累语言。师:读着,想着,想着,读着,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生:一个动作生:一个神态生:一句话生: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上引导读板书:爱是病中的挂念/爱是急切的脚步/爱是恬静的微笑/爱是紧握的双手师:爱还是一声叮咛,一份牵挂,是慈母手中的线,是游子身上的衣,(加“”)孩子们,此刻你们对爱一定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在你的心中,爱是什么?课件出示:爱是 能把你对爱的理解写下来吗?学生练写,师巡视。交流:在你心中,爱是什么呢?展示部分句子咱们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些句子,它们都是大家发自内心的爱的语言,这分明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啊!一起读一读!齐读诗句。四、总结:谢谢孩子们,如果现在你们问我爱是什么,我会说:爱就是挂在你们脸上的一个个会意的微笑好了,要说再见了,但爱是永远不会和大家说再见的!愿大家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能做一个真正拥有爱心的人,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奉献更多的爱!【板书设计:】爱如茉莉平淡无奇 病中的挂念急切的脚步洁白纯净 恬静的微笑紧握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