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古镇安昌 一个被串起来的地方决定去绍兴前,就早已确定了安昌古镇,有人说,安昌是一个可以做清梦的地方,这话我认同。不过,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见解。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县西北部,从绍兴市区出发可以在辕门桥坐 118 路公交车,在安昌大酒店下车,步行前往古镇,时间约 40 分钟。如自驾前往,请见图。绍兴市区至安昌古镇自驾图走进安昌,你看不到熙熙攘攘的游客围在售票中心买票的景象。单看伫立在寒风中的“安昌古镇”的牌坊,或许你会对这样的一个地方有一点点的失望,因为从这里你看不到古镇的一丁点的面貌。登上一座破烂的古石桥,古镇若隐若现的露出些许的容颜,就似一个害羞的江南女子,吸引
2、着你加快脚步前去一探究竟。快步走下石桥,再穿过一个简易的小桥,安昌才真正的展露在眼前。进入古镇无需买门票,如想去古镇的穗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等古迹去看看,则需买一个通票,35 元,在城隍殿旁边的售票口买票。旁边的城隍殿香火鼎盛,每一个善男信女来到这里,都忍不住要进香一注,求得平安。我没有急于走进古镇,而是在码头乘了一尾乌篷船,沿着水路进入古镇。船老大载着我一个人,边行进边给我讲解,虽然他的绍兴话,听的我是云里雾里,还是禁不住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末了还不忘加以赞美。估计船老大感觉到对我的鸡同鸭讲,渐渐的也不作声了,我也落得清静,坐在船头,缓缓的慢行在古镇河道上,与岸上的人对望着,都是彼此眼里的风景
3、坐着乌篷船,穿过一座座石桥,放佛像是穿越一段段历史,直回到古镇建镇的最初期。安昌小石桥千姿百态,古朴典雅,各式“拱、梁、亭”造型,非常有特色,世人给予其“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在这大大小小的十七座石桥中,最有名的是福洪桥、贞丰桥、双桥等,在它们所处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一些传奇。如建于乾隆年间的福洪桥,太平军抵抗当地地主与清政府的勾结,惨遭杀害,鲜血染红石阶、后港河。建于崇祯年间的贞丰桥,桥旁边有一个迷楼,是当时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聚会的地方。贞丰桥和迷楼现仍保存如初,一桥一楼,相得益彰。一座桥,便是一段历史,座座桥,串起了安昌古镇的前世今生。坐着乌篷船,
4、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行进约 2 公里,回味古镇的沧桑历史,让一个外乡旅人,沉浸在安昌的风雨千百年中。上了岸,作别船夫,我又从这场穿越中,慢慢的一点点的把思绪拉回来。岸上的生活是真实的。慢行在 1700 多米长的老街,你会看到邻家大哥在灌香肠,大姐端着衣物在河道里浆洗,老婆婆在屋子里操持着家务,准备着一家人的午饭。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古镇注入了生机,让每一个到来的人,好似自己也是某家的自家人一样。古镇沿河的老街,搭建有凉棚,即使你在炎炎夏日来,也不会被大太阳炙烤;遇上下雨天,依旧可以悠然自得的漫步其中。老街上,两边的商铺买的都是一些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少了我们所熟知的古镇中售卖的满世
5、界都一样的所谓的纪念品挂在河岸边的香肠,是安昌人独有的。安昌香肠四季都有,又以冬季制作的最好。制作好的腊肠要求肠衣要选择优质猪小肠,灌以猪后腿精瘦肉制成的肉糜。腊肠都是当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肠灌好后就挂在自家房前的河边,这里通风,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一到了腊月里,一串串腊肠挂在门前,自然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除了香肠,扯白糖也是安昌的特产之一。将白糖放在炒锅里,在旺火上融化后,再慢慢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软糖拴在固定地方,另一边由人拉着,就这么扯,最后就成了成品,扯白糖。口味有芝麻味的,也有纯味儿的。行走安昌,你需要将脚步慢下来,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在古镇住一晚,因为夜晚和早晨的古镇,会比
6、白天还要来的真实。住在安昌的话,最好自己带睡袋,毕竟这里没有被开发,小镇上的客栈条件不如开发成型的地方。到安昌游玩,乘坐乌篷船感受一番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一艘船是 20 元,可以坐四个人,如果是一个人来的话,估计价钱还可以再商量。安昌古镇牌坊一座已经破旧的石桥,连接着古镇两岸。城隍殿内的香火旺盛。走进安昌,乘一叶乌篷,在吱吱呀呀的摇晃中,穿一座座古桥,品小镇安静的生活。安静的安昌,可以在这里恣意发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居民的生活,都离我们很近。吱吱呀呀摇晃的乌篷船,载着我们穿越历史,走进古镇。你从桥上走过,我在桥下涮墩布。你也可以在桥上发发呆,沉思一下。热闹的古镇,是最生活化的古镇。挂在河边的香肠,绝对是安昌独特的名片。冬天的茶馆略显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