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与认识摘要: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重要特征,经常被誉为会计信息的生命。在纯理论的条件下,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相违背,但在实际生活中,又经常互相矛盾,发生冲突。那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是牺牲其中一个,还是从另一个角度寻求一个方法使二者得到有效的统一呢?本文试图说明二者关系,以及遇到两难情况时的解决办法。关键词:相关性 可靠性 统一 矛盾 两难一、 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含义(包含国际定义与我国定义的比较)1 相关性的含义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的定义,相关性
2、包括以下几点涵义: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指将相关的信息输入预测过程,从而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要在信息失去其决策作用前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变成为不相关。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比而言,可以说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重要质量特征在我国是缺位的,至少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2 可靠性的含义根据 IASC 相 FASB 的定义,可靠性应包括这样几
3、层涵义:信息必须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事项。信息必须没有偏向。没有偏向亦即信息必须具有中立性。信息必须没有重要错误。比较而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 10 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里可靠性的概念过于单薄,仅有“如实反映”不能表达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的全部含义。二、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重要特征,相关性可靠性二者在理论条件下是相辅相成的,但总的来说,他们之间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首先,对于会计质量信息来说,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依存,并统一于总体质量特征。具体来说,脱离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再怎
4、么可靠也是无用的;而失去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再怎么相关,也是没有价值的。其次,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都是为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相关性回答了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养的信息,而可靠性可以让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同时,相关性与可靠性都受到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制约。由此可知,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脱离相关性去谈可靠性,也不能脱离可靠性去谈相关性,他们同时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同时,可靠性与相关性又经常发生矛盾冲突。普遍情况下,一些信息的相关性好,但是可靠性差;一些信息可靠性强,但是相关性弱,可以说二者同时非常完善的情况并不多。
5、从理论上讲,相关性的主要目的在于决策,即对未来服务,而可靠性则重在真实反映过去的信息。相关性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较高,以至于过分强调及时性从而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失去可靠性。同理,过分追求信息的完全可靠又容易忽略信息对决策的及时性,这样一来,再可靠的信息也会因为失去时效性而没有了寻在的价值,总而言之就是,过分相关的信息缺乏可靠性,而过分可靠的信息缺乏相关性三、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两难/抉择有上述可知,相关性与可靠性往往不能兼得那么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面对两难决策,我们又该怎样选择?1 从我国会计现状看相关性与可靠性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已成为上市
6、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证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李爽,2002)以 1996 年琼民源事件为起点,从红光事件、郑百文事件到银广厦造假案再到东方电子公然造假案,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接连被暴光。实际上,不要说这些中国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就一般层面上,中国会计信息失真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发生了这么多的会计信息舞弊事件,使人们不得不再次思考会计信息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以相关性和可靠性来表达,那么,是相关性的问题还是可靠性的问题?相信不言自明。所以,从我国目前的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更迫切需要解决。2 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抉择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
7、教授认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会计信息要有助于降低投资者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必须具备可靠性。总之,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比较而言,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是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特征。所以,当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冲突而不得不选择其一时,还是应该倾向于可靠性 。而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方法基本如下:第一,完善财会法规体系,加大对管理当局财务造假的惩治力度。财务欺诈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管理当局从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中获得的预期短期收益将超过其预期成本。具体到我国,曾涉嫌财务欺诈的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中饱私囊之后并无人因此入狱,也鲜有人因此而受到刑事处罚。加大
8、惩罚力度,可增加管理当局财务作假的机会成本。 第二,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防止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转换不确定性,会计上需要一系列基本假设,也需要限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限定会计处理对象,是为了防止无限制地拓宽财务会计的边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庞杂,在提高相关性的同时导致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削弱。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系列程序、方法的存在,制约着单一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却未必能够必然衍生出最终整体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为其间会计人员的估计、判断等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大量存在。因此,事前通过公共契约如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等形式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出基本要求、降低
9、使用者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第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水平,增强其专业胜任能力。这其中,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水平尤为重要,当前会计信息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经济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完全是由于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会计信息成了现代企业的生命,而会计诚信是会计的生命。四、 结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特征,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但是有存在互相矛盾冲突的一面。当面对两者的两难抉择,该如何取舍要根据具体国情和具体情况而定。针对我国而言,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与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会计信息还不是我国企业作出经济决策是的主要依据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而鉴于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层出不穷,实施举措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已经显得刻不容缓,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文献:1卢永华.广义会计理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12威廉姆R斯科托.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