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196581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二矿应急预案(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煤矿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煤矿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煤矿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井下运输事故、地面火灾事故、地面洪水事故、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地震灾害等。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

2、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其中,专项预案主要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井下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洪水淹井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道路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大面积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等。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1.5 应急工作原则煤矿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3、的原则。充分发挥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清河二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30 万吨/年,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 390人。一、交通位置清河二矿隶属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位于古交市区西北 15km 处安庄村南,行政区划属嘉乐泉乡管辖。太(原)宁(武)公路和太(原)岚(县)铁路均由井田西南侧通过,镇城底站相距井田约7km,其间有嘉乐泉矿的铁路专用线连通,由井田到太原公路里程67km,铁路里程 56km,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二、地形、地势及河流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侧,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地

4、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十分复杂。井田内较大的沟谷宣岩沟,呈南北向穿越井田中部。井田地表大部为第三、第四系土层覆盖,间或有少量基岩出露。井田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山梁,标高 1305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南部宣岩沟沟谷,标高1150m,最大相对高差 155m。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3井田范围地表河流不发育,各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均属干沟,只有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流泄,辗转汇入东南侧的狮子河,最后于镇城底流入汾河,属汾河水系。三、气象与地震井田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冬多风,夏季多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据山西省地震局颁发的山西省地震烈度区

5、划表,古交市属 6 度区。井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仅在部分陡坎地段有小面积黄土崩塌现象。四、原有井田开发情况及邻近矿井概况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二煤矿是由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乐泉矿四个矿办小煤矿整合而成的,四个关闭小煤矿分别为安庄煤矿、对角坡煤矿、宣岩沟 4 号煤矿和宣岩沟煤矿,上述四个关闭小煤矿的基本情况和资源开发情况如下:(1)安庄煤矿位于整合井田之北部,属嘉矿工贸公司联办矿,1989 年建井,斜井开拓,批准开采山西组 2、3 号煤层和太原组 8 号煤层,年生产能力30kt。于 2001 年关闭。关闭前在井田东部开采 2、3 号煤层,采空面积 0.0325km2。该

6、矿东部有 2、3 号煤层隐伏露头和风氧化带。其赋存范围已基本采空。太原组 8 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4(2)对角坡煤矿位于安庄煤矿之南,为嘉矿与南村联办矿。于 1999 年建矿,批准开采山西组 2、3、4 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 30kt/a,2001年关闭。关闭前在井田北部开采,已采空面积 0.1075km2。该矿位于煤层隐伏露头带,分布有大片煤层风氧化带,估算 2、3、4 号合并煤层保有地质储量约 453kt,太原组 8 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3)宣岩沟 4 号南煤矿位于对角坡煤矿之南,为嘉矿工贸和劳动服务公司联办矿。1988年建矿,批准开采山西

7、组 2、3、4 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年生产能力 50kt。2001 年关闭,关闭前开采范围在井田南部,采空面积0.0313km2。井田位于煤层隐伏露头区,分布大片煤层风氧化带,估算2、3、4 号煤层保有储量约 182kt 井田范围 8 号、9 号煤层亦属未开发资源。(4)宣岩沟煤矿位于宣岩沟 4 号煤矿之南,属嘉矿总公司工会办矿,1933 年建井,批准开采山西组 2、3、4 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60kt/a。2001 年根据政策关闭。关闭前开采山西组 2、3、4 号煤层,井田范围基本采空。8 号煤层和 9 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本次将该矿北部 0.093km2 划入整合井田范围。五、

8、地质构造本井田处于吕梁山隆起东翼,西山煤田平缓不对称向斜的北部。本井田主要受狮子河向斜控制。狮子河向斜轴在井田东侧穿过。本井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5田处于狮子河向斜西翼,总体呈一走向北东,向南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在此单斜基盘上,略有宽缓次级起伏。井田范围地层平缓,一般在610之间变化。另据地表及井下巷道揭露,井田内共发育有落差5m 以上的断层 2 条,井田落围未发现陷落柱及火成岩等其它构造现象,井田总体构造属简单。六、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1)8 号煤层顶板为泥灰岩或石灰岩,厚 1.283.43m,局部有 0.20m 左右炭质泥岩伪顶。灰岩裂隙发育,受地下水影响,常风化成黄色,小溶

9、洞发育。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厚 12m,有时有炭质泥岩伪顶。泥岩多呈块状,无层理,含植物化石。(2)9 号煤层顶板多为泥质岩或粉砂岩,厚 23m,底板以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厚 12m。七、煤的风化与氧化井田大部为黄土覆盖。据钻孔控制资料,井田内分布较多煤层隐伏露头。根据钻孔揭露资料和煤矿井下开采情况,各处风化深度不一,且无明显规律。本次参照嘉乐泉矿地质报告资料,由基岩侵蚀面下推2030m,或由隐伏露头内推 80100m 为煤层风氧化带。八、井田水文地质(一)井田主要含水层(1)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层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6本井田位于西山煤田的西北角,地层埋藏浅,故灰岩岩溶发

10、育,富水性强。据区域资料,水位标高 880890m。(2)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组本组由 L1、K2、L4 三层灰岩及其间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灰岩段 1942m,平均 30m,L1 常变为泥灰岩,层位稳定,厚度1.283.43m。K2 质较纯,井田范围大部面积缺失,厚度03.16m。L4 层位稳定,厚 0.854.17m。由于埋藏浅,井田内灰岩裂隙及岩溶均发育。(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组较稳定的砂岩是 03 号煤上下的中砂岩,其次为 K3 砂岩。水位标高 1104.16m。属弱含水层。(4)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水位标高 1006.231102.09m,水质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属弱含水层

11、。(5)第三系砾岩含水层本层多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分布不广,富水性弱。(6)全新统砂砾含水层主要分布于较大沟谷中,厚度一般 3m 左右,最厚 10m 左右。由于补给条件差,含水性弱。(二)主要隔水层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7(1)据矿区资料,上马家沟组下段(O2s1)厚 19.6141.96m,一般 20m,岩性多为角砾状泥灰岩;或夹薄层石灰岩,为一隔水层段。(2)峰峰组下段(O2f1)厚 10.0259.09m,一般 25m,岩性为角砾状泥灰岩夹石膏层,为一隔水层段。(3)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全厚 20.7244.22m,平均 31.12m。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之上。中、上部为灰

12、黑色泥岩、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砂岩及浅灰色粘土岩组成,构成奥灰岩上部的主要隔水层。(4)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组下部 L1 为泥灰岩,层位稳定,厚度 1.283.43m,是另一段隔水层。(三)断层的水文地质井田内断层与矿区的大多数断层一样,多具压性结构面的特征;断层带不宽,并受挤压而紧闭,断层角砾被断层泥胶结,据勘探资料钻孔穿过断层带时,水文动态未发现异常,但其两侧的裂隙发育带,应是相对富水性强的地段。嘉乐泉矿开采 4 号煤过程中,六采区曾碰到小断层,发生涌水现象,但持续几天以后不再涌水,或水量明显减弱,说明只是静储量被消耗,断层两则渗透补给极弱。但对于井田北部的 F84 大断层,因无揭露资料,其

13、含水性和导水性尚有待做工作予以查明。(四)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奥灰水的补给条件最好,除有大面积露头可接受降水补给外,并有汾河切过露头,而直接接受地表水的补给,因而富水性强。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8太原组含水层在井田内出露不多,其补给来源主要是露头区和浅部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上覆的新生界含水层水补给,由于出露范围有限,再加上裂隙岩溶发育不均一性,因而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五)矿井涌水量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据统计,井田内各小煤矿在关闭前矿井涌水量均不大。在 2 号煤的开采过程中,底板未发现有涌水现象,矿井以顶板进水为主,煤层不含水,巷道掘进过程中,多为顶板淋水或小断层短暂

14、涌水,涌水量不大。矿井涌水量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在每年的 7、8、9 三个月及延后的半月内,随着降水的增加,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到旱季则涌水量又逐渐减小。根据预测的矿井涌水量:达到 30 万吨设计年产量时正常为45m3/h,最大为 85m3/h。九、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地压(1)瓦斯根据 2007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汇总表,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0.6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0.30m3/t。鉴定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及煤的自燃8 号煤层自燃等级为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3)地温地压井下未发现有地温、地压异常情况,应属地温、地压正常区。太原煤气化

15、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9十、矿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工业场地内新建混合提升斜井落底至 9 号煤层,落底标高为+1109.487m,井筒净宽 4.0m,净断面 12.30m2,井口坐标X=4207778.722,Y=375944764.357,井口标高为 1160.999m,倾角17,方位角 212,斜长 236.0m。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和辅助提升任务,并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工业场地内新建回风斜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该井筒落底到8 号煤层,落底标高为+1113.526m,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矿井安全出口,井筒净宽 2.5m,净断面为 6.2m2,井口坐标为:X=420779

16、2.334,Y=37594726.323,井口标高为+1159.694,倾角为17,方位角为 212,斜长 162m。混合提升斜井一次落底 9 号煤,在到 8 号煤层后布置井底甩车场、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等硐室。井下共布置两条平行大巷,即胶带运输大巷、轨道回风大巷,前期在 8 号煤层布置胶带运输大巷和轨道回风大巷,在胶带运输大巷和混合提升斜井相交处建一井底煤仓,首采工作面胶带顺槽通过胶带下山与煤仓上口相联,轨道回风顺槽通过轨道回风下山与回风大巷相连形成井下完善的运输、通风系统。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 1t 固定式矿车运输。全井田为一个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开采

17、,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井田的东部边界附近的 8 号煤层,由于两层煤距离较近,故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开采这两层煤,采用+1106.0m 一个水平开采全井田。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0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臂高档机采,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艺为一个机掘,一个炮掘。十一、矿井生产系统(一)提升、运输系统(1)矿井提升混合斜井采用 DTL-800 型带式输送机提升原煤,辅助提升为单钩串车,采用 JTP1.2 型提升绞车完成矿井的排矸、下料的任务。(2)井下运输井下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原煤;回风大巷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材料;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皮带运输,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刮

18、板运输机运输。(二)矿井排水系统井底车场附近设有中央水泵房,主副水仓有效容积 500 立方米。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积水由小水泵抽排至主水仓,然后有主排水泵集中排出地面。主排水泵房安装三台 MD85453 离心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能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的要求。(三)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双电源供电。两回路均引自嘉乐泉 6KV 变电站,为混凝土双杆架设,均不分接其它负荷。备用电源,带电备用。(四)通风系统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1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混合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五)安全监控系统矿井装备瓦斯监控系统、产量监控系统和井下

19、人员定位系统。地面设有视频监控室。(六)综合防尘系统地面建有容积 200 立方米的静压水池,地面水池水由深井水补给,静压水管路从回风斜井送入井下所有地点。全矿井防尘管路共计长度为 3460 米,主管路长 1350 米,支管路长 2110 米,每隔 50 米设三通阀。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回采工作面顺槽及掘进工作面都安设了静压洒水管路,采煤机、掘进巷道、各转载点、卸载点、煤仓口等地点都设有喷雾洒水装置,掘进工作面接软管放炮后洒水降尘。主要进、回风巷均设置风流净化水幕。(七)通讯系统地面设有一套 JVS2000-6D 128 门型矿用通讯交换机与井上下各工作点的矿用电话配套使用。井上下主要工作地

20、点均设有电话。其中井下安装本安型电话。矿对外有专用有线电话,线路信号畅通可靠,保证了信息的正常交流。(八)地面生产系统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地面生产系统为原煤出井后卸入储煤场,原煤通过卡车外运。材料、设备均通过窄轨运至混合斜井井口。在地面工业广场设有矿办公楼、单身公寓、职工澡堂、食堂等。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辨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的辨识办法,由安全科牵头,组织调度室、生产技术科、通风部、机电部、供销部、保卫部以及生产单位技术负责人,参考并依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及现场调查结果,辨识出清河二矿潜在的 13 个危险源:(一)

21、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爆炸燃烧(瓦斯爆炸事故);(二)井下所有采掘巷道、运输巷道容易造成煤尘堆积而潜在着煤尘爆炸燃烧(煤尘爆炸事故);(三)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遭遇矿井透水和地质构造水威胁(矿井水灾事故);(四)在地面可能造成山洪灌井威胁(地面洪水灾害);(五)井下各机电设备硐室及皮带机头各种电器设备可能引发外因火灾和煤层自燃外因火灾(矿井火灾);(六)各采、掘、安装工作面及其使用巷道的顶板冒落危险(矿井顶板事故);(七)矿井运输事故;(八)矿井地面火灾事故;(九)锅炉爆炸事故;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3(十)道路交通事故;(十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火工品爆炸);(十二)大面

22、积停电事故(十三)地震灾害事故。2.2.2 风险评价针对上述 13 条重大危险源,由安全科牵头,组织调度室、技术部、通风部、机电部、供销部、保卫部、综合人事部、计财部等相关技术人员及负责人,采用 LEC 法进行风险评价。(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爆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性L 取 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瓦斯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即每天工作面暴露;瓦斯爆炸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许多人死亡的大灾难。风险评价定量计算结果为:DLEC16100600。对瓦斯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23、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二)井下所有采掘巷道、运输巷道容易造成煤尘堆积而潜在着煤尘爆炸爆炸: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即可能性小,完全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4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煤尘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即每天工作面暴露;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许多人死亡的大灾难,计算结果为:DLEC16100600。对煤尘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24、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三)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可能遭遇矿井透水和地质构造水威胁:发生水灾(透水)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即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作业人员暴露在水灾(透水)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即每天工作面暴露;水灾(透水)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40,即数人死亡的灾难,计算结果为:DLEC1640240。对水灾(透水)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240320,D240160(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 4 级 (3)危险源分级:B

25、 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5(四)地面洪水事故:发生山洪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山洪灌井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山洪灌井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DLEC16100600。对山洪灌井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五)井

26、下各机电设备硐室及皮带机头各种电器设备可能引发外因火灾:发生外因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外因火灾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外因火灾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取 100,即:DLEC16100600。对外因火灾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六)各采、掘、安装工作面及其使用巷道的顶板冒落危险:发生顶板冒落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顶板冒落危险环境中太原

27、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6的频繁程度 E 取 6;顶板冒落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40,即:DLEC1640240。对顶板冒落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240320,D240160(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 4 级 (3)危险源分级:B 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七)矿井运输事故:发生矿井运输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运输事故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斜井跑车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40,即:DLEC1640240。对矿井运输事故危险源风险评

28、价结论:(1)定量:D240320,D240160(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 4 级 (3)危险源分级:B 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八)矿井地面火灾:发生地面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地面火灾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地面火灾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40,即:DLEC1640240。对地面火灾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7(1)定量:D240320,D240160(2)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 4 级 (3)危险源分级:B 级(二

29、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九)锅炉爆炸事故:发生锅炉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锅炉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锅炉爆炸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DLEC16100600。对锅炉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30、1;作业人员暴露在道路交通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6;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40,即:DLEC1640240。对道路交通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 定量:D240320,D240160(2) 定性:高度危险,风险级别为 4 级 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8(3)危险源分级:B 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十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火工品爆炸):发生火工品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L 取 1;作业人员暴露在火工品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取 6;火工品爆炸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31、 取 100,即:DLEC16100600。对火工品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6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十二)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可能性 L 取0.5;作业人员暴露在大面积停电灾害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10;大面积停电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D=LEC=0.510100=500对大面积停电灾害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5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

32、险级别为一级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9(3)危险源分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的严重事故。(十三)地震灾害事故: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 L 取 0.5;作业人员暴露在地震灾害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取 10;地震灾害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C 取 100,即:DLEC0.510100500。对地震灾害危险源风险评价结论:(1)定量:D500320(2)定性:极其危险,风险级别为 5 级 (3)危险源分级:A 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即在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 29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0 万元以

33、上或其它性质的特别严重事故。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清河二矿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抢险专业组)、矿山救护队伍、外部应急资源组成。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矿长担任,成员由采掘、通风、机电、技术、保卫、人事、计财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0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各有关人员在处理灾害事故中的任务和职责:(1)矿长:是处置事故的指挥者

34、,在矿总工程师和机电矿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3)副矿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4)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5)通风部部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为实现自然通风及恢复主通风机运转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重视主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

35、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6)技术部部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害处理。(7)井下各组队队长、班长: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1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3.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矿长兼任或由矿长授权总工程师兼任,副主任由相关副矿长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36、。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6)矿山事故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3.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2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37、,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救护队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设以下专业小组:(1)抢险救灾组:由矿山救护队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技术专家组:由与煤矿有关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3)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4)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5)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6)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38、(7)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产、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要有专人对瓦斯、CO、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3水害、顶板状态的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见专项预案)。4.2 预警行动根据各部门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1)下达预警指令。(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3)根据事态发展的资料,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4.3 信息

39、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矿井调度室,矿井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得到总指挥批准后,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 1 小时内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性质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

40、损失;已采取的措施;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4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应急救援预警行动级别,根据事发单位各种危险源的特征、性质、范围、后果及严重程度,企业负责人在危险源失控后,立即按照各类突发性事故、事件状态划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预警)这种应急行动级别是可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定为预警级。凡属矿井井上、下各生产单位、辅助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发生轻伤人身事故或二级非伤亡事故;地面作业场所、仓库、油库局部着火、燃爆、一般交通事故、物体打击、人员触电、山体局部滑坡,建筑施工坠落以及机械伤害等事故造成个别人员受伤的事故。这些事故由各危险源管理单位

41、启动危险源失控后相应的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2)二级(现场应急)这个级别包括事故已经发生或升级,是需要立即采取应急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的事故、事件,这种级别定为现场应急。凡属矿井井上、下各生产单位、辅助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发生 1-2 人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以下,事发单位要立即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危急情况,立即指派分管副总指挥赶赴事发现场,组织指挥命令事发单位启动以上危险源失控后相应的应急救援专项预案进行抢险救灾,并在 30 分钟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5(3)三级(全体

42、应急)这是实行最高级别应急状态。凡本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水灾、火灾、顶板、运输等重大矿井灾害事故,造成 3 人以上死亡、10 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以上。地面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重大洪水灾害、矿区大面积非正常停电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锅炉爆炸事故等突发性人员伤亡事故,急需立即进行抢险救灾。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启动矿应急救援体系和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控制事故发展蔓延。总指挥宣布全矿应急救援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全体副总指挥、成员到矿应急救援指挥部集结待命,各种保障机构和专业抢险队伍实施总指挥令,分别进行抢险救灾,对事故受威胁的人员进行安全疏散

43、或紧急避险,对受困的人员采取一切特殊措施进行救援,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5.2 事故的报警、接警、召集、通报 5.2.1 报警事发现场人员或目击者,有关值班人员通过矿井监测系统发现灾害事故,立即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简要说明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程度、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5.2.2 接警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6(1)迅速问清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设施破坏情况,以及汇报人的姓名、单位、所在位置,并准确详细记录。(2)立即向矿当日值班长汇报灾害事故的基本情况。(3) 矿当日值班长

44、接到报告后,对值班人员所汇报情况进行快速分析与判断,确定应急级别,下达初始命令:a)立即命令值班员指挥事发现场班组长紧急控制危险源,如危险源难以控制或对控制人员构成威胁后,实施紧急撤离。b) 按照灾害性质,命令受事故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按照预定的避灾路线立即撤离。c)事故单位工作人员协助考勤站、充电室立即清点受灾区域内的井上、下出入井人员数量、时间,列表报矿指挥部。d)矿值班长命令值班员将事发情况向总指挥通报。5.2.3 召集矿总指挥到达应急救援指挥部后,迅速判断应急级别,一旦应急确定为现场或全体应急时,立即发出一号令:召集副总指挥、全体成员到矿应急救援指挥部集中。5.2.4 通报(1)矿指挥

45、部值班人员迅速按总指挥命令,将上述事项立即通知相关单位领导,并做好通知记录。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7(2)各救援队队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根据指挥部命令安排本队成员各就各位,做好应急救援行动准备。(3)根据总指挥命令,通知周边相邻单位、当地政府。5.3 上报、请求支援(1)上报现场应急及全体应急级事故(事件)发生后,矿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 30 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请求支援总指挥确认灾害性质及灾情非常严重,本矿难以对灾情蔓延进行有效控制,估计仅靠自身的力量和有效应急资源难以快速控制和全面消除事态发展时,命令值班员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5.4

46、 应急启动 应急级别确定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抢险队伍、物资和设备等),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等。5.5 救援行动现场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后,应急救援队伍要按时集结待命,或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进入事故现场,开展或协助专业救护队员进行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工作。5.6 扩大应急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8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迅速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实施扩大应急响应。5.7 应急恢复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

47、处理和事故调查等。5.8 应急结束当矿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后,企业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止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终止命令,宣布应急状态终止。在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需要,组织信息发布,说明有关事故处理完毕后的调查结果、采取的措施、善后处理的安排及预防改进措施等。6 信息发布本矿对外新闻发言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指定。现场对外发言人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7 后期处置应急救援结束后,本矿应做好如下工作:(1)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

48、药品、生活保障设施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现场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9应急救援指挥部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2)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矿井事故中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顶板垮落、火区复燃等,因此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须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3)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的规定,救灾完成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充分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4)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

49、家属,人力资源部门和工会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统计资料,并及时报告煤矿安全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通信畅通。同时,提供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8.2 应急队伍保障太原煤气化清河二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30矿山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做好处理重特大事故的准备。做好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能力;加强与其它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有关队伍以附表形式列出)。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为保证矿山抢险救灾及时、有效,必须建立矿山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系统,形成全方位抢险救灾装备支持和保障。(有关应急物资与装备以附表形式列出)。8.4 经费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财务部审核,经应急救援指挥部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