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9184730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炎陵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炎陵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设定义域为(0,+)的单调函数 f(x),对任意的 x(0,+),都有 ff

3、(x) lnx=e+1,若 x0 是方程 f(x) f(x )=e 的一个解,则 x0 可能存在的区间是( )A(0,1) B(e 1,1) C(0,e 1) D(1,e)2 函数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f (0)的值为( )()2cos()f0A. B. C. D. 32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应用.3 已知集合 A=x|1x3,B=x|0xa,若 AB,则实数 a 的范围是( )A3,+ ) B( 3,+) C,3 D,3)4 如图,长方形 ABCD 中,AB=2,BC=1 ,半圆的直径为 AB在长方形 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

4、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B1 C D15 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满足 ,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 xf(x)0 的解集为( )A 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

5、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C D6 已知 F1,

6、F 2 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M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MF2= ,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2 B C D47 已知四个函数 f(x)=sin(sinx),g(x)=sin(cosx ),h(x)=cos (sinx),(x)=cos(cosx)在x, 上的图象如图,则函数与序号匹配正确的是( )Af(x) ,g(x) , h(x) ,(x) Bf(x),(x) ,g(x),h(x)Cg(x),h(x),f(x) , (x) Df (x) ,h(x),g(x),(x)8 若函数 f(x)=ka xax,(a 0,a1)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

7、g(x)=loga(x+k)的是( )A B C D9 “ab,c 0”是“acbc”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如图是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参赛歌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 m,n 为数字 09 中的一个),则甲歌手得分的众数和乙歌手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 a 和 b,则一定有(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8、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

9、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Aab Ba bCa=b Da,b 的大小与 m,n 的值有关1148 7 被 7 除的余数为 a(0a 7),则 展开式中 x3 的系数为( )A4320 B4320 C20 D2012函数 y=sin2x+cos2x 的图象,可由函数 y=sin2xcos2x 的图象( )A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 B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C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 D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二、填空题13一个总体分为 A,B,C 三层,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

10、量为 15 的样本,若 B 层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为 ,则总体的个数为 14利用计算机产生 1 到 6 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a 和 b,在 a+b 为偶数的条件下,|ab| 2 发生的概率是 15设全集 _.16函数 y=sin2x2sinx 的值域是 y 17【泰州中学 2018 届高三 10 月月考】设函数 是奇函数 的导函数, ,当 时,fxfx10fx,则使得 成立的 的取值范围是_0xff 0fx18函数 f(x)= 2ax+2a+1 的图象经过四个象限的充要条件是 三、解答题19如图,过抛物线 C:x 2=2py(p0)的焦点 F 的直线交 C 于 M(x 1,y 1),N(

11、x 2,y 2)两点,且x1x2=4()p 的值;()R,Q 是 C 上的两动点, R,Q 的纵坐标之和为 1,RQ 的垂直平分线交 y 轴于点 T,求 MNT 的面积的最小值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12、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0

13、已知ABC 的顶点 A(3,2), C 的平分线 CD 所在直线方程为 y1=0,AC 边上的高 BH 所在直线方程为 4x+2y9=0(1)求顶点 C 的坐标;(2)求ABC 的面积21如图:等腰梯形 ABCD,E 为底 AB 的中点,AD=DC=CB= AB=2,沿 ED 折成四棱锥 ABCDE,使AC=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

1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

15、“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证明:平面 AED平面 BCDE;(2)求二面角 EACB 的余弦值22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线 l:3x+4y12=0 与圆 C: ( 为参数 )试判断他们的公共点个数23(本题满分 12 分)为了了解某地区心肺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在某医院随机地对入院的 50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 列联表:2患心肺疾病 患心肺疾病 合计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

16、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

17、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男 20 5 25女 10 15 25合计 30 20 50(1)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患心肺疾病的人群中抽 6 人,其中男性抽多少人?(2)在上述抽取的 6 人中选 2 人,求恰有一名女性的概率.(3)为了研究心肺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请计算出统计量 ,判断心肺疾病与性别是否有关?2K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2

18、kKP15.0.05.2.01.5.01.726384163789(参考公式: ,其中 ))()(dbcabn dcban24(本题 10 分)解关于的不等式 2(1)0ax.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19、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炎陵

20、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 D【解析】解:由题意知:f( x)lnx 为常数,令 f(x)lnx=k(常数),则 f(x)=lnx+k由 ff( x) lnx=e+1,得 f(k)=e+1,又 f(k)=lnk+k=e+1,所以 f(x)=lnx+e,f(x)= ,x0f(x) f(x) =lnx +e,令 g(x)=lnx +e=lnx ,x (0,+)可判断:g(x)=lnx ,x(0,+)上单调递增,g(1)= 1,g(e )=1 0,x 0(1,e), g(x 0)=0,x 0 是方程 f(x)f(x)=e 的一个

21、解,则 x0 可能存在的区间是(1,e)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零点的判断,构造思想,属于中档题2 【答案】D【解析】易知周期 , .由 ( ),得12()T2T521k( ),可得 ,所以 ,则 ,56kZ56()cos()6fx5(0)2cos()36f故选 D.3 【答案】B【解析】解:集合 A=x|1x3,B=x|0xa,若 AB,则 a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包含关系,考查不等式问题,是一道基础题4 【答案】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22、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

23、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解析】解:由题意,长方形的面积为 21=2,半圆面积为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 ,由几何概型公式可得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明确几何测度,利用面积比求之5 【答案】B【解析】解:函数 f(x)是奇函数,在( 0,+ )上单调递减,且 f ( )=0 ,f ( )=0

24、,且在区间( ,0)上单调递减,当 x0,当 x0 时, f(x)0,此时 xf(x)0当 x0,当 0x 时,f( x)0,此时 xf(x)0综上 xf(x)0 的解集为故选 B6 【答案】 C【解析】解:设椭圆的长半轴为 a,双曲线的实半轴为 a1,(aa 1),半焦距为 c,由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可知,设|MF 1|=r1,|MF 2|=r2,|F 1F2|=2c,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 e1,e 2F 1MF2= ,由余弦定理可得 4c2=(r 1) 2+(r 2) 22r1r2cos ,在椭圆中,化简为即 4c2=4a23r1r2,即 = 1,在双曲线中,化简为即 4c2=4a12

25、+r1r2,即 =1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联立得, + =4,由柯西不等式得(1+ )( + )(1 + ) 2,即( + ) 2 4= ,即 + ,当且仅当 e1= ,e 2= 时取等号即取得最大

27、值且为 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利用余弦定理和柯西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较大7 【答案】 D【解析】解: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即所对应函数为奇函数,只有 f(x);图象恒在 x 轴上方,即在 ,上函数值恒大于 0,符合的函数有 h(x)和 (x),又图象过定点(0,1),其对应函数只能是 h(x),那图象对应 (x),图象 对应函数 g(x)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从函数的性质入手结合特殊值是解这一类选择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8 【答案】C【解析】解:函数 f(x)=ka xax,(a 0,a1)在( ,+)上是奇函数则 f( x)+f

28、(x)=0即(k1 )(a xax)=0则 k=1又函数 f(x)=ka xax,(a0,a1)在(,+)上是增函数则 a1则 g(x)=log a(x+k)=log a(x+1)函数图象必过原点,且为增函数故选 C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

29、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

30、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若函数在其定义域为为奇函数,则 f(x)+f(x)=0,若函数在其定义域为为偶函数,则 f(x)f( x)=0,这是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变形使用,另外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在公共单调区间上: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 【答案】A【解析】解:由“ab,c 0 ”能推出“acbc”,是充分条件,由“acbc”推不出“ ab,c0”不是必要条件,例如 a=1,c=1,b=1,显然 acbc,但是 ab,c 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10【答案】C【解析】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甲得分的众数为 a=

31、85,乙得分的中位数是 b=85;所以 a=b故选:C11【答案】B 解析:解:48 7=(49 1) 7= + 1,487 被 7 除的余数为 a(0 a7),a=6, 展开式的通项为 Tr+1= ,令 63r=3,可得 r=3, 展开式中 x3 的系数为 =4320,故选:B.12【答案】C【解析】解:y=sin2x+cos2x= sin(2x+ ),y=sin2xcos2x= sin(2x )= sin2(x )+ ),由函数 y=sin2xcos2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 y= sin(2x+ ),故选:C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

32、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3、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关系,利用辅助角公式将函数化为同名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答案】 300 【解析】解:根据分层抽样的特征,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所以总体中的个体的个数为 15 =300故答案为:300【点评】本题考查了

34、样本容量与总体的关系以及抽样方法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14【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得,利用计算机产生 1 到 6 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a 和 b,基本事件的总个数是66=36,即(a ,b)的情况有 36 种,事件“ a+b 为偶数” 包含基本事件:(1,1),(1,3),(1,5),(2,2),(2,4),(2,6),(3,1),(3,3),(3,5),(4,2),(4,4),(4,6)(5,1),(5,3),(5,5),(6,2),(6,4),(6,6)共 18 个,“在 a+b 为偶数的条件下,|ab|2”包含基本事件:(1,5),(2,6),(5,1),(6,2)共 4 个,故在

35、 a+b 为偶数的条件下,|ab|2 发生的概率是 P=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以条件概率为载体,考查条件概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概率的类型,从而利用相应公式,分别求出对应的测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答案】 7,9【解析】全集 U=nN|1n10,A=1,2,3,5,8,B=1 ,3,5 ,7,9,( UA)=4,6,7 ,9 ,( UA)B=7,9,故答案为:7,9。16【答案】 1,3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

36、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

37、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解析】解:函数 y=sin2x2sinx=(sinx1) 21,1sinx 1,0(sinx 1) 24,1(sinx 1) 213函数 y=sin2x2sinx 的值域是 y1,3故答案为 1,3【点评】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 ,0,1【解析】18【答案】 【解析】解:f(x)= 2ax+2a+1,求导数,得

38、f(x)=a(x1)(x+2)a=0 时,f (x)=1,不符合题意;若 a0,则当 x2 或 x1 时,f(x)0;当2x1 时,f (x)0,f(x)在( 2,1)是为减函数,在(, 2)、(1,+)上为增函数;若 a0,则当 x2 或 x1 时,f(x)0;当2x1 时,f (x)0,f(x)在( 2,1)是为增函数,在(, 2)、(1,+)上为减函数因此,若函数的图象经过四个象限,必须有 f(2)f(1)0,即( )( )0,解之得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的图象、充要条件的判断等知识,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

39、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

40、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9【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设 MN:y=kx+ ,由 ,消去 y 得,x 22pkxp2=0(*)由题设,x 1,x 2 是方程(*)的两实根, ,故 p=2;()设 R(x 3,y 3),Q(x 4,y

41、4),T(0,t),T 在 RQ 的垂直平分线上,|TR|=|TQ|得 ,又 , ,即 4(y 3y4)=(y 3+y42t)(y 4y3)而 y3y4,4=y 3+y42t又y 3+y4=1, ,故 T(0, )因此, 由()得,x 1+x2=4k,x 1x2=4,= 因此,当 k=0 时,S MNT 有最小值 3【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了直线和圆锥曲线间的关系,着重考查“舍而不求” 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计算能力,是中档题20【答案】 【解析】解:(1)由高 BH 所在直线方程为 4x+2y9=0, =2直线 ACBH,k ACkBH=1 ,直线 AC 的方程为 ,联立点 C

42、 的坐标 C(1,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