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182353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急诊CAP治疗中抗菌药物特点与选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急诊CAP治疗中 抗菌药物特点和选择,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指出: 对于急诊患者,基于诊断和病情,应尽早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急诊CAP患者,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包括:,2011年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急诊CAP抗菌药物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特性(PK/KD) 安全性 依从性 经济学,杨帆.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1;31(8):673-675,急诊CAP患者流行病学现状,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呈上升趋势3,1.何礼贤,陈雪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0):110-113 2. Bin Cao e

2、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2): 189-94 3. 2009-2010亚太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耐药监测(CARTIPs研究),抗菌作用,急诊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 - -内酰胺类,抗菌作用,2011年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急诊常用抗菌药物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菌作用,2011年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主要作用于需氧G+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耐

3、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属对其耐药 适用于敏感菌导致的感染 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啶,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仿或略差 对G-菌的作用则强于第一代者,但较第三代差,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的抗菌活性仍弱 除头孢孟多外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多数-内酰胺酶稳定 适用于敏感菌导致的感染,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抗菌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注射用品种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对G+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G-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具有抗假单胞菌属作用的品种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对G+

4、球菌作用较差,对G-杆菌的作用则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仿,对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抗菌活性 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特别是威胁生命的严重G-杆菌感染,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抗菌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包括对铜绿假单胞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呈现耐药的肠杆菌属细菌可呈现敏感。对G+球菌作用强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广谱内酰胺酶及染色体介导的Bush I 组-内酰胺酶的稳定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主要用于产I类-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引起的中度和重度感染,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抗菌作用,急诊常用

5、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比较 -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常用药物抗菌活性比较,抗菌作用,莫西沙星做为新一代喹诺酮药物 广谱覆盖CAP常见致病菌,且抗菌活性强,小 结,根据急诊CAP病原学特点,初始治疗应该覆盖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同时要考虑这两种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 呼吸喹诺酮如莫西沙星覆盖急诊CAP的主要致病菌,并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抗菌作用,PK/PD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疗效重要依据,PK/PD,评价抗菌药物疗效: 临床疗效 临床治愈率或有效率仅显示感染已减轻或缓解,并不说明感染部位病原菌已被清除病原菌的

6、清除 与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有关 与给药方案有关,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根据PK/PD,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分类,时间依赖性,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浓度依赖性,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抗菌作用与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时间依赖且PAE或T1/2 较长,主要参数 TMIC和AUCMIC,主要参数 AUC/MIC,主要参数 AUC0-24/MIC(AUIC) Cmax/MIC,PK/PD,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等,多数-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等,阿

7、奇霉素、四环素类等,使用-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治疗时,需缩短给药间隔,且多次给药,每次足量,1.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Dominguez Mc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1;47(4):391,PK/PD,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续 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1.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 梁建敏。医学信息.2009;22(2):7-9 3.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使

8、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需维持药物浓度MIC或MBC,同时根据血药浓度MIC或MB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来确定给药间隔,PK/PD,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使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时,较大剂量较少的给药次数是最佳的给药方法,1.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 .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K/PD,氟喹诺酮类药物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理想给药方案是每日剂量单次给药,以达到最高血浆Cmax和AUC0-24 莫西沙星每日一次,给药方便,疗效确切 目前国内左氧氟沙星采用400mg/日的剂量对肺炎链球菌及

9、G-杆菌均不能获得理想的AUC/MIC和Cmax/MIC,且易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增殖和流行,Mandell LA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44:S27-44,氟喹诺酮类药物理想给药方案,PK/PD,PK/PD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疗效重要依据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理想给药方案是每日剂量单次给药,以达到最高的血浆Cmax和AUC0-24 莫西沙星每日一次,给药方便,疗效确切,小 结,PK/PD,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安全性,急诊宿主构成情况变迁,比如高龄患者、多合并症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

10、者明显增多,2011年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急诊科人群特点发生变化,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安全性问题,尤其是特殊人群用药,如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代谢减慢,各器官随年龄和体内自由基伤害的增加而衰退,肝肾功能通常减退 老年患者也是急诊科主要就诊人群,在选择抗菌药物需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安全性 据统计2008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局。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安全性,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安全性,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11、1),安全性,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2),安全性,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 对特殊人群用药的影响(1),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安全性,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 对特殊人群用药的影响(2),汪复等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安全性,急诊CAP宿主构成情况变迁,比如高龄患者、多合并症患者、应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明显增多,老年患者成为急诊主要就诊人群。因此,抗菌药物安全性对于急诊CAP患者至关重要 氟喹喏酮类药物无过敏反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特殊人群用药无需调整用量,小 结,安全性,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依从性,.Kardas P. J .Applied Res. 2003;3:201-206.,日一次给药,患者依从性更好,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依从性分析,依从性,急诊CAP常用抗菌药物经济学分析,经济学,2011年WHO抗菌药物DDD值,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推荐治疗方案,2011年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