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复习经验交流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一开始都是从“听”入手的,因为要想能说,首先要能听懂。在英语学习的五种途径听、说、读、写、译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专家指出,在一般的成人交流活动中, “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量的 45%、 “说”占 30%、 “读”占16%、 “写”占 9%,由此可见,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我们的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二语学习,现实生活中缺少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英语课上的听力训练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培养纯正的语音语调的主要途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英语。有了基本的听说能力做基础,才能保证英
2、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小学英语的复习课上,我们要力争每节课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听力情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听觉敏锐、辨音能力强的特点,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一、读图预测能力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让他们根据听力材料来完成纯文字的听力任务,势必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给与他们足够的支撑,图片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听力时使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支撑。有了图片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听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常见的听音标号和听音判断两道题目都是在利用图片作支撑培养学生的听力。在做此类听力练习时,让学生在听到听力材料之前根据图片进行预测自己可能要听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3、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听力。我日常的做法是在听力之前首先让学生进行预测,让学生对图片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分层的要求,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说一个词或一个词组,一般的学生可以说一个句子,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说出不同时态和不同句型结构的句子。比如“踢足球”这张图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他们说出 football, play football, playing football, He plays football every Sunday. He is playing football now. He played footba
4、ll with his friends last Sunday. He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his friends next Sunday.再比如太阳镜这张图片,我们可以让学生说出 How much are these sunglasses? How many sunglasses do you have?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I prefer the sunglasses.等等。在学生听音之前进行充分的预测,使学生在听音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更加容易抓住自己的所需要的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听力。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充分的预测
5、和讨论,会耽误我们的教学时间,其实不然。因为这种提前的预测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有巨大的帮助作用。经过多次训练,当学生形成了预测的意识,具备了预测的能力之后,真正的预测只是一瞬间的事,所起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在一般情况下,听力材料为我们提供的信息都要多于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从众多的内容中提取出自己做需要的信息。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方面,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抓选项差异,预测所需信息在学生做听力练习时,我会利用还没放录音之前的一点时间,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题目,从题目选项的差异中来预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反复提醒学生,这种浏览不是盲目
6、的浏览,而是要快速找到题目选项中的差异。比如题目的三个选项分别是:He goes to the bank at nine oclock. He goes to the bank at seven oclock. He goes to the bank at fifteen oclock.我们就能知道所需要的信息就是“时间” 。在接下来听音时,我们就可以特别关注听力材料中的时间,也就更容易听准信息。以此类推,如果题目选项中的差异是人物不同,我们就要关注听力材料中的人物。要培养学生快速忽略选项中相同的部分,选项中的差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点。这样学生就能在听录音材料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抓住关
7、键词,提高准确性。(二)抓关键词语,预测所需信息在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充分预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听听力材料了。但是,我们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听懂全部的材料内容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听音时抓关键词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能回答特殊疑问词的词都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重捕捉听力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疑问词比如原因(why),方式(how),价钱(how much),数字 (how many/ how much),选择(which)在听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
8、。在每次训练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关注材料中的这些关键词。训练次数多了,学生就可以形成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了。三、听说结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听和说之间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听懂,才能说清,才能表情达意,从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目的。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我运用听说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听力,主要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拓展“free talk” ,以说促听我们在课前一般都会安排”free talk”环节,以往只是简单地安排学生谈谈天气,谈谈家人,谈谈同学,或者谈一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主。为了以听说结合方式培养学生听力,
9、我对“free talk”环节进行了改进。每次由一个同学主说,我会根据他所说的内容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参与讨论。这样,就促使每一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听第一个同学的发言,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把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二)加强“追问” ,以答促听以往课上的师生交流往往是一对一的,只要求学生答出教师的的提问即可。为了培养学生听力,我加大了课堂提问后的“追问”环节。例如当一个学生回答完“Whats your favorite food?”之后,我马上会追问其他同学,“Whats his favorite food?”或者“Why does he like noodl
10、es?”。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真去听每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提取出关键信息,来回答接下来老师的“追问” 。这样在一个教学环节中就培养了学生听说两方面的能力。(三)简要“复述” ,以查促听如果听力材料是一段对话或故事性的内容,我会在矫正环节让学生“retell”,这样既对学生是否真正听懂了听力材料中的信息进行了反馈,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复述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就适当降低学生复述的要求,只要复述出基本内容或答题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四、学生听力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六年级英语检测试卷上的检测题型无疑是我们复习中的重点。但是,如果
11、我们只是用这几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时就需要我们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听力活动,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我经常使用的听力方式有以下几种。1.Listen and guess听音猜词活动就是我们平常常见的猜谜语这道题,我只不过把它由阅读形式转化成了听力形式,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的听力。不过由读变听,难度明显加大了,因此我会选择相对较容易的内容,所用的句型也尽量用学生学过的功能句型,这样才能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我还设计了听音猜句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两人间的小对话,放几句后停住录音,让学生猜“What will
12、 happen next?”,这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必须仔细听对话前面的内容,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展开自由的想象,这样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听音的兴趣,学生会努力听清对话已有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比如:Jack: Mom. Where is my T-shirt?Mom: Maybe its on your chair.Jack: Mom. Where are my shorts?Mom: Maybe its on your bed.Jack: Mom. I dont find my shoes.Mom:.在这段对话中,妈妈的回答可能是生气了,也可能是继续耐心地回答,还有可能是
13、幽默的回答,学生根据对话前面的内容可以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达。2. Listen and repeat听音重复这种训练方式主要针对听力材料中较长的句子。学生在听录音材料中的长句时会遇到困难,造成理解上的问题。我在平时选一些较长的句子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做听音重复训练。学生为了为本组争得荣誉,会努力听录音中的长句,为重复做好准备。训练次数多了,学生听懂较长句子的能力就能得到加强。3. Listen and act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学生的听力互动,要求学生对听到的内容作出身体反映,进行各项表演活动。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学生听音时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能有
14、效地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是指令性的单句:Point to the window. Turn right.也可以是一个环节的的小对话: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 a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还可以是情节稍微复杂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性地使用。4. Listen and draw这种练习方式学生非常喜欢,我是从学习剑桥少儿英语的女儿那儿学习到的这种听力学习方式的。以往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只适用于低年级,听录音画一画水果,小动物,并且给它们涂上颜色等,到高年级就很少使用了。但是我发现已经在学剑桥英语三级的女儿在做这种
15、形式的听力题时特别认真,兴趣特别高。我拿过她的练习册一看,并不是简单地画小动物或水果。Please draw three yellow cats in front of the house.一个简单的句子就可以复习数字、动物、颜色和方位介词四类核心词,经过巧妙的设计,我们高年级的大部分内容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练习,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又非常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暗示教学法,即把重点语法知识和结构隐含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段中,让学生首先体验语言的意思和语言的运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理解乃至掌握重点语法结构。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因为他们
16、还不善于分析抽象的语法规则。但是,由于我们日常教学中都不把相关的语法名称给学生,在进行语法复习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语法复习。一、主动归纳总结我的这种复习方法来源于我中心校的数学和语文复习方法。因为我校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班主任经常要求学生就某一个知识点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整理。我在看学生交上来的手抄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整理的非常全面,非常好。再想想自己在语法复习时把自己整理好的语法知识点反复讲解,而效果并不理想。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班主任的这种做法应用到自己的英语语法复习中。当然,在开始让学生归纳整理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撑。比如在让学生进行一
17、般过去时的整理时,我就会给学生几个问题作为提纲:1,这类句子常用的时间词有哪些?2,这类句子的动词有什么样的变化?变化一共有几种形式?请举例。3.这类句子的否定句动词有什么样的变化?请举例。4.请归纳“was”和“were”的用法,每类各举两个例子。这样,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进行整理,就能够整理得比较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归纳总结得很好,而且他们都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归纳方式,做起来更加有积极性,更加认真。结果表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语法规则比从书本上学来的记得更好。在给学生讲解一道典型的语法练习题之后,也可以让他们尝试着自己总结规律。同样的情况在怎样的场合使用?有没有例外?比
18、如在六年级下册第 12 单元中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选择相应的形容词最高级形式完成一段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只是就题论题,要求学生正确完成习题即可,那么我认为,这道复习题连它一半的价值都没有发挥出来。既然是复习,就应该抓住核心要点,深入挖掘,带出题目所关联的语法点的所有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道复习题目的最大价值。在做这道题之前,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以英语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汇报。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补充,然后选两份进行全班进行全班交流。当学生充分掌握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知识点之后,再来完成书上
19、的的这道练习题,就显得轻而易举了。当然,在我们的学生全面复习完这个语法点之后,书上的一道练习题又会显得有些单薄了。我们可以自己对题目进行拓展,在同样的题型下加入形容词的比较级和多音节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知识的应用练习,这样才把这道题的价值挖到了家,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实践表明,能自己总结语法规律的学生,更能对语法进行灵活运用,且在练习中也显出反应迅速准确的良好状态。二、从错误中学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语法学习中。我们不要怕学生出错误,相反的,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对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机。正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学生在做语法练习出现错误时我们的讲解往往比我们
20、日常的讲解更有效果。但是,在语法练习时我发现学生在某一个语法项目上反复出错。明明上次做题时出现了错误,也进行了一对一的讲解,但是在同样的语法点、同样的题目中还会出错。我反复思考这是怎么回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这和我们日常的英语语法考查题型有关。我们语法题型通常是语法选择,其实学生在修改错题时,他们改的往往只是一个 ABC,而没有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出错和正确的选项为什么正确等。而选择和判断又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基本题型,它的特点就是只有一个结果,而反映不出学生的思考过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同样是我中心校数学语文学科错题积累本的使用给了我启发。我也要求学生准备了一个错题积累本。当学生出现语法练习
21、错误时,我不再要求学生在原处修改,而是要求学生先把错题抄在错题积累本上,把正确的写在下面,再把错误原因写在最下面。这样,虽然当时好像复杂一些,但是随着学生积累的多了,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错题积累本自己复习。真正弄懂了这项语法知识,学生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错误:( B )They doing their homework now.A am B is C are正确:( C )They doing their homework now.A am B is C are原因:因为人称是 they,所以要用 are,当人称是 he 和 she 时,才用 is。错误:(
22、B )Jack didnt to the zoo yesterday.A go B went C going正确:( A )Jack didnt to the zoo yesterday.A go B went C going原因:因为这一句是否定句,所以动词要用原形 go,如果句子是肯定句时动词才用 went。三、用“对比法”进行复习(一)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对比在语法复习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在哪里?就在于那些容易会混淆的地方。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在组织学生复习任何一项语法
23、知识时,都可以使用对比法来进行,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每项语法知识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对比体会,才能收到枯燥的讲解达不到的效果。比如“have to”这个功能句型的运用,当人称是第三人称单数是用“has to”,当第三人称单数的否定句时又恢复成“have to”。这种反复的变化,是学生最头疼的。无论怎么讲解,还是有许多学生会搞混。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抓住“人称变化”这个关键点,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来做介绍,先介绍自己必须做的家务,再介绍自己好朋友必须做的家务和他(她)不用做的家务。在课上我在大屏幕上只给出所有家务活的的常用词组,而故意不给出要用的句型
24、结构支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说出这三项内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这三种句式的对比。学生在自己说和听别人说的过程中,就会反复对比“have to”和“has to”的用法,自然会注意到人称不同和句式不同时句子发生的变化,对这个语法项目的记忆就会很牢固。学生能够自己说出这三个句子,说明他们已经会实际应用,再做语法选择题时也就手到擒来了(二)成对呈现,在练习中对比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讲解语法练习的错误时也会用到对比法,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机会,但是我发现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是在我们讲解时有的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讲。仍然是对比法,我经过思考后把它从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提到了学生犯错误之前,也就是在
25、给学生做练习时直接使用。以往,我在给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时,一般是采用检测试卷中的形式,一次做十道题,考查学生十个语法点或功能意念项目。现在我采用的方法是仍然每次做十道题,但是只涉及五个语法项目,每个语法项目中易混淆的部分直接出两道题,并排在一起,让学生在练习之前就自己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完成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方法有一点就是“贵在坚持” ,一定要坚持每次练习都这样进行。训练次数多了,学生形成了对比的意识,具备了对比的能力,这种训练方式的优越性就会显现出来。学生掌握了这种对比学习的方法,比我们在黑板上讲解效果要好的多。例如:( )That is egg.A a B an C the( )That is banana.A a B an C the( )That is new shirt.A I B mine C my( )That new shirt is .A I B mine C my连续四年带毕业班使我积累了一些英语复习方面的经验,今天拿出听力复习和语法复习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交流分享,希望能给大家的英语复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最后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与所有教毕业班的英语老师共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要急,越急越是火上浇油,于事无补;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办法总会有的。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决学生的问题,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