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法国厚叶蒲公英.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909530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厚叶蒲公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法国厚叶蒲公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法国厚叶蒲公英的栽培技术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它不仅是高营养保健蔬菜,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保健品等行业。法国厚叶蒲公英具有产量高、栽培技术简单、适应性强、投资少、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一般农户均可种植,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施肥、播种。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深翻地 20-25 厘米,整平耙细,做成畦,宽 1.2-1.5 米、长 10-20 米、起 20 厘米高小垄。蒲公英播种前,应在畦内开浅沟,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 0.5-1 厘米。也可在做畦后直接撒播、覆土,待出苗后 15-20 天进行间苗、定苗。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

2、两天浇透水。 播种后盖草保温,出苗时揭去盖草,约 10 天左右即可出苗。 二、田间管理 1、播种当年的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在播种畦的畦面先稀疏散盖一些麦秸或茅草;然后轻浇水,待苗出齐后用杈子扒去盖草;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使幼苗苗壮生长,注意防止徒长和倒伏;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冬前浇 1 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利于越冬。 2、中耕除草。蒲公英出苗 10 天左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 10 天左右中耕除草 1 次,直到封垄为止,做到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出苗 10

3、 天左右进行间苗,株距 8-10 厘米,经 20-30 天即可进行定苗,行距 30 厘米,株距 20-25 厘米,撒播的株距 15 厘米即可。 4、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施 4500-5000 公斤农家肥作底肥,17-20 公斤硝铵作种肥。生长期间追 1-2 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 10-14 公斤、磷酸二氢钾 5-6 公斤。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及出苗后生长所需。秋播的入冬后在畦面上每亩撒施有机肥 25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公斤,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

4、保护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用化肥(亩施尿素 10-15 公斤、过磷酸钙 8 公斤) 。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 5、多年生植株的田间管理。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长,根系越发达,地上植株生长也越茂盛,收获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因此,生产上应进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块,要注意多次拔除杂草,并在生长季节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采收。多年生植株的根系要严防蛴螬蛀食鳞茎,造成空洞,使植株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一旦发现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采收。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 30 天割一次。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

5、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 2000-2500 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此期不宜浇水,以防烂根。 采收时可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 1-2 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 法国厚叶蒲公英一、品种及采种:法国厚叶蒲公英,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法国厚叶多倍体品种,单株可达一公斤,具有植株大、产量高、叶片肥厚,年收割 68 茬,是药材、蔬菜栽培的优选品种。据试验:露地栽培法国厚叶蒲公英,每667m2(亩)年产鲜叶 3700kg,采收种子 35kg,产量是我国野生蒲公英的 8 倍

6、-10 倍,综合效益 6000 元以上。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叶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栽培,在夏季,待花托由绿变黄时,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将花剪下,放室内后熟 1 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 12 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蒲公英的留种采集应有固定的种子圃地。二、播种繁殖:1、播种方法:在土温达到 IOC 以上时开始播种。在畦内开浅沟 23 厘米,沟距 10 厘米、宽 10 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 23 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片,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2、母株繁殖:一般在 7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到野外采挖母株根茎。

7、选择叶片肥大、根粗壮的用铁锹将根挖出,去掉泥土,摘掉老叶,保留主根及顶芽,将主根剪成 58cm 的小段,按行距 10cm 开沟、株距 2cm 植入沟内,埋好土,浇足水,加强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肥,促进发苗粗壮,以利移栽,提高成活率。 3、囤栽技术 (1)囤栽床准备:根据条件选择温度能稳定维持在 825的各种保护设施。在设施内做好土厚 4050 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后设施内用烟熏剂消毒。(2)囤栽方法:囤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 1 天从贮藏窖内取出阴晾。将蒲公英肉质根按长度分级。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地码埋,码埋间距 23 厘米,埋人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要整齐。码

8、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 23 天插小供棚、覆盖黑色薄膜。(3)囤栽后管理:囤栽后管理主要是设施内温湿度的调控。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 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5%为好,温湿度的具体调控方法同一般的设施栽培。由于幼叶生长主要靠贮藏营养,所以该期内不用施肥,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合理贮藏,减少营养消耗。4、软化栽培:最好在大棚或温室栽培的基础上进行。当蒲公英萌发后,即铺细沙 1cm 厚,待叶片露出地面1cm,再铺细沙 1cm 厚,依次沙培 45 次,待叶片长出沙面 810cm,可连根挖出,洗净,去掉须根,即可上市。通过软化栽培的蒲公英,苦味降低,纤维减少,

9、脆嫩质优,味更鲜美。 三、苗期管理:播种后约 912 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促使苗子生长旺盛。当蒲公英幼苗进入 23 片、56 片和 79 片真叶期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 3 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 5 厘米、行距 10 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掉田间杂草。蹲苗管理:蒲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座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此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四、田间管理: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清除杂草和肥水管理。要根据

10、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方式延缓叶片衰老。播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繁茂生长、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早春生产出优质的体芽菜。五、肉质根的收获与贮藏: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与此同时,应准备好贮藏窖,最好选择背阴地块挖宽 11.2 米,深 1.5 米(东西延长) 的贮藏窖。将肉质根放人窖内,码好,高不超过 50 厘米。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贮藏后期要防冻。六、科学采收:当年种植的蒲公英,一般不采收,以利其翌年生长发育。种植第 2 年后,可陆续采收。普通蒲公英(指各种野生种)有 78 片真

11、叶,植株达到 15cm 以上时,多倍体蒲公英叶片长到 35cm 左右时,可选择天气晴好、无露水时,在生长点 3cm 以上处用刀整簇割下,摘取嫩茎叶(去掉枯老叶) ,按 250g 扎把或包装上市,以提高商品菜价值。露地栽培的,1 年采收 3 茬左右;棚室栽培的,1 年可采收 45 次。无论是普通蒲公英还是多倍体蒲公英,当作特菜采收多年后,当植株开始衰败,或不准备继续生产下去时,可用铁锹连根挖起,抖净泥土,晒干后贮存于通风处,以供药用。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 30 天割一次。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 2000-2500 公斤。

12、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此期不宜浇水,以防烂根。采收时可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 1-2 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每茬采收后,要将土搂平,以利萌发新芽,但在 23 周内不要浇水,以防烂根。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这需要冷库等冷藏设备。七、病虫防治 薄公英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但有时也有害虫发生:蚜虫 可用 40%乐果乳剂 1000 倍液或杀灭菊酯 3000 倍液或 21%灭杀毙乳油 3000 倍液喷雾防治(采收前 15 天停止用药) 。地蛆 在植株生长旺期,湿度大时,叶片发生萎蔫,多是地蛆潜入地表根部危害造成根腐,此时用杀虫剂加杀菌剂喷雾或灌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