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室成本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医院绩效,依据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 号)、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 号)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结合医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 XXX 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本办法所称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与评价等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全面施行、分工负责、科学有效、控制合理、成本最优化原则。3.文件内容3.1 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3.1.1 医院要成立由院长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的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
2、、药械、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是成本管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3.1.2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作为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财务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医院根据规模和业务量大小,在财务部门下设相应的成本核算岗位(至少1 名专职成本会计),其他相关部门要设立兼职的成本核算员。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本办法要求,制定医院内部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等;(2)归集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核算,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编制、报送成本报表;(3)开展成本分析,提出成
3、本控制建议,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和参考;(4)组织落实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监督实施成本控制措施;(5)参与成本考核制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6)开展院内成本管理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7)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档案。3.1.3 医院各科室需确定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需确定成本专管员。医院各科室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人事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人员及工资变动情况的统计和报送。(2)总务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水(含冷、热水及污水)、电、煤、气、科室面积及内部服务工作量的统计和报送。总务库房负责本院各部门材料、低值易耗品消耗的统计和报送。(3)设备部门:负责各科设备折旧的计提,各
4、科设备维修费用报送。(4)药械部门:负责各部门药品领用的统计和报送。负责本院各部门卫生材料、医用低值易耗品及配件消耗数量的统计和报送。(5)供应室、洗衣房等医辅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实际领用或发生费用的统计和报送。(6)统计部门:负责与成本有关的数据统计和报送。(7)信息部门:负责成本核算系统与相关信息系统的衔接。(8)其它部门:负责其它与成本核算有关数据的统计和报送。3.2 成本核算3.2.1 医院成本是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消耗,其核算范围包括:(1)人员经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由基本工资、卫生津贴、医改补贴、购房补贴、社会保障费以及绩效
5、工资构成;(2)卫生材料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卫生材料耗费;(3)药品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药品耗费;(4)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5)无形资产摊销费:是指按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是指按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7)管理费用:是指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院统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坏账损失、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印花税等。(8)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公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及其他费用等。以上支出应
6、单独设立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3.2.2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以下支出不得计入成本范围:(1)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他核算主体及经济活动发生的支出;(2)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性支出;(3)对外投资的支出;(4)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5)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开支(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除外);(6)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7)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3.2.3 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分为:(1)根据成本核算目的,分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1)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
7、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业务成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2)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3)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医疗全成本=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4)医院全成本是
8、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费。医院全成本=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上述各科目含义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3.2.4 根据核算对象,分科室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1)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2)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过程。3.2.5 医院成本核算应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和重要性等原
9、则。(1)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不合规定的不能计入。(2)可靠性原则。医院要保证成本核算信息免于错误及偏差,使其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中立性和可验证性。(3)相关性原则。医院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方面及时了解医院收支情况以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4)分期核算原则。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期间一致,按月、季、年核算。(5)权责发生制原则。医院收入和费用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均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6)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医院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价值(即取得成本)核算,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
10、般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7)收支配比原则。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理,归集、分配各项成本费用,使各项收入与为取得该项收入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某核算科室的收入与该科室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某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该期间的成本费用相配比。(8)一致性原则。医院各个会计期间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若确有必要变更,则应在财务报告中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对医院财务收支的影响等情况。(9)重要性原则。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主要经济事项及费用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精确;而对次要事项及费用,在不影响成本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3.2.6
11、核算单元的确定:核算单元是基于医院业务性质及自身管理特点而划分的成本核算基础单位。每个核算单元应能单独计量所有收入、归集各项费用。财务部门为每个核算单元建立会计核算账户。核算单元具体分以下四类:(1)临床服务类(以下简称临床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包括门诊科室、住院科室等;(2)医疗技术类(以下简称医技科室),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包括放射、超声、检验、手术、麻醉、药事、营养等科室。(3)医疗辅助类(以下简称医辅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消毒等辅助服务的科室,包括动力、
12、消毒供应、病案、材料库房、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等核算科室。(4)行政后勤类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从事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包括行政、后勤、科教管理等科室。3.2.7 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是:各核算单元(核算科室)先进行医疗业务支出耗费归集,划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归集形成科室业务成本。再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依次对行政后勤类科室耗费、医疗辅助类科室耗费、医疗技术类科室进行结转,形成临床服务科室医疗成本。同时,根据核算需要,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
13、行归集和分摊,分别形成临床服务医疗全成本、临床服务医院全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归集和分摊,计算诊次和床日成本等。3.2.8 各部门按规范路径采集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1)耗费数据1)人员经费:根据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支出明细项目采集到担任相应角色的人员。其中,工资津贴、绩效工资按计提发放项目采集到个人;社会保障缴费按养老、医疗保险等项目采集到个人;住房公积金按实际发生数采集到个人。对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服务于多个核算单元的多重角色人员,应根据其实际出勤情况将其人员经费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单元。如果医院门诊无法细分到下一级核算单元,其门诊人员费用须依据实际门诊出勤情况按比例摊销至各科室。2)卫生
14、材料消耗: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建立二级库房卫生材料管理制度,分别按计价收费与非计价收费、可计量与不可计量、高值与低值、植入人体与非植入人体、门诊与住院、一次性使用与可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卫生材料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按单品种卫生材料采购成本和二级库房实际用量归集各科室的卫生材料成本。3)药品消耗:以“临床开单、药房发药”信息为基础,分别按计价收费与非计价收费、西药、中成药与中草药、门诊用药与住院用药等因素对药品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采集各会计期间单品种药品的采购成本。4)固定资产折旧:医院应按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折旧年限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按会计期间、固定资产类别和品种将
15、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到每一个成本核算单元,房屋折旧按科室占用面积计算。5)无形资产摊销:医院应按成本核算单元采集。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医院应按成本核算单元采集。7)其他费用:均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从业务发生源头、按成本核算单元进行采集。(2)收入数据1)医疗服务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门诊与住院、临床医生、护理与医技执行单元、医疗服务项目,采集医疗服务收入数据。2)卫生材料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门诊与住院、临床医生、护理与医技执行单元,采集计价收费的卫生材料收入。为使卫生材料收入与成本配比,医院应建立卫生材料收费项目与物料编码的对应关系,以便根据收益原则核销不同材料、不同病人(病种
16、)、不同成本核算单元的卫生材料成本。3)药品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药品品规、门诊与住院、核算单元、临床医生采集药品收入数据。(3)服务量数据1)对外服务计量:门诊人次按就诊日期、专科、就诊医生进行明细统计;住院占用床日按住院日期、病区、专科、责任医生等进行明细采集;出院人次按出院日期、病区、专科等进行明细统计;手术工作量按手术日期、病区等进行明细统计;120 服务量按出车记录、入院科室进行明细统计。2)外部服务计量:对用水、用电、用气、用氧、洗涤、保洁、维修等外部服务,按服务时间、服务对象(科室)、服务项目进行明细统计;3)内部服务计量:按提供服务的科室、接受服务的核算单元、服务日期、
17、服务项目等进行明细统计。3.2.9 科室成本的归集: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发生的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或采用按内部服务量、内部服务价格等方法计算后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后计入科室成本。具体计量方法如下:(1)人员经费:按核算科室对全院人员进行定位,将员工发生的各项工资福利性支出直接计入该核算科室的成本。(2)药品费:按药品进价计入核算科室的药品成本。(3)卫生材料费:按各核算科室消耗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其成本;领用而未消耗的材料,视同库存管理,不计入成本。其中,对成本影响较大的低值易耗品可分期计入成本。(4)固定资产折旧:按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其中,
18、房屋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的实际占用面积计提折旧;设备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5)无形资产摊销:医院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分期平均摊销,按受益科室确认无形资产摊销费用。(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以临床、医技科室当期医疗收入的 3计提。(7)其他费用:包含房屋、设备维修费、水电费、办公费、印刷费、卫生材料以外其他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费用。3.2.10 科室成本的分摊:各类科室发生的间接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科室。具体步骤是:3.2.11 一级分摊:行政后勤类科室的
19、费用分摊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按人员比例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核算科室(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分摊的某项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该科室职工人数/除行政后勤类外全院职工人数当期行政后勤科室各项总费用。3.2.12 二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分摊将医辅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参数可采用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占用面积比重等。(1)按收入比重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室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医疗收入/全院总医疗收入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2)按工作量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洗衣、消毒
20、、水、电、气等保障部门,材料库房、病案部门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消耗工作量(或医疗工作量)/某医辅科室待分摊的工作总量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3)按占用面积分摊(适用于物业管理部门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实际占用建筑面积/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建筑总面积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3.2.13 三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将医技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分摊参数采用收入比重,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科室的成本。某临床科室分摊的某医技科室成本=该临床科室确认的某医技科室收入(按开单科室归集)/某医技科室总收入当期医技科室各项总
21、成本3.2.14 医院可根据不同核算目的,分别计算出医疗业务成本口径、医疗成本口径、医疗全成本口径、医院全成本口径下的各类成本:(1)科室成本计算科室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间接成本(2)诊次、床日成本计算诊次、床日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将临床科室成本按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进行分摊。全院平均诊次成本=临床科室门诊成本/全院门急诊总人次某临床科室诊次成本=某临床科室门诊总成本/该科室门急诊总人次全院平均实际占用床日成本=临床科室住院成本/全院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某临床科室实际占用床日成本=某临床科室住院总成本/该科室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3.2.15 医院应当定期编制成本报表,按统一格式和要求,
22、随年度财务报表一并向卫计委和财政局报送以下报表。主要包括:(1)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疗成本,成本 01 表):反映管理费用和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科室成本结转分摊前各科室医疗直接成本,包括医疗业务成本及管理费用。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直接成本,填报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成本 01-1 表)。此表可根据医院会计核算体系数据填报。(2)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成本,成本 02 表):反映医院将管理费用、医辅科室和医技科室成本逐步分摊转移到临床科室成本后,各临床科室的医疗成本
23、情况,包括科室直接成本和分摊转移的间接成本。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在分摊转移到临床科室后的成本,填报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成本,成本02-2 表)。此表可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数据和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填报。(3) 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分析表(医疗成本,成本 03 表):用于对医院临床科室全成本要素及其构成进行分析与监测。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成本,填报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分析表(医疗全成本
24、和医院成本。成本 03-3 表)。此表可根据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填报。3.3 成本分析3.3.1 医院要结合单位运行等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认识成本变动规律,寻求成本控制的途径,提出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3.2 各医院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成本变动、成本差异及产生原因,主要方法包括:(1)趋势分析:针对医院和科室的收入、成本相关指标,通过对若干个连续期间的报告资料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说明成本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2)结构分析:分析医院(或科室)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
25、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成本要素占医疗成本的比重;各核算科室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比重,以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等,找出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3)本量利分析:研究分析医院结余为零的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收费水平单位变动成本结余医疗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点医疗收入/单位收费水平保本点医疗收入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收费水平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收费水平(4)比较分析:确定目标成本,并采用历史最好水平、历史同期水
26、平、同类医院平均水平、同类科室平均水平、预算目标、定额目标等,计算医院(科室、项目)会计期间的成本数据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因素。(5)收支平衡分析:通过分析收入与支出配比情况,找出配比不协调的项目,深入分析其中原因,寻找解决方案。3.3.3 医院应当健全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分析,反映医院的成本水平和管理状况。其指标主要包括:门诊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消耗、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等。3.3.4 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告,报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 3.4 成本控制3.4.1 医院应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
27、按照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全员参与的原则,利用有效管理方法和措施,按预定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努力实现成本最优化的目标。3.4.2 医院成本控制主要方法:(1)标准成本法:制定成本标准或计划,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予以纠正。这种方法既有成本计划、核算,也有成本分析和控制。(2)定额成本法: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比较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予以纠正。这种方法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3.4.3 医院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1)预算约束控制。医院应以成本数据为依据,以科室预算为基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做好营运
28、成本分析与预测,将全部成本纳入管理范围,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控制。(2)可行性论证控制。医院重大经济行为必须建立集体决策审议责任制度,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利用核算结果指导经济管理决策,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3)财务审批控制。医院应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审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纠正、限制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差异。(4)执行过程控制。医院应加强经济活动的内部审计监督,落实招标采购相关制度,对成本控制关键点进行检查、评价,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水平。(5)优化资源配置。医院应当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减少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资源浪费,节约成本,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6)加快技术革新。医院应积极推动医疗技术革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3.5 成本考核与评价3.5.1 为有效控制成本,医院应强化成本考核,建立成本控制考评制度,评价成本控制效益,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体系,将成本控制效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奖惩分明,促使其能够自觉控制可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费用。3.6 附则3.6.1 本办法由成本核算工作小组负责解释。3.6.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