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8 页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周周练地理试卷11 月 28 日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假设地球是一个地表平坦的正球体,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地球表面上的四点,甲乙、甲丙、乙丙三边的距离相等,丁点位于中心位置。据此回答12 题。1若甲、乙、丙三地的太阳高度相同,则A丁与甲、丁与乙的纬度差相等B甲与乙、甲与丙的时差相等C丁地的地方时为 12 点D三地到昼半球中心点的距离相等2若甲为北极,乙、丙位于赤道上,且甲、丙两地同时日落,则丁地比乙地日出A早 3 小时 B早 6 小时 C晚 3 小时 D晚 6 小时右下图中的箭头表示北半球某地
2、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读图回答34 题:3关于图中各数码说法正确的是A为高压中心 B为低压中心 C 吹偏东风 D为槽线4如果只考虑热力原因,图中各数码的近地面对应点叙述正确的是A近地面对应点天气阴雨 B 近地面对应点为反气旋C 近地面对应处出现冷锋天气 D近地面对应点吹偏南风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 1 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57 题。5图中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 1000 米D丙地有可能发现化石6该区域A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B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C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第 2 页 共 8 页D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
3、是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810题。8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B中国北京中关村C美国的华盛顿D澳大利亚的珀斯9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B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C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上海建钢铁厂10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A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C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D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 1112 题。径流带 降水量(112m) 蒸发量(mm) 径流深度(mm)A 1600 700 90011表中 A、D 径流
4、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12表中 B 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 的主要任务是 A河流的综合治理 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D中低产田的治理读右图,回答 1314 题。13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其农产 品的商品率最低的是 A B C D14.制约地谷类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 B光热条件 第 3 页 共 8 页C土壤条件 D地形条件右图为局部经纬线及太阳高度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15图中 P 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A90N 0 B70N 0 C70N 40 D90N
5、4016图中 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 12 时 B90E 0 时 C90W l2 时 D90W 0 时17.如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示意图,各曲线为海水等温线。如果图示海域为太平洋海域,则甲处水温及表层洋流可能是A18.5 日本暖流 B16.5 加利福尼亚寒流C17.5 西澳大利亚寒流 D19.5 东澳大利亚暖流右图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第 1819 题。18图中洋流A的流向为自南向北B 可能流经南美西海岸C 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D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19.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A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B 使南美大
6、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C 缩短了海轮从东南亚到非洲东部的航行时间第 4 页 共 8 页D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读“锋面雨带在我国年内地区推进图” ,回答 2021 题。20与图中所示内容不相符的是A中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B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C副热带高压脊的北移是连续性的,南移是阶段性进行的D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决定了雨带位置21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C受地形阻挡 D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读“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 ,且板块主要位于 10W60E,完成 2224 题。22板块是A亚欧板块 B
7、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2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24主要位于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第 5 页 共 8 页图中 a 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 2526 题。25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 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 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 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 为暖锋26当前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
8、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出现狂风暴雨天气C乙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甲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右图表示某大型企业所属分厂在各地的分布,读图回答 2728 题。27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冶金厂 D高级时装厂28该企业所属分厂形成图中所示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劳动力廉价地区 B接近能源基地 C接近原料产地 D接近消费市场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 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 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9、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如下表),回答2930 题。29.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A.德国 B.阿根廷 C.日本 D.美国30.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1984 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1997 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第 6 页 共 8 页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 4)
10、,完成 3132 题。3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3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科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自 20 世纪 60 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
11、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 3335 题。 33.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34.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35.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第 7 页 共 8 页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周周练地理试卷第卷二、综合题(共 30 分)36依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 分)简述左图地貌(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 分)洛阳处于东西交
12、会、南北贯通的中原地区,在国家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工业生产部门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图分析说明这种变化将对工业布局产生的影响。(6 分)第 8 页 共 8 页2012 年洛阳市拟着力将有色金属工业培育成千亿级规模产业,试简述其合理性。(8 分)3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一艘货轮从左图中A港启航,取近道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到达右图中B 港。在大西洋中,经过的著名海峡有_和_。(2分)(2)左图中,C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4分)(3)与甲工业区相比,乙工业区近年来发展更快,分析其主要的有利条件。(4分)(4)甲、乙两
13、区域,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有_,不同的有_。(2分)第 9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110 DADCD ACBCA1120 BCBBC DDBDC2130 DDAAB DADBC3135 CBABD36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流经此地的河流含沙量大,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水在流出山口时,河面展宽,流速放缓,泥沙在此堆积,形成冲积扇。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地,趋向市场布局。(或由原料指向型转为市场指向型)洛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水电站,能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本区对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量大,且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规模效益。37(1)英吉利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2)地处北海航线要道,莱茵河入海口,腹地广阔,亚欧大陆桥西端等。(3)政策大力扶持,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潜力更大,土地租金低(4)园艺业 (乳畜业) 季风水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