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 30 根小棒、作业纸。学生会摆小棒、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摆小棒吗?这几个小朋友也在摆小棒,看看他们摆了些什么?(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
2、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那你们会摆什么呀? (指名学生回答。)2.动手操作师:看来啊小朋友都会用小棒摆出美丽的图形,那咱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 师:请你先在心里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这样的图形。把你的小棒拿出来,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操作。大约 1 分多钟。)3.指名回答师:好,时间到。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一下你的作品?(大约指名3 个学生)生 1:我摆了 3 座小房子。生 2:我摆了 2 颗星星。生 3:我摆了 10 个三角形。生 4:我摆了 4 棵小松树。4.同桌互说师
3、: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摆了什么?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的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数)那么你摆了这么多相同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2.(学生活动)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6+6+6=7+7+7+7=3+3+3+3+3+3+3+3+3+3=师:老师写得手都酸了4.观察算式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一样的数。5.引出问题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以前我
4、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列出了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还有比这个更长的吗?如果你摆了 100 个这样的图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短一些呢?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6.合作探索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7.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8.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 1:(6+6+6+6+6=)两个 3 加起来是 6,这样就加 5 个 6 就可以了。(教师与
5、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生 2:(9+9+9+3=)这 3 个 3 加起来是 9,这 3 个 3 加起来也是 9,这 3 个也是 9,还剩下一个 3。(学生评价)生 3:(15+15=)5 个 3 加起来是 15,另外那 5 个 3 加起来也是 15,所以我写 15 加 15。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想的很好。生 4:这个加法有 10 个 3 加在一起,我就写“10 个 3 相加”。9.用语言概括算式的意思师:你是用一句话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真聪明。那小朋友能不能用这种方
6、法来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吗?(指名回答)你的作业本上也有这样的连加算式,你能用这种方法说说算式的意思吗?开始.10.引出乘法并了解其意义读法等等 师:刚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合并加数的方法把这些算式变简短了些,那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表示的吗?出示乘法算式。像这种表示方法叫做乘法。引出课题:并板书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要提?(引导学生了解算式各部分的意思及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生 1:比原来简单了。生 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 100 个 3 相加,就
7、写 100 乘 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11.读乘法算式指明学生读算式10 个 3 相加不仅可以用 10 乘 3 表示,还可以用 3 乘 10 表示,在这里,它们都表示 10 个 3 相加。12.改写黑板上另两个加法算式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吗?(生:能。指名学生)启动屏幕那你能把你作业纸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吗。(学生练习并口头汇报,先说加法,再说乘法。)最后把你写得和同桌说说,互相检查检查。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师:我们刚才一起通过摆小棒的游戏,学会了用乘法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同学们不仅上课认真,遵守秩序,还
8、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再到游乐园里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公园中游乐园的场景。)师:游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班里互相交流。)四、全课小结师:今天这一节课,大家和徐老师在一起学的开心吗?那你们说说学会了些什么啊?关于乘法的知识,后面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开发呢,希望大家多多加油哦!下课!五、案例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
9、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
10、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
11、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