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Unit 1 创建低碳经济概述 对于主要由人类活动而迅速积累的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变暖这一事实,没有人再持有异议。除非我们协同一致,快速转向低碳经济,否则全球变暖的趋势将会愈演愈烈。这一危机日益彰显逼近。正如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所声称的:“如果在2012年之前我们还没有采取行动,那就为时已晚了。我们在未来两到三年中的所作所为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这是决定性的时刻。 ”同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地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8摄氏度(1.4华氏度左右) ,速度为自1975年以来每十年增加0.2摄氏度;如果我们仍然一意孤行,那么温度还会继续发
2、生永久性的变化。这种温度变化听起来似乎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时的全球平均气温不过比现今低约5.4摄氏度(9.7华氏度) 。很多权威的气候学家们都曾发出过这样的警告:如果我们现在的温度超过工业化前2摄氏度(3.6华氏度)的话,我们将会迈进一个危险的未知国度。没有人能知道到底全球变暖具体达到多少度会变得无法控制,并且造成像干旱、洪水、飓风以及热浪等自然灾害的逐渐恶化,造成诸如格陵兰岛或西南极洲大冰原坍塌以及伴随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意外的灾难性变化。但是我们还依然在我们唯一的家园上不断做着危险而又不受约束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气候变化视为他们这一代人的一项挑战。华盛
3、顿邮报4月刊报导到:“对于许多儿童和青年而言,全球气候变暖无异于当今的原子弹。对于环境危机的担忧正影响着这一代人,正如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冷战等等挥之不去的战争游戏影响了20世纪的灵魂一样。 ”有些可怕的预测可能并不会发生,但考虑到那些最优秀的科学家们发出的警告,如果我们再冒险尝试将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想要避免全球变暖引发的最严重恶果则为时晚矣。环境损失气候变化对环境所造成的后果预测众所周知。依据稳健可靠的优新科学数据分析,唯一保持不断变化的景象就是越来越糟的环境。作为首席科学政策专家之一,哈佛大学的约翰霍尔德伦指出,在所有环境问题中全
4、球气候变化是最危险的,因为气候就像一个信封,保障其中所有自然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如果这一包裹层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就会“对环境影响下人类福祉的每一个层面产生不利影响。 ” 在联合国的主持下,IPCC20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官方机构于2007年4月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鲜明的预警图。IPCC的报告声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所有大陆和一些海洋的物理及生物进程” 。在诸多影响中,该报告尤其警告: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严重的风暴,包括飓风,将变得更加严重,对生命和财产造成更大损害。飓风强度增加。 (其他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只是强度,飓风的频率也会增加
5、,同时伴随海表面温度升高) 。海平面上升,威胁亚洲的大型三角洲地区、欧洲沿海城市、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低洼地区,及小岛屿。单是格陵兰冰原融化就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7米。 水资源匮乏问题恶化,10亿至20亿人口面临缺水。发生高温及洪水造成死亡、水及食物传染疾病的风险增加。 作物产量下降,一些地区饥荒严重,包括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渔业不景气。 珊瑚礁系统退化。 全球20至30的植物和动物面临灭绝。经济损失关于气候变化的具体经济成本很难确定,但如果我们不改变做法,这笔数字无疑会非常庞大。参考保险业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暗示,当损害程度上升到一定量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在全球变暖带来的诸多影响
6、里,其中之一就是极端天气现象的产生。2001 年在摩洛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上,如瑞士和慕尼黑等大型再保险公司(为其他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发出警告表示极端天气事件一再增加。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声称:“如果我们把2过去十年和 20 世纪 60 年代相比较,真正大灾害性天气的数量增加了 4 倍。经济损失已经扩大了 7 倍,保险损失也提高了 11 倍。 ”2004 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在未来 10 年内可能每年都会翻倍至 1500 亿美元。由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撰写的斯特恩评论气候变化下的经济引起了广泛讨论,他在
7、其中更系统地总结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影响巨大: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对经济和社会活动造成很大破坏,在本世纪末及下世纪,其规模类似二十世纪前半叶大战和经济衰退带来的相关影响。想要逆转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斯特恩认为造成这一重大破坏的成因很多,包括:如洪水、干旱、飓风、热浪、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由于保险费用更高或更不稳定,此类现象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同时存在突发大规模气候变化的风险。斯特恩还指出,迫于环境条件恶化,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来哪些后果。创建低碳经济想要设计旨在创建低碳经济的政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在哪一
8、范围内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却不会触发全球变暖的危险后果。第二,在温度极限内要保持多低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回答这两个问题(温度极限和浓度极限)必须运用以历史气候数据为基础做出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以及通过最先进的计算机模型所描绘出鲜明的未来预测图。如前所述,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高 0.8 摄氏度(1.4 华氏度) ,并且将永久性再升高0.6 摄氏度(1.1 华氏度) 。即使我们明天停止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仍会继续上升,因为这些气体在大气中能保留很长时间不同温室气体一经排放,可能保留几十年甚至几千年。其证据是我们曾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保持在不超出工业化前温度约 2.0 摄氏度(3
9、.6 华氏度)的水平,这一水平是美国进步中心及其他组织在 2005 年撰写的一份名为迎接气候挑战需要的报告中所倡导的,该报告隶属于由参议员奥林匹亚斯诺(R-ME)和英国议员斯蒂芬拜尔斯主持的国际气候变化专题小组。约翰霍尔德伦讨论到,科学观点所认为的适当温度目标最近已经下调:几年前,许多分析师和团体均表明将大气浓度稳定在上升 3 摄氏度的水平是合适的目标 但是前几年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仅高出的 0.8 摄氏度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已经使得许多分析家坚决主张应该制定一个更高目标,一些国家(包括欧盟)将其设定在 2 摄氏度。如果这一范围内的温度目标没有实现,地球将面临严重风险。霍尔德伦在2007年2月向联合
10、国秘书长潘基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提交的声明中说:如果温室气体累积,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升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2-2.5摄氏度的水平,那么人类将难以承受、无法治理的气候变化就非常有可能发生,并对人类的福祉产生影响。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著名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博士发出了类似的警告:我们的结论是相对 200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超过 1摄氏度将构成 “危险 ”的气候变化,这一点从海平面上升和物种灭绝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可以做出判断。IPCC在2007年5月出版的第四次气候变化减缓评估报告中分析到,现在的大气浓度同工业化前全球平均气温预计的升高程度持平。根据这一分析,平均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到2
11、.4摄氏度的增长范围内将需要CO 2等量浓度或CO 2e,即和CO 2相比所有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力的测量方式范围为445等份/百万至490等份/百万,这一目标有相当难度。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就显而易见、刻不容缓了。如果我们忽视了气候变化和依赖石油的风险,或不能左右政府来解决它们,那么我们终将被迫采取更加昂贵但又低效的应急方案。应对气候变化采用目光短浅、一切照旧的方法,将来应付越来越多的灾害损失就会变得更难,我们也会被迫放弃不顾全球变暖而投入的现有基础设施设备及任何新的物质资本。此外,我们将与成为开发替代能源和高效能源使用的历史机遇以及经济领导地位失之交臂。相反,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挑战和机
12、遇,开始创建低碳经济。Unit 3 扶轮青少年交换经验:文化冲击丹尼斯怀特3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文化冲击”这个术语。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在接触一种不同的语言、风俗或食品后表现出来的暂时性地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然而,我们经常忽略的是“文化冲击”通常是对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的一种深刻反应,这些差异包括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游客们遇到的“文化冲击”往往流于表面,真正生活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才会对“文化冲击”做出即时反应并适应基本的文化差异。通过在异文化中的生活与学习,特别是住在当地的寄宿家庭里,参加“扶轮青少年交换”项目的学生往往会经历深刻的“文化冲击” ,这有时甚至会贯穿他们在国
13、外的整个过程。尽管每个学生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但大多数参加一年期项目的交换生经历着几乎相同的适应文化冲击的过程。需要强调地是,虽然文化冲击可能会让人很不舒服,但其本身或经历它的人并无不妥。相当普遍的情况是: 学生们在适应文化冲击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但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有价值的经历。许多人会说,只有当经历了显著的文化冲击,才是最有价值的交换。文化冲击通常涉及至少四个阶段。随着学生们越来越成功地浸入到东道国的文化里,这些阶段还会不断的循环反复。这四个阶段包括:兴奋期当人们初次到达一个新地方,看到新鲜的事物、参加不同的活动、结识新朋友时,通常会有一种兴奋与刺激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交
14、换最初的一段时间最明显,在学生经历新事物时也会不时重演,例如更换寄宿家庭、结识新同学或者继续新旅程。这种兴奋感有时也来自于学习了一种新的技能或增加了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易怒期这是与“文化冲击”最相关的一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最初的兴奋感消失、文化差异开始凸显的时候。这些文化差异往往超出了食物和语言的范围,对亲身经历的人来说难以形容和表达。不论学生们如何试图理解并接受这些差异,他们仍然有很多时候就是不喜欢或不明白为什么当地文化是这样的,而且似乎很难摆脱这种感觉。在一个学生面临以前没有经历或了解过的文化差异时,他随时会感到愤怒与挫败。适应期这是最漫长、最困难也是最有益的阶段。学生们学会了接受事实为了交换
15、学习的成功他们不得不适应当地的文化。为此,他们要努力适应他们可能不理解、甚至不喜欢的风俗习惯。有时即使他们非常努力,仍然会遇到难题,因为这种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当地语言的掌握。当学生们开始使用当地的习语(字面意思之外还有隐含的意义的表达)思考和交谈时,他们意识到他们正在调整自己;当他们注意到自己在不假思索地做某些事,而这些事他们以前从未想到会变成一种习惯时,他们也在调整自己。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来自注重形式的文化的学生在谈话时可能变得习惯和别人靠得很近,还时不时有身体接触。适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在发现新差异时不断地刻意调整自己。双文化能力这个阶段已经接近交换的尾声,或者有时直到学
16、生回到母国后才出现。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在另一种文化中也能胜任,并且可以从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感受这个世界。当这个阶段在交换末期出现时,似乎对学生很不公平。正当他们逐渐了解如何在东道主文化里更好地生存时,他们不得不回家了。下面的表 1 描绘了一个学生在典型的一年交换期中适应和应对文化冲击的模型。加粗的波浪线代表了学生在经历不同阶段时的情感起伏。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包括临行前的准备时间,符合最初的兴奋期阶段。这个阶段在兴奋感消失时,有时也被称为“蜜月”结束时,达到顶峰。这时现实开始降临,深层次的差异已经浮现,学生们往往容易受到挫折。虽然有时候易怒期来得比较慢,但这几乎不可避免,尤其在学
17、生的民族优越感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最低谷通常发生在交换四个月后,或者说 12 月中旬左右,因为学生们 8 月开始交换。对信仰基督教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过得第一个远离家庭的圣诞节。因此,学生们常常受到文化冲击与思乡情绪的夹击。4易怒期之后是更漫长的逐步调整与适应阶段,学生掌握了在东道国生存、生活所必需的文化工具。这一阶段实际上涵盖了之前几个阶段的循环,在不断的困惑、沮丧和愤怒后学生们对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后阶段显示,回家会使学生陷入另一种低落期。如果学生对回家的期望很乐观,认为“情况会变好”,那么他们回家后不久遇到“逆向文化冲击”时就难免伤心。这种现象学生理解得不多,也不常预料到,但它
18、同最初的文化冲击一样平常。学生经历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是衡量他们是否成功融入东道国文化的一个粗略指标,而不是犯错的表现。只有经历逆向文化冲击,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改变程度。最后,认识他们融入二元文化的程度。经历文化冲击的历程也被描述成从民族优越感到民族相对主义的历程。所有文化都是民族中心主义的。他们教导成员们自己民族的处事方式是正确的,自然的,是最好的。那么当有人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行为举止和信仰时,他就会以一种防御性方式回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另一种文化是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民族相对主义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还有其他有效的办法来处理事情无论我们是否同意。当交换生经历了
19、最初的否认阶段(这发生在易怒阶段),他们就会开始学习必备的技能以适应和胜任新的文化。这之后,他们形成了民族相对主义的世界观。他们的想法可能遵循这一过程: 我不喜欢他们这样做这好蠢。 但他们这样做似乎挺好。 如果我想在这里生存,我最好学习这样做。 现在,我可以这样做,它看起来没那么糟,虽然我可能还是喜欢我的方式。发展成功融入另一种文化的能力就是经历文化冲击的过程。通过分析能力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文化冲击经历四个阶段:有意识的能力缺失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不知道怎样做事,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们很无知。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知道打招呼的正确方式。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问候方式
20、十分不同的文化时,我们会轻易地用自己的方式打招呼,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无理或是侮辱。无意识的能力缺失 在这个阶段,我们也许认识到做错了,但是却不具备正确应对的能力。我们知道另一种文化在问候时会花很多时间询问亲属,但是如果我们并不熟悉其语言,那么即使我们想这么做也很困难。有意识的能力 在此阶段,我们已经学会了必做之事所需要的必备技能,但仍然要有意识提醒自己去做。也许我们会认为,当遇到一个朋友的时,停下来讨论家人的健康很浪费时间,但是我们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我们也知道,在这个文化中,这样做很重要,因为它是文明和礼貌的表现。无意识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们十分熟悉新的文化环境,可以不假思
21、索地行事。我们也许会发现,当和朋友打招呼时,停下来聊天,询问彼此家人的健康都是很自然的,就仿佛是世界上最自然不过的事。当交换生具有无意识的能力时,他们已经上升到了二元文化阶段,学会了适应文化冲击。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民族相对主义世界观。由此观之,文化冲击不是要回避的难题,相反,它是人们经历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生活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Unit 6 城市生活对大脑的损伤及对策从 18 世纪公民聚集、讨论化学和激进政治的伦敦咖啡馆,到毕加索曾对现代艺术抒发胸臆的现代巴黎左岸酒吧,城市一直是知性生活的引擎。没有都市,我们可能不会有莎士比亚或詹姆斯乔伊斯伟大的艺术;甚至爱因斯坦的灵感也来自于通勤列车。
22、然而,城市生活并不容易。曾经激励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同一个伦敦的咖啡馆,帮助传播了霍乱;毕加索最终在安静的普罗旺斯买了房子。尽管现代城市对于剧作家、诗人和物理学家而言可能是一个避风港,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脱离自然、令人压抑的地方。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城市对大脑的影响,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他们发现,仅仅只是身处城5市,我们的基本心理过程也会受到妨碍。在拥挤的城市街道待上几分钟,大脑的记忆力就会下降,自我控制能力也会变差。虽然我们早就意识到城市生活太累人这也是毕加索离开巴黎的原因但这一新的研究表明,城市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迟钝,有时会非常迟钝。“思想是有限的, ”伯曼说。伯曼是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并负
23、责一项测量由城市短暂步行而造成认知缺陷的最新研究。 “我们正在开始了解城市是如何突破这些思维界限的。 ”工作时一个主要的压力是对于大脑非常有益的自然环境的缺乏。例如,研究表明,住院病人看到窗外的树木时会恢复得更快,而住在公共租住房的妇女如果其住所俯瞰草坪庭院则注意力更加集中。看来,即使这些短暂的对自然的目光接触也能提高大脑的性能,因为这让大脑从城市喧闹中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正当人类跨越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之时,这项研究悄然而至: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中的大多数居住于城市。对于一个曾在非洲大草原繁衍的灵长类小部组物种而言,这种迁移是一个戏剧性的转变。人类放弃了广阔、开放的生存空间,挤进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24、四周被叫嚣的出租车、繁忙的交通和众多的陌生人包围。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这样脱离自然的环境对于身心健康极其不利,还会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想想当你走过一条繁忙如纽伯里街的大道时,大脑需要记录的一切吧。拥挤的人行道上到处都是你得小心避让的人群;大脑必须时刻监控交通流量、充满危险的人行横道。 (大脑是一个谨慎的机器,总是寻找潜在的威胁。 )混乱的城市道路迫使人们不断地思考关于他们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大脑活动却使我们筋疲力尽,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活动需要动用大脑中的薄弱点。城市中到处都是这样的刺激源,我们需要不断地引导注意力才不致为不相关的东西分神,比如闪烁的
25、霓虹灯标志或公交车上身边陌生人的手机通话等。这种有意注意我们告诉大脑该留意什么需要耗费精力和努力。大脑就像一部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但有意注意要消耗大量的处理能力。相比之下,自然环境则不需要大脑如此费力。这被称为注意恢复理论,简称 ART,由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兰首次提出。虽然早就知道人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早上集中精力后下午注意力很难再集中卡普兰提出假设,认为沉浸在自然中,注意力会得到恢复。想象一下在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畔散散步吧。松树和山核桃树环绕湖水,山雀、红尾鹰窝在枝头;松鼠和兔子灌木丛中追赶嬉戏。自然环境中随处都是大脑无需费力就可自动捕捉的东西,而又不会引发像听到汽车逆火时产生的负
26、面情绪反应。大脑这部机器可以充分放松、休息。 “中央公园建在曼哈顿市中心绝非偶然, ”伯曼说。 “人们需要在那儿建座公园。 ” 在一项研究中,伯曼给密歇根大学的本科生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该研究的报告于上个月发表。一些学生去逛了一个植物园,而其他人则走安娜堡市中心的繁华街道上。受试者再接受一连串的心理测试。在一项注意力及工作记忆的测试中,行走于闹市的受试者情绪更糟,测试得分较低,并有重复出错的现象。事实上,仅仅浏览城市场景的照片就造成了明显的大脑活动障碍,至少与浏览自然场景的照片时相比是这样。 “当我们看到繁忙街道的照片时,会自动想象街道是什么样子, ” 伯曼说“这时你的注意能力就开始受到
27、影响。 ” 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根据一些研究,患有注意障碍症的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症状较轻的。置身花鸟虫草中,他们不大会有行为问题,并且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任务。研究发现,即使是小范围地接触自然也会带来好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伊利诺伊大学自然景观和人类健康实验室主任弗朗西丝郭与住在罗伯特泰勒之家-芝加哥南部的一项大型住房工程-的女性居民面谈。郭和同事对这些被随机分配到不同寓所居住的妇女进行了比较。有些妇女只能看窗外有杂乱无章的混凝土建筑、柏油铺就的停车场及篮球场。而有些妇女则能看到草坪、树木和花圃。接下来,郭对这两组妇女进行了各种不同任务的测试,包括注意力的基本测试及处理生活重大挑
28、战的方法等。她发现,住在能看到绿色风景的房子中的人在各种测试的表现都有显著提高。 “我们建造了一个令自己身心俱疲的世界, ” 郭说。 “然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城市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 ,自己呆在家里时注意力也无法集中了。 ”然而城市的密集生活不只是让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它也会干扰我们的自制力。漫步在纽伯里大街上,大脑受到各种诱惑的冲击-焦糖拿铁、iPod、折扣羊绒衫和高跟鞋。抵制诱惑,就要求我们弯曲6位于眼睛后面的前额大脑皮层。不幸的是,这里正是负责有意注意的大脑区域,也就是因都市闲逛而已精力耗尽的大脑区域。因此,这时大脑的自控能力下降,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挥霍金钱购买并不真正需要的拿铁和鞋。虽然
29、人类的大脑具有难以置信的计算能力,但它也非常容易短路:只需一条繁忙喧闹的城市街道。 “我认为城市揭示了一些所谓“高级”大脑功能实际上有多么的脆弱的事实, ” 郭说。 “我们把这些功能视为理所应当,但事实上他们需要受到保护。 ”相关研究表明, “认知负担”的增加-如居住于城市的心理需求-使人们更可能选择巧克力蛋糕而不是水果沙拉,或沉迷于不健康的零食。这正是城市生活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削弱我们抵制诱惑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又用各种诱惑包围着我们,从快餐店到色彩炫目的时装店,最终给我们留下过剩的卡路里和信用卡债务。城市生活也会导致情绪失控。郭和同事发现,住在能看到绿色景观的公寓中的人较少有家庭暴力。这些数
30、据建立在先前的工作基础之上。先前的工作发现城市环境中的某些方面,如拥挤和不可预知的噪音也会导致攻击性增强。被城市生活搞得疲惫不堪的大脑更容易失去控制。早在科学家警告大脑皮层的疲惫不堪之前,哲学家和景观建筑师就对纯粹的城市景观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警告,并寻找方法将自然融入现代生活。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建议人们“采用大自然的节奏, ”而景观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则试图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园,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和波士顿的翡翠项链,让民众摆脱城市生活的漩涡。虽然奥姆斯特德煞费苦心地设计具有各种动植物栖息地的公园,但城市绿地很难多样化。部分原因是由于“草原假说” ,该假说认为,人类更喜欢类似于进化过程中曾
31、居住过的非洲那样开阔的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假设使城市中的草坪面积增大、数量快速增加,其间点缀着些许树木和活动场地。然而,这些大草原式的公园实际上对大脑并无多少益处。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昆士兰大学生态学家理查德富勒发现,绿色空间的心理效益与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城市公园中树木的品种较多,则在这里呆过的受试者在各种心理健康测试中的得分都较高,至少与其在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公园呆过后相比是这样。 “我们非常担忧城市化对于其他物种的影响, ”富勒说。 “但是我们人类也受到了影响。绿色空间能让我们放松、休息,这就是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原因。 ”一座设计得当的公园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提高大脑的
32、功能。正如伯曼的研究结果那样,仅仅观赏自然场景就可在注意和记忆测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虽然人们到处寻找方法提高认知能力,包括喝红牛饮料提神和重新设计办公室布局等,但似乎这些方法很少能像在自然环境中散步那样奏效。鉴于城市生活加剧了许多心理问题的恶化-从无法集中注意力到缺乏自我控制-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城市继续发展?为什么即使在电子时代,城市仍然是知性生活的源泉?最近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用一套复杂的数学运算表明,引发注意和记忆错误的城市特色拥挤的街道,令人崩溃的人口密度同样也与创新程度有关,这是因为陌生人之间以不可预知的方式进行着交流。这些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城市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它才成
33、为创新的源泉。18 世纪伦敦人口密集有可能引发了疾病的爆发,但它也导致了知识的突破,正如美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剑桥,成功地成为创新中心一样。该研究的一项推论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地区,像凤凰城,有可能虽经时间的洗礼却少有创新那么,关键就在于找到办法,既减轻都市生活造成的心理损害,同时又保存其独特益处。例如,郭自称 “不是一个自然人” ,但是学会了寻求更自然的环境:树林已成为一种良药。因此,她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压力,同时还享受它的快乐和好处。因为正如卢里德唱的,总有一次你会说:“我厌倦了树木/带我到城里去。 ”Unit 9 汽车带领我们发现天堂,又将我们拽离天堂汽车是二十世纪最持久的自由象
34、征之一,是现代生活中的佩加索斯,带领人们一头扎入未来的漩涡,也使得人们能够远离生活中的种种烦愁。自从汽车诞生后,艺术家们抑或以它为主题抑或以它为目标,创造和延续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然而,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飞马佩加索斯在被英雄柏勒罗丰俘获后帮助其完成了一件件伟大的功绩,但当它发现柏勒罗丰自我膨胀后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难道不是对现代人类的一个警示吗-爬得越高,跌得越狠。同样地,汽车也给人类光明的前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7二十世纪之初,艺术家们曾因为汽车在建立未来乌托邦社会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而欢呼,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对二战毁灭性破坏力的认识,艺术家们又认为这个神话已经开始偏离正常轨道,
35、等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时,很多人已经开始将汽车看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祸害。汽车文化表明了人们对目前社会的质疑和拒绝继续将汽车看成是人类救赎者的明确立场。一项对世界各国艺术家如何感受美国的调查也向人们展示出了汽车的影响是如何之广泛。汽车在代表和象征了美国的典型民族特征-个人主义、勇于创新、快速高效、喜新厌旧,而对历史却非常健忘-的同时,也将美利坚民族的缺点宣传到世界各地。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带轮运输工具,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在亲历了一个接一个相关发明后而最终用上了汽车。当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于 1913 年将内燃机装入汽车而开始批量生产的时候,他开启了一场汽车领域的革命。像其它任何革命一样,
36、这场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不可逆转的变化,改造了世界各国的地理风貌和社会格局。汽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商业变得更加民主并不断扩展。凡事都有两面,汽车也不例外。通过改变政治和经济,汽车一方面缩小了人们社会地位、性别和种族的差异,但同时又将这种差异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汽车的普遍使用使得偏远农村和繁华都市之间的快速、高效商业交换成为可能,但是,卡车将农产品拉到千里之外城市销售的同时,也将城里的消费者们远远地拒之于农田以外;汽车赋予了年轻人脱离传统家庭结构的自由,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汽车革命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使得社会人口的流动更加容易,同时又在迅速蚕食
37、着地球上的资源;汽车使曾经只能呆在家里的人得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同时又不断地制造交通事故,夺去越来越多人的生命;汽车使得小商贩们能够挨家挨户地为我们提供营销服务,而正是这种服务在给我们的公共交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将那些没有汽车的少数人隔绝在了世外;由于有了汽车,我们可以将医护人员请到家中来照顾我们,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开着它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赚钱养家。上世纪 20 年代,由于汽车的改良及公路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兴起,少数幸运者得以在美国以更加舒适的方式旅行,开车的人也开始占领公众空间。30 年代,普通人也买得起汽车了,同时我们眼前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公路修起来了,城市结构改变了,新式建筑出现了。
38、二战期间,汽车产量大幅下降,但同时各国为了打赢战争而竞相研制出各种效率更高的车辆。二战结束后,汽车生产出现了报复性的反弹,而且在细节和整体设计特点上都明显带有二战时轰炸机的痕迹。50 年代美国国力和财富的迅速膨胀更是增加了民众的消费信心,汽车于是便成了美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汽车使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消费文化、种族隔离和经济隔离,而这些都使得艺术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汽车在我们社会中的定位。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开始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出现的性别、年龄和人种问题作为创作对象,艺术家们已经将包括低底盘汽车到海滩流浪汉在内的大众文化产品与其它文化剥离开来,以表达他们对传统白人
39、文化和中产文化的不满。70 年代的一场石油危机不但使国际局势变得紧张,同时也打击了美国人对大块头汽车的偏好。1970 年第一个“地球日”的成立正好反应了全球都普遍认可了这样一个事实-解决石油燃料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80 年代,移动电话和个人电脑等新技术点燃了人们全球化的梦想,一些企业便到海外寻求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还规避了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那些国内规章。同时,美国汽车产业在与日本汽车的竞争中逐渐衰落。海外采购至今仍在制造业中流行,二十一世纪的一些主要难题也是围绕对石油的争夺而展开的。作为人类梦想和欲望诞生的一个场所,自 19 世纪晚期以来,汽车一直充当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此
40、期间,欧洲的艺术家们以音乐、文学、电影的方式美化汽车。从那一刻起,艺术作品便开始追踪汽车角色的变化-从一个不起眼的负重机器到今天的影视明星,从经济变化的推动力到环境恶化的元凶。汽车既是承载我们梦想的方舟,又是带领我们走向毁灭的祸首。当代汽车文化中的电影、装饰、摄影和雕塑等作品被一连串的历史作品连续起来从而对汽车在商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反应和评价。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诞生了大量关于汽车的重要艺术作品,他们要么为汽车摇旗呐喊,要么痛陈其害,我们很难将其准确归类。20 世纪上半期,汽车的发展使人们坚定了一个乌托邦信念,即新世纪文化的进步完全可以由科学的发展来实现,与其它的机器一样,汽车虽然不能拯救我
41、们的灵魂,但他至少可以拯救我们的生活。汽车使得艺术家、梦想家、以及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人们漫步到一个充满希望和惊喜的新境地。8意大利未来主义者乌姆伯托波丘尼画出了汽车搅乱意大利古老田园风景的场面,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们则将新的人类一个不再受以往社会等级和经济约束的人类比喻成汽车这样一个能够通过不懈工作而将人类社会推向前进的机器。二战以后,美国人更加痴迷于汽车,也因此遭到了和汽车一样多的批评。很多人,尤其很多美国人,比以往更喜欢汽车,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制汽车并对其爱护有加。而另一些人则开始重新审视汽车和汽车文化的负面效应,其中就有一些艺术家们企图揭去战后人们这种狂热的虚伪面纱。对他们来说,世界不同地区
42、人民不平衡的经济和文化需求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汽车恰好象征了这种隔阂。他们认为就是这种不平等的需求导致了人被装进汽车后备箱里而偷渡过境,而这些艺术家们本人也曾因为这种偏激的观点而长期生活在军车或警车的阴影之下。这种非法移民永久性地撕裂了许多文化的社会结构基础。石油燃料的使用还带来其他危机,而这个过程也从表面上刺激了第一世界的工业繁荣。为了能够在物质上追赶西方,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大量燃烧石油,其幅度已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自然降解能力。汽车旅行的巨大向心力已经将人口甩出了拥挤的城市中心,使其毫无节制地向外蔓延。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则将创作聚焦在汽车的负面元素上,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洛杉矶艺术家爱德华金霍
43、尔兹的雕塑“道奇 38 的后座” 。这幅雕塑描绘的是一对夫妻在一辆样式原始的破烂道奇车后座上亲热的场面,曾有一度公众对这个雕塑的抵制之强烈竟导致博物馆几近关门。安迪沃霍尔描绘 60 年代的“灾难画”以其所描绘的汽车事故中所发生的生与死的场景而震撼了公众。1974 年概念表演艺术家克里斯伯顿用十字架将自己钉在一辆大众汽车上,以此来表达对越南战争的反对。约翰张伯伦描绘压碎了的汽车零件的雕塑同样也激起了美国人对美国城市街头到处可见的破坏和身体暴力的担忧。尽管这些艺术家们大多数在洛杉矶从事他们的创作,长期以来,洛杉矶也被看作是受汽车毒害最严重的城市,不过,这种陈词滥调今天早已为人们所厌倦。即使世界上最
44、遥远地方的环境也间接受到汽车的影响。汽车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艺术家仍然在继续这场文化批评,但由于 21 世纪的人们正努力修复 20 世纪汽车所带来的破坏,这无疑将人们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而我们这时也被带到以全新方式感受城市和城市生活方式的边缘,政治人物也加入到行动主义者应对全球变暖和生态污染,打破对石油绝对依靠的行列,就此问题而言,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并代表了我们对这种新感知的反应。Unit 10 路易巴斯德 拯救最多生命的人每当我们去冰箱取出一瓶牛奶的时候都应该想到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的杰出工作。巴斯德发现牛奶之所以会变酸是由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微生物所造成的。他发明了一种温和加热牛奶之类
45、食物的方法,能够在保留食物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同时杀死这些微生物。这种以纪念该方法的发明者而命名的“巴斯德灭菌法”仅仅是巴斯德对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年轻的路易 路易巴斯德于 1822 年 12 月 27 日在法国东部的多尔镇出生。该镇位于巴黎东南方向约 400 公里。几年以后,路易的家人搬到附近一座叫阿尔布瓦的镇子上。路易就在那里上学,但是他除了艺术以外其他课的成绩都不好。老师们大多认为他会离开学校到他父亲的制革厂去工作。但是路易有一个宏伟的学习知识的志向。一位老师在他的坚持不懈和对待学习的耐心细致中看到了他的潜力并鼓励他去巴黎学习。15 岁那年,路易前往巴黎完成中学学业。但是他没能在巴黎久
46、留。爱紧张和易于兴奋的个性使他的健康状况出现了故障。他为思乡之情所累,不得不返回家乡。数月后,他进入了另一所离家仅 40 公里的位于贝桑松的学院就读。这次一切顺利,他继而于 1842 年获得了贝桑松皇家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路易决定进入位于巴黎的专为法国高校培训教师的高等师范学校就读。虽然他在 1842 年通过了入学考试,但他知道自己可以达到更高的标准。为此,他又多学习了一年以便能在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之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不尽自己最大努力绝不罢休的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路易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并于 1845 年获得了理学硕士学位。难解之题 他接着在同一所学院攻读博士学
47、位。他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他自己选择的很难研究的问题。巴斯德为酒石酸微小晶体的复杂结构而着迷并决定对此进行研究。他仔细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详尽的步骤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够发现的东西- 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酒石酸结晶体,二者互9为镜像。他缓慢和谨慎的态度,曾一度在他童年时被误认为能力不足,现在竟然成了巴斯德最伟大的财富之一。他不仅取得了高等学位,还蜚声科学界。巴斯德成为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在接下来的五年间他在那里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还幸福地结了婚,成了家。新的科学分支 在 32 岁的时候,巴斯德接受挑战,改变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方向。他被要求去里尔组建应用科学学院,培养能
48、够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业和商业界实际科学难题的科学家。当时的科学界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的,但是巴斯德渴望能利用他所热爱的科学使普通人受益。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改变方向的机会。巴斯德花了两年时间组建这所新的应用科学学院。在这期间,他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发酵过程上。发酵过程既被用来从糖中制造乙醇,同时也能使得牛奶变酸。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其中的化学物质仅仅是在一起发生反应,但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同样的过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巴斯德证明只有在一些被称作微生物的细小生命体出现的时候才会产生发酵。如果出现的是合适的微生物就会获得理想的结果;如果出现的是错误的微生物就会生成错误的物质,例如酸掉的牛奶或是发
49、苦的葡萄酒。巴斯德的发现促成了一门新的科学分支的产生-微生物学。对自然发生法的挑战 巴斯德在 1857 年返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次他不再是一名学生,而是成为了科研主任。在这里他继续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古希腊人认为蠕虫,老鼠和蛆这样的小动物可以自动从非生命物质(例如坏掉的面粉,汗湿的衬衫或腐肉)中萌发生命。这种认为生命体源自于非生命物质的观点被称作自然发生法。1668 年意大利科学家弗朗西斯科雷迪成功推翻了前人所认定的蛆虫能够从腐肉中自发生成的观点。他用纱布罩在肉上,使得苍蝇无法在上面产卵,结果肉里没有出现蛆虫。(蛆虫实际上是苍蝇的卵孵化的幼虫。)在蛆虫,老鼠和蠕虫能够自发生成的想法被普遍摈弃许久之后,科学家们依然坚持认为微生物能够自发生成。为了同样驳斥这种想法,巴斯德将肉汤煮沸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又利用一种特殊的玻璃器皿使得空气可以流通,但空气中的微生物却不能与肉汤接触。正如巴斯德所预期的,肉汤中没有出现微生物。巴斯德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不是自发出现在肉汤中的,而是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所致。他清楚地表明即使是微生物,生命也只能来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