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二)仲尼之楚素材 语文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5278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二)仲尼之楚素材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二)仲尼之楚素材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二)仲尼之楚素材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仲尼之楚【原文】仲尼之楚,楚王觞之(1),孙叔敖执爵而立(2),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3):“古之人乎!于此言已(4)。 ”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5),未之尝言(6),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7),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8),丘愿有喙三尺(9)。 ”彼之谓不道之道(10),此之谓不言之辩(11),故德总乎道之所一(12)。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名若儒墨而凶矣(13)。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14),实不聚(15),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

2、贤,而况为大乎(16)!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17)!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18),大人之诚。【注释】 觞(shan)之:宴请孔子。 孙叔敖:楚国的丞相。孙叔敖与孔子并非同时代人,这里只是寓 言,所述故事也与史实不相合。爵:盛酒器。 市南宜僚:人名,姓熊字宜僚,居住市南而称市南宜僚。受酒而祭: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祷。 此:指代上句“受酒而祭”的情况。“于此言”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总要说一说话,其意在于希望孔子说话。 不言之言:没有言谈的言论。 未之尝言:即“未尝言之”。 弄丸:玩弄弹丸。两家:指楚国白公胜和令

3、尹子西两家。相传白公 胜欲杀子西,派人求助于市南宜僚,市南宜僚乃楚国的勇士,拒不参与, 面对宝剑从容弄丸,致使其事不成,故本句说“两家之难解”。 甘寝:安寝。秉羽:手拿羽扇。郢人:楚国人。投兵:弃置武器。 喙(hui):嘴。“喙三尺”意在说明嘴长,反之不具备这样长的嘴, 说明内心里实2在是不愿多嘴。 彼:指市南宜僚和孙叔敖二人。不道之道:不像是道的道,即不像是办法的办法。此:指孔子。11总:归结。篇文认为儒、墨的名声是招致凶祸的根由,强不同以为同,强不知 以为知,都是由名声而起。谥(shi) :封建时代人死之后所加给的封号。实:财物。为大:成就伟大。为德:这里指修养心性以达到随顺自然。17摩:

4、矫饰。18【译文】孔子去到楚国,楚王宴请孔子,孙叔敖拿着酒器站立一旁,市南宜僚把酒洒在地上祭祷,说:“古时候的人啊!在这种情况下总要说一说话。 ”孔子说:“我听说有不用言谈的言论,但从不曾说过,在这里说上一说。市南宜僚从容不迫地玩弄弹丸而使两家的危难得以解脱,孙叔敖运筹帷幄使敌国不敢对楚国用兵而楚国得以停止征战。我孔丘多么希望有只长长的嘴巴来说上几句呀!”市南宜僚和孙叔敖可以称作不是办法的办法,孔子可以称作不用言辞的说辩,所以循道所得归结到一点就是道的原始浑一的状态。言语停留在才智所不知晓的境域,这就是最了不起的了。大道是混沌同一的,而体悟大道却个不相同;才智所不能通晓的知识,辩言也不能一一列

5、举,名声像儒家、墨家那样的人也常因强不知以为知而招致凶祸。所以,大海不辞向东的流水,成就了博大之最,圣人包容天地,恩泽施及天下百姓,而百姓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因此生前没有爵禄,死后没有谥号,财物不曾汇聚,名声不曾树立,这才可以称作是伟大的人。狗不因为善于狂吠便是好狗,人不因为善于说话便是贤能,何况是成就于伟大的啊!成就伟大却不足以算是伟大,又何况是修养心性随顺自然啊!伟大而又完备,莫过于天地;然而天地哪里会求取什么,却是伟大而又完备的哩。伟大而又完备的人,没有追求,没有丧失,没有舍弃,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返归自己的本性就会没有穷尽,遵循恒古不变的规律就会没有矫饰,这就是伟大的人的真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