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4941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认识容量和升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难点:容量单位 1 升的观念的建立。重、难点分析:重点: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难点:通过实验认识 1 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 1 升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量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1 升到底有多少” ,这样无法让

2、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过程:1.观察对比,初步认识容量:为了让学生对容量的感知,用不同方法教学,首先教师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图 1),如果里面装水,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得知大的杯子里盛的水多。引出容量有大小之分,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图 1 图 2 图 3为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相当的冷水壶(图 2),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那个容量大,这时学生很难得出结论,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在此引导学生,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

3、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为了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操作验证,亲自体验。方法一:我们可以先把冷水壶 1 号装满橙汁,倒入冷水壶 2 号中,如果冷水壶 2 号中橙汁满时,冷水壶 1 号中还有橙汁的话,说明冷水壶 1 号的容量大,冷水壶 2 号的容量小;如果冷2水壶 2 号里的橙汁没装满,说明冷水壶 2 号的容量大。(图 3)方法二:在这两个冷水壶里都装满橙汁,在同样大小的杯子里面倒橙汁,倒得杯数多的那个冷水壶的容器量大。2.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容积单位统一的必要:创设一个“比一比,一个冷水壶的容量有多大,如果我们把一个冷水壶的橙汁倒入不同的小杯子,因为小杯子大小不一,因此我们无法得出冷水壶

4、的容量有多大,所以我们需要给容量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3.联系生活,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来感受 1 升有多少,使学生形成 1 升的清晰表象:认识容积单位升及 1 升。留意我们生活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图 4)。引出: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等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L”来表示。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接下来探究 1 升究竟有多少,要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先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 1 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 升。通过做实验,用一个空心的正方体,它的

5、长、宽、高都是 1 分米。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发现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 1 升,通过实验认识1 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 1 升有多少。容量和净含量,有些商品上面标着,“净含量”。这里的净含量是和容量是有区别的, “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 1 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 1 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 1 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教学反思: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并且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 1 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本节课真正的难点是进一步体会 1 升,主要是自主实验,在实验中感知 1 升的多少。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对容量的使用,并且要区分容量和净含量,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让学生观察,动3手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