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亲情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礼物 、 平分生命 、 妈妈的葡萄和一个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 会认本单元 10 个生字,会写字 29 个生字,2 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3 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记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会在具体的语言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亲情,了解亲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教学课时:7-8 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 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教学重难点: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课时:2 课时
2、教学设计:礼 物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2 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导学过程:一 导课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礼物二 初读诗,自学字、词1 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 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字组词不达意,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好的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三 自读诗,理解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2 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
3、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亲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3 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这情。四 创设情境,体会感情。1 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像。2 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2与期望, 体现 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句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等。五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2 会写本文的生字。3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导学过程:一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4、学习写法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 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3 观察文中前四自然 D,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 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 D 话。5 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二 指导学生写字1 学生观察生了表中和生字,提出较难写的。2 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T、博”3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D2 中的第一行。三 布置作业。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2、认字 6 个,写字 7 个。理解“看望” 、 “问候” 、 “收藏” 、 “喜欢” 、 “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
5、的意思。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 、 “撒” 、 “漆”的读音。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2、师生一起解惑。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6、,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4、小组汇报结果。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32、生汇报。第二课时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 1、2 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
7、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汇报品读 10、13 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二、仿写 13 段。1、读读第 13 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动作、语言)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三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平分生命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2 读懂课文,体会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3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结合日积月累中的 D4 。4 重点指导
8、朗读,特别是再读男孩的话时,体会他说话话时心情的变化。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如情入境的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亲情的伟大。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2 再读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导学过程:一 从题目质疑,导入课文。板书“评分” ,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那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 ,让学生质疑。二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41 学生自读课文,画初步认识的字词 。2 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可读课文,也可读词语,随机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和积累好词语。三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 再读课文,说说男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 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
9、、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男孩的心情以及体会亲情的伟大。 (随机指导朗读)3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干首都出来,学生进行评价。四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2 完成语文天地中3 会写本课的生字。导学过程:一 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1 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仅 10 岁的男孩面对死亡如此勇敢?2 你和亲人之间发生过类似感人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3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男孩输血前后的变化,读出男孩的勇敢,读出自己的感受。二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1 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相
10、同点和不同点。2 你认为那个句子好,为什么?3 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三 指导学生写字1 观察生字,找出易错字和难字。2 师重点指导“瞬、降、颤”的写法。3 学生抄写字词。四 布置作业。五 板书设计:平分生命小男孩 妹妹亲情伟大语文天地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抄一抄词语以及读一读,比一比等练习。 教学重点:注意加点字易错的部分,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 教学过程: 5一、看谁是火眼金睛 1、读一读这组词语,写下面加点的字,说说自己的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
11、3、全班交流。 二、复习拼音的大小写字母。 出示小写字母,在纸上写出大写字母。 出示大写字母的音节,小组内拼读比赛。 在组长的组织下,拼读、书写。 组内评出“拼音能手” 三、抄一抄。 (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 )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 3、齐读。 四、读一读 学生自读词语。 交流描写春天的词语。 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记在采蜜集或积累本上。 五、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句子 1,学生自己品读,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出示句子 2,学生自己品读,也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朗读。 说一说自己的不同体会。 (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
12、感情色彩,了解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形式。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开卷有益以及金钥匙、自检等部分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完成读一读 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6、试着背一背。 二、初显身手 1、给学生 510 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
13、自己喜欢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三、开卷有益。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春雨都有哪些作用? 展开自己的想象,续编“雨还在哪儿歌唱?” 6四、金钥匙、自检。 课后准备“文房四宝”在语文活动课上练习书法。 (师指导) 自检: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妈妈的葡萄课时目标:1 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2 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导学过程:一 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二 细读、深思、再悟。1 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 (师随
14、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1 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2 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三 拓展与延伸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2 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四 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赶时的情景。五、指导学生写生字注意“险” 、 “摘”的右半边的写法。六、作业:作文教学内容: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教学准备: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二 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7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三 指导写文1 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2 师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四 老师总结。第二课时一 学生打草稿。二 师巡视并单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