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科研论文论文题目 浅谈奉化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 (正 文)【摘要】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 历史资源。美 术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地区乡土文化资源,挖掘出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生活性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 术课程,以弥 补国家美 术课程的不足。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自主参与中加深对本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等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对地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保护意识。现以浙江奉化地区丰富的 乡土文化资源为例,探讨适合奉化乡土资源开 发美术课程的具体方式, 阐述开 发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美术课程资源 奉化
2、乡土美术资源 研究开发 实施利用在后现代课程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设计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已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在这样的课程中,美术教育的资源已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拓展至更广泛的范围。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之一。 2001 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比以往更加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运用,美术课程的资源由美术学科本身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性美术课程,即乡土资源便成为美术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源泉。并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它被广大一线的美术教师所重视,并在
3、实际教学中进行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具备适宜性,因为开发的课程必须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否则它只是资源而已,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课程。而课程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构成课程,他们只是课程的各种备选材料,只有经过教育加工并付诸于实施才能真正成为为美术教学所用的课程。为顺应时代需要,笔者对奉化本地有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资源进行了搜索整理,希望借此能够提升本地区的美术教育。一 奉化地区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传统文化、风土民俗和民间美术的介绍奉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而且得兼山水之美、陆海之奇,风景名胜十分迷人。如此宝贵的地方自然、文化资源为美术学科的教育
4、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不同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的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从美术学科的性质出发,可将这些资源整理成: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传统文化、风土民俗和民间美术。二加工提炼资源,设计美术课程 拥有众多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骄傲,是美术教育的一座宝库,但这样的景观只有用心去领略,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价值。为此可借学校春游、秋游的机会,带领学生投身大自然和文化古迹,欣赏家乡风光的秀美,领略古迹遗址的风采,让学生在游玩中获得审美愉悦,并以“我眼中的梁皇山”、“挂在山间的白链子”、“
5、古塔、古寺、古村落之印象”等勾起学生的绘画欲望,同时用“如果用画来表现这些美景会怎样,会同样那么美丽吗?”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对家乡美景名胜的赞叹和热爱。在欣赏与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接受自然人文的熏陶,感悟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各类资源对座四个学习领域奉化的美术资源品种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可以根据课标中各学习领域的基本特征和教学要求,综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美术与现实生活等,构建出实际可行的美术课程,使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并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1)四个学习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学
6、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而美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艺术,必须通过个体或集体的创作劳动,才能创造出成果美术作品。因此,从整体看来创作是美术主要的学习内容,换个角度看欣赏、评述也属于美术的一种再创造活动,只是创作更倾向于学习的外化作用,欣赏、评述更倾向于学习的内外作用。 课标将创作又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前者注重自由表现,后者注重美术学习的功能性, “欣赏评述”注重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的形成,而“综合探索”体现了美术学习的综合性,也体现了对前面三个学习领域在更高阶段的要求 。(2)资源对座领域针对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特征和奉化乡土美术资源的存在形式、特点。我们可以让不同
7、形式的资源根据标准中每一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围绕这四个学习领域的特征来展开。因为在每一个学段,学生的接受程度、所具备的心理是有差异的:比如第一学段的孩子们(12 年级)属于形象期儿童,这一时期,儿童在观察物象和图形时,较为细致,能注意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可识记物体的许多细节和特征。能画出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画的比较具体。想象从脱离实际的幻想、空想,逐步向切合实际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特点,在加工提炼乡土美术课程时,我们可以将奉化自然资源中的自然材料(如各种海鲜和各类瓜果) ,作为该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美术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以玩的心态,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
8、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例如海鲜类中的海螺、蛤蜊、泥螺,可以对他们的外形用线描的形式进行表现,也可以剥开外壳对这些海产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描画,而且这些海产都有着坚硬、漂亮的外壳,所以将这些外壳充分利用,亦可做成具有浓郁特色的手工艺品。之所以把自然材料作为该学段孩子造型表现的学习内容,是因为这些特产孩子们接触的多,每天的餐桌上也少不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观察。而第三学段的孩子(56 年级)已经处于推理写实期,他们逐渐从用画陈述事物转变为刻画表现物象,改变形象期二维简化形象的表现方法,力求符合客观对象
9、的视觉真实,凭已有知识经验和推理处理,主观推理,画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因此在辅导上可引导学生多欣赏、临摹和写生,着重描绘对物象的感受。奉化的山川河流、古村民居不仅可成为孩子们写生的对象,也是欣赏评述的最佳素材。通过欣赏、描画,感受中国江南古代建筑灰墙黑瓦的古朴素雅之美,体会建筑细部雕花漆绘的精巧技艺之美。这样将极大加深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印象,高度升华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二)课程设计的原则:(1)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2)连续性和顺序性世界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在课程结构研究中创造性地指出了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个重要概念。指导性目标是指旨在发展学生表达所必须的某种技
10、能。表现性目标则鼓励学生运用通过指导性目标所获得的技能拓展或探究自己的观点、意象及感情。在课程设计时,一般是指导性目标在前,表现性目标在后,形成一种循环交替,因为这两种目标单独存在都是片面的,都会对教学造成伤害。它们常常以练习的形式出现。随着这两个目标的深入研究,艾斯纳又进一步提出了连续性和顺序性两个概念。连续性指的是课程活动的选择、组织应该使得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运用前面所掌握的技能。顺序性指的是课程的组织应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四个概念为美术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但艾斯纳提出的这几个概念基于任何一个领域的活动的复杂技巧都是很少能在一节课里全部获得。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在美术课
11、程内容的设计上首先要以绘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用各种媒材、不同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他们表达所需的技能,其次,让他们利用前面所掌握的技能,自由的表现自己的观点想法。并且要时刻保持这一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三)具体实施及案例设计以第二学段(34 年级)为例,遵循该学段儿童心理和课程设计的原则,针对四个学习领域用不同的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最终发展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1)该学段儿童心理该学段儿童处于萌生写实期,他们开始对形象期的作品不满,萌生写实倾向,开始向逼真、具体、实感的绘画学习。这一时期培养观察能力显得格
12、外重要,如果这一时期仍让他们保留形象期儿童画的面貌,也会抑制他们的进取心。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临摹和写生。(2)不同领域课程设计的相互联系虽然每一个学习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还是要具有整体意识,不能把四个学习领域孤立起来,美术涉及的每一个方面,无论“造型表现”中的造型、线条、色彩、结构, “设计应用”中的图案、构成、工艺制作。 “欣赏评述”中的感受、描述、分析、鉴赏,还是“综合探索”中的探究、交流、发现等,各学习领域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在此基础上要突出每一学习领域的重点和主要的培养目标,防止教学努力偏散,从而削弱个教学内容的价值优势 。案例 1【造型表现】领域:该领域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形、色
13、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根据奉化丰富自然资源中的山水(剡溪之水、千丈岩瀑布、锦镜池、妙高台等)结合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山外有山 、第十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内容,可设计走进家乡山水的课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途径,例如上网查阅、实地参观游览等,了解家乡奉化各风景名胜区的山水的特点和历史等信息。接着,在美术课上,教师在介绍黄山风景的同时,也出示奉化的几座名山,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并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和实景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美不美?美在哪?山、水的表现是这
14、部分内容的重难点,奉化的名山、峡谷、瀑布等风景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实物资料。如果学生能够实地进行观察并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结合瀑布、谭、水库、山峰等资源的视频来观察山水特征,则体会更深。再借助山水名画了解认识山和水的表现方法,选择线描、水墨或水粉画等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山水的感受。最后展示作品,观摩评议。这一册教材的第六课是四季歌 ,对照这一课,可以在以上课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成家乡的四季山水印象 ,同时也保证了此课程的连续性。给学生一个大的以自然为舞台,以景色为模特儿的创作活动,走进山水湖畔,收集素材,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欣赏观察中,创造一系列以自然体验为题材的绘画。通过这一密切
15、结合当地自然风景的美术教学活动,学生对奉化的山水进行了较深入的审美体验,学习了运用形、线、色、等美术语言,尝试了水性颜料,以及写生、拼贴等绘画方式进行造型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家乡自然文化的热爱和了解。案例 2【设计应用】领域:此领域要求学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建议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元宵节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元宵又称灯节,家家做彩灯悬挂,小孩携灯串街走巷,并有舞龙灯、耍狮子、走船灯、踩高跷等活动,锣鼓喧天,夜半方休。其中数前童镇的花灯会最为喜庆热闹。浙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彩灯辉映,讲的正是元宵节的内容,
16、结合奉化当地的元宵文化,可设计一套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元宵灯彩之夜。既可以让学生们借助各种媒材的工具描绘元宵夜的热闹,又可指导用撕、剪、折、插接、粘贴等美术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的元宵彩灯纸工制作,拉近美术学习活动与生活的距离,其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学以致用”、“物尽其用”的思想贯穿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孩子们对新年和元宵节美好而鲜活的回忆将成为他们学习制作彩灯的源泉。教材中极具特色的彩灯素材和奉化本地彩灯的素材将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创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感受彩灯的魅力下,利用各类材料,进行艺术想象和制作尝试,完成以后举办灯谜会展
17、览,学生观摩、猜谜,进一步拓展主题。此展览活动可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表现元宵与新年的绘画作品则可成为“我爱奉化风俗”中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的学习中,加深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案例 3【欣赏评述】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主要是学习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内容等,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观察、分析等方法,感受和体验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奉化保存完好的古戏台、造型别致的古村民宅、栩栩如生的树根雕、精美的石窗这四类艺术形式都可作为该领域的美术学习内容。观赏古宅古戏台,分析建筑特征,思考
18、他们与环境、人文的关系;欣赏木雕、石窗传统纹样,了解民间艺术的的象征和寓意。美术教师可自己拍摄、记录下这些资源,并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儿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捕捉美的眼睛,有条件还可以利用春游、秋游、家庭旅游参观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这些地方,身临其境的感受、观察,并以调查、汇报的方式,了解它们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收集好素材资料后,开展一场奉化的古建筑的展示会,结合实际经历、图片展示,学生们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用色、造型)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体验感受,或以照片结合文字的形式来讲述,并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该领域的欣赏活动,可使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审美
19、能力同时得到加强,同时这样的活动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身心的大发展。案例 4【综合探索】领域:此领域要求学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造型游戏指的是融造型与游戏为一体的所有美术活动,它强调以儿童个人的主观感受、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既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是室内的,可以是纸上的,也可以是实物的,如彩墨游戏、堆积游戏、形体游戏、泼洒游戏等,在游戏中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抒发情感,表达艺术思想。从“发扬家乡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可设计题为我爱奉化风俗的美术活动。学生以主动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充
20、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三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现实意义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有三个目的和价值:第一,提高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第二,提升美术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编制校本美术课程,实现学校的美术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我们开发的乡土美术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深入学生的内心,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在体验美术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爱家乡的情感。在许多传统工艺正陷入后继无人、濒临灭绝困境的今天,通过美术教育加强年轻一代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美术教育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设计美术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乡土艺术,改变观念,了解乡土艺术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主动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注释:钱初熹 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八章美术课程资源开发219 页最后一段陈为 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第二章美术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39 页第二段陈为 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第二章美术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47 页第一段参考文献:1奉化乡土文化网:民俗 民间工艺 2奉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