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98365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要点1.1 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方法可归纳为:1、物理法: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过滤、沉淀、离心分离、上浮等。2、化学法:加入化学物质与污水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中和、氧化、还原、分解、混凝、化学沉淀等。3、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气提、吹脱、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电渗析、反渗透等。4、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活性污泥、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塘、厌气消化等。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生物法作为主体处理工艺,并辅以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工艺往往是生物法与物化法的组合。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

2、8918-2002)的施行,特别是在环太湖流域,目前较为流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1)连续式处理工艺:原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厌氧池A2/O 生化曝气池二沉池絮凝池/滤池消毒出水。(2)序批(间歇)式处理工艺:原污水格栅沉砂池均质调节池SBR 池絮凝池/滤池消毒出水。1.2 主要生产设备曝气机(鼓风机) 、提升泵、刮吸泥机、水下推进器/搅拌机、污泥脱水机等。1.3 主要污染物排放点、排放因子废水:总排放口的 pH、CODCr、SS、NH3-N、TN 、TP 、粪大肠杆菌。固废:主要为粗细格栅漂浮物的生活垃圾居多及细小的颗粒、悬浮物和污泥脱水机房的干化污泥。第二章 材料审查环节2.1 企

3、业环保审批、验收手续1、环评制度执行情况。污水处理厂环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批建是否相符,主要包括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配套截污管网及沿途提升泵站建设情况等要与环评审批一致。2、 “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试运行 3 个月内(最长不能超过 1 年)是否已经办理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2.2 产业政策符合性、卫生防护距离、周边敏感点等1、选址是否符合当地规划要求,有无办理土地证。2、卫生防护距离是否执行到位,卫生防护距离内有无敏感点。2.3 各类污染物台账1、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台账。进水泵、污泥回流泵、剩余污泥泵、曝气设备、刮吸泥机、水下推进器/搅拌机、污泥脱水机等。不仅要有运行台时记录

4、,还要有设备完好率、故障及修复记录;除了值班人员手工记录,还应有中控自动记录。2、化验室台账。 (1)日常进、出水污染物化验指标:pH、CODCr、SS、NH3-N、TN、TP、粪大肠杆菌等。 (2)工艺参数指标:曝气池水温、污泥浓度(MLSS ) 、污泥沉降(SV30) 、溶解氧(DO) 、生物相(镜检)等。 (3)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是否完备有效,与化验室数据及飞行监测、监督性监测数据对比的差异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三章 现场勘验环节3.1 检查方法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先到厂区外看两个点及周边环境:尾水外排口与雨水外排口,看有无偷漏排迹象。污水处理厂从偷漏排动机来讲,主要排原

5、水和剩余污泥。然后进厂查勘各处理工艺环节及相关运行台账、化验数据,向操作、管理人员了解有关情况,概括起来为“听、问、查、看、测” , 即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问企业环保手续是否齐全、查污水处理重点环节、看重要仪器设备数据、测进出水相关指标。3.2 各处理工艺环节监察要点1、预处理设施检查格栅是否正常运转(有的厂根据格栅前后液位差实行自控) ,周边栅渣是否及时清除;检查沉砂池及砂水分离器是否正常运转,沉砂池上的浮渣应定期清理,每日的除砂量应记录,排砂需及时清运、处理;检查初沉池及刮吸泥机是否正常运转;检查调节池大小,是否能够满足水量要求,调节池有否设置溢流口,了解发生溢流情况。4、中控室自动监控情

6、况检查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联网运行是否正常、稳定。进、出水部位的流量、溶解氧浓度、温度、COD 等数据是否正常;随机抽调、查阅 10 天自动在线监测装置记录的进出口水量和COD 等相关项目的浓度,进行比照,差别率应小于 5%。5、污水处理台帐检查 检查处理设施每日的进出水量、水质、运行所需的耗电量、用药量、产泥量、污泥的沉降率及回流比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检查设备开启的数量、曝气的时间等环保设备运行及维修记录等。 参考指标: 处理每立方米污水,耗电 0.15-0.28kw.h。处理每万立方米污水,可产生干泥 1-2t3、初沉池、曝气池、厌氧池、二沉池运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查看曝气是否均匀,

7、配水是否合理;活性污泥颜色、气味、浓度是否正常,有无浮泥,污泥是否膨胀;二次沉淀单元的吸、刮泥设备运行,水质透明度、浑浊度、颜色、气味是否正常。4、混凝池、污泥处理及污泥脱水间运行情况 检查污泥处理设备运行情况,如浓缩、脱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污泥产生量记录,污泥临时堆放状况;污泥转移联单,污泥处置资质和厂外处理方式;污泥清运记录等。5、化验室日常监测情况 检查监测仪器使用情况,六项常规监测项目报告和其他相关记录。6、在线自动监测的运行情况 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运行单位应正常使用、维护在线监测监控装置,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 站房应有防火、防潮

8、设施,通风良好;站房外应设置标志牌,应标明排污单位、运营商、监察单位三方的联系方式及联系人;应悬挂在线监控的相关操作流程,如实填写加药记录、维护记录、运行记录。7、标准化总排口的运行情况 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规范设置排污口。在排污口应设置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安装 pH、COD(或 TOC)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检查应处理水量与实际处理水量是否相符,若处理水量低于应处理水量,则检查超越管非事故情况下排放、分流情况。如果只有一条生产线或分期建设时,才可设置超越管,否则均可不设超越管。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生产运行台帐,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 80

9、)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 10.1-0.12(进水不完全是生活污水的情况下,产泥比为 10.6-0.14);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 (如污泥含水率为 80,则这一比例为 10.5-0.6)。(2)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 查阅生产运行台帐,通过用电量来反算设施的处理水量。一般处理 1 吨生活污水耗电量为 0.12 度-0.35 度( 进水不完全是生活污水的情况下会超出此范围)。(3) 用管网服务人口参考验证处理水量: 通过核查管网验收材料、管网覆盖人口情况验证处理水量。处理水量为管网覆盖人口与人均综合排水量之积(如某管网覆盖区域有 50000 人,人均综合

10、排水量为 180 升/日,则处理水量为9000m3/日)。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 浓度也较高。二、水质核查(一)进水水质核查 相对于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往往变化较大,并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口不设水质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采样的偶然性和监测的功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进水水质报告有时难以反映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因此,现场核查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检验、校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1.查台账资料查阅污水处理厂设计文件和验收材料,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上限。查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及日常监管记录,实际进水浓度一般不应大于其设计进水浓度。通常南方污水处理厂生

11、活污水进水 COD 浓度不超过 350mg/L,北方不超过 500mg/L。2.查进水水质指标 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各指标间存在下述关系:6.520,B OD5/TN3.5,B O D5/COD0.3,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 浓度是否正常。3.查进水表观特征 颜色:灰黑色;气味:弱腐臭味。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 浓度也较高;呈现黄、红、白、深黑等颜色或有刺鼻性气味、奶香味等气味:含有大量未经预处理的工业污水;污水过于清澈:进水浓度偏低,可能进水是河道水、沟渠水(注:光线、位置不同,颜色感觉会不一

12、样)。有无小,尤其是活鱼:是判断是否取河道、沟渠水的证据之一。4.查设备运行参数用曝气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可推断进水水质情况。通常进水 COD 浓度较高,需要的气水比高、曝气量大,曝气电机电流或功率也大。一般二级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3m312m3 空气(一般取 5m312m3)。如运行正常但实际曝气量明显低于上述标准,则推断进水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进一步查阅中控室曝气设备相关运行参数历史曲线或运行记录可初步推断实际进水水质情况。5.查污泥浓度(MLSS) 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 2000mg/L5000mg/L 之间。污泥浓度长期偏低且运行正常,则进水浓度可能较低。如设计污泥浓度为

13、 4000mg/L、设计进水 COD浓度为 350mg/L,若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浓度仅 1000mg/L2000mg/L,则推断实际进水浓度会明显低于设计的 350mg/L。(二)出水水质核查1.查在线监测数据符合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数据是判断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核算污水处理厂 COD 减排量优先选用的数据。现场核查中应特别注意核查导致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的各种因素: 一是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选型不当,如出水 SS 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分光光度法的 COD 分析仪,由于较高的 SS 浓度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

14、光度,导致数据不真实。水质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 TOC 监测仪,会因水质变化大造成 TOCCO D 换算出现系统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2) 仪器管路或其他部位老化,局部因水的浸湿、结露等影响自动分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3)仪器量程过高(如实际出水 COD 浓度不高于 60mg/L,而量程设置为 1000mg/L),导致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仪器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在规定的5漂移范围内,绝对误差越大;部分仪器的测量线性误差和量程成正比关系,在允许范围内,量程越大测量的绝对误差可能越大;上述情况,在测量的实际样品为低浓度时,影响尤为明显);(4)仪器安装次

15、序的影响,部分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工控机安装在数采仪之前,由于工控机可能存在人为对数据的过滤修饰,导致远程监控中心获得的数据失真;(5)大部分 COD 监测仪采用模拟信号输出数据,与之连接的数采仪的电流、量程与 COD 监测仪的电流、量程不对应,导致数据不真实;(6)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采集的样品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二是人为造假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人为调高测量量程;(2)人为调低设备参数( 如COD 在线监测设备显示值 Y 由 Y=AXB 得出,其中 A、B 值是经过校准后获取的一个固定值,通过人为调低设备中的校正因子 A 和修正值

16、 B,可使测量的出水浓度低于实际排放浓度);(3)工控机在数采仪之前,人为调整输出软件对上传数据进行修正过滤;(4)人为调整监测仪模拟信号输出电流;(5)人为改变确定的反应试剂浓度(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滴定法的 COD 测量设备需要重铬酸钾强氧化剂和亚铁盐还原剂参与反应,人为调高比对确定的强氧化剂浓度或人为调低还原剂浓度,将导致测量值低于实际值);(6)人为改变采样探头位置或人为将稀释后的处理废水作为出水在线监测样品( 采用二次采样、开放管路采样,人为操控样品水质)。三是运行、维护不当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不按规范对系统进行校准、比对、标定;(2)不按规范配置反应药剂;(3)对关键

17、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等不正常清洗、维护;(4)对部分老化或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未及时修复和更换;(5)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期间,不按规定进行人工监测。 四是在线监测站房不符合在线监测要求导致数据不真实。在线监测站房因温度、湿度等不符合规定要求,影响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导致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2.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核查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 3.查出水表观特征 处理较好的废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出水发黄(如没有工业废水的影响) 可能氨氮或总氮会超标;在总排口生长较多的丝状藻类,通常源于出水总磷偏高;有二沉池的污水处理厂,如沉淀效果不好,泥水没有明显分界线,可导致 SS 和 CO

18、D 超标。其他通过污泥性状或反应池运行情况来判断出水水质的方法在下面的内容里介绍。三、运行状况核查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好坏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判断,而且可以相互验证。对于日常督察和监管,特别是总量减排的核算,也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和最终确认。(一)活性污泥核查 活性污泥的性状决定处理工艺运行是否稳定与出水是否达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调整污泥的生长和排放。 1.查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污泥浓度一般在 2000mg/L5000mg/L 左右,低于 1000mg/L 难以保障正常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可能超标;高于 8000mg/L(原因可能有高浓度工业废水进入,

19、或污泥膨胀等)会导致出水泥水分离效果差,出水 SS、COD 可能超标。 2.查污泥表征 正常污泥的颜色一般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曝气时,废水泡沫不多,且较容易破裂。如没有特殊工业废水进入,污泥颜色发黑(接近污水) 、发臭,废水泡沫增多、不易破碎,则处理效果可能较差甚至出水超标(原因主要有曝气不足、进水 COD 偏高、生化不充分、污泥龄短、污泥负荷高等)。3.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 SVI 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核查可根据 SV 值或 SVI 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

20、查找问题。 SV 值一般在 2030之间。SV 值过低( 原因主要有进水 COD 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 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 COD 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 SV 值过高( 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 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 80,则污泥已经膨胀了,出水 SS、COD 和 TP 均有可能超标。 SVI 值SVI=(SV10)/MLSS一般在 80mL/g150mL/g 之间。如 SVI 值大于 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 SS 和 TP 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过量,污泥负荷低等)。如 SVI 值小于 80mL/g 时

21、,出水 TN 和氨氮可能超标( 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 COD 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高) ;如果 SVI 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4.查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废水中有机物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去除废水中总磷的唯一途径 。应重点关注其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1)污泥量。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 1 万吨废水产生 1 吨-1.2 吨左右干污泥,每处理 1 吨 COD 产生 0.2 吨1 吨干污泥(一般取 0.4 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省污泥处理处置费用,通常减少排泥。另外,由于污泥龄、污泥回流比以及设计工艺的不同,实际产泥

22、量可能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如同样的氧化沟工艺污泥龄分别为 10 天和 15 天的污水处理厂,前者污泥理论产量比后者多 20%-50% 。当然如果产泥量严重偏离前述指标,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因此,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存在一定差异,核查这一指标是否正常需要结合设计文件、生化池污泥性状、单位电耗、实际运行效果等综合评价。(2)污泥性状。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3)污泥去向。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并可通过

23、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现场核查可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必要时可到污泥处置场所核实污泥处理量和处置方式。如污泥数量和处置方式符合合同要求和运输记录,则可进一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否则,应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二)溶解氧(DO)核查1.参照数值一 般 生 化 反 应 池 DO 浓 度 是: 厌 氧 段在 0mg/L-0.2mg/L 之 间 ,缺 氧 段 在 0.2mg/L-0.5mg/L 之间,好氧段在 1.5mg/L-3mg/L 之间。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

24、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 COD和总氮超标。2.核查方法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一般生化反应 池溶解氧浓度和曝气设备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 因此可通过核查设备曝气量来核查溶解氧浓度。核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 ,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则把此曝气量(或曝气

25、设备运行电流 )作为标准值,对照历史记录,如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 )标准值,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此时如果增加曝气量,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由于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可能有 30% 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水面呈现“开锅” 现象,此时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虽然符合要求,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难以保障出水 COD 等指标稳定达标。(三)气水比核查1.参照数值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是保障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一般情

26、况下污水处理厂的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一般取 5m3-12m3)。2.核查方法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曝气量核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核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核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四)氧化还原电位(ORP)核查1.参照数值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通常 ORP 在厌氧段小于250mV,在缺氧段小于100mV。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

27、营养物组成碳(C)、氮(N)、磷(P)的比例是 C NP=10051,如果进水 COD 浓度低,则碳源不足,此时 ORP 将增大,甚至为正值。2.核查方法可现场查阅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五)耗电量核查1.影响因素处理单位污水耗电量是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影响耗电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同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越大,耗电量越低。(2)进水水质和水温。进水有机物浓度越高,耗电量越大;水温越高,耗电量越低。(3)曝气方式。采用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方式的较高,采用微孔曝气方式的较低。(4)污泥脱水方式。采用离心脱水机

28、的较高,采用带式脱水机的较低。(5) 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消毒的较高,采用加氯消毒的较低。(6)设备效率。进水泵、回流泵、鼓风机等主要设备若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且带变频调速装置,耗电量较低。(7)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对污水收集系统为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来说,雨季水量较大,进水浓度较低,耗电量较低。污水处理厂一般白天水量较大,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水量较少,耗电量也有相应变化。2.参照数值污水处理厂耗电量一般为 0.2 度/吨-0.35 度/吨污水。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耗电量较低(如低于 0.15 度/吨污水)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都采用较成熟的

29、工艺和效率较高的进口设备,耗电量会较低。3.核查方法现场核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耗电量,并与上述经验耗电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也可用瞬时耗电量来判定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状况正常,这时候的瞬时耗电量可视为正常运行的耗电量,作为验证历史耗电量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对于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耗电量与实际平均耗电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0%)。瞬时耗电量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电表参数按下式计算:瞬时耗电量=功率 /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如进水瞬时 流 量8000m3/h , 电 压 10KV , 电

30、 流 95A , 功 率 因 数 0.92 , 则 瞬 时 耗 电 量=1.73210950.92/8000=0.189(kwh/m3)。可用此数据验证历史耗电量是否正常(也可反算实际处理水量)。另外,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耗电量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污水提升泵电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氧化沟工艺,一般曝气设备耗电量占全厂用电量的50%-70%,进水提升泵耗电量占全厂用电量的 20%,剩余电量主要用于污泥回流设备(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污泥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耗电量和各设备的耗电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六)药耗量核查为保证污泥浓缩脱水效果,助凝

31、剂聚丙烯酰胺(PAM)配制浓度应控制在 15,用量1.8-2.2kg/t 绝干泥(制中水需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检查搅拌器箱内有无药剂搅拌痕迹、搅拌浆叶锈蚀情况,药液箱内有无药剂,药剂配置、浓度、投加用量、购买发票。 曝气池污泥性状分析活性污泥种类 性状 泡沫种类 产生原因正常活性污泥 外观为黄褐色絮体,可闻到土腥味。生物活性越高,土腥味儿越浓。曝气时,污水泡沫不多,且较容易破裂。新投加的活性污泥 未形成菌胶团 大量黏稠白色泡沫,通常影响不大,一周内会自行消失,但若冲击负荷过大,泡沫存在时间加长接种培菌,游离细菌多膨胀污泥 一般也是黄褐色,也具有土腥味,污泥沉降时间延长,沉降速度变慢,

32、高度膨胀时呈高度的细密状态,膨胀初期的泡沫发黄,个体增大,同时数量增多;膨胀后泡沫急剧增加,且厚度增加受进水成分、长期低负荷、低溶解氧、营养失衡、酸性废水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丝状菌过度繁殖。颜色浅淡甚至泛白老化污泥 颜色呈现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污泥絮团较大,但比较松散,絮凝、沉降速度较快,棕黄色泡沫,与当时的活性污泥颜色相同,易碎,靠近曝气团四周液面少量产生,沿辐射方向,逐渐消散,到四周角落时开始聚集排泥不及时,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过度曝气;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缺氧污泥 部分活性污泥死亡,呈黑色,发臭黑灰色泡沫,其数量、产生过程、积聚、易碎性与棕黄色泡沫性质相同,缺氧状态可使活性污

33、泥出现局部的厌氧反应,使原处于好氧状态的污泥死亡,并附着在气泡上。进水水质性状分析进入异常情况 性状 产生原因水质偏高或有机物浓度的工业废水混入污泥活性颜色发黑,接近污水,发臭,泡沫较多,不易破碎曝气不足、生化反应不充分、污泥龄短、污泥负荷高,污泥腐败。大量地下水或者河水进入 颜色发黄,接近泥土,气味极小,泡沫成茶色灰色。污泥细碎,曝气过量、进水水质偏低、生化过量、污泥龄长、污泥负荷低、污泥无机化有毒工业废水进入 污泥颜色发黑(接近污水)、发臭,菌胶团解体死亡,不具备鲜艳的活性污泥色泽,混合液中出现大量细小的活性污泥絮体,颗粒如泥浆状,液面浮渣色泽晦暗,稀薄而松散工业废水中的多种化学物质使活性污泥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