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1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课题名称 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编制 本科专业 工程管理 本科班级 工管 1002 班 姓 名 廖威 评 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12 年 3 月 11 日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2目录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1.1 选题的背景 21.2 选题的意义 32 我国房地产的现状 43 实施进度 54 参考文献 6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3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开题报告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 选题的背景近年来,我国在房地产价格呈现不断升高态势,同时
2、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变化极不均衡,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经济现象的发生? 其中隐藏何种规律性的东西?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由于土地价格的特殊性,加之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房地产价格形成问题比一般商品价格要远为复杂,从而至今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迷。例如,对于房价学术界多从纵向角度展开研究,在空间角度仅限于级差地租理论的逻辑延伸,很少以空间视野从不同区域地理、地方政府政策的异质性来解析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及差异。而不能全面揭示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之迷,也就难以探寻调控房价的有效对策。房地产业木来就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产业,节节攀升的房地产价格使房地产业获得了巨大利润,但同时风
3、险也逐渐积聚起来。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全面揭示房地产价格形成的规律,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方面闲置“广厦千万间” ,另一方面众多“寒士”无房所有的问题,这一产业将无法步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也不可能预防或规避累积的市场风险。1.2 选题的意义政府在相关管理方面的缺失以及土地制度不健全。政府在经营土地方面缺乏监管,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与房地产商及银行合作,把大量资产投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暗箱操作和政治寻租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行为的出现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的土地出让制度是由政府一次性收取出让金,这部分的收
4、入进入财政收入,算作政绩考察的一部分。导致一部分政府领导人会超量开发和出让土地。目前,中国在房地产税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征税面比较窄,税制安排不合理等等,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4为起不到抑制的作用。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国内的经济结构都是以出口型经济为主,积累了巨额外汇,本币被迫升值,导致国内经济受挫等等。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第一,日本当初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日元升值到某一程度,中国现在虽然也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总的来说,升值的控制力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第二,中
5、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于 20 世纪 80 年代时期的日本政府,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热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高度关注,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为房地产的过热发展降温,2010 年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十条),同时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实行了“限购令”,对房价进行调控。第三,经济结构的转变。2008 年的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净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增加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相关刺激消费的政策频频出台,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大,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也慢慢向“三驾马车” 共同拉动经济转变。2
6、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少部分人员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局面基本正常,也是合理的,不应对其加以指责。这半年中国一线城市商品房和土地交易量有效放大,价格上升,市场信心恢复,表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迅速明显的起到了效果,表明住房刚性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中国一线城市“量价齐升”的局面并非坏事,这本来就是调控要求和主观预测的结果。虽然今年我国不会出现现实的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预期和资本资产避险因素也在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放量。这部分人还认为当前的“市场过热”说法和政策打压建议是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5有待商榷的。土地购置、投资数据与房地产销售数据现在就还有较大
7、的差距。大部分参会人员的意见认为当前虽非全局性过热,但是部分区域、部分环节过热,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上海市。有的人指出在东部一线城市,投资投机性需求比重较大,有过热嫌疑,但中西部地区市场发展正常,这是地域性过热;住宅市场过热,商办市场正常,甚至偏冷,这是结构性过热。也有人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中国整体经济体制问题没有解决。房地产过热问题并非完全是房地产本身发展的问题,而是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投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不发达、制造业对外竞争力不足等导致产业资本向房地产领域集中,引发房地产业的忽冷忽热问题。要更好地解决房地产业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方略是解决好中国经济体
8、制问题。3 实施进度1、2011 年 10 月11 月:完成开题报告2、2011 年 12 月2012 年 1 月: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3、2012 年 2 月:完成论文初稿4、 2012 年 3 月:完成论文并答辩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12 年 3 月 11 日 64 参考文献1 张晓瑞,董亥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天津商业大学.2008-06-012 段际凯.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03-05-113 李伯含.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6-05-104 包宗华.未来 10 年住房发展空间有多大J.城市开发,2001(10):4 一 7.5 金珉廷.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2009-04-01 6 李美丹.中国房地产价格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08-01-017 黄丽娟,罗登亮.论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法规范J.社会科学研究,2006(3)8 熊方军.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8-04-019 白涛.房地产业的政府管制.暨南大学.2008-05-0510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