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习目标】1.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 体会结构决定 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活动方案】一、从物质的结构认识物质性质的不同图 1 图 21.图 1 中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 原子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却很大,原因是什么?2.由图 2 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为什么不同?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 。二、重温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图 3 中煤炉的下部、中部、底部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分别体现了 C 和 CO 的哪些化学性质?图 3用煤炉取暖时发生中毒主要是因为煤燃烧产生什么?怎样预防煤气
2、中毒?2思考:有一种黑色固体 A,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A + B(固体) Cu +E A + C(气体单质) D(或 E)A + E(气体化合物) D D + B(固体) Cu +E则 A、B、C、D、E 分别是?反应中体现 D 的什么化学性质?小结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的性质(1)如图,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什么现象?为什么?(2)如果将水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呢?(3)如果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又如何?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3.拓展应用如何鉴别 CO 和 CO2除杂:CO 2(CO)CO(CO 2)三、由物质的性质体验应用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金刚
3、 石 石墨 活性炭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1 能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 吸附冰箱异味的是 ; 用作切割大理石的是 ; 可用于灭火的是 ; 能用于冶金工业的是 ; 有毒的气体的是 ;3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制作铅 笔芯的是 。【课堂反馈】A 组1.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和 C60均为碳元素的单质 B. CO 2可用于灭火C. CO 易溶于水生成酸 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
4、具有氧化性 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用石灰水浸泡鸡蛋可以保鲜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和 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CO 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 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 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 可作气体燃料,还
5、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 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B 组5.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6.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 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 C、CO 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4B.反应前后 C、Cu、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反应都必须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7.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 量的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 ( )A使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6、B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使混合气通过紫色石蕊试液8.下列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甲:氢气还原氧化铜 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丙:碳还原氧化铜 请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三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也相似,均需在 条件下进行。 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即: 。从装置看,甲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插入试管底部氧化铜上方,是为了 。甲. 丙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 。乙. 丙均需将导管尾部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有生成。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在装置乙中 a 处应连接 或装置。从操作步骤看,甲. 乙实验都有下列操作:a.通气体,b.停止通气体,c.点燃酒精灯,d.撤去酒精灯。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若利用乙装置进行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装置乙中应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 换成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