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二
2、、 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 “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 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
3、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 100 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 2、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4、,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 3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
5、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
6、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1、体会“数”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渗透“化整
7、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 4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6、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主要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
8、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5.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6.加强导优辅
9、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 )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进度安排表科目 数学 班级 五年级 教科书名 称 数学 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上课日期2014 年 8 月 26日每周课时数6 节 总课时数75节考试次数2 次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计划课时数 实际进度- 51 8.25-8.29 一、小数除法 22 9.29.5 一、小数除法 43 9.109.12 一、小数除法 44 9.159.19 二、轴对称和平移 45 9.229.30 三、倍数和因数 46 10.810.1
10、1 三、倍数和因数 47 10.1310.17 三、倍数和因数 48 10.2010.24 四、多边形的面积 49 10.2710.31 四、多边形的面积 410 11.311.7 整理和复习 411 11.1011.14 期中测试 412 11.1711.21 五、分数的意义 413 11.2411.28 五、分数的意义 414 12.112、5 五、分数的意义 415 12.812.12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416 12.1512、19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好玩417 12.2212、26 七、可能性 418 12.2912.31 整理和复习 319 1.51.9 期末总复习 420
11、1.12 期末考试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第一节 精打细算- 6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 2-3 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 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
12、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7学生可能会将 11.5 元转换为 115 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 115 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
13、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 11.5 元平均分成 5份,先将 11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2 元,还剩 1 元,再将 1 元看作 10 角,加上 5 角,一共 15 角,平均分成 5 份是 3 角,3 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 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 3 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 1 是 10 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 5,总共是 15 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3 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 3 的
14、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 1 题。2、我是小小神算手。20.44 96.642 55.83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 4 题。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甲商店:11.5 元=115 角 11.55=2.3(元)-
15、 8乙商店:12.9 元6=2.15(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反思第二节 打扫卫生教学内容 打扫卫生(第 46 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 6 把笤帚共花了 18.6 元,买4 个簸箕共花了 24 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6、?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9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 18.6 改成 18.9,把 24 改成 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 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 4 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
17、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 元里有 6 个 3 元,9 角里有 6 个 1 角,剩余的 3 角可以换算成 30 分,30 分里有 6 个 5 分,合在一起就 是 3.15 元。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竖式计算 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买 16 个玩具恐龙花了 12 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2、错题诊所。2095=418
18、1025 =4 1.2618=0.7- 10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 1,哪些小于 1,再竖式计算。328 1225 2.453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 2 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 11 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打扫卫生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教学反思第三节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内容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第 79 页)教学目标1:通过打电话的情景,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法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法是小数的除法计
19、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教学思想。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认识小数除法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教学过程- 11一、温故知新竖式计算:0.484 6.37 24060 4800400二、情境激趣,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笑笑打国内长途,每分钟 0.3 元,共花 5.1 元;淘气打国际长途,每分钟 7.2 元,共花 54 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2、先估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分组汇报估算过程;评价和鼓励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20、。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国际长途每分 7.2 元,大约是国内长途每分 0.3 元的二十几倍,如果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淘气的电话费总价应该是笑笑电话费的二十几倍,但是 54 元大约是 5.1元的 10 倍,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5.1 大约有十几个 0.3,那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十几分钟,而 54 里没有 10 个 7.2,那么淘气打电话的时间一定不到 10 分钟,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3、列出算式,解决问题。5.10.3 547.2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独立试算 5.10.3思考:用你认为合理的方法计算;除数是小数是否可以转化成整数?怎样转化?应用了什么规律
21、?小组讨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围绕前面提出的要求,展开做好记录。 全班共同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并进行算法最优化,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算法:把 0.3 元化成 3 角,5.1 元化成 51 角,变成了 513 是我们以前学过- 12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513=17(分)把除数 0.3 变成整数扩大了 10 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 10倍变成 51,被除数的变化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513=17(分) ?对比几种方法的异同,找出相同点: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变成整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除尘,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打
22、下坚实的基础;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5、应用算法,明晰算理。 竖式计算 577.2= (分)教师巡视并对发现的计算中的错误,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纠错。强调竖式的写法,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后,除数扩大了 10 倍,那么被除数也要扩大 10 倍,就在整数后面添 0。 你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检查?(运用估算和乘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一练第 2 题。 2、完成教材第 8 页试一试。 3、完成教材第 9 页练一练第 5 题。4、完成教材第 9 页练一练第 7 题。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谁打电话时间长笑笑打电话的时间:
23、513=17(分)答:淘气打电话的时间:577.2=7.5(分)答:教学反思第 4 节 人民币兑换教学内容 人民币兑换(第 1214 页)教学目标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133: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求积,商近似值。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切入主题出示情境图: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 6.7 美元的故事书。 引导学生: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美元是什么意思? 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呢? 怎么换成人民
24、币呢?师: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比如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泰国的泰铢?为了便于各国货币之间的流通,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兑换人民币” 。 二、引发思索,探究方法 (一)美元兑换人民币1、6.70 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多少元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呢?2、课件出示 2012 年 10 月某天中国银行公布的关于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从这个表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1 美元兑换人民币 6.31 元,那么 2 美元就是2 个 6.31 元?4、借助比率,独立试做。列式:6.316.75、组
25、内交流:为什么这么列式?积最多应该是几位小数? 6、总结: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方法。 (二)人民币兑换美元1、我们学会了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反过来用人民币兑换美元,你们会兑换吗? 出示问题 2 情境图:妈妈用 600 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多少美元? 2、回忆学法,完成上题时,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方法。 (三)求积、商的近似数1、对比两道题的结果,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都保留了两位小数;不同点:一个是乘积,一个是商。 2、总结求积、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积取近似值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情况- 14取近似数;
26、商取近似值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求一位,然后取近似值。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一练第 2、3 题。2、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一练第 1 题,第 14 页第 4 题。课堂总结 出示 2005 年 9 月某天中国银行人民币兑换比率,对比2012 年的人民 币汇率,你想说点什么?你学会兑换人民币了吗?怎样兑换? 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美元兑换人民币6.316.7=42.27742.28(元)人民币兑换美元6006.3195.09(元)教学反思第 5 节 除得尽吗?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 1516 页) 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
27、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51、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 3 分爬行 73 米,蜗牛 11 分钟爬行 9.4 米。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 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 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生 3:谁爬得快??师:下面我们就来
28、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蜘蛛只用了 3 分钟就爬了 73 米,而蜗牛用了 11 分钟才爬了 9.4 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 大约等于二十几,而 9.411 还不到 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同桌比赛: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
29、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4、师介绍:像 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5、介绍写法。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 16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根据需要,可以
30、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5 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2、完成教材第 16 页练一练第 1、2、4 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除得尽吗?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733=24.333?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9.411=0.85454? 教学反思第 6 节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内容 调查“生活垃圾” (第 1718 页) 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
31、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7学生:五年级 1 班汇报信息:一个人 4 周可产生 30.8 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 2 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 3.5 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1.3 吨。师:看到这些
32、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 4 周可产生30.8 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一种方法:先计算 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 30.828 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 30.8
33、4=7.7,再用 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出示问题 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 3.5 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1.3 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7 页算一算教学反思:- 18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
34、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复习二、探讨三、生活中的图形。四、动手做。五、巩固与提高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2、折一折,剪一剪。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教学反思- 19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
35、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复习二、探讨三、生活中的图形。四、动手做。五、巩固与提高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2、讨论并说明理由。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204、独立完成教学反思- 21教学内容 平移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
36、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重点 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三、画一画,掌握平移运动的特征。四、巩固练习1、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2、观察并讨论:3、讨论:平移时应注意什么?4、按要求画一画:完成书中 26 页题目教学反思- 22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和对称
37、在图案中的应用。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欣赏图案。二、说一说三、画一画四、练一练五、实践活动。出示书中的图片,学生观察。1、独立涂色,然后同桌之间说说图案是怎样得到的?2、找出对称图形,说出对称轴。3、议一议复杂图形的构成。促成学生形成一种以简驭繁的设计图案的理念。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学生先观察,独立思考,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绘图的策略:根据对称轴,找图形特征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各对称点。学生掌握策略下独立绘图。2
38、、继续画下去。学生独立完成。1、图案设计。用自己带的一片树叶或其它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设计新的图案,并涂色,可进行评比展示。2、根据附页中的图 4 通过对称、平移、旋转来设计图案。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2、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制作“雪花” 。教学反思- 23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学内容 倍数与因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39、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二、看书质疑1将课本第 2 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揭示概念(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2认识倍数与因数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引导思考:在乘法 54=20 中,5 和 4 是什么数?20 是什么数?它们之间
40、有怎样的关系?发现:5 和 4 是乘数,20 是积,关系:乘数乘数=积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 20 是 4 和 5 的倍数,4 和 5 是20 的因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4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四、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你能根据乘法算式 186=3 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为不是零的自然数。3、找因数和倍数观察第 3 页上的“找一找” ,然后全班交流方法。找 7 的倍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2-3 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1、课本第 3 页第 3 题。2、游戏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
41、个游戏。规则: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 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54=20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 20 是4 和 5 的倍数。 自然数范围内(零除外) 。 4 和 5 是20 的因数。教学反思- 25教学内容 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 5 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 5 倍数的特征,能熟 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5 的倍数。2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 5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教学难点 掌握 5 的倍数的特
42、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复习导入二、探索新知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15 的倍数的特征(1)5 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 4 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记号,找出 5 的倍数。(2)观察、思考: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3)合作交流:是 5 的倍数要具备什么条件?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验证: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猜数游戏: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 5 的倍数。2、用 0、5、8 组成三位数,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 5。 ( )四、全
43、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教学反思- 26教学内容 2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 2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特征,能够熟练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教学重点 掌握 2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教学难点 掌握 2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复习导入二、探索新知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全课小结:怎样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5 的倍数?12 的倍数的特征(1)2 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在书第 4 页找出 2 的倍数。(2)观察、思考刚才
44、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3)交流:是 2 的倍数要具备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归纳: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验证:说出几个较大数,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2、奇数、偶数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进行你问我答练习。3、既是 5 的倍数,又是 2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观察以上 2 的倍数里,哪些还是 5 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用 0、5、8 组成三位数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 2 ( )使这个三位数有因数 5 ( )使这个三位数既有因数 2,又有因数 5 ( )3、教材第 2 题:说明理由。如“因为 85 不是 2 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 ;又如:“因为 85 是 5 的倍数,所
45、以能正好装完。 ”板书设计: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是 2 的倍数叫偶数。不是 2 的倍数叫奇数。- 27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2、能够运用 2、3、5 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 运用 2、3、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活动一:复习巩固。活动二:探索研究3 的倍数的特征。活动三:试一试活动四:练一练1、前面我们研究了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2
46、、请你举例说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同时是 2 和 5 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4、我们研究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那么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 3 的数就是 3的倍数1、你们的猜想对吗?在书上第 6 页的表中,找出 3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2、观察 3 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3、建议学生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看 4、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在下面数中圈
47、出 3 的倍数。28 45 53 87 36 65 1、请将编号是 3 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36 17 54 71 45 482、准备卡片:3、0、4、5 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1 )是 3 的倍数。(2 )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3 )同时是 3 和 5 的倍数。(4 )同时是 2,3 和 5 的倍数。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1)30、45、54 (2)30、54 (3)30、45 (4)30- 28活动五:实践活动全课小结在下表中找出 9 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
48、再交流。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2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 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 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 12 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 12 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2、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这 6 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4、同学们观察一下,12 的因数有哪些呢?12 共有几个因数?谁能按顺序说出来?5、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活动二: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