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篇 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史前社会1750 年 1.1 艺术设计的萌芽 在距今 300 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人类有意识的制造工具就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 1.1.1 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最早造物活动 人类由于能够制造工具而成为真正的人.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1.2 旧石器制作工艺和造型观念的发展 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作出的石器的器形越来越规整,加工越来越精细,造型越来越多和复杂,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也是旧石器时代人
2、们的审美观念孕生的过程 在早期的骨器上出现的磨制的痕迹表示着一种崭新的磨制工艺的开始,磨制工艺使器物变的光洁润滑,增强了美感。人类逐渐掌握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铲等。 另外,钻孔技术和火的使用也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在这一系列的生产手段极大地拓宽了造物的构成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初步的审美意识,在制作产品时体现出对实用和美的双重追求。 1.1.3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距今 1 万年左右,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新石器时代。 主要的标志特征:一是磨光的石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二是打制和使用陶器;三是农业和家蓄饲养业的出现。此外,纺织品的设计也是新石器时代值得夸耀的设
3、计。 新石器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也孕育出早期设计文化的繁荣气象。 第 2 章 西方古代国家的艺术设计 1.2 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 从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国家起,到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止,期间大约延续了 2500 年之久,这段历史就是古埃及的王朝时代。可谓“尼罗河的恩赐” 在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罗马时期可以说是第一个艺术的黄金时代,不论雕刻、建筑,还是诗歌、戏曲都达到2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及更长远的时代。同样,在设计艺术发展上,希腊、罗马时期也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古希腊的文明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爱琴文明就:是指南希腊和爱琴海岛屿
4、上的文明。 (在青铜时代,这些地区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产生了奴隶制国家。 ) 由于爱琴文明的发现,使希腊的历史可以远溯到更古的时代,成为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爱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 2000 年克里特岛上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起,到公元前 12 世纪迈锡尼灭亡止,爱琴海地区的上古国家存在约 800 年。 克里特古代建筑的特色: 1.平面布局与结构采取自由的、随意的、以功能需要为依据的独特的形式。 2.主要精力集中在生活的舒适和方便上。 “给人一种自然扩张而不是有计划设计的印象” 。 迈锡尼文明建筑 继米诺斯王朝之后,公元前 1400 年兴起的迈锡
5、尼文明也令人吃惊。 迈锡尼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它广泛使用的拱券和拱顶技术。 (在迈锡尼和它附近的半岛地区,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迈加隆”的长方形建筑。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 到了公元前 12 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
6、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古代希腊建筑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 11-前 8 世纪 2、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 8-前 5 世纪 33、古典文化时期: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前 4 世纪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后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典文化时期的“古典建筑” ,其建筑类型除神庙外, 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希腊盛产色美质坚的云石,因此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 古希腊柱式:是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 主要为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和人像柱式
7、。 【柱式通常由柱子(柱础、柱身、柱头)和檐部(额枋、檐壁、檐口)两大部分组成。 】第 1 节 陶器工艺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独具实用和审美意义。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 、 “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 东方风格:指公元前 7 世纪-公元前 6 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主要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动植物加以图案化。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的陶器。 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
8、底子则用黑。故又称红彩风格。流行于公元前 6 世纪末到公元前 4 世纪末。这种风格优越处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刻划人物的动态表情,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马其顿王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希腊大帝国时,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流域又兴起了一个国家,它历经 600年左右的发展终于成为强大的帝国,这就是罗马大帝国。它于公元前 146 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 30 年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成为希腊之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和希
9、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罗马人也有神话,但却是沿用希腊的,只不过改个罗马名而已,如对美与爱之神,希腊人称阿芙罗狄德,罗马人称维纳斯。 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在空间构造方面,重视空间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纪念性的目的;结构方面,发展了综合希腊和4伊特鲁利亚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砖、
10、木、石外,运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三合土) 。古罗马的建筑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伊特鲁利亚时期(公元前 8 世纪前 2 世纪):伊特鲁利亚曾是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强国。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2、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 2 世纪前 30 年):公路、桥梁、城市街道、输水道以及后来的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受希腊影响较大。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园 476 年):凯旋门、记功柱和以皇帝命名的广场、神庙以及豪华宏大的剧场、浴场等。 中世纪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拜占庭艺术Byzantine art 罗马式艺术Romanesque art 哥特式
11、艺术Gothic art 这几种艺术都是表现基督教思想的宗教艺术,不论是雕刻、绘画、彩绘玻璃等等,都用来装饰在教堂建筑上。中世纪建筑的风格倾向与希腊罗马艺术大不相同,属于装饰性、象征性、概念化的艺术,远离现实生活,不注重写实性的技法,如透视、比例、质感、量感等原则。 拜占庭艺术:从罗马帝国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君土坦丁”开始( 330- 1473A.D. ),就是东罗马帝国的艺术。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特色之一是对于圆顶的强调。以圆顶代表天或天堂. 这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有教堂的内的壁画、嵌画和圣经上的插画等,呈现平面性的装饰趣味以及缤纷华丽的色彩,而题材都与基督教有关。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
12、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 罗马式艺术大约在第十世纪.当时欧洲各地在经历了黑暗时代后普遍复兴,并发展成封建制度,形成贵族、武士、平民、奴隶等阶级。同时,教会、修道院的建筑
13、大量兴建,进而导致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十字军东征也在这5时期发生。这些是罗马式艺术兴起的时代背景。 罗马式艺术以建筑为主,其建筑形式基本上延续罗马时期的风格,但却大量使用石材,如著名的比萨斜塔。罗马式艺术风格缺乏写实性,而著重在装饰性、结实,有厚重感。由于它在西欧各地发展,融合了各地方的不同色彩。 哥特式艺术:艺术造型上,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大量采用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 。 雕塑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 在人类浩瀚的文明史里, 中世纪无疑是一个蒙昧,黑暗的
14、时代.但正是因为饱受了禁锢之苦,人们才会在几个世纪后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也正是因为这一千年文明的沉淀,才会有后来文艺复兴的灿烂辉煌.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艺复兴 (14 世纪中叶-16 世纪末,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欧洲许多国家的新文化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故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的特点:造型上以简洁单纯、实用和谐为基本特征。-出现万能家具、多功能家具等。达芬奇大事年记: 1452 年 4 月 15 日 意大利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文西村近郊,赛尔皮耶洛达芬奇与卡特莉娜所生 1465 年 进入韦罗基奥的工作室成为入门弟子(1314 岁
15、) 1473 年 创作圣告图 1476 年 被告密与韦罗基奥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恋之罪,由于他矢口否认,最后被释放(24 岁) 1482 年 绘三贤王的膜拜 ,返往米兰(30 岁) 1483 年 接受圣佛郎西斯克,格兰德教会订作岩石上的圣母 (311495 年 开始绘制最后的晚餐 (43 岁) 150203 年 回到佛罗伦斯,开始绘制蒙娜丽莎 (50 岁) 1516 年 应法王之邀,赴法国安伯瓦兹(64 岁) 1519 年 5 月 2 日 去世于安伯瓦兹(67 岁) 一、文艺复兴的概念 6文艺复兴时期是指 14 世纪16 世纪西欧与东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是指“在
16、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二、历史背景: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教皇为了确立罗马在基督教世界的统治地位,动用了大量的资金重建罗马,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思想家到罗马工作,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潮,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思想上: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与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肯定人追求财富、幸福、享乐的权利;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思维
17、方式上: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 神性 VS 人性 神学束缚 VS 人权自由 来世/禁欲 VS 现世 /幸福 蒙昧主义 VS 理性/经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 - 16 世纪) ,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的时代背景,是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新兴资
18、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对于破除近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1、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探索、富有进取的精神。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都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亲自解剖人的尸体,达芬奇一个人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画了不少人体解剖图;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的知识,超过了当时的外科医生。 2、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吸取了营养。例如古希腊、古罗马的注重生活、重视人的描写人的创作方法,以及表现完美的人体
19、的技巧等。 3、科学的透视法的发明和油画材料、油画持法的改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著名画家有:波提切利、7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扬 凡 埃克、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等。 达.芬奇(1452-1519) 他把科学灌注于艺术思想之中,在解剖学、透视学、明暗法构图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主要作品有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自画像等。 米开朗基罗(1475-1564) 在文艺复兴画家中,他是最擅于通过人体肌肉的描绘来传达情感的画家。主要作品有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最后的审判等。 拉斐尔(1483-1520) 吸收佛罗伦萨画派与威尼斯画派的长处,形成独有的优美秀雅风格,擅于以世俗化形
20、象描绘宗教题材。主要作品有雅曲学院 大公爵圣母 椅中圣母 (奥尔良圣母)等。 形成于 13 世纪末,以乔托为奠基人,是意大利最大的艺术流派。 15 世纪产生了进一步学习古典、彻底抛弃中世纪传统的革命性变化。其盛期的众多画家都继承、发扬了马萨乔首倡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透视和人物的坚实造型,呈现出白花齐放的景象。 15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停滞和贵族势力的加强,文艺复兴出现低潮,佛罗伦萨画派也随之衰退,最终,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形成与 15 世纪后期,繁荣于 16 世纪,开创者是贝里尼。 色彩是威尼斯画派的灵魂,一代色彩大师提香的作品,画面
21、绚丽、人物健美,在西方艺术中树立了新的典范。16 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等地的文艺复兴逐渐沉寂,而威尼斯画派依然保持繁荣,这与威尼斯城市的政治独立性有关,但也归功于威尼斯画派本身的魅力。色彩鲜艳、富于乐天情趣的威尼斯画派一直倍受青睐。其偏重色彩、注重感觉的特点,对日后一切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艺术家都具有启发意义。 巴洛克和洛可可 17 至 18 世纪可以说是西方艺术设计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虽然在政治上还没有什么权利,但在经济领域内却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了显示其经济实力,他们将宫室宅邸营造得富丽壮观,装饰豪华奢侈,日用品制造得精美无比.总之,他们在对日常生活环境的创造中,充分地集中了雕刻
22、,绘画,建筑等各种门类,竭尽所能地表现出夸耀荣誉,追求舒适的享乐主义审美倾向,从而使这个时代的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制作、陶瓷、金属工艺、玻璃器具等日用品的创造都展现出了一种奢侈华贵、热情奔放多姿多彩的风格。 “巴洛克”一词学者们公认为源于葡萄牙语,意为“ 不合常规的、特别是那些外形有疵点的珍珠 ” 。由伊比利亚语派生作为形容词的法语后来原封不动地移入英语,一直习用。巴洛克艺术形成的动机是为了用一种荒诞的、不寻常的形式赢得人们的喜爱和承认。巴洛克风格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8表现在建筑上:它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和谐与结构清晰的特点,追求结构复杂多变,配以大量
23、雕塑和装饰的效果。 在绘画和雕塑上: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追求稳定等原则,偏爱复杂多变的构图等等。 这种新风格首先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城,以后便及欧洲各地,成为 17 世纪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宫中镜厅曾是当年皇室举行舞会的地方。墙上共镶有十七面大镜子,刚好对着十七面落地玻璃窗,把窗户外的阳光和御花园景色引进厅内,即使在日间,室内仍显明亮,同时,镜面反映出园内美景,就如置身在室内花丛中。整个厅堂装饰以镶金及镜面为主,配上大型水晶吊灯,只要站在中央,便可以从各个镜中反映出不同的自己。想象当年舞会进行时,灿烂的灯光把镜厅照得通明,各人一面起舞,一面看着无数镜子里的景象
24、,如虚如幻,正为皇室人员带来极尽享乐的场面。镜厅之闻名并不单是来自其设计,更重要的是因为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了,德皇就在镜厅内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法国指定在镜厅签订和约,即著名的凡尔赛和约 ,现在这里仍保存着当年与会代表的用品,以纪念法国人的光荣及这重要仪式。 意大利 1、卡拉瓦乔: 把色彩和光作为造型的手段,巴洛克风格的光由他而来。经过精心设计,酷似现代舞台特写时所用的聚光, “黑影强光” 。如果说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从梦中醒来的序曲,那么卡拉瓦乔便可说是鲁本斯、伦勃朗等巴洛克艺术大师的前导。 2、家具和陶瓷设计 巴洛克家具工艺在两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方面
25、是将人的因素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在选材和制作上,它更多的考虑到人对实用和舒适的要求。如把洛克的椅子以皮革、天鹅绒来装饰坐垫和靠背,代替了雕刻,并且加高椅子靠背的高度,更加适合人体对舒适功能的要求。 新材料、新技法应用下的装饰风格带来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一种造型上严谨有致,线条利落雅致、突出功能的新的风格。总之,把洛克风格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工艺领域上,具有一种复杂性和丰富性,但是总的倾向是气势宏伟、生机勃勃、富有动感,注重运用各种形式因素,善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对艺术动感的追求。 洛可可一词由法语而来,意为“贝壳形”、岩状装饰, 这个词用到艺术上原为对洛可可艺术纤细温柔的嘲笑和鄙视。又称“蓬巴杜
26、风格” 、 “路易十五式样 ”、 “中国风格”。这种式样最早主要表现在 18 世纪法国的细木家具上,以精湛的工艺著称。后大量转向路易十五宫廷和贵族住宅的艺术上,纹样上除自然和东方风格的题材外,幻想性的题材也占据了装饰主题的很大比例。表面饰以珍禽异兽和鲜见的花卉。另外也采用纹理丰富、色彩美艳的大理石,以取得奢侈华美的效果。比例上偏于亭立的纤细,造型均取“S ”、 “C ”形涡卷回旋 ,一般以非对称代替对称。色彩9力求明快柔淡,流行色为金和象牙白。 洛可可艺术形成的内因是法国本身的需要,外因是东方艺术的影响。首先是日本浮世绘传到法国,使法国看到了一个从未有的新的艺术世界。18 世纪初远洋商轮直接把
27、中国的工艺品运到法国。 瓷器的滑润,丝绸 (绚丽的色彩、神秘美妙的闪光)的光泽和其他器皿线条的流畅,使他们的感情为之一变。 饮茶、插花在沙龙中流行起来,室内家具追求的是中国式样,墙面的美化盛行 青花瓷风格,因而洛可可艺术风格从发生上可称之为“ 中国法国式样”或“法国中国式样” 。 从路易十四与凡尔赛宫开始: 路易十五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洛可可风格: 罗可可家具和陶瓷设计 罗可可风格的家具设计在设计史上也相当有名气。它在巴洛克家具工艺传统基础上,更加注重外表华丽的装饰和制作上的精雕细刻。同时,欧洲的宫廷文化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这一特征也充分地反映在家具设计中,出现了求异的审美趣味。 从 17 世纪
28、以来,玻璃艺术设计主要以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中心。威尼斯的玻璃艺术在罗可可时期出现了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对欧洲各国工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18 世纪下叶兴起、至 19 世纪初走向成熟的古典主义,是旧古典主义积极因素的升华,被称作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的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美术特点:
29、 1.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2.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3.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10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
30、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勒、俄国的列宾。 伏尔加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 19 世纪 80 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 11 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
31、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印象画派 19 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后期印象派: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反对印象画
32、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作画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现代主义美术 20 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120 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2.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11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3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4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5同时他们深受 20 世纪
33、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6他们更多的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中国艺术设计史 一、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青铜
34、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 ”;有人认为是“ 辟邪驱鬼 ”;有人认为是“ 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 祭神” 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考工记曾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 考工记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
35、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不仅在当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考工记也载有都城设计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与居民区。 1)宋代的陶瓷 宋瓷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中最杰出的品种,包括青瓷、白瓷、黑瓷、彩瓷、花釉等。 宋代名 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2另具风格的名窑
36、: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古州窑。 2)元代陶瓷工艺 元代的陶瓷工艺基本上处于宋代和明代两个高峰时期的低谷阶段,但制瓷技术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元代主要窑场:钧窑、磁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其中以景德镇窑和龙泉窑为名。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成功,是元代陶瓷的最大成就。元代还大量生产琉璃器-彩釉陶(主产山西) 4)明代陶瓷工艺 1、明代青花在宣德年间为黄金时代,有“青花贵宣德”之说。 2、斗彩(逗彩):青花与彩绘互用,达到装饰一致的效果。 3、五彩:以红、绿、黄、褐、紫等彩釉为主的一种彩绘瓷器。 4、明代陶器以宜兴紫砂陶器为名,尤其是紫砂壶为名。 5)清代陶瓷工艺 1、青花
37、康青五色(因渲染次数多而产生层次感) 雍正青花以仿古逼真而闻名中外 2、古彩 3、粉彩(在彩绘中加入铅粉,先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彩绘)4、珐琅彩(俗称“古月轩” 、料彩)5、珍玩瓷器- 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仿古仿洋无所不仿,无所不精,追求技巧性的玩器。如转心瓶、转颈瓶、瓷母大瓶、鼻烟壶等。 明代家具:明代家具是世界家具史上完美成熟而独树一帜的优秀范例,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是家具设计的辉煌时期。 特点:加工制作非常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古雅、优美舒适、纯朴大方、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是颠峰杰作。 第二篇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 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
38、(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矛盾:机械制品的丑陋、低劣为装饰而装饰 (2)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3)工艺美术运动发起者 威廉莫里斯 建筑作品:红房子建成于 1859 年的结婚新房。设计者韦伯、莫里斯设计。早在 1865 年,琼斯就在装饰的句法一书中声称:“形式的美产生于波浪起伏和相互交织的线条之中。 ”而德莱赛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他的金属13制品设计,简直就是新艺术的直接先导。 (4)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
39、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5)设计原则: A.设计大众化: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千万人服务,而不是少数人的运动。 B.团队协作: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2.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 (1)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早的领域。 格林兄弟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2)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 风格:简洁、质朴、轻巧 代表:【英】
40、查尔斯沃塞,在实践上接近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质内容批量化、大众化 (3)陶瓷设计,设计为陈设和玩赏服务,实用性差,忙于实验新的制陶技术。 特征:开始采用植物等自然的有机形态。 代表:鲁克伍德陶瓷厂、科尔曼 (4)金属工艺设计,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表现。 特征:现代感强、哥特风格、几何形,造型粗重手工艺生产,工业化生产 代表:查尔斯罗伯特 阿比什的银器,多采用纤细、起伏的线条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潜在动机是与杂乱的折衷主义和过分追求真实的自然主义的决裂。新艺术运动主张今天的艺术应立足于现实,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
41、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同时,在师从自然上,又提出了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本质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新艺术最为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强的线条,充满了内在的活力,体现出蕴含于自然生命表面形式之中的无休无止的创造过程。 14促成新艺术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社会因素。自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政治和经济形势稳定。不少新近独立或统一的国家力图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打入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这就需要一种新的、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上,所谓“整体艺术”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家中甚为流行,他们致力于将视觉艺
42、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平面设计及手工艺等与自然形式融为一体。 在技术上,设计师对于探索铸铁等新的结构材料有很高的热情。对于艺术家自身而言,新艺术正反映了他们对于历史主义的厌恶和新世纪需要一种新风格与之为伍的心态。新艺术的出现经过了很长的酝酿阶段,许多著名的设计史家都认为英国文化为新艺术运动铺平了道路,尽管由于其后的种种原因,英国本身并不是这种风格走向成熟的国度。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新艺术反对任何艺术和设计领域内的划分和等级差别,认为不存在大艺术与小艺术,也无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艺术家们决不
43、应该只是致力于创造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适当环境的综合艺术。在如何对待工业的问题上,新艺术的态度有些似是而非。从根本上来说,新艺术并不反对工业化。新艺术的理想是为尽可能广泛的公众提供一种充满现代感的优雅,因此,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新艺术的中心人物宾(Samuel Bing,1838 1905)就认为“机器在大众趣味的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 ”但是,新艺术不喜欢过分的简洁,主张保留某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装饰性因素,而这常常是在批量生产中难以做到的。实际上,由于新艺术作品的实验性和复杂性,它不适合机器生产,只能手工制作,因而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富有的消费者能光顾。 早在 1865
44、 年,琼斯就在装饰的句法一书中声称:“形式的美产生于波浪起伏和相互交织的线条之中。 ”而德莱赛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他的金属制品设计,简直就是新艺术的直接先导。但是,对于新艺术发展影响最深的还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就十分强调装饰与结构因素的一致和协调,为此他抛弃了被动地依附于已有结构的传统装饰纹样,而极力主张采用自然主题的装饰,开创了从自然形式、流畅的线型花纹和植物形态中进行提炼的过程。新艺术的设计师们则把这一过程推向了极端。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通过各种各样的展览和出版物,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尽管工艺美术运动是反工业化的,但在欧洲大陆,反工业化的姿态较为温和,终于在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过程中
45、转变为接受机械化,最终导致了一场以新艺术为中心的广泛的设计运动,并在 18901910 年间达到了高潮。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在欧洲的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风格特点,甚至于名称也不尽相同。 “新艺术”一词为法文词,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以此命名,而德国则称之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 ,奥地利的维也纳称它为“分离派”(Seccessionist)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 。 15从风格特点方面,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新艺术作品比较倾向于艺术型,强调形式美感,而北欧的德国、奥地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倾向于设计型,强调理性的结构和功能美。 雷诺
46、:的经典作品,蜻蜓女人胸饰,是最具典型性的新艺术时期首饰。最原始的灵感源于大自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他把自己融入大千世界,努力发掘每一个细微之处,探索自然界中一切能用于装饰的元素。 女性形象、蝴蝶、飞蛾、蜻蜓Ren Lalique 的珠宝作品里糅合了各种奇特的主旋律,体现他对自然的热爱。昆虫重新回归美之主题,连黄蜂、甲虫和草蜢也能展示鲜为人知的魅力。Ren Lalique 不愧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善于捕捉精美与微妙的细节,用以点缀自己心爱的珠宝,并探寻如何将平凡的材料塑造成灵性四溢的杰作。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即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7
47、)和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霍尔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另一位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吉马德(18671942) 。19 世纪 90 年代末至 1905 年间是他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重要成员进行设计的重要时期。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 “地铁风格”与“比利时线条”颇为相似,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吉马德于 1908 年设
48、计的咖啡几也是一件典型的新艺术设计作品。 除巴黎以外,法国的南锡市也是一个新艺术运动的中心。 南锡的新艺术运动主要是在设计师盖勒(Emile Galle ,18461906)的积极推动下兴起的。 安东尼高迪 (Andonni Graudi,1852-1926 )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师。其著名设计作品有圣家族教堂和米拉公寓。 高迪的设计中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圣家族教堂内外布满的钟乳石式的雕塑和装饰件,以及上面贴有的彩色玻璃和石块,使它看上去犹如神话中的建筑,米拉公寓也以水平向的波浪曲线构成墙体和阳台,突出的部位,则利用植物蒂芥般的自然形态与建筑物构成统
49、一的整体,仿佛是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由于几乎没有直线和平面,公寓内的家具只得专门进行设计制作。 米拉公寓 巴塞罗那,西班牙,19061910 16米拉公寓是作为十九世纪巴塞罗那城市扩张中住宅建筑的“榜样”而规划的。该住宅由两个自由形状的天井组成。天井下是一个为居民而设的地下停车场,这在当时是个绝对的革新! 主体构架的建造是靠一个铁的拉撑系统,这使得自由立体的的临街立面成为可能。抛物面的砖拱房顶的建造是另一个特殊之处。由于拱的不同大小,房顶就变得波浪起伏。这个房顶因为它那许多充满幻想的烟囱和通风口而著名。 圣家族大教堂 巴塞罗那,西班牙,18831926 高迪有超过大半生的心血花在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上,这个建筑也成为他作为建筑师的一生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映照。地下室和合唱部分显出哥特复兴的风格,构成了整个方案风格的原点。 在高迪在世时就已完成的东立面以一种充满幻想的形式而著称,也令建筑师本人青史留名。 最惊人的部分还是教堂的中殿,为之高迪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模型,而且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