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1关于一氧化碳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炉子上放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解析:A 中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中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不能避免中毒;C 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的分子不同,所以性质不同。故选 D。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D )ACO 2 CO2 B2COO 2 2CO2= = = = =点 燃 = = = = =点 燃 CCO 2C 2CO D
2、2CO 2 2CO= = = = =高 温 = = = = =点 燃 解析: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不易发生碳的不充分燃烧。故选 D。3欲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正确的方法是( A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放入绿色植物解析:CO 2能和石灰水反应而 CO 不与石灰水反应,故能用石灰水除去 CO 中的 CO2。故选 A。4欲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CO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C )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解析:因为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2,CO 2不支持燃烧,因此很难点燃;B
3、、D 除去的是 CO2气体;C 利用 CO 的还原性而将其除去。故选 C。5(2016临沂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与 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A )ACO 2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 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CCO 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2解析: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故 A说法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 体积水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 B 说法正确;CO 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4、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 C说法正确;1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1 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原子,故D 说法正确。故选 A。6下列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B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分别通入水中 观察颜色和闻气味A B C D解析: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水中,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但在实验现象上都是无明显变化,所以无法区别这两种气体;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从颜色和气味上无法区分。故选 B。二、填空题7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5、。请根据下图回答:AB3(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 2;= = = = =高 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 2O3 2Fe3CO 2。= = = = =高 温 (2)A、B 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3)B 装置最右端酒精灯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4)在 A 装置中,当观察到竖直的试管内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现象时,证明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已经完全反应。解析:(1)木炭和一氧化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 CO2,同时得到金属单质。(2)利用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反应是否生成 CO
6、2。(3)因 CO 有毒,能污染空气,因此需将未反应的 CO 燃烧掉。(4)A 装置中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不再有 CO2生成,证明反应已结束。8用如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并完成下列实验任务:用干燥的 CO 气体还原 CuO;检验 CO 还原 CuO 的气体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气体干燥):(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仪器接口字母):g 接 e,f 接 c(或 d),d(或 c)接 a。(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 CO 气体,后加热氧化铜的理由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 CO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时发生爆炸。(3)A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有二氧化碳。(4)该套实验装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存在的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你提出的合理的处理建议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