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2、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3、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4、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 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
2、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环节预设:导学(分组演示实验)读学(看教材)研学(合作探究)展学(展示学习成果)学法导引:通过分组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看课件,阅读课本,合作探究完成要点点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
3、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2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1:通过儿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地球的运动导入 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导入地球的自
4、转 讲授新课(实验探究,归纳提升)一、地球的自转3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地球的自转运动自转中心自转的方向自转一周的时间产生的自然现象(举例)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老师演示、点拨提升,帮助学生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并强化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绘图工作。4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小组长组织大家,继续刚才的实验,用手电筒当光源
5、照射地球仪,并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老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5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圈)的关系: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各地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2、)时间差异: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 差异。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 向 运动,所以总是 边比 边先见到日出。承转: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
6、球绕着太阳跑就是指地球的公转运动 二、地球的公转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地球仪以及灯泡、手电筒等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2016年 法 国 欧 洲 杯 揭 幕 战 将 于 北 京 时间 2016年 6月 11日 03:00举 行 , 决 赛 将于 北 京 时 间 2016年 7月 11日 03:00举 行 。2016-06-22 03:00欧 洲 杯 克 罗 地 亚 -西 班 牙2016-06-1803:00欧 洲 杯 西 班 牙 3-0 土 耳 其2016-06-13 21:00欧 洲 杯 西 班 牙 1-0
7、 捷 克北 京 时间想 一 想 :想 一 想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畅 畅 : 上 午 好 ! 姨 妈 : 晚 上 好 !地 球 公 转 示 意 图演 示 实 验 四 : 用 地 球 仪 演 示 地 球 公 转 要 求 在 演 示 过 程中 得 出 下 列 结 论 : 公 转 中 心 、 方 向 、 周 期 、 现 象6产 生 的 自 然 现 象公 转 一 周 的 时 间公 转 方 向公 转 中 心地 球 的 公 转 运 动1、 地 球 公 转 的 特 点 : 地 球 在 绕 太 阳 公 转 时
8、 , 地 轴 是 倾 斜 的 , 空 间 指 向保 持 不 变 , 这 样 地 球 在 公 转 轨 道 的 不 同 位 置 , 表面 受 太 阳 照 射 的 情 况 也 就 不 完 全 相 同 , 便 产 生 了季 节 的 变 化 , 形 成 了 、 、 、 四 季 。北 半 球 和 南 半 球 的 季 节 正 好 相 反 。( 以 北 半 球 为 例 )春 季 :3月 、 4月 、 5月夏 季 : 月 、 月 、 月秋 季 : 月 、 月 、 月冬 季 : 月 、 月 、 月2、 地 球 公 转 产 生 的 地 理 现 象( 1、 ) 四 季 的 变 化 ( 以 北 半 球 为 例 )用手电
9、筒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的照射,观察光亮点(直射点)与地球仪上三条标志性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下列问题: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7结 合 演 示 和 课 件 归 纳 地 球 公 转 产 生 的 地 理 现 象 昼 夜 长 短 的 变 化日 期 太 阳 光 直射 的 纬 度 节 气( 北 半球 ) 南 北 半 球获 得 太 阳光 热 的 状况南 北 半 球昼 夜 长 短的 状 况3月 20或 21日6月 21或 22日9月 22或 23日12月 22或 23日老师指导两个学生做地球公转运动的
10、演示实验,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今天是 6 月 21 日,节气、直射点、昼夜长短,学以致用。读图 1.19,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表读 图1.19, 以小 组 为 单位 , 合 作完 成 下 表五 带 范 围 有 无 阳 光直 射 现 象 得 到 的 太阳 光 热 能量 的 多 少 四 季 变 化情 况热 带北 温 带南 温 带北 寒 带南 寒 带2、 地 球 公 转 产 生 的 地 理 现 象( 3、 ) 五 带 的 划 分楚雄所在的地区哪个季节傍晚放学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什么?课堂小结: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8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自转 昼夜更替地 理意义 时间差异概念:地球
11、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公转 四季的变化 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中考聚焦:1、 (2014昆明)图中是同学们在演示地球的运动,与图中呈现情景不相符的是( )A.昆明是白天,纽约是黑夜 B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北京昼长夜短 D赤道昼夜等长2、 (2014云南中考)学习地球运动时,老师在暗室里用电灯泡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演示地球运动。读“地球运动演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6 分)(1)右面的地球仪中,表示的是 。(2)图中此时,A 点处于 (白昼或黑夜) 。(3)在演示地球自转时,李昆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 确方向应是
12、 。A. B.3、 (2015昆明)读图 1 和图 2 是同学们在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演示至图 1 中的位置时,是 节气,太阳直射 纬度,此时昆明昼夜长短情况是 (2)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9A昼夜交替与公转运动有关 B太阳东升西落与公转运动有关C四季变化与自转运动有关 D昼夜长短变化与公转运动有关二 十 四 节 气 歌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每 月 两 节 不 变 更 ,最 多 相 差 一 两 天 。上 半 年 来 六 廿 一 ,下 半 年 是 八 廿 三 。谢
13、 谢 大 家 !通过二十四节气歌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学习。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现象和运动周期,引入了“天”和“年”两个常用的计时单位。首先,学生的特点是对本节课有所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地理现象,但是认识的不够深入,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儿歌、童谣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偏弱,但是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更多展现学生的风采个性。秉承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尊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使地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
14、合,通过演示、视频、建立模型等解释原理,在学生掌握地理规律的同时,通过事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熟练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构建了以下教法和学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以直观的演示和观察、广泛的交流与思考,使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演示、读图观察、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演示、画图,实现图文转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