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92593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1012(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主 要 参 编 人 员 名 单 重 庆 钢 铁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国 际 工 程 咨 询 公 司董 林 集 团 董 事 长 邢 一 项 目 经 理刘 加 才 集 团 总 经 理 张 福 生 项 目 经 理董 荣 华 集 团 副 总 经 理 李 越 处 长葛 德 勇 集 团 副 总 经 理 林 纲 处 长袁 进 夫 集 团 副 总 经 理 黄 捷 副 处 长梁 正 明 矿 业 公 司 董 事 长 綦 炘 专 家陈 大 元 矿 业 公 司 总 经 理 邓 国 珠 专 家魏 平 矿 业 公 司 总 工 程 新 朝 专 家付 冠 文 矿 业 公 司 部

2、 长 杨 绍 利 专 家毛 胜 光 西 昌 矿 业 总 经 理 张 树 立 专 家杨 德 明 西 矿 党 委 副 书 记 温 启 彬 专 家李 从 德 西 矿 副 总 经 理 蒋 宇 戈 专 家陶 治 其 西 矿 副 总 经 理龙 茂 华 西 矿 副 总 经 理扈 维 明 技 研 中 心 主 任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i目 录1 总 论 11.1 规 划 编 制 背 景 及 依 据 11.2 规 划 期 .31.3 指 导 思 想 及 规 划 目 标 31.4 规 划 实 施 的 重 大 意 义 61.5 规 划 区 域 及 重 钢 西 昌 矿 业 基 本 情 况 91.5

3、.1 规 划 区 域 及 基 本 情 况 91.5.2 重钢西 昌 矿 业 基 本 情 况 121.6 攀西地区及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141.6.1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141.6.2 钛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 .151.6.3 工艺技术落后、技术开发进展缓慢 .161.6.4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161.7 重 钢 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 171.7.1 丰富的资源优势 .171.7.2 产品和技术优势 .181.7.3 政策优势 .212 当 代 钒钛工业最新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222.1 富钛料制备技术 232.1.1 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3

4、2.1.2 转底炉技术制备高钛渣 .242.2 富钛料氯化技术 242.2.1 现状及发展趋势 .24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ii2.2.2 快速流化床技术制备四氯化钛 .262.3 四氯化钛氧化技术 262.4 钒的提取 272.4.1 钒生产工艺 .272.4.2 提钒废水、废气的处理 .293 市场供需分析与规划产品市场定位 .323.1 钒钛及相关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323.1.1 钒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323.1.2 钛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333.1.3 铸管铸件市场供需分析 .353.2 重钢西昌矿业产品市场定位 354 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选择 374

5、.1 回转窑预还原 电炉熔化 摇包提钒 .374.1.1 回转窑预还原 电炉熔化 摇包提钒工艺 374.1.2 回转窑电炉熔化 铁水包吹氧提钒工艺 .384.2 高炉炼铁转炉提钒 384.2.1 高炉炼铁转炉提钒工艺 .384.2.2 高炉炼铁雾化提钒 .394.3 转底炉电炉熔分 404.4 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工艺收率比较 424.5 钒渣生产工艺比较 424.6 富钛料生产工艺 434.6.1 Beeher 还原锈蚀法 434.6.2 BCA 盐酸循环浸出法 444.6.3 硫酸浸出法 .45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iii4.6.4 钛渣的电炉生产工艺 .464.7 规

6、划铁、钒、钛同步回收工艺流程选择 475 规划项目安排 535.1 近期规划项目安排 535.1.1 采选系统 .535.1.2 尾矿综合利用系统 .575.1.3 钒钛磁铁矿球团工程 .585.1.4 直接还原短流程试验工程 .595.1.5 重钢西昌矿业生态建设规划 .625.2 中期规划项目安排 665.2.1 建设 200 万 t/a 球团直接还原短流程生产线 .665.2.2 建设 1.5 万 t/a 海绵钛生产线 665.3 远期规划 676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696.1 现状 696.2 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和原则 696.3 环境保护目标 696.3.1 总目标 .696.3.2

7、 环境质量目标 .706.4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 706.4.1 水污染控制措施 .706.4.2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716.4.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716.4.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726.4.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2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iv6.4.6 节能降耗措施 .736.4.7 环境管理措施 .747 综合防灾及安全生产 757.1 防火与消防 757.2 抗震设防 757.3 防洪及防治其它地质灾害 767.4 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 778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788.1 投资估算 788.2 资金筹措 .788.3 经济评价 789 政策

8、支持及建议 819.1 设立钒钛工业园区、建立研发中心 819.2 引进关联企业、建立集团企业 819.3 拓宽融资渠道 829.4 纳入税改试点 82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1 总 论1.1 规 划 编 制 背 景 及 依 据( 1) 国 家 批 准 同 意 就 建 立 “攀 西 战 略 资 源 创 新 开 发 试 验 区 ”开 展 前 期 工 作 。攀 西 地 区 钒 钛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 是 我 国 战 略 资 源 的 聚 宝 盆 , 钒 钛资 源 储 量 居 世 界 前 列 , 并 伴 生 钴 、 镍 、 铜 、 钪 、 镓 等 稀 贵 金 属 , 是国

9、 防 军 工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必 不 可 少 的 战 略 资 源 , 是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的 重 要 支 撑 , 是 实 现 攀 西 地 区 和 四 川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希 望 所 在 。科 学 开 发 利 用 攀 西 地 区 钒 钛 资 源 对 深 入 推 进 西 部 大 开 发 意 义 重 大 。国 家 发 改 办 产 业 20102882 号 文 批 准 同 意 对 建 立 “攀 西 战 略资 源 创 新 开 发 试 验 区 ”开 展 前 期 工 作 , 要 求 制 定 详 细 发 展 规 划 ,明 确 国 家 政 策 扶 持 措 施 。 试 验 区 面

10、 积 2.6 万 平 方 公 里 , 范 围 包 括 攀枝 花 市 全 境 及 凉 山 州 的 西 昌 市 、 德 昌 、 会 理 、 会 东 等 县 。( 2) 国 家 关 于 制 定 “十 二 五 ”规 划 的 总 体 部 署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七 届 中 央 委 员 会 第 五 次 全 体 会 议 通 过 了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建 议 ”提 出 , “十 二 五 ”期 间 要 大 力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 以 提 高 资 源产 出 效 率 为 目 标 , 加 强 规 划 指

11、导 , 加 快 资 源 循 环 利 用 产 业 发 展 ,加 强 矿 产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 鼓 励 产 业 废 物 循 环 利 用 , 开 发 应 用 源 头 减量 、 循 环 利 用 、 再 制 造 、 零 排 放 和 产 业 链 接 技 术 , 推 广 循 环 经 济 典型 模 式 。 经 济 增 长 要 提 高 科 技 含 量 , 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能 源 消 耗 和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2二 氧 化 碳 排 放 大 幅 下 降 , 主 要 污 染 物 排 放 总 量 显 著 减 少 , 生 态 环 境质 量 明 显 改 善 。“建 议 ”还

12、 提 出 , 实 施 区 域 发 展 总 体 战 略 , 坚 持 把 深 入 实 施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放 在 区 域 发 展 总 体 战 略 优 先 位 置 , 给 予 特 殊 政 策 支持 。 加 大 支 持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发 展 力 度 , 扶 持 人 口 较 少 民 族 发 展 。 实施 主 体 功 能 区 战 略 。 按 照 全 国 经 济 合 理 布 局 的 要 求 , 规 范 开 发 秩 序 ,控 制 开 发 强 度 , 形 成 高 效 、 协 调 、 可 持 续 的 国 土 空 间 开 发 格 局 。 ( 3) 国 务 院 批 准 成 渝 经 济 区 区 域

13、规 划根 据 发 改 地 区 20111124 号 文 件 精 神 , 国 家 正 式 批 复 成 渝经 济 区 区 域 规 划 。 四 川 省 委 书 记 刘 奇 葆 要 求 抓 好 成 渝 经 济 区 区 域规 划 与 四 川 新 一 轮 西 部 大 开 发 部 署 , 把 国 家 的 “规 划 图 ”变 成“施 工 图 ”, 要 通 过 建 设 成 渝 经 济 区 , 推 动 攀 西 地 区 加 快 发 展 , 促进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跨 越 发 展 , 要 求 四 川 全 省 各 区 域 都 要 主 动 加 强 与 成渝 经 济 区 的 对 接 与 合 作 , 借 力 发 展 、

14、 乘 势 突 破 , 努 力 形 成 优 势 互 补 、整 体 联 动 的 发 展 格 局 , 促 进 全 省 经 济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2011 年 6 月 19 日 , 重 庆 市 政 府 副 秘 书 长 、 市 国 资 委 主 任 崔 坚莅 临 重 钢 西 昌 矿 业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简 称 “重 钢 西 昌 矿 业 ”) 调 研 。崔 副 秘 书 长 强 调 重 钢 要 “依托钒钛战略资源、延伸产业链,走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 借 势 国 家 关 于 成 渝 经 济 区 的 建 设 , 总 体 规 划 、 分步 实 施 , 尽 快 将 重 钢 西 昌 太 和 建 成

15、 钒 钛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产 业 示 范 基 地 ,建 成 国 家 战 略 性 新 材 料 产 业 基 地 。( 4) 企 业 及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3“十 一 五 ”期 间 , 重 钢 西 昌 矿 业 及 西 昌 市 虽 然 取 得 了 巨 大 成就 , 但 发 展 中 的 不 平 衡 、 不 协 调 、 不 可 持 续 的 问 题 依 然 突 出 , 钒钛 资 源 综 合 回 收 利 用 和 深 加 工 发 展 速 度 缓 慢 。 因 此 , 必 须 科 学 判断 和 准 确 把 握 发 展 趋 势 , 充 分 利 用 各

16、 种 有 利 条 件 , 制 定 切 实 可 行的 近 期 、 中 期 直 至 长 期 发 展 规 划 , 加 快 解 决 突 出 矛 盾 和 问 题 。 重钢 西 昌 矿 业 作 为 西 昌 市 及 凉 山 州 的 支 柱 企 业 , 总 体 设 想 是 , 依据西昌市组建西昌钒钛产业集中发展区的规划要求,以钒钛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钒钛资源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基地,提高钒钛资源利用的总体水平。1.2 规 划 期重钢西昌矿业虽远离重钢集团总部,但在凉山州及西昌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决心依托钒钛资源,开拓创新,建立钒钛资源多金属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示范

17、基地,为国防军工科技、现代化建设和地方民族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树立重钢西昌矿业人新形象,树立重钢人新形象。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近期规划为 2011-2015 年(国家“十二五”期间) ;中期规划为 2016-2020 年(国家“十三五”期间) ;远期规划为 2020-2030 年。1.3 指 导 思 想 及 规 划 目 标(1)指导思想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为指导,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4求,实现“四个转变” ,即:实现从原矿采选为主到以钒钛

18、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从单一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的转变,从粗放型开发到集约型开发的转变,从追求经济社会效益到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转变。规划改变“以铁为纲”的传统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低品位表外矿、极贫矿的综合回收利用和非高炉冶炼分离铁、钒、钛技术;大力发展铁、钒、钛、铜、钴、镍深加工产业;研究开发钪、镓的回收利用工艺;研究开发选矿尾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突破非高炉冶炼、沸腾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等关键技术,加快实施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积极实施生态矿山战略,建设真正的绿色矿山、生态矿山、智能矿山。(2)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在“十二五”期末将重钢西昌矿业建设成为攀西地区乃至全国钒钛战略

19、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完成生态矿山战略;年工业产值达到 66 亿元以上。到 2030 年,重钢西昌矿业实现年工业产值500 亿元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目标: 利用表外矿,变废为宝。使矿石回采率由 95%提高到 98%,矿石损失率由 5%降低到 2%。对废石进行深加工,生产建筑石材,节约矿产资源,减少废石排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把选铁回收率从 70%提高到 75%。自主探索开发的全粒级入选强磁浮选流程,把选钛回收率由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532%提高到 40%。钴硫精矿的回收率稳定在 80%或更高水平。采用先进的短流程直接还原新工艺,实现钒钛资源的铁、钒、钛同步回收利用。

20、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目标:根据国家出台新的能耗标准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50632-2010) ,通过应用多项节能措施,达到国家一级企业能耗指标。生产废水集中回收到中央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使水循环利用率97,基本实现零排放,生活污水则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非高炉冶炼及钒钛资源深加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物料热装新工艺技术,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实现热能就地转化。与传统工艺相比,钒渣、钛渣等的生产节能须达到 30以上。根据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物料平衡原理,实现国家战略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均达到 100%,减少废物排放。规划期内具体项目, “十二五”期末,采选规模原矿处理能力达到

21、1000 万 t/a;突破非高炉冶炼提钒钛技术并建设处理 60 万 t/a 球团直接还原生产线;建设 10 万 t/a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 7.36 万 t/a 人造金红石生产线、3000t/a 片钒生产线、30 万 t/a 铸管铸件生产线和25 万 t/a 酸溶钛渣生产线等。“十三五”初期突破沸腾氯化等关键技术,建立海绵钛生产线、高档氯化钛白生产线等;建立钪、镓回收实验生产线等。实现年产值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6200 亿元以上。至 2030 年,重钢西昌矿业将建成完整的钒材、钛材生产基地,以及完整的钪、镓、铬等稀贵金属产业链。届时实现年产值 500 亿元以上。1.4

22、 规 划 实 施 的 重 大 意 义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拥有量占整个攀西地区 25.2%,而且稀贵金属含量较其它地区都高,因此大力发展重钢西昌矿业太和钒钛磁铁矿多金属综合利用,有利于推动国防科技建设和国民经济安全;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有利于推动重钢西昌矿业可持续发展。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7表 1-1 攀 西 主 要 钒 钛 磁 铁 矿 资 源 分 布 表矿 区 资 源 储 量 ( 亿 吨 ) 主 要 元 素 和 平 均 地 质 品 位攀 枝 花 矿 区 11.9TFe: 30

23、.64%TiO2:11.64%V2O5:0.29%红 格 矿 区 36TFe: 27.50%TiO2:10.69%V2O5:0.24%白 马 矿 区 17.6TFe: 26.62%TiO2:6.09%V2O5:0.26%太 和 矿 区 27TFe: 30.31%TiO2:11.76%V2O5:0.30%其 它 中 小 型 钒 钛 磁 铁 矿 14.66TFe: 27.80%TiO2:10.60%V2O5:0.25%( 1) 有 利 于 推 动 国 防 科 技 建 设 和 国 民 经 济 安 全我国是稀贵金属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相关技术还极度匮乏,加快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和科技进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

24、和拓展应用领域,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推动我国国防军工科技进步和建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国家赋予重钢西昌矿业人的历史使命。另外,我国铁矿石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加强攀西钒钛磁铁矿特色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有利于回收和生产具战略价值的钒钛新材料,也有利于缓解国外铁矿石供应的垄断,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市场地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8位和资源保障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 有 利 于 提 升 我 国 产 业 竞 争 力钒钛是稀缺的军工材料和高性能的民用材料,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军工科技等领域的应用迅速扩大。建设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基地,

25、加快钒钛等多金属利用产业发展,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有利于推进我国相关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3) 有 利 于 带 动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发 展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通过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打造一批先进产业,有利于增强西昌乃至凉山州民族地区“造血机能”和发展能力,推进凉山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将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 有 利 于 促 进 生 态 建 设 和 环 境 保 护重钢西昌矿业处于攀西大裂谷安宁河畔,安宁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

26、土涵养生态保护区。重钢西昌矿业通过建立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示范基地,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创新资源开发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和绿化工作,建立生态矿山,有利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5) 有 利 于 推 进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凉山州西昌市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重钢西昌矿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效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9应,已经成为该地区工业经济大户。随着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的建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将会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共同发展,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27、的实施。( 6) 有 利 于 推 进 集 团 公 司 战 略 发 展重钢西昌矿业的发展,不但会对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且对重钢集团乃至重庆市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重钢西昌矿业建成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后,有望成为重钢集团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成为重钢集团利润中心。有利于弥补重钢发展中的缺陷,发展特色钢铁产业。钒钛磁铁矿作为国家灸手可热的战略性新材料钒材、钛材的特色资源,重钢西昌矿业坐拥攀西地区同类资源量四分之一以上,应该加快开发利用。因此,重钢集团要在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并具发言权,须“依托资源、改革创新、快马扬鞭,坚持三高一推 ”,即“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实施、高技术投入

28、,推进重钢钒钛产业” 。1.5 规 划 区 域 及 重 钢 西 昌 矿 业 基 本 情 况1.5.1 规 划 区 域 及 基 本 情 况规划区域位于西昌市太和镇,距西昌市中心 12 公里,处于安宁河工业走廊腹心带。西昌市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北距成都557km,南距昆明 547km,距攀枝花市 225km。是攀西地区和川滇地区的工业重镇,是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是一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西昌有“月城”之美誉。更由于西昌卫星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0发射中心建在这里,因此西昌还有“航天城”之美称,2006 年被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西昌投资环境完善,邮

29、电通讯方便快捷,电力供应充足,二滩电站输电线路穿越市境。城市商业、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教育、旅游、公用行业设施较为齐全,投资环境优越,已成为四川省境内有工业、商贸、金融、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之一。1.5.1.1 自然环境规划区域地貌以中山和高山为主,属横断山脉,规划范围内山峰海拔大多在 1600-1800m 以上,地势起伏较大,高山与河谷平原、山间盆地相间,地形较复杂。由于多年来无序的砍伐,山上植被基本为灌木,局部分布有林木,土地利用率低,其余部分为旱地和农田。(1)气象规划区域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全年无冬,四季不明显,秋、春季相连,夏季长达 5 个多月。气温日变化大,年变

30、化小,冬季温暖,6-7 月为全年最热月,多年平均气温 17.3 。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6-10 月,多年平均降雨量 1013.1mm。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风向因季节变化,3-5 月以西南风为主,8 月至次年 2 月以东北风为主,多阵性大风。(2)水利规划区域位于安宁河两岸。安宁河系雅砻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由北向南纵贯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等四县(市) ,在米易县内注入雅砻江。流经工业集中区的河段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流分叉,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1沙洲发育,每遇大洪水致使主河道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安宁河为一条山区性河流,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由于降雨年

31、内分配不均,导致径流的年内变化大,工业集中区临安宁河,有利于生产取水和经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放,但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变化大,对生产取水有一定影响。(3)地震安宁河流域曾多次发生强震,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震级达六级以上的地震就达六次。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地震局 2001 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 0.4,区域构造稳定性差,属高烈度设防区。规划区域大地构造处于康滇南北向块隆之 II 级构造米市块凹内,主要受区域构造安宁河断裂带及则木河断裂带控制。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破坏性较大的断层,已基本查明的共 18 条。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

32、值 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1.5.1.2 交通西昌市对外交通主要由铁路、公路及航空组成,其中货运主要由铁路、公路承担。成昆铁路从北至南贯通西昌市,设有西昌站、西昌南站,西昌南站主要为货运站,现有运输能力 150 万吨,规划区域距西昌市火车站约 10km,距西昌南站约 16km,可以通过该站点承担矿产品运输。成攀高速泸黄段在距西昌市区约 4km 处设有西昌出入口。成攀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2高速全路段预计 2011 年底建成全线通车,届时,从西昌只需 4 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成都。1.5.1.3 电力电网西昌电网是四川省的主要能源基地,是一个以向外区送电为主的、典

33、型的送端电网,即由南向北过境送电特点。随着凉山州经济的发展,西昌电网逐步转变成送受端为一体的电网。截止 2005 年底,西昌统调电网管辖有 500kV 普提开关站 1 座,500kV 线路 6 条,线路总长 775km;220kV 变电站 3 座,变电容量450MVA,220kV 线路 5 条,线路总长 460.7km;110kV 变电站、开关站 13 座,变电容量 406.5MVA,110kV 线路 37 条,线路总长894.7km;35kV 变电站 7 座,变电容量 34.3MVA,35kV 线路 11 条,线路总长 132.3km。西昌统调电网的 220kV 新棉变电站、220kV 越西

34、变电站因处于电源送端,系统电压长期偏高运行。而 220kV 西昌变电站处于四川电网末端,从石棉到西昌的最大负荷为 180MW,无功不足,电压偏低。1.5.2 重钢西 昌 矿 业 基 本 情 况重钢西昌矿业(原名“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太和铁矿” ,2010年 9 月改制更名为“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 )位于西昌市太和镇,2009 年底在职职工人数 1409 人,其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各类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248 人。主要产品为铁精矿、钛精矿、氧化球团矿、硫酸、电极铜、氯化钴、碳酸镍等多种依托钒钛磁铁矿石资源形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3成的产品。重钢西昌矿业所拥有的太和

35、矿与攀枝花、红格、白马并称“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是名闻中外的“聚宝盆”,铁矿石远景储量达到9.5 亿 t,是国内特大型矿山之一,富含铁、钒、钛、钴、镍、硫、磷等多种资源,开发前景广阔。目前,重钢西昌矿业正在实施扩建改造,扩建改造完成后,年采选生产能力将达到 630 万 t,为重钢西昌矿业新一轮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除采选系统外,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钢西昌矿业现有:(1)年产 100 万 t 钒钛护炉氧化球团矿生产线;(2)年处理 3 万 t钴硫精矿及年产 20 万 t 硫酸生产线;(3)年处理 100 万 t 低品位破碎厂,用以回收低品位矿石及混入岩石中的中低品位矿石,废石生产建筑用石

36、料;(4)与四川长隆集团合资的西昌瑞康钛业有限公司 6万 t/年金红石钛白粉生产线。在科研及技术开发方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工作有:(1)完成了盐酸法生产人造金红石前期研究及扩大实验;(2)正在进行全钒钛球团矿竖炉还原实验;(3)完成电炉法酸熔钛渣及高钛渣前期技术储备;(4)完成 200 万 t/a 钒钛护炉氧化球团矿前期技术储备;(5)正在进行钒钛球团矿直接还原工艺调查及实验研究;(6)正在实施高压辊磨运用于新选厂破碎流程;(7)正在调试多金属回收生产线。2009 年,矿石采剥总量、铁精矿、钛精矿、球团矿的年产量分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4别为 844 万 t、98.7

37、2 万 t、12 万 t 和 103.93 万 t,实现销售收入 50300万元、税费 9777 万元、利润 8748 万元,已成为凉山州支柱企业1.6 攀西地区及重钢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1.6.1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攀枝花-西昌地区是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蕴藏着以钒钛磁铁共生矿为主的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钒、钛资源的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6.7%和 35.17% ,被誉为中国的钒、钛之都。 除含钒、钛外,攀西地区的铁矿还伴生有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其中:钒( 2O5) ,1987 年底探明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 59.1,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位;

38、钛(TiO 2) ,1987 年底探明储量约占全国 TiO2 储量的 90.78,名列全国第一、世界前茅。攀西地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曾相继列入国家“七五” 、 “八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国家“九五”计划。但由于受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目前这一地区资源综合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含有 20 多种稀有贵重金属元素的钒钛磁铁共生矿,仍以作为炼铁原料为主。综合来看,仅利用了铁的 68%、钒的 20%、钛的 15%和钴的 13%,其余铬、镍、钪、镓等有色稀有金属都作为废弃物排放或堆积。按综合经济价值计算,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 8% 。规划区域太和铁矿是攀西地区四大钒钛磁铁矿区之一,铁矿石远景储量 9.5 亿

39、吨。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 2005 年对太和矿区资源量评审结论如下:资源储量总量为 28594 万吨,其中:保有资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5源储量为 14729 万吨,资源量 13865 万吨。均为钒钛磁铁矿,可选性好。近期国家已进行钒钛资源整装勘查,尚未出正式储量报告,但据预估,太和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超过 27 亿吨。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太和铁矿矿物组分进行的分析,如按远景储量 27 亿吨计算,估算重钢西昌矿业太和铁矿几大矿物资源储量为:TFe78030 万吨、钛氧化物 33858 万吨、钒氧化物 594 万吨,其他如铜、镍、钴合计约 137

40、万吨。从经济价值来看,钛氧化物约 4.07 万亿,约占 67.5,钒氧化物约 0.77 万亿,约占12.8,TFe0.94 万亿,约占 15.5,铜、镍、钴 0.25 亿元,约占4.2。从中可以看出,重钢西昌矿业铁资源的价值不超过 20,而其他金属矿物价值远远超过铁资源价值,因此,进行多金属回收利用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铜、钴、镍等多金属的相对含量低,属于共生及伴生矿,要将这些矿物进行回收,原矿生产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进行产业化回收。目前,以重钢西昌矿业现有生产规模,只能进行选铁和选钛,但限于原矿产量,选钛的规模较小;其他如硫、钴、镍、铜等金属也还只能进行小规模和低水平的回收利用,不

41、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生态和环境有严重影响。1.6.2 钛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目前攀枝花地区有涉钛企业 70 余家,集中度低,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工艺、设备落后的小企业。以选矿企业为例,钛精矿选矿的经济规模至少是 10 万 t/a,而攀枝花地区 35 家选矿企业中,钛精矿生产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6规模在 10 万 t/a 以上的只有 2 家(攀钢钛业公司选钛厂、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占 5.7%;生产规模在 210 万 t/a 的有 9 家,占 25. 7%;生产规模在 2 万 t/a 以下的有 24 家,占 68. 6%。这些企业大部分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工艺

42、不完善、设备配置不合理,分选效率低,大部分选矿厂采用简单、落后的重选(螺旋溜槽)重选(摇床)或强磁重选(摇床)工艺分选钛铁矿。这些工艺及设备对 +0. 04 mm 粗粒级钛铁矿的回收有效,但难以回收-0. 04 mm 以下的微细粒级钛铁矿,致使微细粒级钛铁矿只能流入尾矿库,严重浪费资源。35 家钒钛磁铁矿选矿企业对磁选尾矿的平均钛回收率只有 19. 77%,最低的仅 3.8%,分选指标最好的龙蟒公司钛的回收率也不过为 33%,与理论回收率相差甚远。1.6.3 工艺技术落后、技术开发进展缓慢以钛渣为例,钛渣生产是攀西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过程的一个最薄弱环节。攀枝花地区 70 多家涉钛企业中,共有钛

43、渣生产企业 9 家,但产品以低档为主,质量较差。这些企业并没有掌握钛渣的生产技术,只是以生产钛渣为名义,实际上主要产品是生铁和低档次的钛白,钛渣只是副产品,因此,钛渣品位普遍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整体上来看,攀西地区乃至全国,钛渣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远不能达到高品质钛产品对富钛料的要求,而且发展速度缓慢。1.6.4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攀西地区已经探明的储量中,约有铁品位在 15 20%的表外矿和铁品位在 1015%的极贫矿 28 亿 t,其中 TiO2 的含量为 4 7%。按现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7有的矿山生产规模,每年将产出表外矿和极贫矿约 2900 万

44、 t。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表外矿和极贫矿被当作废石运到排土场堆存,其中的钛(包括铁)被浪费。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和钛业公司选钛厂年产钒钛磁铁矿尾矿650700 万 t,目前攀钢马家田尾矿库已堆存了 1 亿 t 以上的尾矿。尾矿中 TiO2 含量高达 6. 50%以上,TFe 品位为 14. 90%。由于受分选技术和分选装备等原因的影响,目前未回收利用尾矿中的这部分钛和铁。攀西地区钛白生产企业,基本上采用硫酸法工艺,废物排放量大。据统计,每生产 1t 钛白要排出 20%左右的废硫酸 810 t,硫酸亚铁品体 2.53.5t,酸性废水(5%以下)200t 左右,酸性废渣 500600 kg,废气

45、2104410 4m3,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1.7 重 钢 西昌矿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1.7.1 丰富的资源优势重钢西昌矿业所拥有的太和矿区是攀西地区四大钒钛磁铁矿区之一,由四川省地质局 113 地质队完成矿区最终地质勘探并于 1970 年提交最终地质勘探报告,经四川省地质局以地革发(70)90 号文审批,审批决议认为:该报告可以作为矿山设计的依据。报告中提交的铁矿石 B+C+D 储量 46540 万吨,其中 B+C 级 26600 万吨,D 级19940 万吨。表内矿平均地质品位 30.54%,表外矿平均地质品位17.47%,均为钒钛磁铁矿,可选性好。目前,国家正在本地区实施整装勘查,

46、重钢西昌矿业太和矿预估钒钛磁铁矿储量可达到 27 亿吨。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8与攀西其他矿区相比,太和钒钛磁铁矿石不仅赋存条件好,易于开采,而且钒、钛氧化物品位高,其中钛氧化物(TiO 2)高 23,钒氧化物(V 2O5)高 0.10.2 ,十分适合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1.7.2 产品和技术优势重钢西昌矿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开发了大量先进适用的技术,如回收共生伴生矿物、低品位难选冶金属矿综合回收利用、尾矿综合回收、高钛型钒钛护炉球团矿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矿山表外矿再利用、提高原矿回采率、降低损失率和钒钛磁铁矿选铁及

47、尾矿综合利用方面,技术水平已处于攀西地区乃至全国前列,选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处于攀西地区的领先地位。尾矿综合开发利用选钛技术、高钛型钒钛护炉球团矿生产技术等十三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矿山现主要技术水平如下:矿石回采率达到 95%,矿石损失率降到 5%以内;选铁回收率提高到 70%以上;选铁尾矿钛金属氧化物回收率平均达到 32%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 10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2%以上。( 1) 钒钛磁铁精矿重钢西昌矿业钒钛磁铁矿中富含钒、钛等多种金属,铁品位较低。在未进行技术改造以前,只能生产铁品位 52.5%的钒钛磁铁精矿,市场竞争力差。通过技术改造,将较低品位的钒钛铁精矿再磨再选

48、,开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19发了专门用于钒钛磁铁矿再磨再选的脱磁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功的开发出品位 55.5%的钒钛磁铁精矿,该产品同时适宜于氧化球团矿的生产。(2)钒钛护炉氧化球团矿重钢西昌矿业成功地探索到钒钛磁铁矿造球、焙烧及适宜生产高钛型钒钛球团矿的竖炉结构及工艺参数、操作制度,自主开发了高钛型钒钛护炉球团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采用竖炉工艺生产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难点,克服了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难烧属性。相关的技术和发明,如, 一种护炉氧化球团矿及其生产工艺 、除尘系统中的水膜除尘器、 型煤小车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钒钛氧化球团矿已经成为重钢西昌矿业主导产品,取

49、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钛精矿重钢西昌矿业自主开发的钛精矿生产工艺,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生产易于控制等特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段尾矿综合回收钛精矿技术,提高了二段尾矿选钛效率,全铁和二氧化钛含量较高,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了矿产资源。相关技术和发明如全粒级钛铁矿浮选方法 、 全粒级钛铁矿浮选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钴硫精矿及其深加工重钢西昌矿业钒钛磁铁矿硫化物的含量在 0.344.03,主要硫化物为黄铁矿,其次是磁黄铁矿,由于黄铁矿与磁黄铁矿磁性的差异,在选矿加工过程中,磁黄铁矿具有一定的磁性,随铁精矿的夹带、选钛一段强磁机的作用,分别进入铁精矿及选钛流程中。因此总尾矿中重钢西昌太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规划20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由于铜、钴、镍是赋存于硫化物中,因此回收了硫化物就回收了铜、钴、镍金属。为了回收尾矿中的钴硫矿资源,对尾矿进行了大量的选别试验研究,建成了一条钴硫矿综合回收生产线,每年可生产电解铜 200t、氯化钴 350t、碳酸镍 100t。(5)新技术研发及已取得的成绩目前重钢西昌矿业仍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国内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开发相关技术,并已取得了进展,主要有:与中钢天源科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