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92340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7领导,激励与沟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领导、激励与沟通,性 格 理 论 行为方式理论 权 变 理 论,激励概述 激励理论,信息沟通含义及特点 信息沟通过程 信息沟通分类 信息沟通网络 信息沟通障碍及改善,领 导领 导 者,领导概述,激励理论,信息沟通,领导理论,领 导,一、领导与领导者,领导的概念:领导者借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引导、指示、协调被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行为、导向和人力资源整合活动。 领导的目标是组织目标 领导的内容是行为导向,资源的整合 领导的是人际交往和影响的过程 领导的效果f(领导者,被领导者,客观环境,目标任务),二、领导者的权力及影响因素,权力:控制和影响被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的基本

2、权力:奖励权,惩罚权,法定权等。 领导权力的来源:职位权,非职位权。 领导权力的影响因素: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情感因素 职位影响因素 品格,才智,知识,感情,关系,行为等 非职位影响因素,返 回,第一节 领导理论,性格理论 行为方式理论 权变理论 领导艺术,一、性格理论,内容:通过区分领导者和一般人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什么样的人可以领导者。 个性特征的分类:身体特征,背景特征,智力特征,个性特征,与工作有关的特征,社会特征等等。 评价:从1940年以来这种利用领导者性格来解释领导效能的理论逐渐被人放弃。 原因是:1.忽略了被领导者的地位和影响作用。2.领导者的性格特征过于繁杂,且随情况

3、的不同而变化,难以找出真正的因素。,返回,二、行为方式理论,内容:通过研究领导者外在行为的方式来对领导者进行分类。 主要代表:美国管理学家怀特(Ralph K.White)和李皮特(Ronald Lippett)提出三种领导方式: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施莱特(Warren Schliect)提出领导连续流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提出“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理论。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维构面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返回,布 莱 克 和 穆 顿,三、权变理论,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提

4、出。 理论的内容: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适”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S=f(L,F,E)S:领导方式 L:职位权力 F:任务结构 E: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返回,四、领导艺术,领导的艺术关键体现在领导者如何灵活运用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知人善任 2.尊重他人 3.正确对待下属的意见和抱怨4.容人之短 5.充分自信 6.善于激励下属,鼓舞士气,返回,第二节 激励,一、激励概述激励:以提供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要方面的外部条件,激发引导人们的动机,使人们因内在动机而不是依靠外部压力去积极从事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

5、积极性。激励的作用:员工的激励与组织的绩效密 切相关:绩效 = F(成员能力 激励程度 环境条件),二、激励模式,期望值,激奋心情,行 为,遭受挫折,达到目的,积极态度,消极态度,撤退取代补偿抑制退化攻击绝望,未满足需要,效价,激 励,满 足,产生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海德等的归因理论 亚当斯的挫折理论,三、激励理论,有关激励的理论很多,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动机的理论,主要有:,(一)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

6、08-1970)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理论(2),MG2-28,各需求层次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需求; 在低层需求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越到上层,需求就越难以实现; 个体之间在需求方面会有所差异; 各需求层次之间不一定严格按照等级顺序来满足。,简 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

7、的实质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 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理论以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应用于其他条件下,不一定适合 。,激励需求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麦克莱兰提出的。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有三种主要需要,包括: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二)激励需求理论(1),激励需求理论(2),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激励需求理论,激励需求理论(3),成就需要:指根据适当标准追求成就的驱动力,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权力需要:指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和驱动力,权力区域是管理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社交需要:指寻求他人接纳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

8、望.,(三)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兹伯格提 出的,其主要内容有: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 传统的“不满意 不满意”观念是不确切的 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 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激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内在因素有关 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素着手,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传统模型:,满意,不满意,双因素模型:,满意,没有满意,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不满意,没有不满意,满意,不满意,(四)期望理论(1),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激励力(M)=期望值(E) 效价(V),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

9、的,他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期望理论(2),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E 高 * V 高 = M 高E 中 * V 中 = M 中E 高 * V 低 = M 低 E 低 * V 高 = M 低E 低 * V 低 = M 低,激励力=M 期望值=E 效 价=V,(五)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于1963年提出的,其内容包括: 员工的工作态度既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又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员工会进行横向比较自己所得/自己付出 比他人所得/他人付出; 员工还会进行纵向比较现在自己所

10、得/现在自己付出 比过去自己所得/过去自己付出; 当人们感觉不公平时,就会采取措施,减少不公平感,(六)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 强化理论的类型:a按照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b.按强化的方式不同分为连续强化、间断强化、随机强化,(七)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的海德提出的 成功和失败可以归为四种因素: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和机遇 产生原因:内因和外因、稳定和不稳定因素、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八)挫折理论(1),挫折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提出的 产生挫折的原因: 主观原因: a.个人的目标往往过高 b.个人同时追取得目标过多 c.凭“想当然”的

11、态度办事 客观原因: a.自然环境因素 b.物资环境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挫折理论(2),人们在挫折后的必然反映:a.情绪方面b.行为方面 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a.帮助受挫者建立正确的“失败观”b.对受挫者采取宽容的态度c.为受挫者改变环境d.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思考与讨论题,你认为需求理论是否有规律可循? 成就需要对管理者有何意义? 产生挫折的原因及如何战胜挫折? 激励理论的内容?,第三节 沟通,一、沟通的含义: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 五层含义:1.沟通对象是人,且必须涉及2人以上2.沟通必须要有一定信息情报,即传递和交流的内容3.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如

12、口头和文字4.信息只有被接受到和理解了,沟通过程才算完整5.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信息沟通的特点,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但也有姿态和手势等交流。 2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一般信息交流外,还包括思想、感情、态度和观点的交流。 3.在人与人之间沟通中,存在着心理因素和心理障碍的影响。,二、信息沟通的过程,构成信息沟通过程的八个要素:a.发送者 b.信息c.编码 d.通道e.译码 f.接受者g.反馈 h.噪音,信息沟通过程模型,噪 音,反 馈,发送者,信息,编 码,信 道,接 收,译 码,接收者,通 道,三、信息沟通的分类,按信息沟通渠道分正式沟通

13、和非正式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媒介分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方向分垂直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按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变化分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四、信息沟通的网络,信息沟通网络是由各种沟通路径组成的结构形式,包括: 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轮式、Y式、环式、全通道式注意各种不同沟通网络的比较 非正式沟通网络 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五、信息沟通的障碍,信息编码不准确。 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适时 信息译码不准确。 忽视信息。 拒绝接收信息。 发送者选择沟通的媒体不合适。 几种媒体互相冲突。 沟通渠道过长,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失真。,信息失真情况实例,最初的信息,董事会 100%,副总裁 63%,部门主管 56%,工厂经理 40%,第一线工长 30%,职工 20%,最终的信息,六、改善沟通效果的措施,1.发送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接受者,用接受者可以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传递信息。 2.发送信息要准确,及时和适时。 3.选择最适宜的沟通媒体。 4.运用好反馈。 5.尽量减少沟通环节,缩短传递的渠道,以免信息失真。 6.接受者要积极倾听。 7.接受者要克服各种心里障碍。,思考与讨论题,1沟通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沟通有哪几种类型? 3. 沟通中存在哪些障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