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

上传人:小屁孩 文档编号:890197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蔗糖等。3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强酸的电离(如 H2SO4):H 2SO4=2H SO 。24强碱的电离(如 NaOH):NaOH= =Na OH 。盐的电离(如 Na2SO4):Na 2SO4=2Na SO 。24判断题:你同意以下说法吗? 为什么?(1)盐酸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_ 。(2)Fe 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_ 。(3)C2H5OH(酒精 )是

2、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_。(4)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 是电解质。_ 。(5)BaSO4 和 AgCl 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是非电解质。_。提示:(1)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2)Fe 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3)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电离,不属于电解质。(4)CO 2 水溶液导电是因为 CO2 与水反应生成 H2CO3,是由于 H2CO3 电离出离子,所以 H2CO3 是电解质,而 CO2 是非电解质。(5)BaSO4 和 AgCl 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属于电解质。1电解质的概念理解(1)研究对象化合物。#*正解: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

3、;误区:铁丝、铜、石墨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盐酸、氯化钠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2)导电条件。正解:“溶于水”或“熔融时” ,两个条件具备其一,是电解质,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是非电解质。误区: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不是电解质。()HCl 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是非电解质。()(3)导电本质。正解:导电的本质是化合物自身发生电离,若是“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所得产物电离导致溶液导电,则该化合物不是电解质。误区:CO2、NH 3 溶于水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2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先看种类:若为混合物或单质则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再看具体物质:一般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非金属氧

4、化物为非电解质,如酸、碱、盐等化合物也为电解质。1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解析:选 C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A 、B 正确;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硫酸钡,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C 错误;水是电解质,D 正确。#*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

5、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过程常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物质溶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2试写出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Cl、H 2SO4HCl=H Cl ;H 2SO4=2H SO 。24(2)NaOH、Ba(OH) 2NaOH=Na OH ;Ba(OH)2=Ba2 2OH 。(3)BaCl2、Na 2CO3、Al 2(SO4)3BaCl2=Ba2 2Cl ;Na2CO3=2Na CO ;23Al2(SO4)3=2Al3 3SO 。241书写电离方程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提示:(1)质量与电荷要守恒。(2)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 HCO 、SO 、OH 等原子团,

6、不能拆开,但 HSO 在 3 24 4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3)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在书写成离子时为离子的系数。2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对酸、碱和盐又有何新的认识? 提示: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2(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OH:_;KHSO 4:_;#*Fe 2(SO4)3:_;HNO 3:_。(2)对(1)中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答案:(1)KOH= =K OH

7、 KHSO 4=K H SO Fe 2(SO4)243=2Fe3 3SO 24HNO 3=H NO (2)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 2 B NaCBaSO 4 DNaOH 溶液解析:选 C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BaSO 4 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CO 2 通入水中虽可以导电,但原因是生成了 H2CO3,H 2CO3 是电解质;Na 是单质;NaOH 溶液是混合物。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 3COOH B Cl2CNH 4HCO3 D SO2解析:选 D 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所不同。CH 3CO

8、OH 和NH4HCO3 均为电解质,所以水溶液能导电, Cl2 和 SO2 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H2O 反应:Cl 2H 2O=HClHClO,SO 2H 2O=H2SO3,因生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能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因此只有 SO2 为非电解质。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 2=Ba2 2(OH )BFeCl 3=Fe2 3Cl CH 2SO4=H SO22 24DCuSO 4=Cu2 SO 24解析:选 D A 项中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B 项中铁为三价铁离子;C 项中氢离子应写为 2H ;D 项正确。4某 100 mL 溶液中含 H2SO4

9、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 )#*A0.50 mol NaOH B100 mL 水C0.50 mol 酒精 D0.50 mol Na 2SO4解析:选 D A 项,与 H2SO4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和 Na2SO4:溶质由 H2SO4 变为Na2SO4,溶液的体积和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性无明显变化;B 项,溶液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2 倍,c(H )和 c(SO )都变为原来的 ,溶液的导电性减弱;C 项,酒精是2412非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扩大了溶液的体积,降低了 H 、SO 的浓度,溶液导电性减24弱;D 项,增加了离子的总浓度,溶液的导电性增强。5Na

10、HSO 4 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 H 、Na 和 SO 。对于 NaHSO4 的分类不正确24的是( )ANaHSO 4 是盐 BNaHSO 4 是酸式盐CNaHSO 4 是钠盐 DNaHSO 4 是酸解析:选 D 只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才是酸,而 NaHSO4 电离出的阳离子除了 H 外还有 Na 。6有下列物质:氢氧化钠固体,铜丝,氯化氢气体,稀硫酸,二氧化碳气体,氨水,碳酸钠粉末,蔗糖晶体,熔融氯化钠,CuSO 45H2O 晶体。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2)属于电解质的是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_。解析:

11、氢氧化钠固体、氯化氢气体、碳酸钠粉末、CuSO 45H2O 晶体不能导电,但它们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铜丝、稀硫酸、氨水、熔融氯化钠可以导电,但铜是单质,稀硫酸、氨水是混合物,这三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碳气体和熔融状态的蔗糖不能导电,蔗糖的水溶液也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由于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是 CO2 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而 CO2 本身并没有发生电离,故 CO2 是非电解质。答案:(1) (2) (3) (4)#*一、选择题1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

12、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解析:选 D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A 选项不正确;在水中化合物本身能电离产生离子的为电解质,而与水反应生成离子(如 CO2)的不属于电离反应,B 选项不正确;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熔融状态能电离产生离子而导电,为电解质,C 选项不正确。2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A食盐水 BH 2OCNaHSO 4 DCa(OH) 2解析:选 A 食盐水为混合物,不是化

13、合物,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水能够电离产生少量的 H 和 OH ,水是电解质。NaHSO 4 为酸式盐,Ca(OH) 2 为碱,均为电解质。3含有自由移动 Cl 的有( )AKClO 3 溶液 B液态氯化氢C氯化钾溶液 D固体氯化钠解析:选 C B、D 项中的物质在该状态下不能电离,故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A 项中KClO3 的电离方程式为 KClO3=K ClO ;C 项中 KCl 的电离方程式为 3KCl=K Cl 。4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A氯化钠熔融导电 B液态汞导电CH 2SO4 溶液导电 D熔融状态的 KOH 导电#*解析:选 B 从电解

14、质导电、金属导电的实质分析、判断。A、C、D 都是化合物,且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B 项中汞是单质,没有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的导电是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5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uSO 45H2O 属于电解质C凡能电离出 H 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解析:选 B A 项,纯碱是 Na2CO3,属于盐;C 项,NaHSO 4、NaHCO 3 均能电离出H ,但它们均属于盐;D 项,NH 4Cl、NH 4NO3 等铵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 B 项,CuSO45H2O 是化合物,溶于水自身电离而使溶液导电,属于电

15、解质。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一定相等B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C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再含有其他粒子DNaCl 溶液的导电性一定与 KCl 溶液的导电性相同解析:选 B 依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B 项正确、 A 项不正确;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水分子,有的还含有电解质分子,C 项不正确;因为不清楚 NaCl 和 KCl 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其导电性强弱,D 不正确。7将以下 4 份溶液分别置于如图的装置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灯泡最亮的是( )A100 mL

16、 1 molL 1 的盐酸B100 mL 2 molL 1 的蔗糖溶液#*C100 mL 1 molL 1 的 NaCl 溶液D30 mL 1 molL 1 的 CaCl2 溶液解析:选 D 离子浓度越大,带的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灯泡越亮。8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Na 、OH 、SO H 、Cl 、SO24 24Na 、K 、 OH Na 、K 、NO 3A BC D解析:选 A 此题从电解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 H ,符合要求;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 OH ,符合要求;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或铵根离子)和酸根

17、离子,符合要求。9把 0.05 mol NaOH 固体分别加入到 100 mL 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B0.5 mol/L 盐酸 C0.5 mol/L NaOH 溶液D0.5 mol/L KCl 溶液解析:选 B 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变化。由于自来水几乎不导电,加入 0.05 mol NaOH 后,导电能力突然增大;NaOH是强电解质,加入 NaOH 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明显增强;0.5 mol/L 的 KCl 中加入0.05 mol NaOH 固体后,溶液中不存在化学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一倍,导电能力增强;盐酸

18、中加入 NaOH 固体后,二者恰好中和:HClNaOH =NaClH 2O,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导电能力几乎不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 Na 和 ClBAgCl 难溶于水,但 AgCl 属于电解质C氨水能导电,故氨水属于电解质#*DNaCl 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解析:选 B 电解质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与通电无关,A 错误;AgCl难溶于水,但 AgCl 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B 正确;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 错误;NaCl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D 错误。1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

19、的是( )A氯化镁固体 B氯化钠溶液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解析:选 D 本题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导电,二是属于电解质。A 项中氯化镁固体属于电解质,但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B 项中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C 项中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12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 X, X 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 X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一定是电解质 BX 可能是非电解质CX 只能是盐 DX 可以是任何化合物解析:选 A 既然熔融时该化合物可以导电,说明一定是电解质,A 正确,B 、D 错误;X 为固体,则可能是盐,也可能是碱或金属

20、氧化物,C 错误。二、非选择题13今有 11 种物质:铝线;石墨;氯气;BaSO 4 晶体;纯硫酸;金刚石;石灰水;乙醇;熔融的 KNO3;NH 3;盐酸。其中:(1)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 )_;(2)属于电解质的是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 。答案:(1) (2) (3) (4)14(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HClO4=H ClO ; 4#*Ba(OH)2=Ba2 2OH ;Fe2(SO4)3=2Fe3 3SO ;24KHSO4=K H SO 。24属于酸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 );属于碱的物质是_ ;属于盐的物质是_。(2)化工生产中常常

21、用到“三酸两碱” , “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 “两碱”指烧碱和纯碱。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依据是_。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解析:(1)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判断。(2)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 2CO3 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 2CO3=2Na CO 。23答案:(1)HClO 4 Ba(OH) 2 Fe2(SO4)3、KHSO 4(2)纯碱 盐酸 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Na 2CO3=2Na CO 23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

22、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 1 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 2 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依据上述现象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1)NaCl 属于_( 填“酸 ”、 “碱”或“盐”),因为_。(2)NaCl 固体_( 填“能 ”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3)NaCl 溶液_( 填“能 ”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4)在 NaCl 固体、NaCl 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 ,原因是_。#*答案:(1)盐 NaCl 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不能 NaCl 未电离 (3)能 NaCl 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4)NaCl 固体 NaCl 固体是化合物,且其水溶液可导电离子反应

23、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2)书写步骤是写、拆、删、查。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生成水。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2)书写步骤:以 Na2SO4 溶液和 BaCl2 溶液反应为例。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 2=BaSO42NaCl;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2Na SO Ba 2 2Cl =BaSO42Na 2Cl ;24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SO Ba 2 =

24、BaSO4;2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写出表中几种不同的酸与不同的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NaOHHCl= =NaClH 2O OH H =H2OKOHHCl= =KClH 2O OH H =H2O#*2NaOHH 2SO4=Na2SO42H 2O OH H =H2O2KOHH 2SO4=K2SO42H 2O OH H =H2O(1)从上述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你能说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吗?提示:(1)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2)化学方程式: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离子方

25、程式:表示一定物质反应时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离子方程式关键是“拆” ,要“拆”得合理。(1)熟记可“拆”的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强酸:HCl、H 2SO4、HNO 3 等。强碱:KOH、NaOH、Ba(OH) 2 等。可溶性盐:NaCl、K 2SO4、NaNO 3 等。(2)不能拆成离子的物质:难溶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气体、单质和氧化物。难溶的物质:Cu(OH) 2、BaSO 4、AgCl 等。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如 H2CO3)、弱碱( 如 NH3H2O)和水。气体:CO 2、SO 2 等。单质:H 2、Na 等。氧化物:Na 2O、Fe 2

26、O3 等。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重点)(1)看是否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2)看反应是否符合拆写原则。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3)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4)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如铝和盐酸反应:(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 CuSO4 与 Ba(OH)2 溶液反应:对点演练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BaCl 2 溶液与 K2SO4 溶液的反应:Ba2 SO =BaSO424BNaOH 溶液与硝酸的反应:OH H =H2OCNa 2CO3 溶液与硫酸的反应:CO 2H =CO2H 2O23D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O 2H =CO2H 2O23解析:选 D D

27、项中因碳酸钙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应写化学式,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 CO 2 H 2O。#*新知探究实验操作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生成物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Cu2 2OH =Cu(OH)2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离子方程式为OH H =H2O水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离子方程式为CO 2H =H2OCO 223气体、水复分解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提示: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和水) 。离子共存的判断离子共存的判断实际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若反应,则不共存;若不反应,则大量共存。1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三种情况(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

28、量共存:生成难溶性的盐:Ca 2 与 CO ,Ba 2 与 CO 、SO ,Ag 与 Cl 等。23 23 24生成难溶性的碱:OH 与 Cu2 、Fe 2 、Fe 3 、Mg 2 、Al 3 等。(2)生成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 与 CO 、HCO 等。23 3(3)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 与 OH 、CH 3COO 等。2注意事项“隐含条件”#*(1)“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2)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 H 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酸性溶液。pH7 的溶液。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29、ABa 2 、Na 、NO 、SO 3 24BMg 2 、Cl 、Al 3 、SO 24CK 、Cl 、CO 、NO23 3DCa 2 、Na 、Fe 3 、NO 3解析:选 B A 项,Ba 2 与 SO 生成 BaSO4 沉淀;B 项,正确;C 项,H 与 CO24反应产生 CO2 气体;D 项, Fe3 的水溶液呈棕黄色。2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与 OH 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 H OH =H2O 的形式#*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

30、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解析:选 B 只有可溶性盐在离子方程式中才可以写为离子形式;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的浓度或数目减小;H OH =H2O 表示的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之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即可发生。2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 2 和 O2 反应生成水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木炭在高温下与 CO2 反应生成 COD2KClO 3 2KCl3O 2= = = = =MnO2 解析:选 B 离子反应是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3下列各组反应中,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盐酸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B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

31、钡溶液反应C硝酸分别与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反应D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解析:选 B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 OH =H2O;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H SO 2OH Ba2 =BaSO42H 2O。24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2H =CO2H 2O23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 =BaSO42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 =AgCu 2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 2 =2Fe3 3Cu#*解析:选 B A 项中 CaCO3 不能写成 CO ,C 选项不满足电荷守恒,D 选项应该生23成 Fe2 。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

32、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 Ba2 的溶液中: Cl 、K 、SO 、CO24 23B含有大量 H 的溶液中:Mg 2 、Na 、HCO 、SO 3 24C含有大量 OH 的溶液中:Mg 2 、NO 、SO 、CO 3 24 23D含有大量 Na 的溶液中: H 、K 、SO 、NO24 3解析:选 D 选项 A 中 Ba2 可与 SO 、CO 反应生成 BaSO4、BaCO 3 沉淀;选24 23项 B 中 H 可与 HCO 反应生成 CO2 和 H2O;选项 C 中 OH 、CO 可与 Mg2 分别生 3 23成 Mg(OH)2、MgCO 3 沉淀。6描述下列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

33、方程式。(1)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现象_,离子方程式_。(2)向 NaHCO3 溶液中滴加稀 H2SO4,现象_,离子方程式_。(3)向稀硝酸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现象_,离子方程式 _。(4)上述三个反应均属于_( 填反应类型),三个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不同点是_;相同点是_。答案:(1)生成红褐色沉淀 Fe 3 3OH =Fe(OH)3(2)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HCO H =CO2H 2O 3(3)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H OH = H2O(4)复分解反应 (1) 中生成沉淀,(2) 中生成气体和 H2O, (3)中生成难电离物质 H2O 都使溶液中的某种离子浓度减

34、小课时达标训练(十)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OH 溶液和 FeCl3 溶液#*BNa 2CO3 溶液和稀硫酸CNa 2SO4 溶液和 MgCl2 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盐酸解析:选 C 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判断 A 项中有沉淀生成;B 项中有气体产生;D 项中有水生成;只有 C 项中没有发生反应。2下列反应能用 H OH =H2O 表示的是( )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澄清石灰水和硝酸解析:选 D 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写成 CH3COOH;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应写其化学式 Mg(OH)2; C 项反应生成的

35、硫酸钡难溶于水,漏掉了另一个离子反应Ba2 SO =BaSO4;只有 D 项符合题意。243.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 、Na 、NO 、MnO 3 4BMg 2 、Na 、Cl 、SO 24CK 、Na 、 Br 、Cu 2DNa 、Ba 2 、OH 、Cl 解析:选 B 含 MnO 的溶液为紫红色,含 Cu2 的溶液为蓝色, H 与 OH 不能大 4量共存。4离子方程式 CO 2H =H2OCO 2中的 CO 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23 23ACaCO 3 BNaHCO 3CNa 2CO3 DBaCO 3解析:选 C 离子方程式中的 CO 代表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

36、碳酸盐,C 项正确。235NaHCO 3 和 NaHSO4 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AH 和 CO BHCO 和 HSO23 3 4CNa 、HCO 和 H DHCO 和 H 3 3解析:选 D NaHCO 3 和 NaHSO4 的电离方程式分别如下:NaHCO3=Na HCO ;NaHSO 4=Na H SO ,故 D 项正确。 3 24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 溶液:H OH =H2OB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 3H 2#*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 2 2OH =Cu(OH)2D氧化铁与稀硫酸反

37、应:Fe 2O36H =2Fe3 3H 2O解析:选 D A 项,小苏打为 NaHCO3,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OH =CO H 2O;B 项,不符合事实,应为 Fe2H =Fe2 H 2;C 项, 3 23漏掉 Ba2 SO =BaSO4的反应。247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H OH =H2OBCO 2H =H2OCO 223CZn(OH) 2 2H =Zn2 2H 2ODMg 2 2OH Ba 2 SO =BaSO4Mg(OH) 224解析:选 D H 代表强酸,如 H2SO4、HCl 、HNO 3 等,OH 代表强碱,如NaOH、KOH 等, A

38、 项表示强酸和强碱的多个反应; CO 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如23K2CO3、 Na2CO3、(NH 4)2CO3 等,H 代表强酸,B 项可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的多个反应;C 项表示 Zn(OH)2 和强酸的多个反应。8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Zn 2 2OH =Zn(OH)2ZnCO32NaOH= =Zn(OH)2Na 2CO3BBa 2 SO =BaSO424Ba(OH)2H 2SO4=BaSO4 2H 2OCAg Cl =AgClAgNO3NaCl= =AgClNaNO 3DCu2Ag =Cu2 2AgCu2AgCl= =Cu2 2Cl 2Ag解析:选 C A 中

39、ZnCO3 为难溶物,B 中 OH 和 H 生成 H2O,D 中 AgCl 难溶于水。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 2SO4、BaCl 2、NaCl 乙:NaCl、Ba(OH) 2、K 2CO3丙:HCl、K 2CO3、NaCl 丁:K 2SO4、Na 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选 D 甲会形成 BaSO4 沉淀而不能共存;乙会形成 BaCO3 沉淀而不能共存;丙会产生 CO2 气体而不能共存。1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 实验续表编号 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

40、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中的白色沉淀为 CuCl2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Zn= =Zn2 H 2D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解析:选 C 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 H OH =H2O,A 错误;中发生反应为:Ba 2 SO =BaSO4,白色沉淀为 BaSO4,B 错误;中的反应是24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Zn2H =Zn2 H 2,C 正确、D 错误。1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 pH1 的溶液中:NH 、K 、CO 、Cl 4 23B有 SO 存在的溶液中:Na 、Mg 2 、Ca 2 、Br

41、 24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 、Cl 、SO 、Fe 324D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 、Ba 2 、Cl 、NO 3解析:选 D pH1 的溶液为酸性溶液,CO 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由于23CaSO4 微溶于水,因此有 SO 存在的溶液中 Ca2 不能大量共存;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24#*为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 Fe3 不能大量共存。正确答案为 D。12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A足量的 CO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 2 2OH =CaCO3H 2O错误,足量的 CO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产物为 Ca(HCO3)2 和H

42、2OB向碳酸钙上滴加稀盐酸:2H CO =CO2 H 2O23错误,碳酸钙不应该写成 CO 形式23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 SO = BaSO424正确D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 3H 2错误,H 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单质氧化为 Fe2解析:选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能漏写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2NH SO 2OH Ba 2 =BaSO42NH 3H2O。 4 24二、非选择题13某有色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g 、H 、Cu 2 、CO 、OH 、Cl ,你23认为一定有的离子是_,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还需进一步确认的离子是_

43、。解析:含 Cu2 的溶液呈蓝色,该有色溶液含有 Cu2 ,因 CO 、OH 与 Cu2 反应不23能存在,为保持溶液电中性说明溶液中含有 Cl ,与 Cl 反应的 Ag 不能在溶液中存在,不能确定 H 是否存在。答案:Cu 2 、Cl OH 、CO 、Ag H 2314根据实验事实,把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1)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Ca(OH)2CO 2=CaCO3H 2O离子方程式:_。(2)把一枚洁净的铁钉置于 CuSO4 溶液中一会儿,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FeCuSO 4=FeSO4Cu 离子方程式: _。#*(3)向 BaCl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析出:BaCl 2H 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