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个人需求:是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他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2、个人对于商品的需求需满足的条件:第一,俱具有购意愿;第二,个人具有支付能力。3、市场需求:是一个表列,它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4、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中,必有买者和卖者共同接受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下,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从而使商品的市场达到一种平衡。达到市场均衡时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达到市场均衡时的数量成为均衡数量。5、均衡点的特性:存在性、惟一性、稳定性。6、需求弹性: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
2、,需求量做出反应的程度。7、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Q/QEd=- p/p需求弹性系数中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8、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A、商品的替全品数目和可替全程度; B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商品有消费者家庭预算中所占比例;C、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D、商品的耐用程度;E、时间的长短。9、供给弹性:是指由于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化后,供给量做出的反应。10、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的比值。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都为正值。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不同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11、边际收益
3、递减规律:也称生产要素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要技术水来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要素固定不变,而不断增加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开始会使总产量递增,当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虽然总产量继续增加,但增加的产量逐渐递减;超过了一定界限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将使总产量减少。12、等产量曲线的特点:A、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B、同一条曲线上的各点全表相同的产量,不同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全表的产量越小;C、等产量曲线图上任意两条曲线不能相交;D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等产量曲线上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14、内在经济:是指厂商在生产规模
4、扩大时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内在不经济:是指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产量的减少和成本的啬加。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给予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增加和成本的减少。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给予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减少和成本的增加。15、经济成本:是指厂商生间经营活动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总和。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显见成本)+隐含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隐含成本16、市场失灵: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机制并非总是有效的,对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为市场失灵。主要原因有四: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公共产品。17、
5、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红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交易成本与价格之中。外部性分为有利的正外部性和有害的负外部性。第二章18、管理:是指一定的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特征:管理的产生来自社会活动组织的需求;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去实现既定目标。管理性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9、管理学的
6、研究对象:广义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狭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管理原理、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者和管理历史。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是能否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20、管理原理:以人为本原理、系统均衡原理、运动控制原理、信息沟通原理、目标效益原理。21、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22、市场细分:是指采用一定标准在整体市场中识别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并予以分类,组成若干个分市场的活动。一般可分为四类:地理标准、人口标准、心理标准、行为标准。23、目标市场选择分为三个策略:无差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差异目标市场策略、集中目标市场策略。24、市场调查:就是对商品交换过
7、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5、市场调查的方法:询问法:包括个人访问、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直接调查 观察法按调查的方式分: 实验法间接调查 按调查范围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6、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在现代市场经营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能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全面估量和分析,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而做出的总体性谋划。四个观念:全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27、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意义:A 、使企业能够顺利发展;B、提高生产经营的目的性;C、增强管理活动;D 提高企业家的素质。28、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政策性、应变性。29
8、、企业经营战略的分类:按照企业经营的态势分:进攻型、防御型、撤退型按照企业竞争的优势分:总成本领先战船略、差别化战略、专业化战略。按照企业经营的功能分:产品市场战略、要素市场战略、研究开发战略、技术进步和投资战略、人类资源和人才开发战略、财务战略、组织革新战略30、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分三个阶段:经营战略分析、经营战略形成、经营战略实施与控制31、创新: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方法、手段和结果的质的飞跃。创新活动的特征:高风险性、高效益性、相对性、继承性、创造性。32、创新的动力机制从三方面分析:创新的科技推动、创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创新的制度推动。创新激励的方式有四种:产权激励、市场激
9、励、企业激励、政府激励。创新的模式:内生型、外生型、混合型。33、企业创新机制体系:就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内在机能和相应的动转方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第三章34、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待的社会需要。35、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限决于能否以及在多在程度上满足人的需在。动机有三要素:决定人们意志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行为;努力的水来,即行为的努力程度;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阴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36、激励: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
10、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方向。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也就是企业内在关系、动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37、现代激励理论分类:需要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3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列斯洛 1943 年推出。第一层:生存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第三层:社交需要 前三个为基本需要第四层:尊重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两个为高级需要39、赫茨伯格的妇因素理论:满足低级的需求的因素为保健因素,满足比较高级需求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40、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
11、亲和需要41、ERG 理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成长。42、强化理论:也被称之为刺激理论或诱导条件理论,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客观联系,得到奖励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得不到奖励的行为为予重复。43、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 1956 年提出。员工的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与他人的产出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感受不到公平的员工会采用以下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改变被比较者的投入或产出;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感觉;改变参照对象;辞职。44、健康:A、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B、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吃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的任务,经
12、受各种自然环境考验;C、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D、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45、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的特征:智力正常;健全的情绪;行为协调;行为反应适度。46、群体:是组织管理中的基本单元,是由两个或更多成员经常性地一起工作,形成稳定的关系模式,以实现共同目标。47、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虚拟群体。48、群体的内聚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49、群体决策常用的方法:无反应决策法、权威决策法、少数人决策法、多数人决策法、共同决策法、一致意见决策法。50、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
13、、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51、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种的速度和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52、气质分类:中国古代把气质分为: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古希腊把气质分为: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黏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53、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特性: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持续性。54、人的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影响能力的因素:素质、知识和技
14、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55、物业管理与居住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情感效应56、业主投诉的一般心理:求尊重、求发泄、求补偿。57、对业主投诉的处理:要端正服务态度,真诚地对待业主投诉;做好投诉的分类;认真地聆听与记灵;及时判定投诉性质;58、投诉处理的技巧:要充分熟悉本物业管理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处理投诉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尺度;给予接待投诉人员处理投诉的权力;沉着冷静处理投诉;用以迂为直的方法处理投诉。第四章59、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使社会组织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从而谋求事业的成功。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
15、-公众公共关系的手段-信息传播60、公共关系中的传播由四大元素构成: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公共关系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61、公共关系的职能:树立形象,广结良缘;收集信息,咨询建议;进行宣传,引导舆论;交往沟通,协调关系。6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区别:一、体现在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二、体现在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人际关系的对象主要是私人关系;三、体现在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人际关系是个人的交际技巧;四、公共关系较强调运用大众传播,人际关系则局限于人际传播。6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体现在如下三个
16、方面:一是从工作内容上看,公共关系中包含了许多人际关系,二是从工作方法看,公关工作需要运用人际沟通的手段,三是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才能使组织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64、人际关系的功能:合力功能、互补功能、激励功能、沟通感情功能、交流信息功能65、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临近因素、首次效应、相似性因素、互补性因素、移情效应、互动频率因素、代价-酬赏理论、情感的相悦法、个性因素66、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一、住息沟通层次;二、社会知觉和归因层次;三、互动层次67、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原则:一平等原则、二互惠互利原则、三诚信原则、四宽容原则68、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
17、方法:一提高知识素养,增强交往实力;二牢记对方的名字;三尽力迎合对方的兴趣;四真诚的赞扬和欣赏对方;五真诚而又巧妙的批评69、物业企业如何与业主进行有效沟通?主动上门了解业主;开辟各种宣传园地;开展丰富多彩有社区文化活动;有效处理投诉。70、如何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化共关系能力建设:确立物业管理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明确目标;加强对员工公共关系意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要把物业管理企业建设成开放型、透明型的企业;要努力开拓公共关系活动的渠道和途径,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增强自身在公众面前的“出镜率” ;搞好紧急处置预案的建立,增长率强在面对社会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第五章71、行政管理
18、的含义:最广义的行政管理的含义:它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广义的行政管理含义:它是指国家政治目标和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指挥活动及其机关内部的总务、后勤工作等。狭义的行政管理的含义:它是指国家行政机会及其官员在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事务的过程中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72、行政管理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73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的基体依据:是行政权力。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法治理。行政管理
19、的属性:政治性和社会性。行政管理的履行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制职能。行政管理折四大功能:制定功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73、行政组织: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一切具务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它既包括国家行政部六的组织、也包括国家立法、司法等部门内履行行政功能的组织,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内部的相应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是依照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权限内执行各种公共事务的机构总称。74、行政组织的种类:瓴导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直属机关、派出机关75、尖型结构:是一种集权的结构,有利于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制但不利发挥下级的主动性
20、和创造成性。扁型结构:是一种分权的结构,有利于调节器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可能导致软弱的行政控制制。76、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等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宫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77、工商行政管理的作用:A、对市场机制运行的重要作用;B、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C、对优化市场结构的重要作用;D、在弥补市场缺陷中的重要作用。78、市场经济秩序:A、市场进入秩序B、市场行为秩序C、市场结构秩序D、市场退出秩序E、影响消费者利益的商品销售秩序;F、维护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交换关系秩序G、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生产经营秩序;H、
21、影响涉外经济关系的规范秩序。79、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事务的国家职能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效力:确定力、执行力、拘束力。80、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实施行业管理。其工作内容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协调服务、宣传引导81、物业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服从行政部门的管理、协助行政部门的管理、借助行政部门的管理、支持行政部门的管理。第六章82、法:广义的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2、特征: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83、法的制定:又称立法,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荡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84、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内容。85、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86、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思想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
23、止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87、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可以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两大类。88、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或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主要是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89、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种类:物权合同、债权合同、身份合同、基本原则:自由原则、正义原则、鼓励交易原则。90、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人为意思表示亲达成合意的过程,分为要约与承诺两个
24、阶段。91、合同的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情事变更原则。92、合同的解释原则:客观解释原则、整体解释原则、目的解释原则、习惯解释原则、诚信解释原则、93、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94、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95、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物、享受其利益、并肯有排他性的财产权利。物权的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物上请求权。96、物权法的基本原则:A、从物权性质上讲:物权绝对性原则;B、从物权种类上讲:物权法定原则;C、从物权客体上讲:一物一权原则;D、从物权效力上讲:物权
25、优先原则;E、从物权的变动讲: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97、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在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对物进行全面支配的权利。性质:整体性、本源性、弹力性、永久性、社会性。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98、相邻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相互邻近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使用不动产时因相瓴各方应当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处理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99、物业权属:是指物业权利主体上的归属状态。物业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其物业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第七章100、统计: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尖动过种。过程包括:数据调查、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26、。统计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101、统计调查的分类:A、按总体范围的大小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C、按搜资料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凭证式调查、询问式调查。D、按调查的形式分为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102、统计表的结构分为三部分:表头:即总标题,包括调查对象、特征,位于上方中部。表体:数值及文字表达。表脚:填报人姓名、日期、说明、解释。103、常见物业统计报表:国家建设部调查用表、物业行业协会调查用表、物业企业内部调查用表。104、统计指标:是现象总体特征属性的数
27、量表达,非文安表达。总量指标:反映出总体的大小和范围,是其他指标分析的基础。相对指标:是反映各部分构成与相互关系,抽掉了整体规模。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和集中趋势,抽掉了差异性。第八章105、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它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可能存在损失;二是该损失是不确定的。风险的基本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106、风险的种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政协委员治风险;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107、风险的成本:是指因为风险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
28、的减少。分为三类: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风险损失的预防或控制。108、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评价五个环节。109、保险:是保险人通过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在人身保险事故发生时给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基本要素:特定期风险事帮的存在;多数经济单位的结合;费率的合理计算;保险基金的建立。110、保险的职能基本职能:经济补偿和保险金给付派生职能:融资职能、防灾防损。111、保险的作用:宏观
29、作用: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全;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微观作用:有助于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稳定收入;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安定人们生活;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112、保险的分类:自愿保险和法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财产损失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营利性保险和非营利性保险;原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单一风险保险和综合风险保险;团体保险和个人保险。113、保险合同:是保险关系双方订立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根据双方约定,一方支付保险费于对方,另一方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承担
30、经济补偿责任或翥履行给付义务。法律性质: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是有偿合同;是非要式合同;是附合合同;是射幸合同。114、投保人的义务:如实告知的义务;危险增长率加时的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时的通知义务与提供单证的义务;防损救灾的义务。保险人的义务:说明义务;承担义务。115、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或者以物质量财产及有关利益、责任和信用为保险标的的保险。116 分类:按实施方式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按保险价值的确定方式分为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按保险的范围不同分为财产损失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按保险标的的内容不同分物质财产保险、经济利益保险、责任保险;按保险
31、标的的性质分积极性财产保险、消极性财产保险;按保险的业务内容分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营业中断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肯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117、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特点:人身保险是一种定额保险;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确定,而不是人与物或责任关系;人身保险的长期限性。118 再保险:是指保险的为了分散风险而将原承保的全部或部分保险业务转移给另一个保险人的保险。119、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区别:A、 合同当事人不同;B、保险标的不同; C、保险合同的性质不同; D、保险费支付不同。120、再保险的作用:分散风险;
32、扩大承保能力;控制责任,稳定经营;降低营业费用,增加运用资金;有利于拓展新业务。12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作用:第一,社会保险能发挥社会稳定定器的作用;第二,社会保险有利于保证社会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第三,社会保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第四,社会保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种类: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122、物业保险的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赔偿原则;公平互利原则;近因原则;重复保险分摊原则;比例分摊原则。123、
33、物业保险的作用:可以抵御意外不幸;增长率加投保人的信用程度;可以促进住房制度的改革;可以增加社会防灾救灾力量。124、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与法律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同属于以探讨社会现象或行为为主的一门学科,探讨的内容都与个人所生活的社会息息相关。125、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分为实体结构和文化结构两部分)2、研究社会过程 3、研究社会关系(科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4、研究社会行为126、社会学的特点:1、整体性 2、综合性 3、实证性127、社会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和态度1、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34、重要思想为指导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认真地进行社会调查128、文化的特点:1、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是文化产生的渊源 2、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3、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变量 4、行为是文化的函数129、社会化的定义:1、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的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社会化贯穿于人的出生到生命的结束,人的一生都是社会化的过程 3、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经过幼年、童年的看护,青少年的教育,成为社会所接受的“成人”的过程,经过社会化,个人成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员130、社会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强制性 2、主观能动性 3、终身持续性 4、相互性13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 从社会化的基本活动来看:学习基本生活技能、掌握基本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内化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角色 2、从社会发生领域来看: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132、社会化的主体:一种社会化主体就是指对社会化做出贡献的一种群体或机构,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区以及工作单位等133、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