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884500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流派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派梳理1.精神分析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1.1 弗洛伊德1.1.1 发展阶段(1)口唇期,从出生开始持续一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和唇。如果婴儿在该阶段未得到基本照料,以后可能变得贪婪与喜欢掠夺,日后的人格问题包括不信任别人、抗拒别人的爱、害怕及无法与人形成亲密关系(2)肛门期,从一岁半到三岁。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肛门。大小便的训练方法与父母的态度与反应,对人格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3)性器期,从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的动欲区是生殖器。此时,男孩会有阉割焦虑和恋母情结,女孩会有恋父情结(4)潜伏期,从六岁到八岁。新的兴趣取代了婴儿式的性冲动,社会化作用开始出现,引导儿童注意外界环境(5)生

2、殖阶段。这个阶段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期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1.1.2 人格结构(1)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事不违背社会规范,遵循现实原则行事。(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按照道德原则行事。1.1.3 焦虑类型(1)现实性焦虑。自我感知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威胁,由此引发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2)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

3、之间的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起的恐惧感称为神经性焦虑。(3)道德性焦虑。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即自我受道德良心指责引发的罪疚羞耻感称为道德性焦虑。1.1.4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特性:(1)不是否定事实就是扭曲现实(2)是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的具体类型:(1)压抑。压抑是将一些具有威胁或令人痛苦的想法或感觉排除在意识之外。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2)否定。否定通过拒绝看见或拒绝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来减轻焦虑,保护自己的情感不受伤害。(3)反向或反向形

4、成。反向形成是为了防范具有威胁性的行动,不让真实欲望被表达出来,以对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4)投射。投射是将自己无意识的想法和冲动归为他人,以免除自责的痛苦。(5)转移。转移是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同时它也是一种解除情绪压力的方式,即将情绪上的冲动转移发作在“较安全的对象”上。(6)合理化。合理化是给自己的行为赋予合理、正当的理由,这可以使自己的特定行为显得合理,并有助于减缓所受的打击。合理化有两种形式:“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 “酸葡萄”机制来源于伊索寓言,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用酸葡萄机制缓解自己的失落。甜柠檬机制是指,不

5、仅自己不能够得到的东西是无价值的,而且显示自己所有的东西是特别好的。(7)退行。退行是指行为退回较不成熟的阶段中去。在面临巨大压力或甚大的挑战时,有人会以不成熟、不恰当的行为来回应,以减轻内心的焦虑。(8)自居。自居表现为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借他人的光彩来荣耀自己。(9)补偿。补偿是指借助培养出正面的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弱点。(10)幽默。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11)升华。升华是将受挫的欲望或冲动改头换面,以一种积极的、可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回避 压抑、否定、退行发泄 转移、升华、反向形成纹饰 合理化、投射、幽默、自居1.2 埃里克森1

6、.2.1 发展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每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转折期,个体都面临着重要的生活任务,都可能遭遇成长的危机,教养环境直接关系着危机是否能够得到积极解决。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就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不能顺利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在出生到 1 岁的孩子,如果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如果不成功地解决发展危机,则在人格中形成恐惧的特质。(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 岁到 3 岁左右的孩子,若能成功解决危机,则会形成意志品质;若解决不成功,则会在人格中形成自我怀疑。(3)主动性对内疚。4 岁至

7、 6 岁左右的儿童,发展出主动性或进取心,则会形成目的的品质;若不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机,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价值感。(4)勤奋对自卑。6 岁至 11 岁的少年。如果勤奋感占优势,其人格就形成了能力的品质,若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机,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能感。(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岁至 20 岁左右的青年,如果能顺利解决发展危机,则具备忠诚的品质,如果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则在青年人格中形成不确定感。(6)亲密对孤独。20 岁到 24 岁的成年早期。能成功解决发展危机,则形成爱的品质,若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会导致混乱的亲密关系。(7)繁殖对停滞。25 岁到 65 岁成年

8、期。如果繁殖感高于停滞感,在其人格中形成关心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私的品质。(8)自我完善对绝望。65 岁到死亡。若自我整合胜过失望,则具有智慧的品质特质,反之则会导致无意义感与失望。阶段 年龄 相关品质对应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 岁 希望;恐惧 口唇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13 岁 意志;自我怀疑 肛门期主动性对内疚 46 岁 目的;无价值感 性器期勤奋对自卑 611 岁 能力;无能感 潜伏期内部整合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20 岁 忠诚;不确定感 横向拓展 亲密对孤独 2024 岁 爱;混乱的亲密关系 纵向拓展 繁殖对停滞 2565 岁 关心;自私自利 总结 自我完善对绝

9、望 65 岁死亡 智慧;无意义感与失望 1.2.2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不仅仅是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时空中存在的一致性、连续性的事实知觉,而且是对自我品质的知觉。 (ps:我认为就是对自己目前应该扮演的角色的认识)2.行为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2.1 斯金纳2.1.1 操作性条件反射必须通过自己的某种活动才能得到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2.1.2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相同点:基本原理相同,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不同点:(1)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动物是被动接受刺激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2)强化出现的时

10、机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前,同刺激有关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同反应(操作)有关2.1.3 强化原理凡促进行为的手段都称强化,而阻止行为的手段便是惩罚。正强化是提供行为者想要的东西促进行为形成。负强化是消除行为者所不想要的东西促进行为形成。惩罚不是去除正强化物,就是提供负强化物。惩罚是通过剥夺行为者想要的东西或给予不想的东西阻止某种行为。2.1.4 行为矫正和塑造行为塑造法:通过强化奖励而塑造出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关键是只要接近期望目标的行为就给予适当的强化,从而一步步逐级实现期望目标行为。1.分化强化:对接近目标的加以强化,不接近目标的不强化。2.相继接近:

11、被强化的反应必须是越来越接近最终期望的反应。行为的消退:当有机体的一个反应后面不再紧接着出现强化物,反应的频率就会逐渐降低,直到未引入强化物之前。3.人本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3.1 马斯洛3.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包括饿、渴、睡眠(2)安全的需要,指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指得到自身价值认可的需要,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也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认可(5)认知的需要,指探求知识和理解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对世界的秩序、结构、完善和魅力的追求(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认识并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生理需要生物性需求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会性

12、需求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精神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3.1.2 成长性需要、缺乏性需要和高峰体验(1)成长性需要:随生物进化过程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没有终点或中止状态。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提高了兴奋,要求越来越多,导致了积极的健康。成长性动机是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人朝向未来,不断自我超越。(2)缺失性需要:沿生物进化过程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它如果得到满足,就避免了疾病,但是需要的动机水平就会下降。当它得不到满足就会驱动人通过某种行为去满足这些需要。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人出现身心问题。(3)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形式,一种瞬息间的非常美好的积极的体验。它是超越一切功利之上的纯粹

13、的体验,伴随着强烈的自我证实感,人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不仅情感体验达到高峰,智力也达到高峰,人沉浸在内心的光明世界中。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缺失性需求(生存)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成长性需求 (发展)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的需要3.2 罗杰斯3.2.1 实现倾向实现倾向是有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主要的能量源,是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形成有机体的基本奋斗倾向。一方面引导机体产生维持生存与发展的行为;另一方面,实现倾向包括指向增加自主、自足,指向个人成长的独特倾向3.2.2 机能完善的人机能完善的人也就是成为真实的自我,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惟有如此,个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3.2

14、.3 无条件关注无条件关注,即无论我做什么,给予我的关注并不是来自我拥有的这些外在的种种,而是我本人的价值。只有在无条件积极关注成长下的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才能形成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自由的体验全部的自我。3.2.4 三种态度为了形成促进成长的关系,治疗者要坚持和表达的三种态度(1)无条件的积极关心(2)共情(3)真诚4.认知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4.1 艾利斯4.1.1 情绪 ABC 理论艾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 理论中:A 表示诱发性事件,B 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

15、一些信念 ,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 A 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而实际上导致情绪和行为结果 C 产生的是个体对事件的信念 B。4.2 贝克4.2.1 自动思维一下子跳到脑子里的想法;没经大脑思考的、本能的想法。 自动思维很隐蔽,常常是转瞬即逝。 人们常会误以为是事件导致了情绪,事实上是自动思维决定了情绪。 自动思维貌似自发的,实际上是由核心信念决定的。 自动思维是简洁的,稍纵即逝(速记式) 。 自动思维是准确的,但是偏误的、不利的、不合理的(有个别是真实的) 。 自动思维没有经过深思熟

16、虑 自动思维的表现形式有两种:语句的,画面的。4.2.2 常见的有偏误的自动思维1、非此即彼(黑白分明) 。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如: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是失败。2、灾难化(算命) 。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如:我以后无力养家。过几年我老了,他就会找别的女人。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如:今年的销售指标超额完成了,虽然我做了很大努力,但正好赶上经济复苏,只是我运气好罢了。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很强烈(实际上是相信) ,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的证据。如:尽管我工作中很出色,但我仍然觉得自己

17、失败。5、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如:我是个失败者。他一无是处。6、最大化/最小化。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或缩小积极面。如:得了个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并不说明我聪明。7、精神过滤(选择性过滤) 。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如:因为考试中得了一个低分(也有好几个高分) ,这说明我干的糟透了。8、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如:他在想我不懂这项计划中的重点。9、以偏概全。远远超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如:(因为在会上不舒服)我不具备交友的本钱。10、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

18、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11、 “应该”和“必须”陈述(命令式) 。有一个精确固定的观念认为自己和别人应该怎么做,高估了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如:要出错的话就太可怕了,我应该时时尽力。12、管状视力。只见事物的消极方面。如:孩子老师什么事也做不好,他教学工作迟钝而且糟糕。4.2.3 中间信念中间信念是建立在核心信念基础之上形成的态度、归因方式、内部行为规则和指令。处于核心信念和自动思维之间,是一种比自动思维更深刻,更不易被察觉的,影响力更大的的思维,可表现为规则,态度和假设。自动思维是我们告诉自己的言语信息,而中间信念没有那么明显。我

19、们经常从自己的行动中推断出假设,将这些假设变为语言则是“。 。 。是可怕的, 。 。 。是耻辱的” (态度) ,“如果。 。 。那么。 。 。 ”(假设)或者“应该,必须” (规则) 。我们常将假设作为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4.2.4 核心信念一个人对自己、对外界最本质、最深层的信念(看法) 。有的人将之称为图解(图式) 。一般人无法表达清楚,却认为这些信念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核心信念的成因:早年的生活经历(重要他人的评价,迁移、分离、创伤等) 。负性核心信念通常是大体的、过于概括化的、绝对的。4.2.5 核心信念的分类1、无能的核心信念我无能我不适当我无力量我不起作用我失控我不胜任我软弱我是失

20、败者我易受伤害我不被尊敬我贫苦我是有缺陷的人(我比不上其他人)我陷入困境我不够好(我没有成就)2、不可爱的核心信念我不可爱我没有价值我被人嫌弃我与人不同我不受人欢迎我是有缺陷的人(其他人不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我不够好(我不被他人所爱)我是多余的我必定被拒绝我被人忽视我必定被抛弃我真是很坏我必定孤独3、不安全的核心信念别人不可靠别人不可信这个世界是龌龊的这个世界是丑恶的这个世界是腐败的这个世界不安全这个世界不可救药了。4.2.6 补偿策略补偿策略的功能是让核心信念不会成为事实;减轻负性情绪。常见的补偿策略有如下:避免消极情绪表现高昂的情绪尽量完美故意表现无能或无助过度地负责逃避责任回避亲密关系寻找不适当的亲密关系寻求认可逃避注意回避对抗激怒他人孩子般的行为做出权威者姿态试图使他人愉快与他人保持距离或仅想取悦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