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名证型 病机概要 治法 代表方风寒束表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犯表证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 银翘散暑湿伤表证 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气虚感冒 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一感冒虚体感冒阴虚感冒 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化裁风寒袭肺证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和止嗽散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证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
2、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加减痰湿蕴肺证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证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二咳嗽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冷哮证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小青龙汤加减热哮证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加减寒包热哮证 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风痰哮证
3、 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证 喘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发作期附:喘脱危证 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补肺纳肾,扶正固托 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肺脾气虚证 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加减三哮病缓解期 肺肾两虚证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饮合金水六君煎加减风寒壅肺证 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表寒肺热证 寒邪束
4、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郁肺证 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证 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实喘肺气郁痹证 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肺气虚耗证 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肾虚不纳证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四喘证虚喘正虚喘脱证 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扶阳固托,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肺阴亏损正 阴虚肺
5、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滋阴润肺 月华丸加减虚火灼肺证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气阴耗伤证 因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 益气养阴 参苓白术散加减五肺痨阴阳虚损证 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 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加减心虚胆怯证 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镇惊安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加减心血不足证 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证 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心阳不振证 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温补
6、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参附汤加减六心悸水饮凌心证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瘀阻心脉证 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证 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血瘀阻证 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心胸证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浊闭阻证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寒凝心
7、脉证 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气阴两虚证 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阴虚证 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七胸痹心肾阳虚证 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肝火扰心证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扰心证 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脾两虚证 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加减
8、心肾不交证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八不寐心胆气虚证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风痰闭阻证 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个,风痰闭阻,上干清窍。涤痰熄风,开窍定癇 定癎丸加减痰火扰神证 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瘀阻脑络证 淤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通窍活血汤加减心脾两虚证 癇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 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九癇病心肾亏虚证 癇病日久,心肾经
9、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寒邪客胃证 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饮食伤胃证 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加减肝气犯胃证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湿热中阻证 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加减淤血停胃证 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胃阴亏耗证 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十胃痛脾胃虚寒证 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加减外邪犯胃证 外邪犯胃
10、,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食滞内停证 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加减痰饮内阻证 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实证肝气犯胃证 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四七汤加减脾胃气虚证 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胃阳虚证 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汤加减呕吐虚证胃阴不足证 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加减寒邪内阻证 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11、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湿热壅滞证 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泻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加减饮食积滞证 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加减肝郁气滞证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瘀血内停证 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府逐瘀汤加减腹痛中虚脏寒证 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加减寒湿内盛证 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伤中证 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加减暴泻食滞肠胃证 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消食
12、导滞 保和丸加减脾胃虚弱证 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肾阳虚衰证 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加减泄泻久泻肝气乘脾证 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加减湿热痢 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芍药汤加减痢 疫毒痢 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寒湿痢 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阴虚痢 阴虚湿热,肠络受损 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虚寒痢 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
13、真人养脏汤疾休息痢 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连理汤加减热秘 肠腑燥热,津伤便结。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加减气秘 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顺气导滞 六磨汤加减实秘 冷秘 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气虚秘 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益气润肠 黄芪汤加减血虚秘 血液亏虚,肠道失荣。 养血润燥 润肠丸加减阴虚秘 阴津不足,肠失濡润。 滋阴通便 增液汤加减便秘虚秘阳虚秘 阳气虚衰,阴寒凝结。 温阳通便 济川煎加减肝郁气滞证 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胆湿热证 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
14、汤加减瘀血阻络证 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祛瘀通络 血府逐瘀汤加减胁痛肝络失养证 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养阴柔肝 一贯煎加减热重于湿证 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 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证 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 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胆腑郁热证 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疏肝泻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加减阳黄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千金犀角散加减寒湿阻遏证 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矢于疏泄。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加减阴黄 脾虚湿滞证 黄疸日久,脾虚
15、血亏,湿滞残留。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黄芪建中汤加减湿热留恋证 湿热留恋,余邪未清。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加减肝脾不调证 肝脾不调,疏运失职。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加减黄疸退后调 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积块留着。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风寒头痛 风寒外袭,上犯颠顶,凝滞筋脉。 疏散风寒止痛 川芎茶调散加减风热头痛 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疏风清热合络 芎芷石膏汤加减外感风湿头痛 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厄清阳。 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加减肝阳头痛 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肝阳风动。 平肝潜阳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血虚头痛 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 养血滋阴,和络
16、止痛 加味四物汤加减痰浊头痛 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肾虚头痛 肾经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大补元煎加减头痛内伤头痛瘀血头痛 淤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阳上亢证 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亏虚证 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归脾汤加减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左归丸加减痰湿中阻证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眩晕瘀血阻窍证 淤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
17、所养。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通窍活血汤加减风痰入络证 脉络空虚,风痰乘虚而入,气血闭阻。 祛风化痰通络 真方白丸子加减风阳上扰证 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天麻钩藤饮加减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 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镇肝息风汤加减痰热腑实证 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加减痰火瘀闭证 肝阳暴涨,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羚角钩藤汤加减中脏腑闭证痰浊瘀闭证 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化痰息风,宣郁开窍 涤痰汤加减中风脱证(阴竭阳亡) 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
18、欲绝。 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风痰瘀阻证 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解语丹加减气虚络瘀证 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加减恢复期 肝肾亏虚证 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滋养肝肾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风水相搏证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呃,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加减湿毒浸淫证 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水湿浸渍证 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阳水湿热壅盛证 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分利湿热 疏
19、凿饮子加减脾阳虚衰证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加减肾阳衰微证 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寄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水停湿阻,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热淋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石淋 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石韦散加减血淋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加减气淋 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加减膏淋 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
20、加减淋证劳淋 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膀胱湿热证 湿热壅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八正散加减肺热壅盛证 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无以下输膀胱。 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清肺饮加减肝郁气滞证 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失宣,膀胱气化不利。 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沉香散加减浊瘀阻塞证 淤血败精,阻塞尿路,水道不通。 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挡丸加减脾气不升证 脾虚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失职。 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癃闭脾阳衰惫证 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济生肾气丸加减命门火衰证 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宗筋失
21、养。 温肾壮阳 赞育丸加减心脾亏虚证 心脾两虚,气血乏源,宗筋失养。 补益心脾 归脾汤加减肝郁不舒证 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宗筋所聚无能。 疏肝解郁 逍遥散加减惊恐伤肾正 惊恐伤肾,肾经破散,心气逆乱,气血不达宗筋。 益肾宁心 启阳娱心丹加减阳痿湿热下注证 湿热下注肝经,宗筋经络失养。 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肝气郁结证 肝郁气滞,脾胃失和。 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郁化火证 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气郁结证 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夏厚朴汤加减心神失养证 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加减心脾两虚证 脾虚血
22、亏,心失所养。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归脾汤加减郁证心肾阴虚证 阴精亏虚,阴不涵阳。 滋养心肾 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热邪犯肺证 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桑菊饮加减胃热炽盛证 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玉女煎加减肝火上炎证 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加减鼻衄气血亏虚证 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气血两亏。 补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胃火炽盛证 胃火内炽,循经上犯,灼伤血络。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齿衄 阴虚火旺证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六味地黄丸和茜根散加减燥热伤肺
23、证 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桑杏汤加减肝火犯肺证 木火刑金,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咳血 阴虚肺热证 虚火灼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汤加减胃热壅盛证 胃热内郁,热伤胃络。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肝火犯胃证 肝火横逆,胃络损伤。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证吐血气虚血溢证 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 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肠道湿热证 湿热蕴结,脉络受损,血溢肠道。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气虚不摄证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益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便血
24、脾胃虚寒证 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黄土汤加减下焦湿热证 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加减肾虚火旺证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丸加减脾不统血证 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尿血肾气不固证 肾虚不固,血失藏摄。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无比山药丸加减血热妄行证 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十灰散加减阴虚火旺证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血溢肌腠。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茜根散加减紫斑气不摄血证 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 补气摄血 归脾汤加减上 肺热津伤证 肺脏燥热,津液
25、失布。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加减胃热炽盛证 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玉女煎加减中消 气阴亏虚证 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加减肾阴亏虚证 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丸加减消渴下消 阴阳两虚证 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金匮肾气丸加减阴虚发热证 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滋阴清热 清骨散加减血虚发热证 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益气养血 归脾汤加减气虚发热证 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发热证 肾阳亏虚,火不归原。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金匮肾气丸加减气郁发热证 气郁日久,化
26、火生热。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湿发热证 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 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加减肺气虚证 肺气不足,表虚不固。 补益肺气 补肺汤加减心气虚证 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益气养心 七福饮加减脾气虚证 脾虚失健,生化乏源。 健脾益气 加味四君子汤加减气虚肾气虚证 肾气不充,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益气补肾 大补元煎加减心血虚证 心血亏虚,心失所养。 养血宁心 养心汤加减血虚 肝血虚证 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补血养肝 四物汤加减肺阴虚证 肺阴亏虚,肺失清润。 养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加减心阴虚证 心阴亏耗
27、,心失濡养。 滋阴养心 天王补心丹加减脾胃阴虚证 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养阴和胃 益胃汤加减肝阴虚证 阴虚阳亢,上扰清空。 滋养肝阴 补肝汤加减阴虚肾阴虚证 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滋补肝肾 左归丸加减心阳虚证 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益气温阳 保元汤加减脾阳虚证 中阳亏虚,温煦乏力,运化失常。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汤加减虚劳阳虚肾阳虚证 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固摄无权。 温补肾阳 右归丸加减痰瘀阻窍证 痰瘀互结,蔽阻清窍。 息风化痰,祛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加减风毒上扰证 阳亢化风,热毒内炽,上扰清窍。 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脑瘤阴虚风动证 肝肾阴亏,虚风内动。 滋阴潜
28、阳息风 大定风珠加减瘀阻肺络正 气滞血瘀,痹阻于肺。 行气活血,散瘀消结 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蕴肺证 脾湿生痰,痰湿蕴肺。 健脾燥湿,行气祛痰 二陈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毒热证 肺阴亏虚,热毒炽盛。 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肺癌气阴两虚证 气虚阴伤,肺痿失用。 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湿热郁毒症 肠腑湿热,灼血为瘀,热盛酿毒。 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槐角丸加减瘀毒内阻证 瘀血内结,淤滞化热,热毒内生。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膈下逐瘀汤加减癌病大肠癌 脾肾双亏证 脾肾气虚,气损及阳。 温阳益精 大补元煎加减肝肾阴虚证 肝肾阴伤,阴虚火旺。 滋阴养肝 知柏地黄丸加减湿热
29、蕴毒证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八正散加减瘀血内阻证 淤血蓄结,壅阻气机。 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两虚证 脾肾气虚,气损及阳。 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大补元煎加减肾膀胱癌 阴虚内热证 肝肾阴亏,虚火内生 滋阴清热,化瘀止痛 知柏地黄丸加减行痹 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加减痛痹 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乌头汤加减风寒湿 着痹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加减风湿热痹 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痰瘀痹阻
30、证 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双合汤加减痹证肝肾两虚证 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补血荣筋丸加减邪壅经络证 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羌活胜湿汤加减肝经热盛证 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和。 清肝潜阳,息风镇痉 羚角钩藤汤加减阳明热盛证 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心营热盛证 热入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清营汤加减痰浊阻滞证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 豁痰开窍,息风止痉 导痰汤加减痉证阴血亏虚证 失血或伤津,阴
31、血亏耗,筋脉失养。 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肺热津伤证 肺燥津伤,五脏失润,筋脉失养。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清燥救肺汤加减湿热浸淫证 湿热浸渍,壅遏筋脉,营卫受阻。 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加味二妙散加减脾胃虚弱证 脾虚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肝肾亏损证 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加减痿证脉络瘀阻证 气虚血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 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寒湿腰痛 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甘姜苓术汤加减湿热腰痛 湿热壅遏,经气不畅,脉络失舒。 清
32、热利湿,舒筋止痛 四妙丸加减瘀血腰痛 淤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身痛逐瘀汤加减肾阴虚 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左归丸加减腰痛肾虚 肾阳虚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右归丸加减肝郁痰凝证 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血凝结乳络。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蒌贝散加减内治 冲任失调证 冲任失调,气滞血瘀。 调摄冲任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乳痹外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盖贴肝经郁热证 清泄肝火,解毒止痛 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 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除湿胃苓汤加减蛇串疮 气滞血瘀证 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风热肠燥证
33、 清热凉血祛风 凉血地黄汤加减湿热下注证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加减气滞血瘀证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止痛如神汤加减内痔脾虚气陷证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加减痔外 湿热下注证 清热利湿,活血散瘀 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加减寒湿阻络证 死之气血不充,失于濡养。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阳和汤加减血脉瘀阻证 邪阻脉中,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气血不达四末,失于濡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减湿热毒盛证 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四妙勇安汤加减热毒伤阴证 寒从热化,毒热蕴结,伤阴耗血,肌肤失养。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顾步汤加减脱疽气阴两虚证 病程日
34、久,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 黄芪鳖甲汤加减肠 瘀滞证(初期) 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湿热证(酿脓期) 糟粕积滞,积结肠道,湿热内结,蕴酿成脓。 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复方大柴胡汤加减痈热毒证(溃脓期)脾虚证 脾虚中气虚弱甚或下陷,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固冲汤加减肾气虚证 肾气虚衰,失司冲任不固。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肾阳虚证 肾阳虚衰,阳不摄阴,封藏失司。 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右归丸加减肾虚证 肾阴虚证 肾水阴虚,冲任失守,故经乱无期。 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右归丸合二至丸加减虚热证 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 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上下相资汤
35、加减血热 实热证 实热内蕴,损伤冲任。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清热固经汤加减崩漏血瘀证 冲任、子宫瘀血阻滞,新血不安。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止血汤加减气滞血瘀证 肝失条达,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利。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加减寒凝血瘀证 寒凝子宫、冲任,血行不畅。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加减湿热瘀阻证 湿热之邪,盘踞冲任子宫,气血失畅。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加减气血虚弱证 气血不足,冲任亦虚,子宫、冲任失于濡养。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黄芪建中汤加减痛经肾气亏损证 肾气虚损,冲任俱虚,子宫、冲任失养。 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益肾调经汤加减肾阴虚证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左归
36、丸合二至丸加减肾阳虚证 温肾扶阳 右归丸加减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 阴阳双补 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脾虚证 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湿邪下注。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加减肾阳虚证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封藏失职,精液滑脱而下。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加减阴虚夹湿证 肾阴不足,相火偏旺。 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知柏地黄汤加减湿热下注证 湿热蕴结于下,损伤任带二脉。 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加减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 热毒损伤任带,故带下赤白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加减肝肾亏损证 肝肾亏损,血少津乏。 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左归丸加减带下病过少 血枯瘀阻证 精血不足且不寻常道。 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小营煎加减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不孕症肺炎喘嗽小儿泄泻水痘痄腮桡骨下端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