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轻负高质”下小学数学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 1、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家庭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不少教师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这样的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学生不胜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完全服从教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性。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传统的数学教学,作业的功能往往被定位为“知识的巩固”、“技能的
2、强化”,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烦琐枯燥的作业,让学生产生厌烦、逃避的心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写出来的千篇一律,毫无生机,甚至被训练成做题的机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数学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数学潜能也得不到挖掘。 2、重要性 家庭作业难以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因为教材上的习题,课堂上完全可以解决,能留作家庭作业的真是少之又少。但若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在家里的时间难免放任自流,不利于其学习。那么,在当前的“减负”的大背景下,如何设计作业?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3、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3)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
4、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小学生天性爱动、喜变化,如果每天都用口算、笔算,板演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当要学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对话等形式,不断地设计新颖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趣更浓厚。那么怎样使得课外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课外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在这种
5、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 设计巩固性、分层性、实践性、家庭性和发展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个性作业。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是指依照小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巩固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思考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家庭作业。(二)课题的依据: 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实践性作业正好符合于上述要素,它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
6、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 1、 实践性作业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性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质也就随之提高。 2、 数学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发展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
7、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另外,由于数学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实践、思考。在观察操作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在调查实践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得以锻炼,在作业的批改中,学生的评价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通过实践性作业有效的统一起来。 3、 实
8、践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实践性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开放和可选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的内容。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 4、教材内容的突破,传统教法的突破。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
9、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另外,由于数学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充裕的时间、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做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做中学、玩中学。 5、数学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处处充
10、满着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数学实践性作业就是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数学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限制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条件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三、课题研究的内
11、容及方法选择。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数学实践性作业可以分为:调查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 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 应用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12、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 (二)方法选择: 采用自然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四、课题实施策略及要求。 (一)课题实施策略 (1)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2)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
13、文。 (3)作业实际应层次化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揭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 (4)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课内外联系。小学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可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学科间融合。把语文、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
14、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内外沟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扩展数学学习的渠道。 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设计“大作业”。“大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写“
15、论文”。这类作业涉及面广,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课题实施要求。 1、课题实施要做到实践性。 数学实践性作业源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要超越学生的课本。根据学生更广阔的生活来设计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它不受制于课本上的知识,不人为地作出过多的限制。而是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够自己选择或设计一个蕴涵在生活实际之中的实践性作业,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使
16、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感悟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向社会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进行社会调查。 2、课题实施要做到开放性。 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来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7、学生完成作业的途径、方法、手段等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应是开放式。学生在完成这种开放式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受制于教师,不再受制于书桌,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及个性特长,主动灵活地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开放式作业的训练,使学生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宽学生认知面。 3、 课题实施要做到结果的多样性。 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作业结果的多样性,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作业的结果,要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肯定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并适时地寻找机会为学生展示成果,要让学
18、生能够及时地得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使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得以拓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实践性作业时,一定要充分听取学生自己的表述,了解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对实践性作业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完成实践性作业过程的评价,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全面、合理的评价。 4、课题实施要做到注重探索创新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活动无所不在。数学实践作业,可以大大突破校园教学时间、场地、器材、人际交往等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宽松、空间广阔的特点,通过教师或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自觉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感知“新课程下的现实数学” ,享受“快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