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师生关系,2019/7/12,2,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2019/7/12,3,(一)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特定的目的与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2019/7/12,4,(二)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指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等。,2019/7/12,5,(三)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
2、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师生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等。,2019/7/12,6,(四)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指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或因志趣相同,或因性格接近,或因特长共同而能建立起具有非正式色彩的个人关系。,2019/7/12,7,二、师生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持此观点。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与支配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接受教师的任意管教与塑造。,2019/7/12,8,(二)学生中心说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 “做中学”。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经验与需要组织教育活动,要求一切教育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制定,因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3、,而且是目的”,2019/7/12,9,(三)融合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学说被称为“融合说”。,2019/7/12,10,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 一、影响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1.教育观念 2.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放任型与民主型三种。 3.教师素质 4.人格特征: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2019/7/12,11,(二)学生因素 (三)环境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社会大环境、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环境。,2019/7/12,12,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民主平等 (二)尊师爱生 (三)理解宽容 (四)教学相长 (五)合作对话,2019/7/12,13,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策略 (一)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观。 其次,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二)尊重、关爱、理解学生 (三)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四)完善自我,提升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