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91026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1、重视过程评价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2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3、评价的开放性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

3、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出发,结合活动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 评价标准 1.目标明确 0.05 符合培养 4 种意识、4 种能力、发展个性的精神 2.内容实用 0.05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内容综合 0.05 引入多种信息 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目的 内容 20% 4.深浅适当 0.05 分量适当 难易适当 1.组织形式 0.05 不是课堂教学形式 具体组织形式得当 2.学生活动方法 0.05 方法得当 多法结合 方式 方法 15% 3.教师指导方法 0.05 讲解时间不超过 1/4 指导方法得当 1.活动要素 0.18 具备基本要素 有机组合各要素 活动 过程 30% 2.活动步骤 0.12 活动准备 活动导入 活动展开、研究、实践 活动评价总结 1.学生自主性 0.10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 活动 效果 2.学生能动性 0.15 主动活动面(即主动参与活动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 主动活动量(即个体主动参与活动时间与总活动时间之比) 35% 3.学生创造性 0.10 思路设计新颖 方式方法多样 有一定的活动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