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练习使用显微镜 备课人:七年级生物组 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 3、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4、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难点:第一次实验
2、课的组织准备:六台显微镜 “ 上”字玻片课题:观察细胞的用具 活动一: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的结构及用途 预习:1、学生对照课本 P8-9 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利用实物观察并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观察前,教师需先讲解显微镜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靠在胸前,平稳的置于桌面。) 2、同组同学相互考查记忆结果。 同学展示: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挂图或实物讲解。 教师总结(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预习:1、学生对照课本 P37-38 的图片和相关文字,按要求用显微镜。 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上”字装片巡视展示:一名
3、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2、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讨论: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视野明暗程度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移动玻片4、通过操作判断污点是在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上?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注意:1、用低倍物镜(10X 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3、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4、对光时: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5、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6、物像是倒像: 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在哪向哪移动7、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8、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练习 思考,回答。看书 39 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课后反思: